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顆平常心就好

2020-12-28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仙島瓊花,ID:hxxxgz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01·

生命太短,沒時間留給滿日的愁苦哀怨。

走在生活的阡陌中,不必讓自己背負太多,兩袖清風,才會走得更輕鬆;嘴角微揚,才會活得更灑脫。

所謂心事,不過是不如己意。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人活一世,草長一秋。這一生其實是一場物質與精神的對壘,是一種狹隘與豁達的抗衡。當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愁眉不展的時候,空耗的只是時光的消逝,其它什麼也無法留下。莊子說,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以為。想必就是這個道理吧。

不管我們經歷了什麼,樂天的心態總能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堅強,不再害怕獨自面對風雨;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從容,笑著面對生命中的坎坷。用曠達的心面對生活,熱愛生活。

西方有智者說過,你改變不了客觀,但可以改變主觀;你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心境;你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左右生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可以展示笑容。

心態決定狀態,這就是你主導人生境況的法碼。

說及蘇軾,世人無不高山仰止。

蘇軾的詩詞,既可婉約清麗,又能豪邁大氣。

當我們走在鄉村時,想到「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當月上枝頭時,我們舉杯望明月,想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當我們重遊赤壁時,想到「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02·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從弱冠之年金榜題名,到反對變法外放為官,再到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然後從犯官復成三品大員,隨後又遭迫害一貶再貶,最後病逝常州。

林語堂在《蘇東坡傳》曾說過: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個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蘇東坡是位獨特的存在,他一身正氣,曠古絕今,他樂天開朗,能在糟糠中見珠玉,在野菜裡覓佳餚。常常時繞麥田求野菜,強為僧舍煮山羹。

蘇軾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坎坷與崎嶇。可以從他的詩知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但他讓世人知道,人面對命運多舛的態度可以噴發到什麼樣的高度,實現怎樣的人生價值。

一切都是暫時的。面對失敗和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面對誤解和仇恨一笑而過,是一種坦然寬容;面對讚揚和激勵一笑而過,是一種謙虛清醒;面對煩惱和憂愁一笑而過,是一種平和釋然。

學會微笑著送走陰霾,不要讓它遮擋了心靈的陽光;不要用現在的痛苦,妄自否定明天的幸福一切都是暫時的,何不笑看人生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顆淡淡的、靜靜的平常心最好。

相關焦點

  • 在預測的險境裡,保持一顆平常心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2017年上海卷:「預測」)面對人生的種種預測與變數不如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這句話教導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然而我們大多人處世都或多或少受到情緒的影響。
  • 人生最寶貴的,就是一顆平常心!
    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的,得道的人能夠保持平常心,其行為舉止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最深刻的,往往也是最簡單的,也是寓於平凡中的。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一切,返璞歸真,看取事物的本來面目,所謂「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一個小道士問一位道長:「師傅,你悟道修行、修身養性有什麼秘訣嗎?」道長答道:「有。」
  • 人生最寶貴的,就是一顆平常心
    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的,得道的人能夠保持平常心,其行為舉止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最深刻的,往往也是最簡單的,也是寓於平凡中的。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一切,返璞歸真,看取事物的本來面目,所謂「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 「大衣哥」朱之文:名利當前,難得一顆平常心
    名利當前,難得一顆平常心古往今來,追名逐利者眾,而淡泊名利者少。多少英雄豪傑,都倒在了名利二字上。你我凡夫俗子,也許本無太大野心,然而一朝名利加身,又有幾人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列子》有云: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利不與爭期,而爭及之。
  • 一杯清淨茶,敬一顆平常心
    在泡茶的過程中要細心地做好每一件事,記好每一個步驟;對茶、水、器具等都要抱有一顆尊敬的心,敬重泡茶的人和事,敬重品茶的人和事,更體現了對茶道的尊敬。清在茶道中指外物和內心的清淨狀態,是清潔、清廉的意思。在茶道中,喝茶的地方要清淨,不管是庭院還是茶室,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又要打掃乾淨,布置簡潔靜雅,這樣做茶事的時候才能夠心無雜念地進行。
  • 擁有一顆可貴的平常心
    但那些感知都會成為你的寶藏,最終擁有一顆可貴的平常心。【來源:中國青年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一顆平常心去淡然,一顆安靜心去喜悅,平靜地守候這個世界
    一顆平常心去淡然,一顆安靜心去喜悅,平靜地守候這個世界。人生如果樹,在風雨中成長,在陽光下開花,繁花落盡,碩果纍纍。繁華落儘是平淡,喧囂之後,依舊安詳。坎坷路途,給身邊一份溫暖;風雨人生,給自己一個微笑。持一份豁達,懷一份包容,腳踏實地的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個腳步。
  • 表面親戚是個什麼梗突然火了,人情冷暖實屬正常,平常心對待就好
    我們出人頭地之後自然會有很多人聯絡,這都是人之常情而已,我們看開就好。所以告誡群眾們,不要太過的糾結表面親戚。能夠真心實意的幫助我們的親戚,我們也應該以心交心的去對待他們,如果是表面上的,我們也沒必要過多的在意。凡事靠自己,永遠記住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靠山,不管做什麼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 聚散有時,平常心是道
    生存在紅塵中,能無所謂得失,盡力於世俗裡,更懂得釋懷恩怨。好好活一場,風雨不在乎。如果你一無所有,那麼就釋懷所有,擁有一個雲淡風輕的心情就足夠了;如果你有情有愛有親人,那麼就珍惜所有,奔波和忙碌都是一種幸福。攜一顆寬容淡定、堅強豁達的心,淡看風雨、笑傲紅塵,時刻盡享美好,處處感知快樂和幸福。放棄是另一種堅持。
  • 平常心做人,光明心做事
    身處這紛繁駁雜的世界,只有常懷一顆平常心,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計較點滴的得失,才能為自己的心,求得一方晴空。王陽明曾說:「萬緣脫去心無事。」看淡名利,看淡得失,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對待生活最好的態度。以平常心做人,以光明心做事,那麼,就一定能在這塵世中,收穫真正的幸福。
  • 用一顆平常心,去經歷這匆忙世間的各種紛紛擾擾
    而遇見就剛剛好是對你的考驗而已,所以試著讓自己用一顆平常心去經歷這匆忙世間的各種紛紛擾擾,因為你值得擁有所有自己創造的幸福和快樂。
  • 保持一顆平常心,坦然面對工作中的得與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當我們以一顆平和的心態面對世間的萬種痛苦和不平時,你就會發現:大千世界,得與失是形影相隨的。那暫時的悲傷與辛酸,原來再平凡不過了。以自己一顆平常心坦然對待一切得與失吧。「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面對得與失,保持一顆平常心比黃金都珍貴!
  • 平常心
    咒,為降服用,所以平常心又是咒的根源、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安住此心即是金剛念,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此心即是眾所皆有之金剛覺性、是最珍貴的無盡藏、空如來藏、大寶炬。一切功能從此現起,其無懼無畏、無有降服者、無有超越者。
  • 為人大度平常心,有包容不較真,善待他人路寬廣,保持樂觀微笑長
    02為人大度平常心,寬容包容不較真;善待他人路寬廣,保持樂觀微笑長。人生最寶貴的是一顆平常心,遠離混濁,平靜如水,不為世間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人生本平常,擁有平常心才能讓我們在俗世中體會到滿足是一種快樂。
  • 「孟婆」碰瓷地攤經濟,可一顆平常心最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覺得,我們擁有一顆平常心最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紛繁蕪雜的誘惑而打亂自己內心的平靜,這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人生!
  • 《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平常心的萬茜,活出了自己的一道風景
    《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平常心的萬茜,活出了自己的一道風景!《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平常心的萬茜,活出了自己的一道風景。《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平常心的萬茜,活出了自己的一道風景。《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平常心的萬茜,活出了自己的一道風景。
  • 姚安娜出道:中產才會焦慮,富爸爸有顆平常心
    任爸爸對孩子的態度反映了眾多富裕家庭對子女教育的態度——平常心。成功有錢的父母,對孩子往往沒有普通人那種過高的期待和要求。你的孩子能讀清華附小附中,根本就不是普通人,你當然可以這樣說!她口中所謂的「普通」不是指孩子上什麼學校或繼承多少財富,而是指孩子將來的成就。所以,她並不指望孩子能有和自己同樣的成就,只要孩子健康長大就好。
  • 雪花飄落之前—平常心的讀書會
    說起愛與夢,她比誰都感性多情談起生死善終,她展現出堅定透徹的溫柔智慧生之愛情.死之尊嚴——瓊瑤以生命寫下:《雪花飄落之前》——平常心——平常心這本書,主題不是小情小愛,而是我用血和淚寫下的控訴!對生命的控訴,對至高人類的控訴,對於人有沒有「善終權」的控訴!我寫過很多小說,也寫過一些散文,在我寫每本書的時候,儘管過程都有辛苦,但是,也有歡樂。
  • 平常心過平常生活,簡單人過簡單日子,愛人者人皆愛之,恨人者人皆避之.
    平常人、平常心,平常中度日,自有一種平常中的寧靜。平常人、平常心,平常中度日,自有一種平常中的寧靜。
  • 有一種智慧,叫做平常心,老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我不會去阿諛奉承你,因為我有一顆平常心。心若平常,方能靜思,才不會盲從於世。而能保持擁有一顆平常心,其實就是一種大智慧。換句話說,想要擁有一顆平常心,就要有與世無爭的思想。與世無爭也就是不爭,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要想理解這句話所蘊含的智慧,那我們就繼續看看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