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及其精神特質

2021-02-08 熊氏宗親總會

點上面氏宗親會」加入熊氏大家庭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熊;請點擊上面熊氏宗親會」關注,擁抱中華熊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熊氏文化,共建繁榮熊氏,傳播熊氏正能

楚文化的六大支柱   

在祖國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荊楚文化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楚」既是民族概念,又是國家概念,也是地域概念,加上一個「荊」字,時間就延長了。楚文化有800多年的歷史,影響深遠;「荊楚文化」時間更長,可延伸至2000多年。在荊楚文化研究中,楚文化研究是重點,因為荊楚文化的源頭是楚文化。楚文化是在荊楚大地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吸取了周邊文化之長,同時又保留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形態和文化特徵。
 
在周代各國地域文化中,楚文化是極其重要的一支。楚文化的主要構成可概括為六大支柱:

1、青銅冶鑄
2、絲織刺繡
3、木竹漆器
4、美術音樂
5、老莊哲學
6、屈騷文學

從目前的考古成果來看,最先進的青銅冶鑄出自楚國;最早的鐵器在楚國;先秦漆器的數量之大、工藝之精莫過於楚漆器;最富有創造力的絲綢刺繡出自楚國;先秦金幣、銀幣無一不是楚幣。哲學有老莊,文學有屈騷,戲劇的鼻祖是楚人優孟,養由基是楚國著名的神箭手,楚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超凡脫俗,楚樂「八音」是指金、木、土、石、絲、竹、革、匏。楚國的編鐘樂舞水平之高,舉世公認。在政體創新上,楚人最早在今湖北荊門設立縣制,將其列為一級行政區劃,改變了貴族分封制度,進而引發了軍事、土地、賦稅改革。在天文、曆法、數學等方面,楚人都有獨特的貢獻。總之,在採礦、冶煉、絲綢、漆器等方面,楚人取得了舉世無雙的成果,而老莊哲學、屈騷宋賦也成為顯學。

在世界範圍內,從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的300年間,東西方文化競相爭輝,我們完全可以把楚文化與同時期的古希臘文化並列為世界文明的代表。楚國的青銅冶煉、鑄鐵、絲綢、漆器早於古希臘,許多科學技術處於領先地位。在音樂藝術方面,楚人也在古希臘人之上。在哲學方面,二者各有所長。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根基在老子和莊子,而老子和莊子都是楚國人。1993年,湖北荊門出土的竹簡本《老子》甲、乙、丙三種,受到國際漢學界的高度關注。在國家政體建設、貨幣制度方面,楚國則比古希臘更為完善。航海古希臘在前,車運楚人在先。古希臘人在理論科學、造船航海、體育競技、寫實藝術、建築技術等方面要比楚人擅長。可以這麼說,楚文化和古希臘文化從不同方向登上了世界古文明的光輝殿堂。
 
楚文化除了以上六大支柱外,還有以下四種非常明顯的精神特質。
楚文化的精神特質    一是蓽路藍縷即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探尋楚人先輩艱苦創業的歷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夏商更替之際,戰火連年,楚人先祖輾轉遷徙到了荊楚地區。到西周末年,楚人還是一個弱小的部落。熊繹成為部落首領後,率部族居江上楚蠻之地,「蓽路藍縷,以啟山林」。正是這種蓽路藍縷的精神成為楚國強盛的立國之本,也成為中華民族史上艱苦創業的典範。周初,周成王盟會諸侯,熊繹出使受到冷遇。熊繹回來後告之群臣,立志發奮圖強,發展生產,擴大疆土。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從熊繹到熊渠,疆域不斷擴展,國力不斷增強,由一個方圓不足百裡的小國發展成泱泱大國。春秋時期,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楚國經濟得到空前發展,當時楚國都城是「車轂擊,民肩摩,市路相排突,號曰朝衣鮮而暮衣敝」。正是憑著艱苦創業的精神,楚國才能在強國如林的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創造了先秦發展史上的奇蹟。
 
二是追新逐奇即銳意進取、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楚人的創新精神有很多記載:楚君熊通自行稱王,首創縣制。楚國滅了權國,便設縣治之。秦國設縣,在楚國之後。早於商鞅變法的吳起變法,是楚國歷史上的一次悲壯的革新運動,也是一次大膽的改革運動。楚人在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文學創作方面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以文學而言,莊周的散文奇詭莫測,變化無窮,氣勢浩蕩,意象崢嶸。屈原是楚辭的宗師,後人對屈原作品的評價是「氣往轢古,辭來切今,驚採絕豔,難與並能」,它道出了楚辭驚世駭俗的奇異之美。楚人大膽革新,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楚文化。

三是兼收並蓄即融匯南北、海納百川的開放精神。在先秦的諸民族中,楚人的民族偏見最少,主張民族融合,強調兼收並蓄,能夠融合其他民族、國家包括來自南洋、西方的文化。在這方面突出的事例不少,比如稱作「蜻蜓眼」的玻璃珠源於地中海東部,其風格似乎凝聚了地中海絢麗的藍天白雲、青山白石、碧波白帆和綠窗白牆。這種玻璃珠和淡綠色的玻璃一起,由南亞傳入楚地,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實例,這條中西文化交流的「玻璃之路」比絲綢之路大約早4個世紀。在初創時期,楚王沒有與周王室的血緣姻親關係可依,沒有遼闊的疆域可恃,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以致用,以獨立強盛為目標,因而楚文化表現出極大的開放性、多元性和務實性。這些特徵多基於楚人的善於學習、包容眾長的博大胸襟。青銅冶煉正是楚人學習吳越地區人民的技術發展起來的。楚國曾經兵伐魯國,魯國為了避免戰事,奉送楚國100名刺繡工、100名木工和100名紡織工。楚國接納了這300名技藝高超的工匠,迅即退兵。這300名工匠傳授了先進的技術,對楚國的手工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些事例充分體現了楚人兼收並蓄,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發展楚國的可貴精神。
 
四是崇武愛國即崇尚武裝、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楚人有尚武之風,如荊州博物館有一種叫「連發弩」的文物,李白有一首五言絕句,寫到秦始皇,其中有「連弩射海魚」的詩句。連弩可以連發十箭,可見楚人很早就在研究發明武器了。在豐富的楚文化中,有很多例子反映了楚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如申包胥為了求得秦國發兵救楚,在秦國朝廷中哭了7天7夜,終於感動了秦王;楚將屈瑕戰敗,感到對不起家鄉父老,以死謝罪,開了楚國將帥以身殉職的先河;楚武王、楚文王、楚莊王、楚共王等都身先士卒,親臨戰陣之中,體現了非常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更有代表性的是屈原,屈原有這樣的詩句:「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是愛國主義詩人,其精神千秋萬代為世人景仰,成為民族脊梁的象徵。楚被秦滅時,楚人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不僅是預言,也是誓言。果然不過十六七年,秦國就在以楚國後裔為主要力量的農民起義中被推翻。楚人的這種愛國主義精神,超越了時空,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代代相傳。
 
楚文化博大精深,蘊藏於其中的精髓很多,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研究與發掘。

本文出自熊氏宗親網站,詳情請登錄網站查閱,如果轉載有侵權請告知,第二天會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精神支柱
    這種筋骨和脊梁,就是一種精神。廣義的講,精神是理想,追求,信仰,文化,規則,宗教,哲學,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本質上就是最看重的那個東西。一個人有其信仰和追求,一家之主能在精神上支持帶領整個家族,公司和社團有其文化,國家和社會有核心價值觀,奧林匹克有精神,人類有和平發展的共同追求,甚至宇宙在《三體》中也有「黑暗森林」法則。
  • 平時不可能以《RM》形象生活 李光洙:金鐘國是精神支柱
    近期,他接受雜誌《ESQUIRE Korea》採訪,被問到精神支柱與自己最依靠的哥哥,曝光自己手機裡儲存金鐘國的綽號,再次展現成員間深厚的情誼,此外,他也提到自己的座右銘,謙虛的態度獲得網友讚賞。▲▼李光洙的精神支柱是金鐘國。
  • 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五屆十二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系列評論⑤ | 促進...
    需要我們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既執著堅守又敢於突破,既挖掘弘揚地域文化特質中優秀的因子,又主動融入現代文明領會時代精髓,在結合中蒸騰偉力,真正為荊州發展注魂賦能。要弘揚荊楚文化精神。塑造「千年古城、靈動荊州」城市形象,挖掘荊楚歷史文化內涵,擦亮荊楚文化品牌,讓遊客在遊玩之餘,體味「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雖九死其尤未悔」的愛國精神、「兼收並蓄,海納百川」的開放精神。講好荊州故事,喚醒荊州記憶,把荊楚文化精神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精神力量,把荊州打造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地。
  • 鍾鉉:姑娘,你要當自己的精神支柱
    連精神支柱都撐不下去了,我不敢再想了……我身邊也有特別迷韓團的女孩兒,她們對偶像的感情就像是癮君子對藥物的依賴,翻牆打榜、宿舍裡貼滿了他們的海報、成箱成箱地買專輯……喜歡他、將其視為精神支柱不過是因為他優秀而美好。
  • 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
    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是一個比較艱深複雜的問題。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錢穆《中國文化精神》、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等對此都有過討論。正如郭教授在前言中所交代的,他在前賢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和體認,提煉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六個特質的:即和而不同,厚德載物;剛健自強,生生不息;仁義至上,人格獨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整體把握,辯證思維;經世務實,戒奢以儉。這一體認與總結堪稱全面。講特質應當相對於確定的參照系統而言。
  • 羅城遺址:楚文化入湘最早的切入點之一
    根據考古發掘成果,來自武漢大學、鄭州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的專家認為:羅城遺址是目前所知典型楚文化進入湖南最早的地點之一。(羅城遺址。)春秋時期羅國移民的安置地羅城遺址位於湖南省嶽陽市屈原管理區河市鎮古羅城村。是湖南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戰疫彰顯中國共產黨人一脈相承的精神特質
    原標題:戰疫彰顯中國共產黨人一脈相承的精神特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重要的大事,把疫情防控工作看作是一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廣大共產黨人扛起責任、頑強拼搏,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 巴赫:反對歧視是奧運精神支柱,參賽選手應體面而莊重地抗議
    巴赫:反對歧視是奧運精神支柱,參賽選手應體面而莊重地抗議 海外網6月11日消息,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大規模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仍在繼續,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10日就該事件發表評論稱
  • 小鹿純子,馬雲的精神支柱,還是馬雲敬佩的人
    馬雲在好久以前還說過:"小鹿純子是我的精神支柱,在我心中的位置會一直保持不變。那麼你們肯定會說,你那是神人吧,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人,讓馬雲朝思暮想。說的對,就有這麼一個人。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想一想電影中的小鹿純子,精神瞬間就能恢復。這也是馬云為什麼說小鹿純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的原因了吧。通過小鹿純子的種種勵志故事,最後的馬雲成功了。之後的馬雲在想要見一下自己的精神支柱,尋求到了日本的記者。在記者朋友的精心安排下,他們兩個人見面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兩個人也聊得非常的開心。
  • 陳來:中國文化精神的六個特質
    郭齊勇教授的《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每章聚焦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題,整體上又相互呼應,共同展現了中國文化精神的不同面相,揭示了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概括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和特點。這本書短小精悍,是對中國文化精神的學術化與通俗化相結合的闡釋。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是一個比較艱深複雜的問題。
  • 李光洙的精神支柱不是女友?而是《RM》成員,實在讓人有些意外
    而當被網友問道,李光洙的精神支柱是誰呢?在我的手機裡,鍾國哥的號碼....在9年前就以『精神支柱』的名字儲存著。」將金鐘國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可見李光洙有多愛鍾國哥了。
  • 發展第三支柱養老金,應對人口老齡化
    本報告針對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建議。以下為報告摘要節選。老齡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體現在經濟增長及其動力、宏觀風險及其管控、社會財富及其管理等諸多方面。 二、發展第三支柱有助於完善養老金體系,促進金融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經過三十餘年的建設,中國養老保障體系在公共養老保障職能上取得長足發展,但商業補充養老保障功能亟待培育建設。
  • 「雲追思 睹物思人」「別離30載,她仍是我的精神支柱」
    大約從2005年手機有拍照功能以來,不管換什麼樣的手機,她都要把母親的遺像存進去,因為母親仍然是她的精神支柱。李麗珊的母親在她13歲時就已經過世了。「我的母親叫顏玉霞,生前患了食道癌,從發現得病到去世也就半年時間。」李麗珊在家排行老二,有姐姐和弟弟。母親患病後,一直沒有讓他們姐弟三人知道,一直到最後兩個月疼得不行了,才會讓孩子們幫她搓搓背。
  • 觀看《與瑪格麗特的午後》,帶來善良和愛,有情感陪伴和精神支柱
    ​當瑪格麗特被搬走之後,沙茲的內心是失落的,因為他的精神支柱沒有了。物質、情感和精神,物質是基礎,情感是陪伴,精神是支柱。當一個人具備強大的物質基礎,足夠多的情感陪伴,再有一種屬於自己的精神支柱。那麼這個人就不會容易被打垮。
  • 洪家班的精神支柱,洪金寶不得不看的電影
    洪家班的精神支柱,洪金寶不得不看的電影自洪金寶自導自演的電影《我的特工爺爺》上映以來,說到這部電影,我感觸最深的可能還是那種港片獨有的氛圍了,也不禁讓我回味起這位影壇傳奇的那些事那些電影,而這些電影大多都很經典。
  • 老梁:貴族精神的特質是什麼?
    管仲曾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畢竟只有在人們不再為衣食憂愁時,才能有餘力去追求精神的富足與高尚。隨著貴族的發展,延伸出來的"貴族精神"慢慢不再受貴族身份的禁錮,變成了一種文人的精神得以傳承。
  • 觀看《與瑪格麗特地午後》,帶來善良和愛,有情感陪伴和精神支柱
    當瑪格麗特被搬走之後,沙茲的內心是失落的,因為他的精神支柱沒有了。人與人之間最深刻的情感就是交流,在交流中產生情感,在交流中產生感情,從而覺得有對方在身邊真好。當他回到家,看見自己的母親去世了,看到自己母親給自己留下的遺物,突然感覺到自己的母親是愛著自己的。這種情感的力量一下子就湧上心頭了。
  • 精神支柱成精神壓力,摘下粉絲濾鏡,原來他是這樣的人?
    但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合理運用粉絲濾鏡,追真正值得付出精力付出金錢的愛豆,不要到頭來讓自己的精神支柱反而變成了精神壓力!
  • 濟南神康醫院帶你認識:精神分裂的六大早期症狀
    精神分裂是一種常見病,可以由許多原因形成,而且還會導致人們的性格分裂等。那麼,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可以讓人們及早診斷精神分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精神分裂的六大早期症狀——精神分裂的六大早期症狀1、睡眠改變逐漸或突然變得難以入睡、易驚醒或睡眠不深,整夜做惡夢、或睡眠過多。
  • 文旅行業--抗擊疫情的重要精神支柱
    但這恰恰是我們的傳統思維,還是把文旅行業等同於旅遊行業,忘了我們還有一個更大的文化行業,而在這個文化行業中,有很多小行業(如遊戲、影視、視頻、網絡信息等)恰恰是這次疫情的極大受益者,超速發展者,甚至是對我們每個人度過宅恐懼,陪伴我們對抗疫情的精神支柱,它成為我們文旅行業這片灰色天空中一抹唯一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