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深化未來教育探索

2021-01-07 同花順財經

多知網11月25日消息,在2019GES未來教育大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闡述了「加強科學研究,深化未來教育探索」的三點建議。

主要觀點:

1.加強對未來社會和未來教育形態的深入研究。

2.加強對當前教育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的研究。

3.加強對科技與教育融合涉及到的倫理等相關問題的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

以下為現場實錄:

全球未來教育大會是一個重要的國際教育交流平臺,聚焦未來教育,關注科技與教育的融合、科技與社會的互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將對中國和世界教育問題的解決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如何將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我想從「加強科學研究,深化未來教育探索」的角度談三點建議。

第一,加強對未來社會和未來教育形態的深入研究。

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增強現實、5G通訊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系統地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人、機、物貫通的三元融合的未來智能社會正在到來。從認知方式上看,未來智能社會的信息和數據規模將更加龐大,人機智能融合將充分實現。從生產方式上看,將實現以智能為核心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廠將成為智能化、柔性化、綠色和定製化的生產系統。從社會治理上看,未來的網絡安全與數據倫理問題可能會更加突出,不確定性在增加,需要開展實驗性治理和適應性治理。從國際交往上看,世界正進入彼此依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各國的聯繫將日益加深,資本、技術、信息、資源、人員等要素會更加頻繁和快速地實現跨國流動。所有這些變化,都將極大影響未來教育的性質、形態和功能。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未來教育的結構、形態和功能等重要問題進行了許多探討,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總體而言還很不夠系統、深入,我們對未來教育的特徵、形態和功能,對未來教育形態下教師角色與教學模式的變化,對未來教育形態下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對推動這些重要變化需要的綜合性條件特別是政策性條件,對怎樣推進未來教育的模態與今天的教育模態有效對接等重要問題,還缺乏清晰的認識。許多討論還停留在概念上,比較碎片化,還沒有形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理論和分析框架。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研究這些問題需要高度跨學科、跨界、跨國家合作,也更需要政府、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共同參與,但是在這些方面我們做得還很不夠,需要大力加強。

第二,加強對當前教育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的研究。

教育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延遲性和滯後性,教育實踐於當前,生效於未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關注:如何培養今天的學生,使他們十年、二十年後能夠成為適應未來社會、可以開創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能有一個幸福、美好的未來。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國家教育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今的教育還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還存在明顯不足,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也需要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普遍偏重;教育質量在城鄉、中東西、省際、縣域、學校之間還尚存在明顯差異;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等特殊群體還需要得到更多關注關心。對於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科技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因此,我們在關注未來教育的同時,還要特別重視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今天的科技去變革和賦能當前的教育,從而提高各種教育問題解決方案的有效性,大力推動教育質量提升,促進教育公平,減輕師生負擔。加強對當前教育突出問題的解決,可以在探索未來教育的過程中使今天的教育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穫,反過來也會成為進一步推動對未來教育進行探索的重要動力。

第三,加強對科技與教育融合涉及到的倫理等相關問題的研究。

科學技術是解決當前教育突出問題,塑造未來教育的重要推動力量。為了更好地推動科技和教育的融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技對教育的正向促進作用,我們既需要注意避免技術的異化和濫用,注意技術的倫理安全、信息安全,警惕和防止「技術顛覆教育」、「技術決定論」等觀點,同時還要尊重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權益,要始終堅持技術應用要彰顯教書育人的價值,更好地維護師生的尊嚴,更好地推進教育公平,更好地促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們對這類相關重要問題的重視和深入研究還很不夠,對已經出現的一些問題缺乏及時的回應和有效的解決方案。這種狀況既不利於教育的健康發展和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會成為推進科技和教育融合的阻力和障礙,需要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社會先鋒力量大力協同,開展區域性的應用實驗,探索出新的、可推廣的科技教育融合促進教育健康發展的有效模式。

未來不僅是我們要去的地方,更是需要我們去創造、去構建的地方。讓我們一起推動跨界合作和國際合作,通過加強科學研究切實深化我們對未來教育的探索,共創教育的美好未來、學生的美好未來、國家的美好未來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來源: 多知網

相關焦點

  • 北師大校長董奇:教育和科技的融合大有可為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周晶)近日,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北京舉行。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在會後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採訪時表示,教育的評價與改革是科技賦能教育值得探索並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的領域。
  • 北師大黨委書記程建平、校長董奇赴安徽考察調研
    11月6日至11月8日,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校長董奇一行赴安徽省考察調研,推進校地合作相關事宜。 省校協同創新 11月7日上午,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會見程建平、董奇一行,省領導虞愛華、郭強、王翠鳳參加會見。
  • 觀點|北師大校長董奇:要加強青少年科學素養教育
    日前,由中國科協主辦的「2020年科促會論壇——面向2035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在北京舉行。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表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今一代的青少年責任更加重大,他們是實現2035遠景目標的生力軍,是科技創新的未來和希望。因此加強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教育,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和科學創新能力,對加快我國強國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北師大校長董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亟需關注
    11月20日,為期四天的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簡稱「教博會」)在珠海開幕,吸引來自國內外共1788項優秀教育創新成果參展。「舉辦教博會的目的很多,其最重要的一點是推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的內涵發展。」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致辭中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教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以基礎教育為例,它在硬體建設方面已經有了巨大的改善。
  • 教育部召開首屆全國教材工作會議 北師大校長董奇作交流發言
    點擊了解會議情況 ↑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以「不忘立德樹人初心 加強符合時代需要的教材建設」為題作交流發言。董奇表示,作為教師教育的重鎮,北師大牢記初心使命,高度重視教材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戰略意義,多維度加強教材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聚焦MEET峰會 北師大校長董奇:科技賦能教育評價變革
    12月4日,騰訊首屆MEET教育科技創新峰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外頂尖教育專家聚首,共同探索科技對教育的助力。北京師範大學校長、中國基礎教育質量檢測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董奇發表主題演講。我們需要認真描述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更有效的教育,並看到每個孩子成長的速度。但目前我們的教育評價在系統地追蹤成長數據方面還有很多困難。由於每個孩子起點不一樣,不同學校的老師、校長的工作績效就不應體現在學生的升學成績上面。
  • 北師大校長董奇:我國需建立中小學心理健康監測評估體系
    11月20日,在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簡稱:教博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坦言,現階段專業心理教師隊伍存在師資不足、教師專業水平急需提升、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套評估依據等諸多挑戰。基於此,董奇建議,建立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監測評估體系,同時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的梳理、甄別、應用轉化和科學傳播。
  • 北京師範大學董奇校長寄語2019級新生:做勇擔時代使命的北師大人
    做勇擔時代使命的北師大人——在北京校區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董 奇(2019年9月2日)親愛的同學們、家長朋友們、老師們:大家上午好!在70年的徵程中,北京師範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堅持「為民族復興辦教育、為國家富強育英才、為人民幸福築基石」的初心,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承擔了啟迪民智、育人興邦的崇高使命,培養出大批優秀教師和各類傑出人才,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 第三屆中非世行教育合作論壇在浙江師範大學開幕
    浙師大校長鄭孟狀致歡迎辭。他表示,浙師大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為全面深化中非合作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黃偉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歷來高度重視教師教育事業,在強化師範生培養保障、提升教師培訓實效、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
  •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承辦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我們在重新審視固有的育人模式價值功能,轉變學校育人模式的過程中,學校如何理解整體育人的價值及內涵?如何提升學校整體育人的效能,探索提高教育質量的發展走向和路徑呢?01李烈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教材委委員、國家督學、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高級研究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市正澤學校校長。
  •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教育該如何面向未來?
    雷鋒網消息,11月25日,GES 2019 未來教育大會在京舉行,本屆大會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騰訊、GSV、新東方、好未來聯合主辦。大會現場,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以《教育:未來之後》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以未來教育作為一個切入點,周作宇分享了三個觀點:過去未去、未來已來、未來以後。
  • 39載堅守教育初心 鄉村教師支月英故事登上大銀幕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孫競)「此生為師 青春無悔」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首映禮6日下午在北京師範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總督學曹伴好等領導出席首映禮。
  • AI如何賦能教育,看完這場全球大會就知道答案
    就在最近,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科大訊飛聯合中央電化教育館、北京師範大學共同舉辦了一場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探討「技術將如何改變未來教育」。參會的人也是來頭不小。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
  • A.I.D.E 5大重點,了解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
    12月11日-12日「教育未來,因A.I.而能——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A.I.D.E)」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經教育部批准,大會由中央電化教育館、北京師範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 如果這是一場A.I.+教育領域的「北京論劍」,會有哪些精彩看點?5大重點,帶你了解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A.I.D.E)。
  • 北師大校長董奇深情寄語2020屆畢業生:用行動戰勝困難、成就人生!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 今天,北京師範大學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特殊形式,舉辦2020年畢業典禮。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在致辭中表示,要學會用行動戰勝困難、提升自我、實現目標,做好人生的「行動派」。及時行動,就是要抓住機遇,把握大勢,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中搶得先機、贏得未來。及時行動不是盲動,而是立足於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我們都看到,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科學研判形勢,迅速採取一系列防疫的果斷行動和硬核措施,有力扭轉了疫情局面。這期間,北師大也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建立戰時工作機制,全力做好校園防控。
  • 「珊瑚絨睡衣一穿就是半年」,扎心了我的校長!
    希望你們在風雨中積蓄力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計金標「標哥確實想你們了。」在畢業致辭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計金標真情流露。「我知道你們這一屆太難了,本該穿著一身正裝出現在職場,沒想到珊瑚絨睡衣一穿就是半年;本該在圖書館為論文碼字,卻不得不在家陪爸媽研究電飯鍋蛋糕。
  • 教育強國的百年求索——華中師範大學奮力開啟教師教育領先的世界...
    「如何著眼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培養基礎教育領域的未來卓越教師和行業領軍人才?」……華中師範大學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在即,師生代表們圍繞制約師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臘子口」「婁山關」,紛紛為變革圖強獻計獻策。歷風雨,經坎坷,滋雨露,惠桑梓。
  •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一行赴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調研
    近期,北京師範大學黨委一行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至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調研指導工作,並在圖書館第一會議室舉行了座談。安徽文達集團董事長、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理事長謝春貴,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督導專員、黨委書記周元,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校長凌有江等出席了座談會和調研活動。
  •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一行蒞臨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指導工作
    11月8日下午,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蒞臨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調研指導工作,並在圖書館第一會議室舉行了座談。安徽文達集團董事長、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理事長謝春貴,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督導專員、黨委書記周元,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校長凌有江等出席了座談會和調研活動。
  • 深化學校教育改革創新
    各級各類學校的校長對於深化學校教育改革的創新探索與成果分享,對於學生發展與育人方式、信息化與智慧教育、智能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等熱門議題的探討,都是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生動實踐。在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創新的過程中,要堅守如下四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