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師範大學副校長胡華:人類如何面對未來的互聯的世界

2020-12-24 網易科技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預見未來十年!2020網易未來大會》專題報導

杭州網訊12月18日-20日,2020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州盛大舉行。大會以「洞覺·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

19日下午,「UP生活專場論壇拉開帷幕」。杭州師範大學副校長胡華進行了「新時代、新思考」的開場演講。胡華說,人類社會裡,人類之所以組成有效的社會,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我們的人文和科技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生活裡很重要一部分。科技從某種意義來說,通過快速發展解決生活富足問題,解決生活基本滿足需要問題,讓每個人有更多的體驗。但是人文更多是讓大家適應這個變化,適應這個世界,讓大家的心靈得到滿足。

胡華也提到了關於人文發展與思想發展的緊迫性,他表示人文發展腳步要跟上,而不是讓科技提一提腳步,等一等人類的思考。等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發展就是歷史的車輪飛快往前走,所以人文思考和思想準備要快速跟上,只有人文發展速度和我們的思考有足夠的準備,跟上科技的快速變化,才有可能讓未來發展,在未來賽博空間裡面,人類能夠剝去科技的冰冷外衣,在賽博空間釋放人性的光芒。

以下為杭州師範大學副校長胡華演講實錄:

很高興今天我們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個地方和大家共享對未來的一些判斷和思考,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強,實際上它就是不確定的,我們的思考可能只是其中一兩種可能性,所以我們的思考和判斷不是標準答案,實際上也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在這個地方思考,是希望呼籲大家跟我們一起開動腦筋,共同來思考我們人類面對未來的互聯的世界。賽博空間裡的人類,我們怎樣更好地面對它。

眾所周知,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萬物互聯的時代,而且這個互聯越來越緊密,科技飛速發展,讓我們的互聯更加快捷,更加迅速。互聯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也給我們帶來了很高的效率,可是這種互聯,這種科技的高速發展,也讓我們人類的文明發展遇到了巨大的挑戰。

以下我從三個案例的角度,觀察一下快速發展帶給我們的一些挑戰,我們需要一些什麼樣的思考?

首先第一個案例是經濟活動裡的商業形態,它有可能面臨邏輯重構。我們談到商業,一般商業得回答兩個問題:1.未來商業是什麼樣的?2.未來我還會不會去買東西?在哪裡買?怎麼買?買什麼?

經濟學家對商業有一個很簡短粗略的定義,就是商業的本質實際上是對價值,尤其是稀缺資源一種價值認同和追求,在這個定義裡頭,它有兩個重要的元素,第一個元素就是資源的稀缺,像我們中國現在的社會裡,尤其是年輕人感受得到高房價,為什麼學區房的房價特別高?因為它稀少,它不是那麼普及。正是因為它稀少,所以它的價格要高,人們對它的價值也更加認同。

像在交通領域裡的勞斯萊斯汽車,因為它是全手工打造的,產量是不高的,也很少,所以勞斯萊斯的車也是很貴的。

第二個重要的元素是生命是有限的。現在人類生命無論長度還是能力的廣度,都是受到極大限制的,你的體驗是非常有限的,在物理空間裡頭,這個限制以後,使得我們人類不得不迅速的追求在有限的生命裡頭,有更多的快樂體驗,同時也追求在有限的生命裡頭,我的價值能不能得到提升和累計。

這個地方四張圖片,其中左邊兩張都是現實世界,右面兩張,很多遊戲迷一看就可以反應過來,這是很有名的虛擬實境的軟體:看門狗。大家可以看到,現在的虛擬實境裡頭,它所模擬出來的場景,跟我們真實空間裡的場景幾乎可以一一對應,一比一了,非常真實。而這種的真實感會越來越強,越來越真實,這使得我們在未來的商業活動和交換活動裡頭,有挑戰。

我們來看,在傳統的三維世界裡頭,商品都是在實體空間的體驗,但是未來到虛擬實境裡以後,進入三維空間以後,這個時候從空間和體驗方面有什麼改變?實際上我們人類自從有了文字,我們的信息傳遞和信息表達,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像賽博空間,像跨越時空的界面裡面轉換,最早開始這個地方,人類大量使用文字進行信息交互,隨著設備和手段的增強有了現實感的圖像和聲音,但是是靜態的,進行交互,但是後面隨著設備的提高我們有了視頻,然後逐步進化到90年代末,21世紀初,我們開始有了VR、AR,現在VR、AR已經大面積推廣應用了,到最終我們可能人類會完全的跟賽博空間融為一體。

我們在這個進化過程中,我們就要開始思考,甚至也不得不思考,現在已經遇到很多這種挑戰了,在未來賽博空間裡頭,商業是怎樣?現實物理生活中的很多稀缺資源,在賽博空間裡面還稀缺嗎?我們生命的體驗,在現實生活裡面受到諸多限制,在賽博空間裡呢?所以我們第一個感受,就是第一個商業本質的要素,我們認為它的稀缺將被重新定義,因為未來在賽博空間裡,計算機的複製能力和創造能力是非常強的,而且也是非常快的,它可以迅速給我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多個世界,這就使得我們原來在現實空間中有很多虛擬的稀缺,可能在賽博空間裡變得不虛擬了,而物理空間的很多稀缺物品,也不是未來稀缺的,而在虛擬空間裡頭,可能更多的是你的某一個點,至某一個創意,創造出來的抽象物體,虛擬的物體,可能更值錢,這就是我們經常會說的,也是技術人員也會說,就是技術節約成本,以後的藝術反而可以賺大錢。

從我們看第二個本質角度,剛才提到賽博空間裡複製性很強,所以同樣一個人在虛擬空間裡,可以同時為你創造出許多的平行空間,在每個空間裡頭,如果你足夠的靈活,你能夠找到非常非常多的,讓你體驗快樂的地方。同時可以在很多空間裡體驗快樂,這個時候我們人的體驗能力和體驗角度、廣度得到了極大拓展,這個人的體驗感,包括你的生命體驗感,能體驗很少的東西,在賽博空間可能會獲得極大的自由。

有很多遊戲迷,甚至外面的人看遊戲迷,當他沉迷於遊戲或者遊戲玩得緊要關頭的時候,他甚至認為吃飯和睡眠時間都是浪費,他甚至都可以想把這部分時間節約下來。這樣的空間裡頭,我們體驗能力加強多了,而且很多體驗可以反覆體驗,因為賽博空間裡,創造是很快的。

所以我們在未來虛擬世界可以發現,虛擬世界,賽博空間給你帶來了更多可能,而有這種更多可能的時候,能夠讓你的欲望和你的快樂得到極大的放大,當這些東西得到放大的時候,我們一切現實中的,很多你原來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可能你都忽略不計了,它的價值需要重新定義。在重新定義方式下,我們的遊戲規則、商業活動應該怎樣為人類服務?面對未來商業活動,會感覺無所適從。

剛才討論商業的角度看商業的本質,下面從另外一個角度—交通角度,探討一下未來虛擬空間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挑戰?大家知道目前交通,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物理位置的變化和遷移,你很可能早上起來,要從你的家裡在規定時間走到單位,走到工作空間,跟其他的同志,其他的同事一起交流,這都涉及到交通,我們前面講了,虛擬世界裡頭,它會對商業活動進行重構,同樣它對交通也要重構,這個時候我們人類的思考目前可能也沒有完全跟上。

我這個地方有四張圖片,上面兩個圖片是我們現存的交通工具和交通體系,我這個地方只有汽車,實際上不管你是採用海、陸、空哪種手段實現了交通目的,你實際上都是在地球的兩個點之前實現了二維移動,就是說從其中一個點到另外一個點,而這個點是落在地球的某一個表面上,所以我們在二維和現實空間裡頭,我們的交通本質上還是一個平面的交通,它的交通體系構造也是從二維出發的。但是當你進入了虛擬世界以後,虛擬世界的概念不是在某一個點,某一個面上,你可以無處不在,因為計算機系統裡的場景也是無處不在。這個時候我們位置空間也得到了極大放大,這時候我們從二維進入了三維,甚至更多維。

現有的技術快速發展還給我們帶來,在未來賽博空間裡頭,人類還有一個能力會得到極大的放大,這個放大就是當我們實現了腦機互聯以後,對現實的改變也是很厲害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意識存在於身體裡的大腦之中,所以意識和大腦是一體的,但是當未來我們實現了腦機互聯以後,你的意識成了計算機系統的一部分,而計算機也承認你意識的一部分,這時候你意識的移動遠超出對你身體的移動,就是說你的身體移動起來沒有你的意識思想跑得更快。

在我們現實生活裡,當我們要實現交通的目的,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我們的意識和人體本質上是一致的,雖然現在也有視頻會議,像今年新冠來了以後,有很多原來的線下會議,改成了線上,但是我們的手段極為有限,也是對我們存在做了一種有限的延伸。

可是隨著人腦互聯以後,人機互聯以後當你的意識成為計算機系統的一部分,其實你的身體不需要有任何的移動,你的意識可以脫離你,分離開始,迅速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和其他人交流,而且這是有現場感的交流,這時候移動效率變得更快捷,但是從社會的組織管理和運作方式上來說,我們也會面臨很多的挑戰。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像現在從安全的角度出發,有的時候我們要監控某一個人,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跟什麼人進行過交流,實際上是非常容易定位的,我有手機,通過各種手段,把你所在的點找出來,即使是現在網絡上,通過網際網路,跟其他人進行交流,還是可以飛快的追蹤到你的IP位址,把物質位置定下來。但是未來你的意識成了計算機系統一部分,在計算機系統裡頭,隨機遷移的時候,這個時候你還怎麼跟蹤這個人?你可以跟它的實體,但是不跟不了它的意識,開始管不了它的大腦了。

我們的第三個案例是人機關係在未來賽博空間裡,也會遇到非常多的挑戰,這是一個已經發生過,或者說正在發生的一個過程,就是「後浪」。「後浪」本來是B站為了提升自己形象,做的視頻,但是它沒有想到出來以後有了巨大的社會反響,而且得到了兩大群體的截然不同的評價。年長的一代,所謂的前浪評價很高,這個東西很好,代表了時代。但是後浪為代表的一代,他們很反感,他不喜歡這個,他覺得我是被動的,被你代表了,我們不去說他們的對錯。

在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社會人際關係之中,一種非常重要的代際關係。在網際網路時代有了新的不同特點,而且規模也跟以前傳統的代際時代不一樣。傳統的代際時代,溝通是局限於小範圍的,甚至是個人和家庭之間的一種交流和溝通。但是發展到賽博空間裡,虛擬空間、互聯空間裡頭,這個時候,由於有大量人群在不同的時空地點,不同的位置,甚至利用不同的載體,同時間進行聚集和交流、碰撞,這個時候它更多表現為族群,而且這種族群是規模非常大的族群交流,這使得在賽博空間裡的人際關係,包括角色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戰。

我們來看一下,在網際網路時代,或者叫網絡社會裡,網絡社會裡因為信息的傳輸和人之間的交往,人之間的交流是非常快速、密集的,所以它運行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我們會說網絡社會是一種壓縮式的增長。這種增長會使得我們很多兩大群體之間的不同觀點,不同理念,迅速的累積起來,在很短的時間可能爆發,這樣可能我們對代際溝通的很多遊戲規則,原來很多習慣的思維習慣都需要有不同的思考和改變。

對我們來說,因為我們的家庭裡,小範圍更多的是長者,處於權勢地位,因為他掌握更多資源,但是網絡時代裡,人和人的交流變得更加平等,甚至某種意義來說,因為我們的後代,或者說年輕一輩,他的知識更新,網絡應用普及程度比年長一代更多,年長知識相對比較成熟,他網際網路普及率不高,知識還是群體數量都變成了弱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在網際網路時代,在賽博空間裡頭,代際之間的交流反而變成了原來被動的年輕一代開始主導。

我們生活中不少人遇到和小輩交流遇到問題,我們傳統的說法是慢慢來,大家多溝通就可以了有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適應可能是以年或者十年來計,互相溝通的。但是你在網絡裡頭,這個速度非常快,一個後浪事件,幾天就成為一個爆發點。這個時候無論年長的還是年輕的,我們在預想遇到問題的方面,都需要一定前瞻性,而且速度要快,速度慢了以後,等你想到了,這個事件熱度都過去了。

我們前面提三個案例,這三個案例都可以看到,在未來賽博空間裡,我們會遇到現實生活裡很大的不同,我們也會遇到很多無所適從的挑戰,造成挑戰的根源來自哪裡呢?我個人認為來自於當下人類社會裡我們的人文和科技,相對割裂。

當下搞科技的人覺得科技反正是中性的,和人文不相關的,只要專心研究科技就可以了。而我們的人文也是因為在現實生活裡,發展速度慢,節奏也慢,信息量小,我只要專注於人文思考,吃「空心面」,想問題就可以了。這使得某種意義上來說,因為我們科技發展非常快,人文節奏又慢,我們人文的發展速度遠落後於科技發展的速度。

但是實際上人類社會裡,人類之所以組成有效的社會,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我們的人文和科技是不可缺少的,都是生活裡很重要一部分。科技從某種意義來說,通過快速發展解決生活富足的問題,解決生活滿足基本滿足需要的問題,讓每個人有更多的體驗。但是人文更多是讓你適應這個變化,適應這個世界,讓你心靈上得到滿足。


我們人文發展腳步要跟上,而不是讓科技提一提腳步,等一等人類的思考。等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發展就是歷史的車輪飛快往前走,所以我們人文思考和思想準備要快速跟上,只有人文發展速度和我們的思考有足夠的準備,跟上科技的快速變化,才有可能讓未來發展,在未來賽博空間裡面,人類能夠剝去科技的冰冷外衣,在賽博空間釋放人性的光芒,謝謝大家!

2020網易未來大會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網易公司聯合主辦,杭州市商務局、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政府、北京網易傳媒有限公司以及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移動總冠名。大會將進行三天的頭腦風暴、涵蓋了預見未來、新基建、人工智慧、區塊鏈、潮商業、UP生活以及和文化等論壇。

本文來源:杭州網 責任編輯:賀錦格_NB18842

相關焦點

  •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教育該如何面向未來?
    雷鋒網消息,11月25日,GES 2019 未來教育大會在京舉行,本屆大會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騰訊、GSV、新東方、好未來聯合主辦。大會現場,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以《教育:未來之後》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以未來教育作為一個切入點,周作宇分享了三個觀點:過去未去、未來已來、未來以後。
  • 讓科學更璀璨,讓未來更明晰-2020網易未來大會圓滿落幕
    2020年,疫情黑天鵝的來襲,讓全球處於一種巨大的不確定當中;面對這百年來少有的大變局,我們該如何適應這種變化,從而得以突破?未來,我們的道路會通往何方?12月18日-20日,2020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州盛大舉行。
  • 匯聚全球最強大腦 2020網易未來大會圓滿落幕
    2020年,疫情黑天鵝的來襲,讓全球處於一種巨大的不確定當中;面對這百年來少有的大變局,我們該如何適應這種變化,從而得以突破?未來,我們... 2020年,疫情黑天鵝的來襲,讓全球處於一種巨大的不確定當中;面對這百年來少有的大變局,我們該如何適應這種變化,從而得以突破?
  • 杭州師範大學與哈佛大學、東國大學等校聯辦世界文學國際雲論壇
    由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與美國哈佛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韓國東國大學、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全球研究網 (NRF-GRN) 和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文學國際雲論壇於北京時間11月6日-7日成功舉行。
  • 原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浙江師範大學副書記沈希擬任本科高校正職
    其中,現任浙江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沈希,擬任本科高校正職。沈希,1966年10月生,浙江湖州人,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1992年獲浙江工業大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浙江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黨委委員, 現浙江師範大學黨委委員、副書記。
  • 浙江師範大學副校長李偉健一行來校訪問
    3月12日,浙江師範大學副校長、醫學院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偉健一行來校進行交流訪問。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醫學院黨工委書記孫君健及醫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參加交流座談會。會議由醫學院黨工委常務副書記陳海嶺主持。
  • 2020華東師範大學校友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成功舉行
    總決賽項目路演最終,「華創家芯-國內數字微鏡晶片開拓者」獲得一等獎,「宏病毒分離測序及生物信息學分析平臺」、「腦洞英語課堂」獲得二等獎,「大象創新教室、熊貓藥站、有課互聯」獲得三等獎。他強調,「舉辦校友創新創業大賽,為創業校友提供風險投資、創業培訓指導、創業過程中的法務、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能夠更好地扶持創業校友企業成長。同時,從世界頂尖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經驗看,校友在大學周邊創業是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世界趨勢。
  • 董丹申作品:杭州師範大學倉前校區中心區
    -1-項目概況百年歷史的杭州師範大學在西溪溼地西側五公裡處的大學城建設新校區,這裡有江南典型的河網。學校向西一公裡的倉前老街有近九百年的歷史傳承,清水絲棉是曾經的顯赫。(4)三塔組團中設計了行政綜合樓、杭州研究院、接待中心三座高塔,並使之錯開布局,滿足了容積率要求。高低錯落之勢,形成校園風景的制高點。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學模式如何改革創新?上海師範大學召開研討會
    10月17日,上海師範大學召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會議由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承辦。上海師範大學供圖上海師範大學校副校長李曄在致辭中指出,面對疫情下「停課不停學」的特殊形勢,在線教育成為學校教育探索向未來形態轉型的「實戰練兵場」。
  • 21杭州師範大學學科英語考研考試情況解析
    選擇考研院校和專業是考研的第一步,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院系和專業,不但可以提高考研成功率,對個人的未來發展也特別好。對於2021學科英語考研人來說,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院校報考也非常重要。下面優加考研小編就給大家來講講杭州師範大學學科英語考研的考試情況,希望對2021學科英語考研人擇校有所幫助。
  • 「2020•學術前沿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他希望首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不辜負時代和人民的希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更好地為首都發展出謀劃策,更好地造福於人民,奉獻於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周作宇代表北京師範大學對與會專家表示歡迎。他指出,我國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獲得歷史性的堅實保障,並將有新的擴展、新的提升,這些對社會治理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厲害了杭州!科幻大片中的未來都市,將在未來科技城完美呈現!
    在電影《明日世界》裡,女主凱西偶然間進入到未來世界。
  • 東亞區域史學術研討會暨首都師範大學東亞歷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京召開
    11月14日,由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主辦、首都師範大學東亞歷史研究中心承辦的「東亞區域史學術研討會暨東亞歷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京召開。研討會由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姚百慧主持。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楊志成、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黨委書記董增剛、中國歷史研究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汪朝光、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金以林等分别致辭。
  • 杭州46所高校排名,浙大第一,杭州師範大學第七!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我國八大古都之一,這裡風景秀麗,人才輩出,名校雲集,底蘊深厚。作為浙江省省會城市,這裡都有哪些高校呢?杭州市46所高校名單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國內雙一流大學。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面對技術拒絕,一笑而過?
    當然,話說回來,人類所面對的世界從來就如此充滿悖謬,無需大驚小怪。面對科技時代的諸多挑戰,我們四位哲學從業者發起了這一論壇。我們無意也不可能為科技時代的人類指點迷津,而旨在通過對技術的價值反思,透視充斥著人類欲望的技術所挑起的生活話題,用不那麼學術化的輕哲學,相對輕鬆地探究技術時代的生活智慧。
  • 輸贏,看未來!溫州肯恩大學副校長許書利博士的一封信
    人類文明受疾病、戰爭重創,但人類智慧和強大的自愈能力推動歷史不斷前進,我們才走到今天。 90年代初從我來到美國,在美國學習生活超過25年。這期間,我獲得了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我從一個初來乍到的年輕中國留學生,最終成為了一所美國大學的Dean of Students(首席學生事務官)。在美國的求學經歷,讓我享受到了先進教育資源、學習到了美國高效嚴謹的處事風格。
  •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深化未來教育探索
    多知網11月25日消息,在2019GES未來教育大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闡述了「加強科學研究,深化未來教育探索」的三點建議。主要觀點:1.加強對未來社會和未來教育形態的深入研究。2.加強對當前教育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的研究。
  • 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英語專業
    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英語專業 2013-06-29 13:2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杭州師範大學2020年招4439人
    近日,杭州師範大學發布了今年普通高考的招生計劃。該校教務處處長、招生辦主任夏衛東介紹,學校面向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招收普通本科生4439人,今年新增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其中,杭州師範大學是浙江兩所試點學校之一。杭師大教務處處長、招生辦主任夏衛東介紹,「復碩培養試點」是培養一批富有高尚師德和教育情懷,具備深厚的人文與科學素養、紮實的雙學科複合知識與能力、突出的教育教學與實踐創新能力、廣闊的國際視野與自我發展能力,能夠勝任高中雙學科教學的複合型卓越高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