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共情,疫情「神還原」,災難電影的「現代啟示錄」

2020-12-28 瀚葉數據

正月逐漸進入尾聲,在春意盎然的日子裡,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席捲全球,病毒的爆發不僅考驗著人類自身的免疫系統,也對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精神狀態產生了巨大影響。

控制人口流動,居家隔離,除了日常的追劇、遊戲、學習,越來越的多的人重溫災難影片,產生共情,釋放焦慮:《傳染病》《流感》《極度恐慌》《末日病毒》《釜山行》《車諾比》等影片也相繼出現在了流媒體點播榜前列。

電影取材自現實又高於現實,這些災難電影之所以能夠在這個特殊時期重新引起關注也並非毫無根據。

為此,文思君複習了一些以傳染病或災難為題材的電影,這些誕生於數年甚至數十年前的影片不僅折射出了世間百態,甚至還預言了今日所發生的一切,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警示和思考。

01銀幕之內,疫情下的「眾生相」

這段時間,2011年的《傳染病》和2013年的《流感》因為劇情的寫實性和與當下現實的呼應一度登上熱搜電影榜單,前者甚至已經成為了iTunes上排名第10的電影。

《傳染病》登上iTunes上排名第10名影片

網友們除了自行考古觀看以外,還在網際網路上進行了大量的交流和討論,目前,在微博、豆瓣、知乎等熱門的社交平臺上,這兩部電影的相關話題性和關注度也居高不下。自媒體平臺上也同時出現了大量文章把它與當前的疫情做神對比,很多人將《傳染病》奉為「預言神作」。由於觀看人數猛增和現實狀態的應景,《傳染病》的豆瓣評分較之前上漲了0.4分。

豆瓣《傳染病》主頁下的網友評論

2011年,好萊塢鬼才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匯集了瑪麗昂·歌迪亞、馬特·達蒙、裘德·洛、格溫妮絲·帕特洛、凱特·溫絲萊特等一眾明星卡司拍攝完成了災難電影《傳染病》,該片在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相當正面的高評價,只是當它投放到院線上映以後,並沒有取得對等的票房成績。

2011年,《傳染病》主創亮相水城威尼斯

影片講述了一種僅靠空氣便能傳播的病毒引起的全世界的災難。

馬特·達蒙演繹了一個普通男人,在面對災難的各個階段可能呈現的各種心理和應對。

裘德·洛飾演的是一個自媒體人站在多數弱勢群體的立場,藉機散布對政府和醫療機構不利的言論,不斷地在自己的博客上「揭露」當局的「謊言」,似乎成為正義的化身。每次危機來臨,都有人從中搏利,他不過是其中之一。

瑪麗昂·歌迪亞飾演的世界衛生組織人員,去調查病因,卻被扣留作為交換疫苗的人質。

勞倫斯·菲什伯恩飾演的疾控中心官員,偷偷打電話通知妻子從傳染病重災區開始戒嚴前撤離。

凱特·溫絲萊特飾演的疾控中心研究員,沒有多少戲份就出現在裹屍袋中,提醒我們:病毒不會區別對待任何人。

最後鏡頭回到第一天,整場災難的起源,是因為森林砍伐,蝙蝠無處棲息,寄居在豬籠的屋頂,蝙蝠的分泌物被豬吃了,巧合的是,那頭豬又被端上了人類的餐桌。

對於正在經歷疫情的你我來說,《傳染病》就像一面鏡子,將熒幕外的芸芸眾生投屏到了電影裡。但不要忘記,17年前,我們曾經經歷過比這更兇險的災難。我們驚嘆導演冷靜的視角和犀利的預判之餘,更要反思,為什麼同樣的悲劇,會在一個民族再次上演。

02《流感》來襲,沒有什麼比人類恐懼蔓延更快

電影《流感》正如細微的病毒一般,藏匿在了2013年的韓國電影裡,觀影人次僅為8847人,收穫了311萬的票房成績。那一年韓國貢獻了《新世界》《雪國列車》《辯護人》《素媛》《7號房的禮物》《恐怖直播》等多部熱門影片,《流感》不是裡面最好的一部,卻是韓國電影史上首次以「流感病毒」為題材的電影。

對於人類來說,病毒災難實際上是一場人性和心靈的考驗。在致命流感病毒大範圍的傳播之下,影片不僅描繪了人類與病毒展開的苦戰,也拍出了人類在面對未知病毒時所產生的社會恐慌,這種病毒帶來的衍生品不僅能夠摧毀一個正常人的意志,也能給社會秩序帶來了極大的幹擾和失控。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面對24小時不停滾動的疫情新聞,人們的情緒會不自覺被帶入焦慮中,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和情緒困擾,這種「替代性創傷」 是由於目擊大量殘忍、破壞性場景之後所產生的心理異常,也會使神經產生敏感,為了生存,開始瘋搶生活物資,醫療物資甚至無視病毒的病理性將其妖魔化,甚至還會出現一些與防控手段相背離的過激行為和散步謠言的出口,這些都是病毒災害在另一個層面上對於整個社會的危害。

此外,作為災難驚悚片,《流感》並沒有脫離實際,反而提供了較為科學的防治策略:在災難面前,個體的自覺,管理者的科學性,科研醫務工作者的專業性是贏得這場無聲戰役的關鍵。片中封城的行為雖然過激,也是影片情感落腳點的基礎。但客觀來說,從古到今,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的確是控制傳染病大規模爆發最有效的措施。這也是國內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停運公共運輸,集中有效隔離,實施地域性封閉政策的出發點和依據。

03疫情之後,「喪鐘為誰而鳴」?

《傳染病》《流感》《極度恐慌》《後天》《2012》等災難電影因「神預言」而翻紅,這些電影如同寫給2020冬春之交的「啟示錄」,歷史和現在、過去和未來,總是如此驚人的相似。

如許多影迷所言「初看不識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環顧世界,在中國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同時,各種各樣的災難在全球上演:

2019年冬季,美國爆發40年來最致命流感,超10000人死亡,1900萬人感染。2019年秋季,受極端氣候變化影響,澳洲的山火持續燃燒了五個多月,數億動物死亡,考拉,袋鼠,野兔等野生動物被活活燒死。2020年初,東非遭遇25年最嚴重蝗災,多達3600億隻蝗蟲,正在吞噬整個東非的農作物。菲律賓火山噴發,45萬人恐需撤離,或引發火山海嘯。2020年1月18日,加拿大遭遇了三十多年來最大暴風雪,全城被埋,場面堪比災難電影《後天》。2020年1月26日,奈及利亞不明疾病,席捲全國19個州,目前已至少造成47人死亡,365人感染……

所有人在面對不可抵抗的災害時都想要生存下去,我們會經歷不安、恐懼、麻木,最後淡忘。但請不要忘記「所有人其實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為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我而鳴。

—END—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經典電影系列(10)《現代啟示錄》
    出自《教父》導演科波拉之手,深入越南戰爭的史詩電影,透視人性黑暗面的大師傑作——《現代啟示錄》,一個電影人的災難啟示。9月30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看電影》請來電影學者葛穎,與主持人張穎為你解讀世界經典電影系列(10)《現代啟示錄》。
  • 現代啟示錄【一起學電影】
    4分鐘看完《現代啟示錄》,場面震撼↓↓↓153分鐘(公映版)/劇情/戰爭/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
  • 從尼採、康拉德直到科波拉——重讀《現代啟示錄》
    雖然貴為奧斯卡得主,科波拉也不能任性,因為那等同於跟很多人為敵,但為了《現代啟示錄》他還就任性了,因此這部電影他基本是在一種單槍匹馬對抗的心態下完成的。如果說這部電影的批判性有著前所未有的力度,那是與這個封閉的、異質的空間密切相關的。啟示錄四騎士與士兵之惡今天來看,《現代啟示錄》好就好在沒有拍成美式主旋律。
  • 從尼採、康拉德直到科波拉 ——重讀《現代啟示錄》
    因為思想性電影並不見得非要在電影裡用長鏡頭「做思考狀」,塞進一堆哲學家、文學家的名字。很多導演,比如伍迪·艾倫,就經常被錯位地歸於前者……    《現代啟示錄》是科波拉的野心之作(儘管一開始曾決定由喬治·盧卡斯來導演,但這個創意核心一直是科波拉本人的)。
  • 重讀《現代啟示錄》:從尼採、康拉德到科波拉
    因為思想性電影並不見得非要在電影裡用長鏡頭「做思考狀」,塞進一堆哲學家、文學家的名字。很多導演,比如伍迪·艾倫,就經常被錯位地歸於前者……《現代啟示錄》是科波拉的野心之作(儘管一開始曾決定由喬治·盧卡斯來導演,但這個創意核心一直是科波拉本人的)。
  • 重讀《現代啟示錄》:從尼採、康拉德到科波拉
    雖然它不像《對話》(1974)那樣在一個簡單的故事中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四兩撥千斤,但的確比已經成為電影教科書級別的《教父》(1972)複雜且深入得多(有一種說法是,科波拉拍《教父》是為了給《現代啟示錄》積累資金)。如果說科波拉電影屬於美國的精英文化,大概未必十分錯。精英性並不在於他們的家族三代人拿了9個奧斯卡小金人,而是在於對時代和社會思想的貢獻。
  • 《現代啟示錄》背後的「黑暗之心」
    對於電影史來講,完美融合了藝術與商業的《現代啟示錄》絕對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現代戰爭電影。並且,如果換個角度說說哪部電影拍攝遇到的困難最多?
  • 不敢細想,這部法國災難片,對今年的疫情做出了神預言
    這是一個壞事連連的年份,也可以視為一個好事多磨的年份,對於電影觀眾,d 熬過了大半年只能憋在家裡看小屏的日子之後,隨著影院的復工和復甦,終於回到了大銀幕前。一大批好看又有趣的電影已經把觀影日程排到了春節,這其中就包括來自法國,由丹尼爾·羅比導演,羅曼·杜裡斯、歐嘉·柯瑞蘭寇、芳汀·阿杜安主演的災難片《呼吸》。
  • 《現代啟示錄》
    《現代啟示錄》這部彪悍的電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此片榮獲第32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更是被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評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最勇敢
  • 重看現代啟示錄,一部能震撼心靈的電影!
    第一次看《現代啟示錄》重製版是一次可怕的體驗,兩年後的這一次也絲毫沒有改觀,即使是我已經兩天沒有看任何片子就為了順利熬過200分鐘以真正看懂這部電影
  • 《現代啟示錄》:跨越四十年的精神吸引力來自何處
    今年的北影節雖然已結束近一個月,但有一部影片的重映依然未得到足夠的談論,那就是美國導演科波拉電影生涯中的巔峰之作——《現代啟示錄》。持久有力的人文主義感動國內電影人經常談《西部往事》《美國往事》《教父》,但是談《現代啟示錄》的少。我覺得《現代啟示錄》的觀影門檻略高,觀看者精神性的進展開掘的深度,決定了他與這部影片共振的程度。我在20年前看過《現代啟示錄》,當時的感覺十分粗淺,覺得這部影片有點神經質。但是北影節我重看了這部影片,產生了令人戰慄的共鳴。原因究竟何在?
  • 電影《流感》帶來的災難啟示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韓國災難驚悚電影《流感》,該片於2013年8月14日在韓國上映,也是韓國電影史上首次以
  • 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版,燃堂神還原,但最帥的人卻是他
    《齊木楠雄的災難》第二季從一月一直播到現在熱度依舊不減,可見大家對這種純粹的搞笑加吐槽類動漫的喜歡。我是從第一季就開始追,這兩天抽空把齊木的真人版電影看了一遍,所以我就迫不及待的和大家分享一下。畢竟不能只讓我一個人眼瞎。
  • 疫情期間的「網紅電影」啟示錄
    表面上看,電影行業只是暫時停擺,電影院還還維持著它龐大的運轉機制,實際上,一場「革命」已經在悄無聲息地進行:電影開啟付費線上點播、電影院不堪重負搖搖欲墜,觀眾則開始逐漸習慣小銀幕帶來的觀影新體驗。影院設備再高級,也比不過隨時隨地就可以觀看影片的視頻平臺;電影再好看,也敵不過電視劇、綜藝對觀眾注意力的搶佔。
  • 美國電影《現代啟示錄》高清完整版
    類型: 劇情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 / 法語 / 高棉語 / 越南語上映日期: 1979-05-19(坎城電影節) / 1979-08-15(美國)片長: 153分鐘(公映版) / 202分鐘(DVD發行終極版) / 196分鐘(導演重剪版)又名: 當代啟示錄劇情簡介:
  • 戰疫史志文藝繁興啟示錄丨每次烈性傳染病爆發 都是災難片的重新...
    《卡桑德拉大橋》之後20年,電影史上再沒有出現過驚悚級別的災難片,其主要原因並非導演的素材和靈感不夠,而是當時的特效技術還不足以把抗疫故事搬上大銀幕。直到1996年,由布魯斯·威利斯、布拉德·皮特、瑪德琳·斯託等主演的《12隻猴子》橫空出世。影片講述了世界被一種致命病毒侵襲,剩餘的少數人類只能在地下苟且偷生。
  • 3D災難大片《呼吸》末日災難啟示錄
    由新銳導演丹尼爾·羅比執導,盧米埃獎影帝羅曼·杜裡斯、邦女郎歐嘉·柯瑞蘭寇出演的3D災難電影《呼吸》,23日已經正式登陸全國院線。《呼吸》的上映則給我們展示了當有毒氣體來襲的時候,人類的脆弱與渺小,這樣的末日災難啟示錄更是告誡全人類,保護環境,從我做起電影《呼吸》全國正在熱映中!
  • 原創 | 戰爭電影排名第一《現代啟示錄》幕後真相
    弗蘭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的《現代啟示錄》是公認的戰爭電影經典。
  • 《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電影劇照曝光,燃堂力下巴神還原!
    近日,《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電影官方公布了部分現場劇照。當演員們置身於場景之中後,違和感似乎並不那麼明顯了?此外燃堂力的下巴依舊充滿了槽點。《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電影宣傳海報從劇照來看,《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版還原了角色們在學校內的日常生活。
  • 《現代啟示錄》與華格納 |《女武神》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