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經,嚮往過遠方。
這是孫菁工作室的第28篇文章
攝於臺北·基隆北海岸線
【無題 】
我從某地回來,如果有人認真地問我:「此地推薦去嗎?」我就會告訴他:「像我這樣不論到哪裡都能發現樂趣的人,哪裡都覺得好玩。在加格達奇都能待八九天的人,我的話恐怕無法做參考。」
我這樣負責任地作答,因為旅行是一件花錢費時費力的事情。而且即使你擁有無限財富,你的時間仍然是有限的,所以出發之前還是要有所考量的。
去臺灣之前就知道主流評價,「臺灣確實沒什麼好玩的,就是人好。」連認識的臺灣人,尤其來過大陸的,也認可這個說法。但是對我來說,人好就足夠了。
而且,在這樣一個時期,我竟然有臺灣的G籤,就說明我跟這個地方有緣分,所以就想去看看。
始終相信群眾眼睛是雪亮的。前天生活在高雄的阿成問我:「是否會失望許多,據說許多內地人來臺旅行,覺得太老舊,負評不少。」
我仍然喜歡臺灣,依然願意再去。除了確實人好之外,可能就是它的「老舊」,讓我有回到舊時光的感覺,甚至回到我自己都不曾經歷的舊時光。會真正的感覺在那裡,可以放慢自己(在很多感覺可以慢下來的地方,真正生活在那裡的人,因為有著生活本身的一些具體內容,反而慢不下來。)
昨天有人跟我談起京都時,我說喜歡那裡。當時就被群裡一個所謂「老旅」給噴了,說京都只不過是個鄉下地方。但是對我來說就喜歡去鴨川附近很古早味的拉麵館,吃一碗味噌拉麵,然後到高瀨川去放空和發呆。
臺灣也是這樣,讓我可以怡然地放空發呆,就那麼靜靜的,那份感受足以讓人留戀。
所以我喜歡去過的每個地方,甚至願意再去,可能更多的是喜愛自己在那個地方所經歷的純屬個人的獨特體驗。
之所以寫這一段,是因為在臺灣同行的一位妹子,把我當時的感性語言放到了具有旅行指導意義的平臺。
我會在有人相約時,經常說走就走,是因為我相信緣分,又加之自己的個性特點,所到之處我都會發掘它的美,不會有我的失望之地。
ps.之所以說所謂「老旅」,是因為走過多少地方有時並不代表什麼,個人的成長才是一生所要精進的事。
pps.這篇的標題《舊時光裡的人情味》被冬大主編pass掉了,索性叫《無題》
【我曾在這裡】
沒想到清晨隨手寫的小文,得到那麼多溫暖的呼應。文中提到的,阿成的留言更是讓人感觸:「在內地旅行時,與不同地方的人 相處的經歷,在心的刻痕,遠遠勝過視覺上壯麗的美景,事隔多年,印象最深的回憶,都是與人相處點點滴滴溫暖的片段,反倒是再美的景色,都已模糊難憶」。
一些話突然莫名蹦入我腦海:比如「相逢何必曾相識」,比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比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配圖:臺北九份的「網紅」
超有人情味的大姐,一定記得品嘗她家的飛魚卵香腸。在我離開九份前第二次去她那買東西時,她竟然還記得我,這讓我極驚呀,我說:每天如此大的客流量,能記住每張臉,太不容易了。她說:被人記住很開心吧。
今天又有一個朋友給我講了她悲催的結伴出遊史,聽後讓我感覺很「治癒」(Sorry)確實,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吃,旅行也是一樣,重要的是你和誰去,你們一路上經歷了什麼。有美食、美景輔佐當然更好。
不由越發崇拜錢鍾書了,記得錢老說過,如果經歷了旅行依然兩不相厭,就可以成為朋友。於是趕快去書房找《圍城》重溫。
「像咱們這種旅行,最試驗得出一個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經過長期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以結交作朋友——且慢,你聽我說——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同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我問你,你經過這次旅行,對我的感想怎麼樣?覺得我討厭不討厭?」
「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我覺得,能遇到這樣的旅伴也不錯了。迄今淺薄的旅行經歷告訴我,不討厭是第一位的。
錢老才是真正的智者,活得明白,通透,達觀。
「你存了那麼久的錢,費盡周折從中國來到義大利,不是來洗內褲和襪子的,你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與其長而細地生活,不如粗而短地生活!」
「人不作,也會死。」
——這兩天與我發生靈魂碰撞的幾句話,相似的話我也說過,但似乎當時對聽者並沒有產生多大說服力
配圖:不可錯過的臺灣特色小吃(一)
PS.第一張的重點是美女
好友說:「如果美女不回頭,九宮格可是沒法完勝哦」
我說:「美女不回頭,才可完勝,你想她多美,她就有多美」
【在臺北,憶起一個人】預備篇
「有時候食物的味道並不是吃它的本味,我之所以問你要茭白照片,是因為我想寫一篇《在臺北,憶起一個人》。因為在臺北,我確實想起了雲南一位朋友,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去雲南兩次,他都給我做過肉炒茭白,也不是說茭白多好吃,而是裡邊兒蘊含著一些情義,一些回憶,一些故事吧。」
「這次主要想寫一篇小文章而已,就是因為我確實在臺北想起了你。我發現在臺灣相對來說,一個人可以有自己的活法,活出自我。可是就像來過大陸的臺灣人,在他家喝茶時候,他說,大陸每個人都只想著賺錢。我也感覺周圍很多人簡直都是一個流水線,一個分子拷貝下來的。而你是不一樣的,真正的就是根本不管世俗庸常,而是按照自己想法生活的人啊!」
「有時間嗎,審一下,在臺灣是相對來說更多元,有不同的活法吧?不知我的感受是否有誤。」
配圖:與三位朋友的對話
喜歡美食的健康達人;身心自由的思想家;擁有幽默感的阿成
攝於臺東池上鄉·阿成提供
【有幸與你為友】
本來採訪臺灣哥們,有關個人生活多元化的問題,自然而然聊到情感婚姻家庭。
我十八歲時和母親說:「我以後不要結婚。」母親說:「可以呀,女人不一定非要結婚才會幸福。」
等我成所謂大齡剩女後,她就變卦了,常打電話逼婚,還試圖在家鄉給我介紹對象。
每次我父親在之後都會再偷偷給我打來電話,說「小菁,不要撿到筐裡就是菜。」要我找對的那一個人。而且給予我很好的情感理念和指導。
很感謝父親的影響,讓我在很早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要怎樣走過人生。所以在我不堅守單身主義時,能夠找到那個對的人。
書歸正傳,阿成:會開始廣泛的探索自己,探索這片土地,探索這個社會
我:很有幸與你為友
配圖:阿成和女友
發現了一個真正的寶藏男孩,阿成的故事,讓我產生提筆的衝動
未完待續…
攝於臺東的都歷海灘,號稱」天空之鏡」 。此地沙灘細沙偏黑色,海水在沙灘上時容易倒映景象
作者丨孫菁
圖片丨孫菁 攝於臺灣
猜你喜歡往期文章 ↓↓↓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朋友圈的奇異世界》
《誰想和我一起去臺灣》
《青春損友記》
《著調的人生,你不必優秀》
《嚮往著B面,活成了A面》
《我在扔東西呀之一袋開塞露》
《對所有的混蛋說滾蛋》
《陌生人的善意》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