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封面人物系列之(十五)|專訪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出國留學...

2021-01-12 網易

  

  

  2020年度封面人物

  不忘初心·長相逢

  《留學》雜誌創刊七周年

  2020年已接近尾聲

  2021年已在來的路上

  回望2020,挑戰與機遇並存

  困難與希望同在

  《留學》雜誌的2020

  是極具考驗的一年

  也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一年

  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也是努力拼搏、滿載而歸的一年

  《留學》以「年度回憶」的形式推送2020封面人物文章

  不平凡的2020

  讓我們和你們在《留學》相逢

  印凱談低齡留學:

  話題冷卻後的深度思考

  —專訪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

  出國留學服務分會秘書長印凱

  《留學》總第157期

  低齡留學要考慮的方面更多,對孩子的影響也更為深刻,在這一問題的討論中,印凱的看法十分明確:不支持,不鼓勵。

  2020年,「低齡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外通航障礙重重,留學生回國成了一大難題。其中未成年的「小留學生」因為年齡尚小,自理能力難與成年學生相比,面對的風險也更高。在各國紛紛施行邊境管制後,家長們焦急萬分,聯名請求政府包機接小留學生回國的新聞屢見報端,引發了社會熱議。

  參與討論的聲音高低不同,意見不一。有人認為家長擔憂孩子無可厚非,疫情是全社會都要面臨的風險;有人覺得從高風險地區接回留學生是增加國內抗疫壓力;更有少部分人直接指出,送未成年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用心不良」,其目的只是讓孩子定居國外卻在危急關頭尋求本國幫助……種種辯論、誤解和爭吵都不斷被添加進這個話題集合,最終發酵成社會熱點議題,從國際教育這一單獨領域延伸出更廣泛的討論空間。

  隨著近期許多國家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國際航班正慢慢恢復,這一話題的熱度也逐漸冷卻,但沉澱之後問題仍然存在——「低齡留學的未來趨勢如何」成了我們當下需要思考的重點。為此,《留學》雜誌採訪了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主任、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出國留學服務分會秘書長印凱先生,聽他談談對低齡留學發展前景的看法,不支持低齡留學的原因,以及對家長和學生們的建議。

  時代環境下

  兩大因素促生低齡留學

  無論是低齡留學還是「小留學生」,印凱將他們都歸類為「未成年留學」,這也是他從2010年以前就著手研究的一個領域。

  實際上,中教國際對這一早已初見端倪的領域關注已久。印凱告訴《留學》記者:「2000年前後,中國本科留學生數量還相對較少,2005年之後,本科留學生開始增加,2010年以後未成年留學生明顯增加。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每個孩子都會引起我們的關注。」在印凱的講述中,那些年未成年學生出國人數較少,尚未形成規模,學生整體發展的大數據還難與成年學生相比。

  近年來,未成年留學的熱度逐步上升,低齡留學的利與弊也越來越被大眾廣泛討論。印凱認為,「小留學生」是當前時代背景的產物,討論這個問題要看到它產生背後的各種因素,從主觀與客觀兩方面分析家長選擇送未成年孩子出國的動機。

  「主觀的因素無外乎兩點。」印凱表示,由於學生和家長的心理在新時代發展中產生了變化,經濟條件好了之後學生想接受國外的教育,喜歡國外的學習方式,家長也覺得國外的文憑和語言能增強學生未來的競爭力。

  而談到客觀因素,印凱則表示,除經濟因素推動教育信息傳播,學生與家長藉由開闊的視野了解到更多接受教育的渠道外,目前國內教育還存在一些資源配置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促使一部分家庭選擇將孩子送到國外。

  「目前我們國家的義務教育還不包括高中階段,就連北京地區也達不到100%高中入學率,其他偏遠地區就更低。」從事教育領域工作多年的印凱對這種狀況感到憂慮,在他看來,這種教育現狀其實不夠匹配我國的經濟社會情況,「現在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但高中入學率在自願情況下還達不到100%。實際上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日本和韓國的大學入學率就已經達到了100%,除非學生自己不想讀大學而是選擇職業學校。這就是一個重要的客觀因?素。」

  此外,戶口問題限制了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結束後的流動,沒有當地戶口的學生無法入讀北京、上海的高中,不少在一線城市工作的父母,面臨著孩子在初中畢業後要返回家鄉上高中的難題,這也促使家長將孩子送入工作地的民辦學校,以便讓孩子在接受教育時有更好的選擇。

  不過,這也產生了另一些問題,「很多民辦學校成立之後,使用國外課程教學,被稱為國際學校,這些學生一旦進入此類學校,很難在高考中競爭過普通高中的學生,最後也只能選擇出國。」印凱表示,目前國內存在的各類客觀因素促使家長送孩子出國,在討論低齡留學時應當注意到這些實際存在的條件限制,從各個方面理性分析這一問題的深層次原因。

  未成年留學問題多

  家長應全面掌握信息

  隨著留學行業在近二十年的迅猛發展,留學市場擴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家長與學生在進行選擇時,擺在他們面前的信息往往是千頭萬緒。而留學機構也是魚龍混雜,提供的服務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認識國內外教育的不同點,做好心理準備就顯得尤為重要。

  印凱指出,很多人認為國外教育環境相對寬鬆,但這主要是由於國外教師常常扮演的是「引導者」角色。其實,國外教學中,教師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和團隊的合作能力,這讓在國內習慣了按部就班學習,較少提出問題的學生短時間內難以適應。

  「在課程上,國外實行選修課與走班制,在考核方面則是從課堂表現、課外活動、出勤率和考試成績多方面綜合評價,與國內中學階段教學方式大不相同。」他表示,很多學生和家長可能還存在一定的誤解,導致學生出國後難以融入國外的教育體系。

  除了教育環境和教育理念的差異,小留學生出國後還會遇到幾方面的「水土不服」,對尚未成年的孩子們而言,比起成年學生,成長階段中遇到的這些困難往往影響更大。

  「第一就是生活方面。」這是所有留學生都必然遇到的問題,而印凱看到,這一問題在未成年留學生的身上更為突出,也勢必對這些十幾歲就邁出國門的孩子造成更為深遠的影響。由於尚未成年,學生們只能選擇學校住宿或家庭寄宿的方式,這便是給他們的第一重考驗,「學校住宿讓學生們體驗到很多『第一次』,如果在國內家長幫學生做得太多,孩子學會自立的適應期會很長;而家庭住宿也因為文化差異、生活習慣和為人處世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導致很多學生不適應對方的行為方式,中途更換寄宿家庭。畢竟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國際化視野,大多寄宿家庭還是按照本國思維照顧學生。」

  基本生活解決之後,小留學生們還要面臨開拓社交圈的問題。很多孩子留在中國人的圈子裡,沒有建立起新的朋友圈,娛樂用中國網站,不與當地人交流和接觸,「『宅男宅女』到國外還是『宅男宅女』,業餘生活沒有豐富起來。」缺乏交流一方面造成語言鍛鍊不足,同時也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孤立,遇到困難時難以得到他人的幫助。

  此外,印凱也指出,小留學生們在國外經常出現財務問題,這與他們在國內沒有培養起完善的法律意識有關,國內家庭教育中更為注重道德方面,在客觀上導致未成年學生們的法律意識不足,容易在國外捲入一些法律、財務層面的糾紛。

  而這些表層問題進一步發展,造成的是更深層次的心理適應度與價值觀、人生觀塑造的問題。近幾年來,未成年留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印凱也對小留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十分關注,他表示,「由於國內外的巨大差異,學生容易從心理失衡發展到心理孤獨,焦慮和憂鬱的問題不斷湧現。現在已經有不少英美企業針對留學生心理輔導推出了業務,這也說明的確出現了很多存在相關問題的學生,警示我們應當重視留學生心理問題。我們不要一談到心理問題就認為是『有病』,不承認存在問題,其實這可能是短時期形成的可調整的心理落差。我認為,留學安全中的心理安全(與人身安全)同等重要。」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深刻影響著這些尚處於人格塑造關鍵期的孩子。近幾年,「香蕉人」的說法流傳甚廣,接受了國外家庭模式的孩子,常常與身處國內的父母因為觀念上的不同發生衝突,但維繫國內的一點根系畢竟未曾斷絕,中國文化的基因始終存在,這也導致「外黃內白」的小留學生們往往在國內外都處境尷尬。

  「一個人即便在國外讀高中、大學直到工作,多少還是有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思維和意識形態,但他形成人生觀、價值觀時又受到了外國的影響。」印凱對這方面觀察細緻入微,看到了不少矛盾之處,「他們可能與父母漸行漸遠,因為成長的環境不同,處理問題的思路也不盡相同,連說話都不在一個頻道上。然而這次疫情又讓我們看出,東西方無論是在社會架構、人員管理和對待疫情反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差距。儘管大部分人在國外有了歸屬感,仍然無法避免遭遇種族歧視,特別是前段時間,我國針對澳大利亞發出留學警示便是一個典型案例。」

  在印凱看來,低齡留學造成的最大問題在於,學生容易形成不夠全面的認知,「學生太小,對中國的事情不了解,只了解國外的情況,在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抵禦能力和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比較弱,這方面可以說是弊大於利。」他希望,對國內家庭在選擇學生留學年齡段上能夠加以適當引導,儘可能解決留學過程中出現的矛盾。

  

  留學要腳踏實地

  拒絕攀比心理

  「我對留學的從業者、留學家庭的建議就是『好飯不怕晚』,這句話非常實用。」印凱對這一問題的認知非常清晰。

  從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發,印凱希望所有從業者都能保持教育的初心,從教育本質出發,而非只看到經濟效益。「我們不提倡也不鼓勵未成年學生過早出國留學,要踏踏實實地對出國留學的學生做好評估。」他表示,學生一定要具備相當的綜合能力,才能讓留學成為人生的助力,「獨立生活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理財能力,以及活躍的思想和善於交流的性格,這些對未成年學生在國外的生活都至關重要。」

  面對記者「如何避免低齡孩子留學後成為『香蕉人』」的問題,印凱的回答十分直截了當:「這個任何人都控制不了。」他表示,如果家長將年齡過小的孩子送出國門,那麼孩子勢必會受到國外文化的深刻影響。除非家長已經決定將孩子送出國門不再回來,否則若是出於提升競爭力和開闊視野的目的,便沒有必要早早將未成年學生送往海外。為此,他也希望家長能夠杜絕攀比心理,真正為了孩子的前途投入心力,而非將孩子的教育當作炫耀的資本。「我們認為留學是可以一生受益的高回報投資,但家長的教育投資不是亂花錢,是為了將孩子塑造成真正的人才。如果僅僅為了攀比、跟風,就把年齡很小的孩子送到國外,這樣的做法未免有些自私。」

  印凱曾於20世紀90年代出國留學,當時已經大學畢業的他選擇放棄工作繼續深造,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了碩士學位,並將自己的學業所得帶回國內,為國家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在他心中,無論在哪個年齡段留學,只要懷揣夢想,希望自己成為國際化人才,在求學層面上,去早去晚都一樣,而從思想層面上,面對外界不同的誘惑以及參差不齊的信息,本科階段的留學生有更好的辨別是非能力,面對不同的誘惑能夠去粗取精,吸收國外優秀的成果,「如果惡劣的東西也被我們吸收,養成不好的習慣,也就失去了出國留學的意義。」

  「出國留學的目的,是學到優秀的東西為我所用。所以我說出國留學『好飯不怕晚』,沒有必要過早出國,這也是我對未成年留學的看法,希望能夠將它傳遞給所有家長、學生,以及所有的國際教育從業者。」這是印凱多年教育工作得出的結論,也是他對教育這一關係人生路程和國家未來發展的肺腑之言。

  看完了以上來自《留學》雜誌的採訪內容,你對低齡留學有什麼看法嗎?你是否有不同角度的觀點呢?或者你有什麼關於低齡留學的建議嗎?

  歡迎各位讀者在《留學》的平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小編將在後臺評論區隨機抽取幸運粉絲,贈送神秘禮物~

  來源:《留學》雜誌總第157期

  編輯:胡墨涵

  監製:李璨

  責任編輯:劉薇禛平

  關注

  【留學事務所】

  微信公眾平臺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留學雜誌↓↓↓

  

  聯繫我們

  讀者熱線:400-803-1977

  關注留學行業最新消息

  客觀深入報導行業事件

  提供有價值的優質服務

  想你所想 為你而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封面人物系列之(十三)| 專訪紐西蘭駐華大使傅恩萊(Clare...
    2020年度封面人物  不忘初心·長相逢  《留學》雜誌創刊七周年  也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一年  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也是努力拼搏、滿載而歸的一年  《留學》以「年度回憶」的形式推送2020封面人物文章  不平凡的2020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沈雪松一行來我廳調研來晉留學工作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沈雪松一行來我廳調研來晉留學工作 2020-12-2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趙小平榮獲「2020年(第十五屆)中國品牌年度人物」獎項
    趙小平榮獲「2020年(第十五屆)中國品牌年度人物」獎項  中企發展控股集團榮獲「中國品牌年度企業·跨界融合獎」  2020年12月18日,「中國品牌節(第十五屆)中國品牌年度人物峰會暨頒獎盛典」在北京飯店金色大廳隆重舉行,中企發展控股集團董事長趙小平榮獲了「2020
  • 好消息:教育部長鼓勵出國留學!教育必須面向世界!
    赴海外留學的安全性,複雜多變的國際關係,一直讓國內學生進退兩難,接下來的留學趨勢究竟會如何發展?教育部部長已經給出了答案!12月7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開幕。
  • 2020國際教育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中國日報11月16日電(記者 鄒碩)11月14日,2020國際教育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多位學校負責人、國際教育專家、金融機構管理者等針對國際教育新形勢、課程融合等國際教育熱點話題展開討論,解讀後疫情時代國際教育發展趨勢,探索國際教育求學模式和路徑。
  • 逆勢而上 出國留學新選擇 新文達國際教育2021寒春產品正式發布
    來源標題:逆勢而上 出國留學新選擇 新文達國際教育2021寒春產品正式發布 2020年11月7日,新文達國際教育2021寒春產品發布會在新文達集團總部隆重舉辦。出國留學形勢不斷發生新的變化,新的挑戰也應運而生。
  • 中國教育部:鼓勵出國留學 美43所大學希望恢復國際學生 學者留學
    隨著美國疫苗的上市以及大選塵埃落定,最近中美教育界不斷釋放國際教育的積極信號。本周中國教育部長在會議上發言繼續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同時,美國教育委員會ACE負責人也代表43所美國大學發聲,希望美國再次成為國際學生和學者的首選目的地。
  • 雲學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羅成當選「2020年度教育行業領軍人物」
    雲學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羅成當選「2020年度教育行業領軍人物」 時間:2020-12-03 15:46:28來源:財訊網作者:  12月2日,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成功舉行。作為教育行業的品牌活動,今年的「迴響中國」盛典以「共迎挑戰 共贏明天」為主題,打造了一場特殊年份下教育行業反思、探索、交流、合作的盛會。
  • 國際交流日益緊密 中國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
    國際交流日益緊密 專業結構不斷優化  中國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十三五·中國印象(20))  對奈及利亞小夥韓懋宇來說,2017年是夢想成真的一年——他從奈及利亞納姆迪·阿齊克韋大學宗教與人類學專業本科畢業,踏進了南開大學的校門,成為該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一名研究生。
  • 推動民間教育國際交流高質量發展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以下簡稱「交流協會」)將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精準發力,全面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新時代民間教育國際交流事業必須堅持和深化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交流協會作為民間社團,必須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交流協會工作全過程。
  • 《2020-2021出國考試年度報告》發布 留學低齡化趨勢明顯
    隨著留學市場逐步回溫,提前把握出國考試趨勢、做好備考計劃已經成為眾多學生關心的話題。2020年12月18日,新東方在線聯合萬事達卡發布《2020-2021出國考試年度報告》(下稱《報告》),深度解析留學考試新變革,精準預測考試新動向,為廣大學生提供指導性方向和建議。
  • 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
    原標題: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  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秘書長王永利介紹
  • 英國小隊長榮獲騰訊教育「2020年度影響力留學服務品牌」獎項
    12月02日,由騰訊教育主辦的2020「迴響中國」年度教育盛典在北京盛大舉行。本次盛典以「共迎挑戰,共贏明天」為主題,匯聚了近千位教育大咖、行業專家、精英代表共議教育發展,共謀教育未來。   在頒獎典禮上,英國小隊長合伙人William也接受了騰訊教育的獨家專訪,與大家分享了英國小隊長的發展歷程和產品優勢;分析了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留學行業發展趨勢,並結合實際情況和自身經驗,為2021年打算出國的同學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 中國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國際交流日益緊密 專業結構不斷優化
    石玉成攝(人民圖片)對奈及利亞小夥韓懋宇來說,2017年是夢想成真的一年——他從奈及利亞納姆迪·阿齊克韋大學宗教與人類學專業本科畢業,踏進了南開大學的校門,成為該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一名研究生。正是憑藉優異的表現,韓懋宇當選「2018年南開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是當年10名獲獎學生中唯一一名外籍學生;榮獲第二屆「漢教英雄會」全國總冠軍……如今,韓懋宇是南開大學國際關係專業的一名博士生。「希望能為中尼兩國的交流、發展、友誼與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他自決定到中國留學起就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 第六屆中國好教育盛典圓滿召開 為中國教育貢獻新智慧
    新東方自強之星獎學金喜閱教師公益行動藍螞蟻行動龍圖法律英才獎助行動 5、2017中國中小學舞蹈教育年度(領軍)人物 陳愛蓮 中國舞蹈家協會顧問、原副主席、北京愛蓮舞蹈學校校長王小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2017中國中小學舞蹈教育年度(創新)人物 汪 洌 廣東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 教育部部長:鼓勵出國留學,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
    中國認為教育必須面向世界,與各國共同發展,將始終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不斷加強同世界各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著力鼓勵出國留學,完善留學中國的政策與服務,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在陳寶生部長的發言裡,我們注意到一個詞:「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它具體表達的是什麼含義呢?
  • 太原留學出國機構雅咖留學英語六級也能用於院校申請
    太原留學出國機構雅咖留學英語六級也能用於院校申請。「出國留學到底值不值?」「留學好在哪裡?可以帶給自己什麼好處?」一直是同學們困惑的話題。本期小編為同學們盤點了一些出國留學的好處,快來看看哪個讓你更心動!
  • 出國留學的3大好處
    大學教育可以改變人生,為了獲得更多的經驗,專家建議出國留學。出國留學的優勢包括開闊的世界觀、外語技能和職業機會。美國古徹學院(Goucher College)教務長斯科特西布利(Scott Sibley)表示:「這對學生來說真的是一場變革。」「我看到學生們回來了,他們所經歷的成長,他們身上積極的變化,現在他們看到的更多,是美妙的。」
  •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透露,2016年至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
    文 / TIER2020-12-22 12:58:48來源:FX168 【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12月22日,中國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透露,2016年至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
  • 中國國際電視臺專訪三立教育聯合創始人
    摘要:  三立教育聯合創始人束裕老師表示,三立教育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深耕耘北美留學教育業務,結合中國學員的學習特點,打磨優質課程體系,為更多學員提供優質留學服務,塑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公民,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抱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