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水上漂」,打魚變護魚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昔日捕魚者,今朝護魚人。長江禁捕退捕以來,江蘇在嚴格落實禁捕要求的同時,多渠道推進漁民安置保障工作,積極幫扶職業漁民「轉業」,推動「生計漁業」向「生態漁業」轉變、「打魚」向「打工」轉變。

  上岸:告別「水上漂」 漁民住新居

  記者近期來到宿遷市泗洪縣龍集鎮尚嘴漁港看到,船隻拆解工作正有序進行。龍集鎮黨委副書記許昌軍介紹,該鎮收繳了823條捕撈船、156條住家船,全部分類處置。

  收繳處置船舶只是禁捕退捕的第一步,「上岸後人往哪裡去」成為保障退捕漁民轉得出、穩得住的「後半篇文章」。在洪澤湖打魚24年的唐真洲如今已經住進岸上的新家。「岸上居住環境好,敞亮,到泗洪縣城或者鎮裡辦事也方便多了。」他說。

  泗洪縣臨淮鎮勝利村村民段廣玉打小就生活在水上,靠捕魚為生,和妻子劉銀結婚時,簡陋的船艙就是婚房。如今一家人上岸住新居,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

  過去,臨淮鎮近九成村民為漁民,總數超過1.5萬人。他們世代棲居水上,「廚房連臥室,也僅四五平」。記者此前在洪澤湖畔走訪看到,一條水泥船起風就晃,漁民全家吃喝拉撒都在上面。一條船一張網,他們以此為生,部分船沒有接通自來水,洗澡、如廁十分不便。漁民「以船為家」也給洪澤湖流域生態環境增加了壓力。

  當前,宿遷正有序推進境內洪澤湖、駱馬湖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許昌軍表示,漁民上岸沒有住房的,當地專門建了一個安置小區,安置房有65平方米、80平方米、109平方米等,價格在每平方米1680元。「住家船和捕撈船收繳有補償,多的能拿到30多萬元,多數漁民搬進來沒有什麼壓力。」

  位於泗洪縣半城鎮的穆墩島,是洪澤湖中唯一有人居住的湖島。穆墩島村共有500多戶2000多人,其中職業漁民1100多人,目前大半漁民已在岸上安家落戶。

  「泗洪縣退捕漁船4359艘,約佔全省20%;住家船整治船隻2804艘,約佔全省40%。」泗洪縣委書記李愛華介紹,泗洪退捕漁船協議籤訂、捕撈權證回收註銷、漁船網具收繳全部完成。

  記者從江蘇省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江蘇將長江禁捕退捕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作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約束性任務,納入河長制考核體系。聚焦民生需求,儘可能實現「同湖同策」「同湖同步」。

  轉業:打魚變護魚 「玩轉」新業態

  有的漁民「離湖不離水」,從打魚人轉身為護魚員;有的轉崗就業,開網店銷售農副產品……漁民退捕轉產,「退得出」還要「穩得住」。考慮漁民歷史生產生活習慣,江蘇多地積極開發護魚員、護堤員、藍藻打撈員等漁民上手快、適應性強的公益性崗位。同時,多渠道推進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力爭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常州市武進區的滆湖水域已完成國有公司組建,於2020年8月啟動增殖漁業試點,先期在規划水域建成800畝增殖區,投放鰱鱅夏花近80萬尾,吸納退捕漁民近30人從事管理養護等工作。

  泗洪縣臨淮鎮勝利村67歲的漁民王兆發和老伴朱慶萍上岸後,在當地政府指導下,做起了編織小方籃等簡單手工活,加上合作社分紅和政府補助等,日子越過越舒心。

  「政府給我們每戶補貼三萬塊錢用來購房,還幫我們尋找岸上的養殖塘口。」段廣玉說,他帶著妻兒上岸之後開了家淘寶店,賣些當地的水產品,日子一天天好起來。「還有一些漁民在淘寶、快手等平臺搞起了電商直播,以前住在湖上想都不敢想。」

  老漁民趙押寶住在泰州市高港區永安洲鎮東江社區——一個蘇浙皖三省漁民集聚形成的老村落。今年初,高港從上岸漁民中挑選10人成立護魚隊,趙押寶被推舉為隊長。他們晝夜開展長江巡護,緊盯長江幹流及保護區等重點水域,嚴打「電毒炸」「絕戶網」等違法犯罪行為。「哪片是偷捕『重災區』,哪個時間段是高發期,哪些『小記號』說明水下有漁網、地籠,我們心裡『門兒清』。」他說。

  告別漁船,退捕漁民成為廠裡新工人。走進宿遷市泗洪縣一家服裝企業的生產車間,42歲的田豔正在忙活著,當了半輩子漁民,她如今已成為一名縫紉工。「船拆解了,鎮裡介紹我們來服裝廠上班,學技術的時候每個月大概2000塊錢,熟練以後多勞多得。」

  揚州高郵市菱塘回族鄉龔家村漁民楊宏文選擇創業。「銀行工作人員上門服務,給我辦了15萬元的政府貼息創業貸款手續,幫我實現創業夢。」楊宏文說,他以前捕魚時養過螃蟹,有養殖經驗,禁捕退捕後,他投資70萬元,承包了百餘畝蟹塘。政府還給他和母親交了社保,解決後顧之憂。

  除了繼續從事特色水產業,高淳還把退捕漁民全部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幫扶710名漁民轉產就業,有的漁民當上護魚員、護水員,從「靠水吃水」的漁民轉變為「養水淨水」的生態保護者。「高淳滿足政策標準的565名退捕漁民,勞動年齡段人員納入城鎮企業職工社會保險,養老年齡段人員納入被徵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高淳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發展產業安置一批,務工就業轉產一批,支持創業幫扶一批,公益崗位解決一批……江蘇統籌退捕安置和禁捕監管任務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助力漁民退捕轉產,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兜底:養老「全覆蓋」 吃下「定心丸」

  江風習習,江水滔滔,江岸樹木林立;水鳥低空盤旋,魚兒不時偷偷探出頭來……船行長江六合段,秀美的江景圖令人陶醉。然而,過去這裡是一幅漁船「排排坐」、漁網相連接的場景。

  長江六合段的變化,與漁民退捕上岸密不可分。年過半百的漁民謝長江說,大家算清了「經濟帳」和「生態帳」,191戶漁民全部上岸。根據政策,上岸漁民勞動年齡段人員納入城鎮企業社會保險,養老年齡段人員納入被徵地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江蘇率先出臺《國有漁業水域佔用補償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失水漁民參照失地農民參保,助力上岸漁民託底安置。

  除了一次性買斷漁船、漁網,泰州市高港區還給予勞動年齡段每名漁民兩年生活補助。無房漁民由社區統一規劃安置,危房漁民也可享受拆遷安置。漁民上岸視同徵地,政府統一辦理養老保險,引導大家就近到企業上班。

  過去,揚州高郵市菱塘回族鄉龔家村漁民劉付田每天夜裡一兩點鐘下湖捕魚,第二天中午才回來將魚出售給魚販,十分辛苦。「上岸之後不僅每個月都有生活補助,政府還給介紹工作,社保問題也解決了。」

  「南京市高淳區淳溪街道漁業社區306條船,40到55歲的漁民200多人,60%還從事螃蟹魚塘養殖。」石臼湖漁民竺年喜稱,這次退捕,夫妻兩人社保帳戶有了25萬多元,還有漁民退捕現金補償12萬元。「養老有保障,心裡踏實了。」

  江蘇聚焦「應轉盡轉、應幫盡幫」「應保盡保、應補盡補」「應救盡救、應助盡助」,參照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對退捕漁民進行安置,出臺了社會保險、失業登記、生活保障、醫療救助等政策,確保符合參保條件的漁民全部參保登記、參保繳費、落實社保待遇。

  記者了解到,江蘇全省退捕漁船21623艘、漁民41937人,分別佔全國的19.4%、18.2%。其中,列入國家考核任務的長江幹流1827艘漁船、湖泊保護區5565艘漁船以及14887名漁民已於10月中旬全部完成退捕。截至目前,轉產就業率和社保安置率均超過99%。(記者 趙久龍 朱筱)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告別「水上漂」 生活更美好
    57歲的老潘從捕魚人變為護魚人,也是滁河全面禁捕的見證人。滁河漁業的變遷,他感觸頗深。靠山吃山,靠水捕魚。潘學金家住滁河北岸的漁業村,20歲就跟著父親下河捕魚,從事這個行當快40年了,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捕魚能手。來安縣實施全面禁捕後,他積極響應號召,今年7月帶頭「退捕上岸」,隨後被汊河鎮金港灣社區安置到護魚崗位,由昔日的漁民變成了今天的護魚人。
  • 「水上漂」水黽
    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的人應該都知道,裡面有一個叫裘千仞的人,他有兩項絕技:輕功和鐵掌,他有一個響噹噹的江湖名號「鐵掌·水上飄」。據說他的輕功十分了得,可以從水面上一飛而過,衣衫不溼。不知道金庸老爺子創作這個人物的時候是否參照了自然界的生物,因為有一種小蟲子貨真價實地可以「水上漂」(請原諒,這裡用「漂」而不是「飄」,因為這是一種生活在水上的生物),它的名字叫水黽。
  • 《煙雨江湖》水上漂秘籍獲得方法介紹
    在煙雨江湖手遊中水上漂秘籍怎麼得呢?水上漂那是武俠小說裡面最平常的武功,那麼在遊戲中該怎麼去獲得呢?
  • 從「靠江吃江」到「守江護江」——三峽漁民退捕轉產後的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王曉曈攝冬日陽光灑在江面上,劉加祥站在清漂船上,將漂過的垃圾麻利地兜上船。劉加祥今年57歲,在重慶涪陵區當了40年漁民。「轉產後,我們兩口子應聘加入清漂隊,加起來一個月收入有5000多元。」他說,不像以前當漁民時生活不規律,現在每天早上7點半開工,晚上6點收工,收入雖比以前少些,但更穩定了。
  • 聆聽經典·王二妮《一對對鴛鴦水上漂》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首經典陝北民歌《一對對鴛鴦水上漂》。回味經典·陝北人民質樸感人的愛情歌謠《一對對鴛鴦水上漂》是流傳於陝北榆林的一首愛情歌曲,歌曲表達的是年輕人對愛情的執著和對愛人的思念,多年來傳唱不衰。不同於其它陝北信天遊的粗曠豪邁,這首歌曲精巧而細膩,一直以來都廣受讚譽。陝北位於陝西省北部,特指延安、榆林二地。
  • 農村水邊常見的一種昆蟲,會「水上漂」浮在水面上,它到底是什麼
    但是,在我們農村水中玩的,我們最佩服一種水上的昆蟲,有「水上漂」的本領,並且速度奇快,四條大長腿像四臺馬達一樣,隨時啟動水上漂,水上漂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覓食。這種會水上漂的昆蟲名叫水黽,長得有點像蚊子,但是是大腳丫的「蚊子」。水黽的別名有很多,有叫水坦克、水蜘蛛、水猛子等等,還有的叫水黽為打香油的。
  • 摩託車也能做到「水上漂」?小夥一路扭緊油門,結果大開眼界
    摩託車也能做到「水上漂」?小夥一路扭緊油門,結果大開眼界每一個男孩在小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武俠夢,幻想著能自己成為武林高手,其中有一種武功也是非常厲害的,那就是水上漂,小夥伴們有沒有嘗試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視頻|解放軍裝甲突擊車上演「輕功水上漂」
    視頻|解放軍裝甲突擊車上演「輕功水上漂」 央視網原創短視頻官方微博@小央視頻 2020-09-12 18:33
  • 輕功水上漂絕不是傳說!少林高僧三年再現神功!
    飛簷走壁、登萍度水的輕功似乎只存在於武俠電視劇中,但是據說在南少林,有一位少林武僧釋理亮,可以赤腳在水面上飛奔卻不落到水裡,把輕功水上漂演變在了現實中
  • 能砸核桃的AGM X3戶外手機 支持「水上漂」及「手套模式」
    AGM X3採用IP68級的三防標準,同時具備抗低溫和抗高溫的能力,配備多種戶外功能,內置指南針、氣壓、溫溼度等數據功能、戶外SOS功能以及「水上漂」、「手套模式」等功能。據介紹,其極客版配備天通衛星通訊技術,在無傳統手機信號的環境也能進行通訊,為翻山越嶺,挑戰極限戶外環境的戶外玩家們提供安全穩定的通信功能。AGM X3戶外手機3499元起,AGM X3極客版售價達到了14999元。
  • 《奇幻科學城》解密流體 博士團帶領萌娃「水上漂」
    ­  不會輕功照樣「水上漂」­  流體普遍存在於人們生活之中,.卻少有人了解它奇妙的特性。非牛頓流體是什麼?為什麼它可以形成自流?利用非牛頓流體竟能練成絕世神功「水上漂」?萌娃們積極思考,有的認為流體越黏稠能起的保護作用越大,而芝麻醬受到撞擊就會變粘稠,部分萌娃則覺得玉米澱粉糊有阻力,能夠保護雞蛋不破損。為了給萌娃更深刻的印象,博士團現場做起了實驗。將雞蛋在三米高處一次分別扔進芝麻醬、玉米澱粉和泥漿之中,結果只有泥漿中的雞蛋未破碎。姜楠解釋到這是因為芝麻醬和玉米澱粉擁有遇強則強的特性,雞蛋從高處墜落的巨大衝擊力讓二者都變硬,雞蛋就被砸碎。
  • 撒貝寧習得武林絕學「水上漂」尼格買提「懸崖剎車」嚇破膽
    撒貝寧習得武林絕學「水上漂」尼格買提「懸崖剎車」嚇破膽 2017-08-20 09:27: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真的有水上漂這樣的輕功嗎?看科學如何戳破謊言
    這裡不談能一躍十幾米高的輕功提縱術,咱們就從科學的角度,對一種叫做「水上漂」的輕功,進行一下相對嚴格的討論。現代人是不是真有人能夠完成「輕功水上漂」這個誰也沒見過,但是,少林有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傳說,只是傳說中並沒有描述具體的渡江過程。
  • 慶祝魏明倫從藝七十周年,川劇《變臉》裡的「水上漂」和「狗娃」又...
    水上漂身懷「變臉」絕技,隻身駕舟,浪跡江湖。他從人販子手中買下狗娃,爺孫倆相依為命,其樂融融。後來,水上漂發現狗娃並非男孩,大失所望,又不忍趕走,便收其改作小幫工暫留身邊。狗娃生性好奇,因偷看「變臉」秘密釀成大禍,不得已跳船逃走。川江某城男旦梁素蘭主演《捨身崖》,玩友師長率部捧場。戲園內外人頭攢動,混亂中人販子拐走了高家孫少爺天賜,又抓回狗娃嚴加看守。
  • 【實測】靠一根毛竹水上漂,人人都能學會麼?
    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傳說,被後世武俠小說不斷神化,甚至演變出很多輕功水上漂的絕技,不過這些都是傳說。
  • 柯南劇中出現的「水上漂」竟然在現實生活中可行!
    平次得到一張背著鐮刀的人在露天浴池的水上奔跑的照片。柯南他們便前來調查這個看似妖怪鐮鼬的人的真面目。旅館內還有來取材的記者中間、小柳。隨後,在昏暗的倉庫裡發生了平次的右腕、小五郎手背、小柳的臉被割傷的事件。大家的腦海裡都閃現出了鐮鼬。被認為是鐮鼬所為的事件更進一步地接連發生…          好的,廢話一大堆,關鍵的來了,也就是犯罪手法。
  • 咱二人甚時候把天地拜——高保利《一對對鴛鴦水上漂》
    《一對對鴛鴦水上漂》是一首陝北民歌,在2017年1月3日播出的古裝劇《于成龍》中被用為插曲。這部電視以清官于成龍的為官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于成龍為民做主、為民請命、為民除害、為民造福的一系列故事。柳晉陽出場時便以一曲《一對對鴛鴦水上漂》表達出了男子漢的相思之情,雖然在愛情上遭遇坎坷,但幾經周折,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後為石玉蘭之女春曉,不顧安危深入九萬大山釆救命稻草;當得知春曉被土匪劫走後,又勇敢擔當願單槍匹馬殺到匪窩救人。柳晉陽身亡時再次響起的《一對對鴛鴦水上漂》感動了無數觀眾。演唱這首歌的高保利,原生態歌手,中國男高音歌唱家,中國歌劇舞劇院獨唱演員。
  • 「護魚青年」,誓要「精靈」永留母親河
    「再這樣下去,長江裡的魚要絕種了。」劉鴻看不下去,想著自己做古建築生意有些積蓄,便自費購買裝備,召集22位老漁民和年輕人,組建了一支民間護魚隊——重慶鴻鵠護魚志願隊。6年來,志願隊在隊長劉鴻的帶領下,歷盡艱辛,呵護著母親河中的每一條「精靈」。10年禁捕的通知,讓他們在這個不平凡的年份有了屬於自己的不平凡。
  • 七星漂用法的精髓篇章,只要下鉤了,鯽魚就無處逃!
    亞光的優點是在受陽光直射後不會反射光線,造成特別亮的效果從而影響觀漂,漁具市場上賣得最多的也就是這種,但是他也有缺點,由於表面粗糙在水域比較髒的區域會沾染汙漬洗不掉,時間久了顏色就會變淡。反光效果的則是相反,表面光滑即使被弄髒了,輕輕擦拭就可恢復如初。玩七星漂的魚竿一般都在10米以上,主線特別短,這樣的釣組組合,特別適用於釣草洞,釣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