免費觀影丨《汾陽小子賈樟柯》:兩個電影導演的交鋒&重映《人類》

2021-02-22 鳳凰紀錄片

鳳凰紀錄片一畝三分地

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放映會&重映《人類》

放映時間 7月23日 周六 18:00 
放映地點 北京 東城區 一畝三分地放映(東直門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二層圖書館)

報名方式 完全免費,無需報名,請直接空降

行車路線 乘地鐵2號線在東直門地鐵站B口出向北;地鐵13號線東直門地鐵G口出向北


汾陽小子賈樟柯

JIA ZHANGKE, UN RAGAZZO DI FENYANG

沃爾特·塞勒斯


2014 | 普通話 英語 | 法國 巴西 | 98min | 彩色


1998年,柏林電影節,巴西導演塞勒斯憑藉《中央車站》一舉擒得金熊,而賈樟柯則帶著他的長片處女作《小武》來到了柏林。塞勒斯去看了《小武》,兩人也就此相識。

2008年,坎城電影節,兩人再次相遇,塞勒斯表示要拍一部關於賈樟柯的紀錄片,而且已開始做準備工作,賈樟柯那時仍然以為他是說著玩的。又過了一段時間,塞勒斯的新作《在路上》完成在美國的宣傳之後,他告訴賈樟柯即將要寫書和拍片了。「我那個時候才意識到他真是要拍啊!」賈樟柯很是意外。

2013年,從汾陽出發的賈樟柯,再回到汾陽,帶領塞勒斯重走了他當年的拍攝之路。攝製組輾轉於北京、汾陽、平遙和山西的其他小城,拜訪了他童年的故鄉和現在工作與生活的地方,採訪了他的家人、朋友、長期合作的演員、劇組成員。談起被拍攝的心態,賈樟柯說:「拍的時候我幾乎沒覺得是在拍電影,只當是來了個老朋友,我就帶他去我老家,去我成長的地方看看。他影片最終的主題是什麼,要呈現我的哪些角度我都不知道,我只是帶著他走。」

2014年,聖保羅電影節,塞勒斯的故鄉。賈樟柯摘得當年的終身成就獎,塞勒斯和電影節主席瑞娜塔為他頒獎。頒獎前,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舉行了巴西首映式,影院門口一度排起長隊。映後塞勒斯說:「感謝這6年的籌備和拍攝,給予我的沉澱,因為這6年中,賈樟柯仍在用他的作品持續震撼著我。如果說一部電影是從影院燈光熄滅時開始,那麼賈樟柯的電影對我來說,永遠不會結束。」

2015年,又是一屆坎城電影節,賈樟柯獲得象徵終身成就的金馬車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導演。此時,鳳凰紀錄片中心便開始溝通《汾陽小子賈樟柯》的版權事宜,最近這部紀錄片終於和國內觀眾見面,本周六等你來約。

人類

 HUMAN

 揚·阿爾蒂斯-貝特朗

2015 | 法語 英語| 133min

導演Bertrand花了3年的時間,走訪全球60個國家,讓2,020位不同膚色、種族、性別的人,在鏡頭前訴說自己的故事。從烏克蘭的自由戰士到馬裡的農民,從美國死囚到中國的打工女孩,這些普普通通的人,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震撼心靈的故事

在《人類》中,沒有花裡胡哨的剪輯方式,拋開了世俗強加的身份,也越過了路障、偏見和歧視。導演做的,只是把每個人的經歷,樸實卻精準的放在一起。至於人類的共性,片中也沒答案,只是提供給了我們思考的空間。

Bertrand之前的作品還有,曾經刷爆過朋友圈的《鳥瞰地球》,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4

關於創·紀錄劇場&沙龍:

「創·紀錄」劇場旨在把優質華語紀錄片引薦給觀眾,為全球的華語紀錄片及創作者提供一個全媒體立體式的展映與互動平臺,並精選有情懷、有價值、有營養的紀錄片奉獻給觀眾。

創·紀錄沙龍之「鳳凰視界」展映由鳳凰視頻攜手一畝三分地舉辦,每兩周一部由鳳凰視頻精選的獨家紀錄片或獨家引進紀錄片,從鳳凰的觀點裡讓大家看到更多不一樣態度的紀錄片。

相關焦點

  • 放映交流沙龍:汾陽小子賈樟柯
    ,關注「鳳凰紀錄片」微信公眾號,回復您的「名字+聯繫方式」即可報名,僅在鳳凰紀錄片公號報名有效哦,我們會選取前30位報名觀眾到場觀影。汾陽小子賈樟柯JIA ZHANGKE, UN RAGAZZO DI FENYANG
  • 汾陽小子賈樟柯
    賈樟柯是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但恰恰也是因為這樣,賈樟柯在資本的大潮裡保持了相當的獨立性,現在像他這樣追求自我表達的導演,真是不太多,因為願意給他投錢的公司,都認可他的理念,比如北野武工作室,十幾年如一日的投,賈導拍什麼都無條件支持。
  • 《江湖兒女》進擊坎城,汾陽小子賈樟柯有話說
    賈樟柯的創作靈感從何而來?看完今日推薦的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便可知曉。 ▲《汾陽小子賈樟柯》豆瓣評分8.3回到汾陽: 《汾陽小子賈樟柯》這部探索賈樟柯創作秘密的紀錄片籌備了三年,選擇在巴西聖保羅、法國巴黎、及賈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陽等地拍攝。
  • 汾陽小子賈樟柯,註定不平凡的電影人生
    《小武》、《站臺》、《任逍遙》被稱為賈樟柯「故鄉三部曲」的電影,為賈樟柯開啟了國際電影節的大門。董卿曾經在《朗讀者》中問過賈樟柯,如果沒有做導演現在的他會是在做什麼?賈樟柯回答說,如果沒有做導演,也一定是做與文學有關的事情。他從小就有文化天賦,甚至我曾經將他的文學天賦理解為:悲天憫人。
  • 編號86358,在賈樟柯宇宙當一回汾陽小子
    這就是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名稱的由來。對汾陽的第一印象就是酒,從高速公路下來的收費站名叫杏花。汾酒酒廠就在附近,一路上都是各種汾酒的廣告。前臺報到後,發給媒體的伴手禮也有一瓶賈家莊酒。更不用說酒會上,青年電影人們邊喝酒邊聊天,大家其樂融融的場面。汾陽不缺酒,賈家莊把最火辣的禮物送給來參加短片周的青年導演們。
  • 私人片單 | 汾陽小子賈樟柯鄉愁與情懷
    2014年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勒斯(《中央車站》的導演)拍攝的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在羅馬上映,有媒體人稱「這是一次關於情懷與家鄉的偉大對話
  • 賈樟柯 | 汾陽,是起點亦是終點
    這座小小的北方縣城,彼時還殘存著明代的城牆,賈樟柯愛跟隨父親登上最高處遙望,城牆外的公路、隱沒在雲端的山脈、盡頭的萬千不同,都深深吸引著城中人。終於在1993年,他如願走出汾陽,前往北京電影學院,酣暢實現自己兒時的導演夢。在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中,他回憶說,一個人,大概只有在離開後,才真正擁有了故鄉,因為故鄉需要一個被理解的過程。
  • 汾陽小子賈樟柯,面對人,我們都還幼稚
    因為是在手機上看的電子書,看到一個章節的時候,下意識的去看了別人的評論,其中看到有一條,講起賈樟柯在「朗讀者」節目裡講故事的段子。那個看起來樸實如隔壁鄰居的導演賈樟柯,他講他的小時候,講他的少年,及作為導演的心路歷程,通篇沒什麼大道理,都是一個個娓娓道來的小故事。
  • 汾陽小子賈樟柯為家鄉代言!超級導遊李月勤傾情推介
    美女福利:只要在微信公眾平臺直接回復「我要脫單」按照要求點擊「去註冊」即可查看數萬單身男女的資料,立刻脫單;汾陽小子賈樟柯為家鄉代言
  • 我來到山西省汾陽,尋找賈樟柯導演成長的痕跡
    2018年9月,我來到山西省汾陽市,尋找賈樟柯導演成長的痕跡。賈樟柯,1970年5月出生於山西省汾陽,汾陽是賈樟柯導演藝術創作之源泉,賈樟柯很多電影都在汾陽取景。在圖中門楣上「為人民服務」字樣的街頭場景,就出現在賈樟柯導演的電影《站臺》當中。2018年9月,山西省汾陽,汾陽因位於汾河之陽(西面)而得名。
  • 中國導演賈樟柯丨從汾陽的故土出發,他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汾陽,汾陽後來看了《小武》,看了《山河故人》,才漸漸明白,有些電影是為了「用無邊的黑暗,照亮黑暗」而存在的,亦如魯迅先生的《彷徨》,《吶喊》一般。 電影可以是夢,也可以是真實的故事。反之文學也是同樣的道理,作家和導演都在用各自不同的講述方式,來帶給讀者或者觀眾精神世界的共鳴與思考。
  • 雲觀影丨賈樟柯直播:我的電影江湖
    縱觀賈樟柯這25年來的電影歷程,他的創作軌跡從敘述自身經驗的小鎮青年,轉變成鏡頭下能夠容納整個中國乃至更龐大世界的導演鋒利、柔情、江湖氣,或許這就是賈樟柯電影最好的模樣。而《江湖兒女》的價值正在於,讓我們在世事難料的聚散離合中重新尋找到「江湖」。事到如今,賈樟柯導演依然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目前,電影《江湖兒女》正在歡喜首映APP獨家熱播。
  • 夜語 | 汾陽小子賈樟柯,不一樣的江湖兒女
    賈樟柯的《江湖兒女》。賈樟柯的作品一直有一種懷舊的氣息,一種揮之不去的鄉愁。賈樟柯是汾陽人,他的電影中都是汾陽方言,桌上的酒是杏花的汾酒,《江湖兒女》亦不例外。故事的開始是在2001年,大同,但言語依然是汾陽的方言。賈樟柯把他的這個故事挪到了大同嗎,不像《山河故人》直接讓故事在汾陽開始。故事雖不同,但細膩、直接、真實,從來沒變。
  • 賈樟柯 天命難違
    那時,在沃爾特·塞勒斯拍的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裡,《天註定》禁映後,賈樟柯疲憊不堪,燈光昏暗,他坐在沙發上嘆著氣,抽菸,遲緩地吐著煙圈,「我可能是個大的調整,我現在的考慮不是拍哪一個,我第一個選擇是我還要不要拍,是這個問題,這的確不是一時情緒不好,是的確想,沒法在這個行業裡面做了,空間太小……徹底離開一段時間。」
  • 「地下導演」賈樟柯:他的電影為什麼屢屢被禁?
    在這幾年中,他以「地下工作者」的身份接連導演了《站臺》《任逍遙》,但都沒拿到公映許可證。2013年的《天註定》也成為被禁影片。2004年1月8日,賈樟柯被恢復導演身份,他的幾部電影終於解禁,重見天日,但這個從汾陽走出來的小個子導演仍屬於「邊緣群體」。
  • 賈樟柯與他的「縣城」電影
    或許是縣城地緣的閉塞,那個時候99.9%的人都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東西。賈樟柯也不知道。你要是認識80年代的賈樟柯,你經常能夠在汾陽的迪廳碰見他,即便沒遇見也能隨便找個服務員問詢便能知道賈樟柯的去處。他踢踏舞跳的好,是個名人。
  • 賈樟柯,中國電影最後一位遊俠
    好萊塢著名導演昆汀變身「高產影評人」,在影院官網上狂寫影評,藉此顯擺自己龐大的冷門影片觀影量; 《七宗罪》的導演大衛·芬奇順勢加入直播行列,遠程給450名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網課; 電影界的「活化石」戈達爾老爺子,穿著綠色針織坎肩和燈芯絨長褲,也搞起了一場名為「新冠疫情下的影像」的直播。
  • 「呂梁小子」賈樟柯
    賈樟柯,中國導演,山西汾陽人,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2010年8月5日,獲得第6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15年獲坎城影節金馬車獎,成首位獲獎華人導演。2016年5月8日,賈樟柯憑藉《山河故人》獲得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賈樟柯 最會講故事的導演 山河依舊在 人在漂泊中
    巴西導演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的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讓我們看見他小時玩耍的街道與院子;與鄰裡說家鄉話的尋常互動、母親對他的思念與擔憂、還有他與老友在飯桌上酒酣耳熱划拳時的地道味兒,活脫脫是一個礦城長出來的汾陽人。
  • 平遙電影宮、汾陽種子影院21日重亮大銀幕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潔)16日,山西晚報記者獲悉,平遙電影宮和汾陽賈樟柯藝術中心種子影院將重新開門迎客。這裡的大銀幕將在8月21日再次亮起。隨著各地影院的相繼復工,承載著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平遙電影宮,何時才能正常開放,成為很多影迷心中的一個牽掛。在疫情期間,平遙電影宮進行了一系列的售賣活動,一系列電影宮的衍生品在線上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