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上方藍字▲ 斑不能馬 關注,定期收看我
從臺北回來第三天,我坐在8樓教室發呆,窗外是典型的北京冬天,乾冷,風很大,一望無際的厚重霧霾,遠處的立交橋隱沒在這片無邊灰色裡,很多樹已經開始大片落葉,路上行人戴著口罩神色匆匆,臉上幾乎看不到任何表情。我瘋狂想念臺北。
喜歡晴天。
身邊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一直想去臺灣,很多朋友也提過想和我一同前往,我確實是個省心旅伴,這點不誇張,因為我真的很喜歡一個人做好所有的攻略計劃,在不多浪費任何時間和經費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安排行程體驗。這次當我原本的旅伴告訴我因為考試沒辦法make it的時候,我很理解,並且沒有任何不開心,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獨自旅行了,非常期待,畢竟一個人的旅途總是更好玩,充滿未知,永遠猜不到一路上會發生什麼事,或者遇到什麼人。而事實證明,這次依舊如此,甚至讓我對solo trip的喜愛又加多三分。
和港澳比,臺灣需要準備的證件更多,但是相比其他海外國家又沒有那麼麻煩,總體來說還是很簡單的。跟團旅行另說,如果像我一樣是不自由行會死星人,那麼只需要「兩證一籤」,即大陸往返臺灣通行證+入臺證+G籤,由於目前臺灣並沒有對中國所有城市開放自由行,所以要先確認自己的所在地是否on the list(其實即便不在也可以走醫療美容籤,只是價格會高一些。而且對於大學生來說,哪怕沒遷集體戶口,只要你讀書的城市在list上,只需要提供至少一年的在讀證明即可辦理)。現在大通證和g籤其實是在同張卡的正反面,去出入境大廳不到100塊搞掂,然後在網上找旅行社辦入臺證,提供相關信息掃描件三五個工作日就可出籤,不加急的價格也是一兩百,真的便宜又方便了。
我其實很不愛寫以上這些,真想去玩的話隨便一搜就找得到,我更想以我的視角多寫點不一樣的體驗(請問你是?不過既然已經說到這裡,再分享一下我這次出門用到的app們。
1)自從和去哪網撕X(新來的朋友可參考之前發過的推文),我最近訂票都用飛豬,雖然半斤八兩,但有時候確實比航司直訂優惠力度大一些,而且飛豬的在線選座功能我很喜歡,最近高鐵票也都用它。我這次飛澳門航空,原因之一是從北京飛在澳門中轉的話價格幾乎便宜一半(事實證明轉機去賭場以後貴了也不止一半:)之二聽說飯很好吃想要試試(還可,但都不能超過港龍國泰在我心裡的位置。
2)怎麼又扯遠了,Google Maps,不用多說的旅行必備。
3)Uber,好像有的版本不支持海外,不過在支付寶的惠出境裡操作一下就好了。支付寶現在真的可以,境外紅包第一筆我領了25,而且每天都有。
4)十六番和馬蜂窩是我旅行時查詢問題的常用軟體。馬蜂窩我有時候會在上面提問,很多熱心網友看到就會回復,不錯。十六番是新發現,看了官微臺灣板塊做很好,有一些小眾推薦,不過也沒怎麼用到。其實現在小紅書也很好用,簡直是百科大全。以及還有我在Instagram關注了#taipei 話題,除了偶爾一些小眾推薦,更大的作用是不知道收拾行李如何穿衣時可以實時看到當地人穿什麼哈哈哈。
5)屈臣氏和康是美,臺灣本土兩大化妝品巨頭。App在線看價格看折扣很方便,不過我也沒有用,因為沒必要,等下寫購物的時候再講。
6)Couchsurfing和Hostelworld是住宿軟體,前者是沙發客,後者是全球青旅大全。
因為這次旅行很早之前就有計劃,我沒事又很愛翻Booking,Agoda,Airbnb一類的軟體看房子,看到喜歡的就放進心願單,對我來說算是一種解壓方式(?所以臺北我也有一些不錯的收藏,需要的朋友可私聊。以前會推薦各種酒店民宿度假村,但這次我更想要講講自己的couchsurfing初體驗。
可能因為文化差異,身邊國內朋友用這個軟體的並不多,這是我從一位資深旅行達人朋友那裡偶然得知的,我太愛體驗新事物了,迫不及待想要試一試,而這次一個人出門,住酒店孤單,青旅又覺得條件不好,不適合本潔癖患者。那麼,perfect的體驗時機就來了。
Couchsurfing, 顧名思義「沙發客」,你可以為別人提供住宿,也可以選擇借宿在當地人家裡,算是一種exchange,所以完全免費。不過雖然可以雙向選擇,我覺得有一些tips還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第一,不可否認的風險性。獨自出門在外,尤其是女孩,隨便住進陌生人家裡,hello?一般家長知道都會爆炸吧?所以針對這一點,我強烈建議想要體驗的朋友不要公開發布個人出行信息,我剛開始就是按照流程老老實實把自己的旅行日期計劃po出來尋找host,結果確實收到一些猥瑣男私信想要offer我住處,我知道這上面的確有一部分人是打炮換住所,不過對這種價值觀實在無法苟同,還是立馬刪掉信息自己慢慢篩選比較好。
第二,couchsurfing有一種說法是拿故事換住宿,我看過上面很多人的信息和介紹,很多背包客真的很厲害,一人走遍六七十個國家的也不在少數,經歷相當豐富。所以我覺得這個網站還是比較適合性格開朗外向的人,如果你不善言辭或者慢熱高冷,可能會有點尷尬?(不過我本人話很多,各種難忘狗血的經歷拿來做談資也不算少,又always open to make friends,所以這對我不算問題:)
第三,篩選信息要謹慎。因為這個網站不會太嚴格去核實你發布的信息,所以大家務必擦亮雙眼,還好可以公開透明查看所有人收到的評價,當然要選評價又好又多的才靠譜。
說完大家會不會覺得風險有點高哈,其實並沒有,我這次就很幸運,甚至在評價裡寫這是my first and best-ever experience,因為我仔細挑選後遇到了特別好的host姐姐,土生土長臺灣人,是大我三歲的遊戲設計師,家裡整潔乾淨,和我一樣愛旅行愛電影愛音樂,我們每天晚上開著音響坐在地毯上聊各種話題到深夜兩三點都意猶未盡,早上一起出門吃早餐,然後她上班我繼續去做我的觀光客,晚上下班她騎機車帶我吃小吃看夜景,再一起回家。和姐姐雖然相處不長卻絕對稱得上對我影響很大,她是徹徹底底的環保主義者,喝奶茶都會自帶玻璃吸管和杯套,還給我推薦了好多我之前都沒見過的環保用品,再後來我買東西也不要袋子了,為環保事業做貢獻的感覺真的很好。最後一天擁抱離開以後我坐在計程車上真實掉眼淚,沒想到短短幾天就可以這麼捨不得。
想姐姐,還想坐姐姐的飛速機車。
有的人旅行就一定要去看最出名的景點,吃最火熱的小吃,開開心心做個典型觀光客,對我來說體驗當地人的一天更有吸引力,而the best way to live as a local is living with a local,兩種都是旅行方式,沒任何好壞之差,就像我身邊的人分為兩種, 特別喜歡一個人旅行的人和完全不能接受獨自出門的人,而我覺得couchsurfing剛好把這兩者完美結合,白天獨自遊玩時經歷的事情晚上可以有人解釋和交流,讓我在短時間內對臺灣文化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多思考,這是couchsurfing無可比擬的好處。
美食大概是臺灣文化的精髓吧!原本九月到現在我都過著相當自律的生活,一天最多兩頓飯,完全戒掉米麵紅肉改吃粗糧和魚素,然而到了臺灣,我第一件事就是買了足夠的酵素阻斷片,因為幾個月前我已經列好這份list,等不及要大吃特吃了!(不過如果你真的很喜歡吃,強烈建議二人以上同行大家一起share食物,一個人的胃實在有限,常常吃完早飯就覺得這一天都飽了: ( 看著路邊相隔幾米不到的各類便利店,糕點店,小吃店,奶茶店而什麼都吃不下的感覺,真實崩潰。
景點不愛去湊熱鬧,吃的方面我倒是相當遊客,不過好在排隊最瘋狂的幾家店翻臺也意外快,總體沒排過很久隊,開心,希望北京難吃又需要排爆炸久的網紅店都能反省一下。
1,永康牛肉麵
臺北第一家牛肉麵。我去的時候剛好是飯點,外面很曬,等位20多號,要在以往本人肯定掉頭就走,但是想到大老遠跑來也不容易,結果幸虧沒走,因為居然只用了十分鐘就排到!要了經典的紅燒半筋半肉麵,發視頻在家人群,二姨說也太實惠了吧!確實肉很多,導致我那天就只吃了這一頓:)還點了粉蒸排骨,打底是紅薯泥,好吃!
2,金峰魯肉飯
據說是第一家滷肉飯,店門不起眼到我在門口轉了三圈沒找到地方,十點我當brunch吃就沒要太大份,結果沒想到這麼小!看下和我的小錢包對比,可以無縫銜接下一頓了:)但很好吃,還有燙青菜,吃過不下30家飯店的空心菜的本人良心打包票,真的一絕。
3,阿宗面線
這家也是最有名之一,西門町店沒有座位,馬路邊人挨人蹲著站著捧著吃,有點像西單酸辣粉的感覺。不過我去的另一家,不是飯點可以坐下慢慢吃,一小份只要幾塊人民幣,裡面是肥腸和面線,很軟很入味,要拿勺子吃。臺灣有好多肥腸小吃,但是處理很好,完全沒有異味,不過我本來也就很愛吃滷煮和肥腸拌麵哈哈哈(下水情結又來了:)
4,劉媽媽飯糰
我和姐姐說大陸很多小吃都愛以臺灣冠名,好像聽起來就會正宗一些,比如臺灣珍珠奶茶,臺灣手抓餅,臺灣飯糰... 姐姐:???也是不必。(而且據我觀察臺灣有些手抓餅會叫「天津蔥抓餅」,好笑。)總之我很喜歡飯糰卻一直沒嘗過正宗的,以前吃桃園眷村,還不如自己做的紫菜包飯。來臺灣當然要體驗,這家店也是開門就開始排隊,而且價格超良心,我要的海陸空混合米才不到15塊人民幣,超大個,又是一天只吃這一頓就飽了,老闆娘也很好,看我找不到5塊現金就說不用給啦,感動,總之來臺北一定別錯過。
其他還有幾家:林東芳牛肉麵,鬍鬚張滷肉飯,君悅排骨飯,阜杭豆漿,全都是老字號,可以完全替代上面寫過的推薦,我數次路過只可惜眼大肚子小,留給下次。
臺灣的奶茶自然不必多說。我其實沒那麼愛喝奶茶,平時一學期也喝不了一次,周圍朋友瘋狂喜歡的一點點,奈雪或者喜茶,我真實無感。但是來到珍珠奶茶的故鄉,不喝好像就說不過去了XD
1,春水堂
老字號,那天我想都沒想按照以往習慣點單,無糖,結果就很emmm:)因為臺灣真的不必無糖了,我們平時喝奶茶其實好多都是奶茶粉衝兌,但臺灣基本都是真奶真茶煮出來,味道原本就會淡一些。不過他家茶葉蛋很好吃,我當天午飯是無糖奶茶配茶葉蛋(?
2,珍煮丹
學聰明了,三分糖,剛剛好(無糖女孩的掙扎,這家和陳三鼎青蛙撞奶,包括前段在北京開了分店的老虎堂,最出名的都是黑糖鮮奶,珍珠現煮,口感都不一樣,味道也確實比國內的髒髒茶優秀。
4,50嵐
沒喝,因為是內地的一點點,應該口味都沒差(不過更便宜。
5,木瓜牛奶
統一旗下的,同款還有西瓜牛奶和蘋果牛奶,我看攻略有人瘋狂推薦,嘗了兩次確實好喝,想帶回來給室友喝但是太重XD
6,蜂蜜白玉苦瓜汁
意外還挺好喝的,口感豐富,在嘴裡由甜到苦過渡。苦度也可以自選,只是不能放很久,最好趁冰一口氣喝完,我那天過了兩個小時又拿起它,苦到渾身發抖:)
7,七果茶
路邊隨便買,超大杯,喝完水果還可以吃,優秀。
8,天仁茗茶
推薦931茶王!既然清茶都很好喝,奶茶應該也不差。
臺灣的夜市很多,最出名的幾個是寧夏夜市,饒河夜市,士林夜市,師大夜市等等,寧夏士林都開發很好,吃的很多,大部分遊客必來,師大小吃少一些但是路邊店鋪很多,姐姐公司離饒河夜市近,所以我們先去了那裡。
1,蚵仔煎(ě-ā-jiān)
這是本人最期待的臺灣小吃,北方人以前從來沒吃過,結果真的很好吃啊!裡面是牡蠣,雞蛋,青菜,地瓜粉和海鮮汁,偏甜口,真的很鮮!它家的臭豆腐也是一絕,蘸料不知道是什麼,但是很不一樣!準備查查北京有沒有正宗的,最近再去吃一下。
2,大腸包小腸
也是很好味!外面白色是糯米腸,裡面是肉腸,可以加辣加蒜蓉,一個很頂飽!
2,藥燉排骨
饒河夜市的藥燉排骨最出名,有好幾家,幾乎人人都會買,排骨很入味,湯也好喝。
3,師園鹽酥雞
這是在師大夜市吃的,我不愛吃油炸食品,所以以前也從來沒有買過雞排,這是第一次,很值得哈哈,師大夜市最有名的就是師園鹽酥雞和它家的各種炸物了,下次和朋友一起去一定多要幾種嘗一嘗。
5,烤杏鮑菇
作為杏鮑菇狂熱愛好者,以前居然沒見過這個吃法,小哥太帥了只顧著點頭說話一不小心要了爆辣,但是烤出汁還是很好吃。
6,舒芙蕾
最近一直想吃胖胖舒芙蕾,沒在北京fancy早午餐吃到,結果在臺北夜市十塊錢偶遇,味道一點不輸!本來準備第二天當早飯吃還要了打包盒,結果還沒走出那個路口就吃完了,可笑!
7,車輪餅
街邊特色小吃,臺灣口味比較全,有冰有熱,我吃了芋泥的,怎麼講,臺灣的麻薯和芋泥,確實驚為天人。
8,胡椒餅
也是饒河夜市的著名特色之一,很火爆,但是值得排。
1,香帥蛋糕
這個我聽聞已久,去年看到朋友圈裡有美食編輯專門從臺灣空運買來吃,誇張。所以到臺北第一天我就找到它,結果每個卷真的很大,我大概只能吃七八分之一,因為大也不算便宜,我又不想拎著它逛一天街,只好一步三回頭地忍痛割愛(看下官方ig的圖哈,很可愛。後悔,下次說什麼也要去吃。
2,一禾堂
招牌海鹽奶油卷,小小一隻筋道又不會膩。
3,洪瑞珍三明治
臺灣的三明治就是這種看起來巨寡淡無味結果吃起來意外好吃的品種,也不知道放的是什麼特製沙拉醬!
4,小木屋鬆餅
臺灣鬆餅真的很出色,這家非常有名,很晚也在排隊,很多臺大學生下課會來買這個當宵夜。
5,山崎麵包
啊,糕點真的不說了,盲買也不會錯,不需要做攻略,basically走在路上看到的每家都想吃。
這只是三分之一,真的買了很多!
1,微熱山丘
臺北爆款鳳梨酥,口感偏酸。臺灣的鳳梨酥分很多種,普通鳳梨酥比較甜,土鳳梨酥偏酸,還有蔓越莓酥芒果酥加了鹹蛋黃的鳳皇酥等等。這家進店就可得到免費試吃和一杯茶。
2,佳德鳳梨酥
這是姐姐推薦的,說比微熱山丘好吃,我大早上跑來排長隊,還限購,不過很值!買了各種口味的鳳梨酥太陽餅老婆餅牛軋糖蔥軋餅帶回來,分給朋友,吃過的人都連連誇讚!
3,裕珍馨
也買了這家,老字號不會錯,個頭稍微小一點。
4,太陽堂
太陽餅其實才是我最喜歡的臺灣糕點,幾年前家人旅行帶回來吃過一次,一直念念不忘。這家是太陽餅始祖,只買了十個全部寄給我媽(媽,好不好吃?不好吃出來挨打:)
5,糖村
它家的地位就是,全臺灣牛軋糖第一名。
6,櫻桃爺爺烘焙屋
很多分店,經典款手信都不會出錯。
總之,姐姐說她們從來沒想過「今天吃什麼」這個問題,因為好吃又便宜的東西實在太多,不僅種類豐富,而且遍地都是,我甚至覺得在這裡完全不需要吃飯,只靠各類路邊小吃就能完美過活。與此同時想到在北京每天用半天時間思考「訂什麼外賣」最後還是難吃到哭的朋友,又想流眼淚。
我實在不into各種景點,也沒有時間環島觀賞自然風光(下次來想花上半個月自駕從北玩到南。不過我還是最喜歡發展成熟的城市,並且很迷戀這種都市感帶來的便利,在城市裡到處走就很開心,所以這幾天平均日行兩萬多步(也是喜歡自己玩的另一個原因,我可能會從早上8點毫不中斷地走到晚上11點,除了我媽沒人跟得上這種節奏,不止一個朋友說和我旅行像是軍訓:)
我經常開玩笑說自己是家族遺傳的逛街達人,更何況來了臺北。之前在這裡生活過的朋友告訴我各種小店很多,而且價格便宜,後者確實,我在東區裝修很fancy的韓國商店了買了一些衣服,衛衣褲子均價都在一百塊人民幣左右,結帳時驚呆。所以雖然我來之前做足了逛街攻略,大到品牌雲集的大型商場(微風廣場,101大樓,崇光sogo,新光三越等等),小到整個臺北服裝店的批發市場(女人街,五分埔,衣服成袋賣,都只要幾十塊,不過我覺得也不好看噶),大多數時間還是在東區逛,一連去了三天(一個人玩雖然沒人分享食物,但好處是可以隨意計劃更改行程)。從整個忠孝東路四段五段起,各種買手店,飾品店,設計師品牌,二手古著店,韓國趣味店雲集,目不暇接。東區大概是整個臺北最時尚的地方,走在路上能看到很多精緻打扮的臺男臺妹,很多牽手逛街的gay從眉毛到露出的襪邊都打理得一絲不苟,賞心悅目。這裡應該相當於三裡屯,但又比三裡屯平價親民好逛很多,穿插在服裝店之間的小吃韓料日料店也不少,還有小cafe和pub,煙火氣更濃,總之我相當喜歡。
東區真的精緻,試衣間的牆裝飾得一個比一個好看,瘋狂自拍三小時。
另一個逛街聖地是西門町,殖民原因街景很像東京澀谷。我周六去,完全人山人海,而且區域太大,想去的地方完全沒找到,不想去的街道一小時內莫名其妙路過了三次,不過好吃的也很多(哪裡不多?
另一樣很喜歡的是滿大街的藥妝店,屈臣氏,康是美,日藥本鋪,松本清,大創百貨(臺灣很親日,所以衣食住行日貨非常齊全,而不得不承認日本的製造業真心發達,東西都太好買。我拉了個群幫好朋友們shopping,不賺錢就只為了惠及百姓順便滿足自己的購物慾,每天幾大包往家拎,空箱子去,最後坐在箱子上也拉不上拉鏈,過癮:)
我到臺北的第一站就去了松山文創園看展,而除了豐富的各類展覽,臺灣大大小小的文創店和書店也不要太多,逛完以後只有兩個想法,第一我開始理解在文具上一擲千金的朋友們了,第二下次要專門帶一個箱子來買書。我在誠品書店看到菲傭幫坐著輪椅行動不便但是打扮的一絲不苟的老先生慢慢挑書,看得很感動,文化這種東西,有時確實在一個民族的骨子裡根深蒂固。
最後,雖然本人沒去,也把攻略上一些其他人文景點分享給大家: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總統府,自由廣場,大安森林公園,陽明山,101大樓(其實沒必要花600塊上去看夜景,姐姐帶我去的象山公園view反而更好,因為能看到101和周圍一眾大樓的全貌,夜晚很漂亮,我想如果在臺北談戀愛一定會經常來這裡。
大家評價一下是不是浪漫約會聖地
另:如果想去遠一點可以從臺北車站坐捷運(記得買著名的「臺鐵便當」)去淡水老街,漁人碼頭和九份十份,拍照很好看,典型的tourist attraction,是很多遊客都會做的選擇。
已經寫很多了,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耐心看到這裡哈哈。對我來說這部分才是此行的意義所在,比吃喝玩樂重要很多。九月我在北京和很久不見的朋友一起看展,她剛從臺灣交換半年回來,整個人從內到外變化巨大,我們聊了很多,我觸動很大。其實那時候還沒確定行程,實在太忙,7月份已經取消過一次,都不知道年底籤證過期前還能否成行。但是那天回去以後,我立馬訂了機票,哪怕只有一個長周末的空閒時間,我也一定要親自去看看。
很幸運我看到了,無論再擁擠的公車和捷運上也會永遠空著大片博愛座留給弱勢群體的理所應當,滿大街積極呼籲動保,平權等等熱門話題的年輕人好像永遠用不完的能量,早上路邊芋圓店裡攙扶著一起吃冰然後為對方擦嘴的耄耋夫妻...這幾天我刻意花了很多時間和當地人交流,除了host姐姐以外,還有小吃街賣鬆餅的拉拉情侶,路邊修雨傘的伯伯,在捷運出口為同性婚姻合法努力宣講的志願者,發現我做反公車以後執意下車把我送到正確站牌的阿嬤...這裡完全稱得上自由,姐姐給我看他們每天都在用的可以發表和查看任何言論的PTT論壇,上周lgbt遊行的錄像,沒參加過任何遊行的我看到熱淚盈眶,雖然過度民主帶來的混亂問題同樣不容小覷,但這是前進的必經之路。我經常會慚愧自己面對如今頻發的社會問題的麻木狀態,其實不是不想有所反應,而是那種知道所發生的僅僅是冰山一角並且反抗後果等同於拿雞蛋碰石頭的無力感。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所煩惱的一些事情,我們至今還沒機會去煩惱。每一個遇見的當地人告訴和展示給我的,才補全我腦海裡生動真實的臺灣畫面,是和以前所受過的教育和聽到的傳聞完全不同的畫面。也讓我更加明白,如果你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一定要去親自看看,因為聽來的即便再真實也終究只是別人的版本,不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看世界,又何能區分別人告訴你所謂的是非對錯?學到的還有很多,可又不能在這裡多說:)不過無論如何,人人都應該尊重差異,並且博愛,畢竟people just wanna make their country a better palce, we do need to stop shutting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 and do the same thing, do the right thing.
最後,現在對我來說一個人出門已經駕輕就熟了,我也越來越享受可貴的獨處時光,人只有學著和自己好好相處才能更好地和他人相處。獨自≠孤獨,如果你也想要體驗一下solo trip,這裡有一些建議:)
第一,安全!無論何時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個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意外發生的指數只會上升。所以在做攻略時我會用各種方式提前查明可能遇到的風險,記好當地主要的緊急聯繫救援電話,每到一個新地方就會給我媽和最好的朋友發送實時定位,儘量乘坐公共運輸,以及晚上在較為繁華熱鬧的地方活動。獨自住宿時我會抵著門放一張把椅子,椅子邊緣再放一隻玻璃杯,這樣真有危險的話可以給自己爭取到反應時間(這個方法是和ex學的,非常感謝!如果出現了獨自走夜路的情況,那我的必備技能就是裝瘋賣傻(?不過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我曾經一個人夜跑的時候被神經病騷擾,靈機一動假裝嘴歪眼斜看著比他更錯亂🤪,結果最後他看了看我就走了哈哈哈(不過後來我晚上都會帶防狼噴霧出門。前幾天我在澳門一個人走夜路,想到這個場景居然還有點激動,在心裡排練了好幾遍怎麼表演,不過當然沒發生哈,澳門很安全。
第二,必備物品。旅行次數太多,我現在可以只用十幾分鐘就迅速打包好一個足夠旅行一周的行李箱(有機會想錄視頻!反正記得一切從簡,化妝護膚洗漱用品最好只帶旅行裝或者小樣。我每次還會在行李箱裡放一張寫有名字,護照號和聯繫方式的紙條,避免錯拿發生(籤證護照身份證我也會多列印1-2份隨身帶著,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情緒處理。對一些朋友來講別的都好說,solo trip最大的障礙還是孤獨。那麼這個話題就大了,如何對抗孤獨?我選擇把行程安排很緊湊。不過事實上獨自旅行可能會更忙,一個人又要看地圖找路,又要吃好吃的,又要拍照錄像(可以買一套自拍杆三腳架藍牙遙控等等,很輕很好拿。還在群裡給朋友實時分享動態(現在想來朋友一定很煩hhh。就算沒有行程,隨便在路邊找一個cafe或者酒吧喝點東西看著街景發呆,或者找當地人聊天,都是很好的選擇。總之邁出這一步你才會發現,有些事,不去嘗試就永遠不知道有多精彩!
以上就是我這次獨自過周末的不完全攻略,幸運如我,路途中總有太多驚喜和美好意外發生。臺北,我初見就愛上的城市,希望再見不會太遠。
(Vlog稍後會上傳新浪微博,ID:-gel-
最後老規矩,關注我的朋友,轉發或評論,送出一份本人排隊很久購買的臺灣特產!
感謝收看,下期再見!
您的每一次點讚,我都視作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