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30年未解之謎,涉及徐克張曼玉葉倩文

2020-11-18 手機鳳凰網

每個故事的結局,都讓人緬懷最初的相遇。

小說《笑傲江湖》開頭,令狐衝還是用獨門武功騙乞丐猴兒酒喝的不羈少年,林平之也不過是錦衣華服暢快騎射的少鏢頭,後來書中的江湖風雲人事浮沉,誰也料不到。

而由胡金銓、徐克等人執導、許冠傑主演的武俠電影《笑傲江湖》,1600多萬港幣躋身香港華語電影年度總票房榜第12位,相比費時費力費錢的拍攝,成果算不上優異。可若再加上其後兩部續作:《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與《東方不敗風雲再起》,絕對成績斐然。

《笑傲江湖》擒下當年臺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男配角(張學友)、最佳電影歌曲三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程小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電影配樂獎

在1980年代後期,古裝武俠片本已經受到港臺市場冷落,《笑傲江湖》系列的叫好叫座,掀起90年代新派武俠電影風雲。之後的《新龍門客棧》、《黃飛鴻》等同類型電影都大獲成功。

《笑傲江湖》劇照

掰指數來,《笑傲江湖》已上映了整整30載。

即便在今天來看,這部電影仍值得回味。可白雲蒼狗歲月悠悠,有些人,竟是參商永離,相逢唯有在夢中。

那麼,這部經典是如何誕生的?其中又有哪些曲折離奇?

諸位看官入座,且聽我細細道來。

徐克受時光網之邀,為紀念專題手書片名「笑傲江湖」

若問徐克最喜歡哪部金庸小說,他首選《神鵰俠侶》。

可是要討論拍成電影,他覺得選《笑傲江湖》是最好。

1988年前後,徐克籌拍電影版《笑傲江湖》,這對電影工作室而言,是一次重大考驗。老金主金公主少不得投資,又拉來經營影院生意的新寶合資。打動對方的說法是:電影工作室一直賺錢,這次我們一起分一杯羹,投資最賺錢導演的作品,就是徐克的《笑傲江湖》

誰曾想,徐克竟決定讓出導筒,找胡金銓來執導。

胡金銓和徐克

這或許早有因緣。

徐克的畢業論文寫的就是胡金銓的電影,他佩服三位導演:張徹、李翰祥和胡金銓。其中,胡金銓導演的人物格外有種詩化浪漫的俠義情懷,胡金銓的武俠世界格外有種獨特古樸的歷史質感,其他人模仿不來。

徐克堅信,由胡金銓來拍《笑傲江湖》最適合不過:首先他在《龍門客棧》率先將太監的反派形象弄得那麼突出,其次是東方不敗、獨孤求敗等角色經胡導炮製,必定精彩絕倫。

左為胡金銓

電影圈向來跟紅頂白。

身為武俠電影一代巨匠,胡金銓即便有《大醉俠》、《龍門客棧》、《俠女》等經典榜身,卻掩不住其後《空山靈雨》、《山中傳奇》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票房靈藥」一旦淪為「賠錢貨」,只能無奈地退隱江湖。

粉絲徐克找來胡金銓執導時,自問寶刀未老的胡金銓當然開心的不得了。一老一少兩人埋頭湊堆,談劇本,重看胡金銓的舊作,分析鏡頭,了解拍這些電影的每個細節。胡金銓建議將故事放在明朝,重點要放在宮廷和教派之間的鬥爭上,嘰裡咕嚕聊了一整年

《笑傲江湖》拍攝過程艱難

到電影開拍時,胡導說要親自拍,不用程小東幫忙,徐克解釋拍水、船等規模太大,他才漸漸習慣程小東幫忙。他是個完美主義者,對歷史細節的較勁幾乎到潔癖的程度。

據編劇劉大木回憶,他們曾買了三部衣車放在工作室,供胡金銓不停買布,埋頭縫製服裝。當時胡金銓的身體不好,拍攝地臺灣又多是荒山野嶺的實景,為追求完美的拍攝角度,必須有人背著他上山下山走兩個小時到位。

等到了位置,又要等陽光照出理想的光線,可竹林到下午二時多就開始暗下來了,一天才能拍一兩個鏡頭。

《笑傲江湖》劇照

戲拍了很長時間,胡金銓找來弟子許鞍華救場,身體每況愈下,開始吃藥。眼看主演許冠傑和葉倩文的檔期快到了,投資方著急拍攝進度,催徐克想辦法。徐克困在房間內,一晚上寫出三十多場戲給胡金銓他們,然後去了美國拍《龍行天下》(1992)。

誰知胡金銓身體實在撐不住,許冠傑留下一個月拍攝死限,徐克急忙回港,請來程小東、李惠民、金揚樺幫忙補拍。

程小東如今回想起那段日子,仍禁不住咂舌:錢用了七七八八,拍好的片扔了接近八成,只有一人一組不斷拍。連續拍二十幾三十小時,還剪片開會,天天睡在工作室。最後一天,一個場地,更是分了七組人,動用很多替身,各組拍不同場次的戲。「電影終於搶拍完,徐克卻不要掛名,只說電影由胡金銓和其他導演執導。」

幾位導演聯手才最終完成《笑傲江湖》

據徐克說法,補拍實屬無奈,「我現在還有點心安,如果他(胡金銓)拍電影期間有三長兩短,我會更難過。」

可對於胡金銓中途退出,坊間另有說法:徐克以監製身份對胡金銓導演工作橫加幹預,創作出現分歧。鄭佩佩甚至抱怨,恩師胡金銓被徐克換下來不說,更氣人的是,徐克居然對新聞記者說,他那一回犯的最大錯誤是請胡導演拍。

胡金銓退出後,服裝設計照用,胡金銓的弟子卻不幹了。林震南的扮演者嶽華堅決不回來補戲,徐克只好找來金山重拍,胡金銓的拜把哥哥李翰祥更宣稱「寧可餓死也不和徐克合作」。

超支延時折騰下來,電影最後署名六個導演(胡金銓、徐克、程小東、許鞍華、李惠民、金揚樺),虧了本。第一次參與投資的新寶嚇得命也沒了,再也不拍電影。結果續集賺個盆滿缽滿,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悔斷腸子。

談《笑傲江湖》系列,避不開的是《滄海一聲笑》。

這首曲子在《笑傲江湖》出現了五次,第一次登場便是令狐衝與劉正風、曲陽合唱(幕後代唱者分別是許冠傑、黃霑、張偉文),氣貫雲霄。 好作品的出爐,背後是「香港鬼才」黃霑被徐老怪不停蹂躪的痛苦過程。

來,合奏一曲《滄海一聲笑》吧

徐克六次打回《滄海一聲笑》的草稿,焦慮得黃霑想了很久。要麼就難到全世界只三個高手懂得彈;要不就簡單得像兒歌,但沒有技術就彈不好。

難與易之間如何取捨?

一晚,黃霑看黃友棣教授的《中國音樂史》,裡面四個字「大樂必易」,瞬間讓他徹悟。最容易的就是中國音樂的音階「宮商角徵羽」,那 黃霑便反其道而行,「羽徵角商宮」 ,用鋼琴一彈,「哇,好好聽。」

他急急寫下三句,填了詞,在譜上畫了個亢奮的男性生殖器,傳真給徐克:「要便要,乜乜乜乜老母,你不要,請另請高明。」這次,成了。

片中《滄海一聲笑》響起的場景

至於《滄海一聲笑》的歌詞,黃霑說有些是「偷」毛主席的《沁園春·雪》,他從毛主席的詞中獲得了不少磅礴氣勢的靈感。博得讚譽無數的《滄海一聲笑》,順其自然成為續集主題曲,出現數個版本。

電影《笑傲江湖》原聲帶中,收錄了黃沾、徐克、羅大佑合唱的國語版及許冠傑主唱的粵語版。《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中,女聲版由周小君演唱,名為《斷弦》;男聲版則由羅文演唱。

電影裡,劉正風與曲陽借其高山流水謝知音;電影外,徐克和黃霑亦是英雄惜英雄。有次徐克哭了,叫劉大木等人找黃霑來,卻為說幾句談心話,只是找不著。 這支名曲在黃霑過世後,成為徐克心中無法觸碰的痛,很久時間不忍心聽。他甚至不敢參加舊友葬禮,唯恐聽到二人合唱過的那首《滄海一聲笑》

《滄海一聲笑》黃霑手寫歌譜

《笑傲江湖》的劇本,徐克前前後後改了14次。加上換導、補拍、重新選演員,影片幾經波折。

因為要準備在香港開演唱會《長夜祝福》,拍過竹林戲的葉倩文辭演任盈盈一角 ,才有了如今「兩大歌神」許冠傑、張學友,「三花旦」葉童、張敏、袁潔瑩的組合。

許冠傑、葉童、張敏等領銜主演

出演《笑傲江湖》那一年,許冠傑41歲。

以前看許氏兄弟合作的電影,他的風頭大多被大哥許冠文壓過,空留一幅好皮囊;後來演出的《最佳拍檔》系列,也仍是007式的花花公子角色。

可《笑傲江湖》裡,他演活了那個眉眼舉動跳脫不羈,胸中一片光風霽月的令狐衝。也虧得徐克的快速剪輯、凌厲節奏,因為搶拍的關係,令狐衝有幾個正面鏡頭根本不是許冠傑,但除非一幀幀定格找茬,否則根本看不出破綻。

左:許冠傑,右:葉童

據江湖傳言,「小師妹」嶽靈珊原本屬意張曼玉,結果臨陣換成葉童,成就了她的首個反串角色。

大大咧咧的小師妹繼承了原著的俏皮,嘟嘴瞪眼皆是戲。正是看過這一角,楊佩佩才找到她參演《碧海情天》,才有了後來《新白娘子傳奇》裡的許仙。

演員表裡與許冠傑、葉童並列領銜主演的張學友,演的是新創反角歐陽全。這一見風使舵、為虎作倀的角色,取林平之而代之。

現實世界裡,張學友也曾被許多人寄望為許冠傑的接班人,可曾經歌唱事業陷入低谷,愛情不順,染上酗酒惡習的他,形象一落千丈。轉而在電影圈瘋狂軋戲,被圈內人稱為「最物美價廉」的演員。他不願接受「歌神」這個美譽,曾數度表示,「歌神」應該只屬於阿Sam(許冠傑)一人,更戲稱自己的「歌神」是「神經病」的神。

張學友角色的頂頭上司、東廠主管太監古公公的扮演者劉洵,則是梨園行裡頗具盛譽的名家。1986年,他在《刀馬旦》中擔任京劇指導,從此與徐克及電影結緣。

張學友和劉洵

幾年後電影工作室突然打電話找他過去演《笑傲江湖》,他迷迷糊糊去了,拍了三天樣片定板。對白,是現場才對給他的,他就照著徐克的理解去演,加入不少京劇細節。

尤其值得稱道的一場戲是, 古公公與嶽不群一番試探後,突然換官服升堂,伴著一段京劇鑼鼓二胡打點,念白、表情、眼神和作派統統採取京劇手法,看上去格外氣派 。小試牛刀後,《新龍門客棧》裡的賈公公更深化了他的太監形象,之後在《九品芝麻官》、《俠女闖天關》等影視劇中變成了太監掌門人。

劉洵

最令劉洵難忘的,是戲中飾演風清揚的師兄韓英傑。

韓英傑是胡金銓大部分武俠片的武術指導,也曾在《大醉俠》、《龍門客棧》、《俠女》等片中出演重要反派,成為當年北派武師的領班。

孰料片子沒拍完,他就因癌症去世。後期徐克不滿意,就把劉洵叫去,補拍做韓英傑的替身。對白徐克教他念:「師傅,你往前走,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就這樣。」告訴劉洵大概有多少時間,然後就返回錄音室配音。

韓英傑在片中飾演風清揚

至於林正英的曲洋與午馬的劉正風,則構成漫長的前半部戲最絢爛的閃光。

1963年就進入邵氏當演員的午馬,師從張徹、胡金銓兩大導。當年胡金銓評點眾人,對午馬的評語是:「面目悲苦,然胸襟開闊,適合扮江湖無名義士,熬出來了就是竇爾敦,熬不出來就是個三花臉(指站主角身後適時搭話的武將)。」

午馬和林正英也已駕鶴西去

一句話斬斷主角路,午馬遂安然做著配角,熬著熬著就熬成識途老馬,在徐克監製的《倩女幽魂》(1987)裡憑燕赤霞斬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笑傲江湖》中,金盆洗手的劉正風與做慣「殭屍道長」的曲洋一正一邪,安坐小舟,一琴一笛,相視高歌,相護抗敵後於烈火中木散舟沉,應了那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就像個悲壯的讖語。

客觀而言,人物紛繁結構複雜情節跌宕的金庸小說,更合適改編成電視劇,否則怎樣大刀闊斧刪改,都只能蜻蜓點水,寥寥掠過。

徐克許是意識到這一點,改編《笑傲江湖》採取的原則是:和原著不一樣。 先解讀金庸原著的精神,從精神再回到小說。根據電影篇幅在故事中淨化人物、理順事件、遞進分成、把握整體——精神分析的結果是,金庸怒了!

金庸和徐克,不同的武俠世界觀

電影版《笑傲江湖》的要旨,或許是退隱江湖退不到,於是要爭奪《葵花寶典》。 胡金銓最初寫的稿,有師母等角色,還算接近原著。可挪到徐克那裡,電影進行到三分之一處,東廠太監就一刀結果了林平之,並嫁禍給日月神教

徐克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林平之是會讓觀眾同情的,會加大與令狐衝之間的對衝力度,削弱電影的戲劇結構。小林子就這麼犧牲在「主角光環」下。不僅如此,拿著原著對照,你完全可以出一套瞎扯攻略。

林平之的父親林鎮南變成了退休錦衣衛,是開染坊的——染坊這一概念倒是出自胡金銓,他的想法很簡單,染坊內部結構複雜,加上水車染布,尤其能拍出客棧般錯落緊緻的空間感,好看!

《葵花寶典》則從林家祖傳變成了林家偷竊,為此跟原著中並不存在的東廠結下了梁子。至於任盈盈當上苗族日月神教領袖,嶽不群死於藍鳳凰等人之手,小師妹扮小子並被父親強許給假「林平之」等細節「Bug」,更是數不勝數。你要說它胡編亂造,可小說裡那種睥睨權勢的風流散漫韻味,分明就被繼承了下來;僅憑《滄海》一曲,便足以笑傲群雄。

徐克製作的電影《笑傲江湖》,仍然金庸小說改編作品中影響力極大的一版

《笑傲江湖》名義上掛著胡金銓導演的頭銜,實際用上的鏡頭少得可憐。

除了片頭太監刺繡蝶戀花,東廠番子在山澗行走,嚴陣以待的林家染坊,這幾個驚鴻一瞥的精美空鏡一過,便再與胡導無緣。只剩苗家蔥鬱竹林、明朝服飾裝扮等源於之前胡班人馬的選景與置裝。續拍的程小東認為,大家都是胡金銓迷,便「決意用我們揣摩得到的胡金銓風格去完成它。」

徐克更說《笑》片有著胡金銓的靈魂,只是用他們的手腳去體視 。於是,勾心鬥角的東廠權奸、古樸詩意的蕩舟場景、令狐衝在染坊借蠟燭耍華山劍法的漂亮動作,都沾染上胡老氣韻。然而,急激的劇情推折、接連的誤會錯摸、凌厲的快速剪輯、變形的攝影角度、辛辣的政治隱喻,分明打上徐克烙印。至於流暢的武打設計,程小東的貢獻必然不小。

在影評人邁克看來,《笑傲江湖》用了面孔沒有古典味的許冠傑、葉童和張學友主演,而且對白全盤現代化,語帯雙關射影九七大限,大概是第一次由頭到尾貫徹反映時代面貌的古裝現代戲。這種超現實的奇趣,不正是電影工作室一貫的訴求麼?

《笑傲江湖》其後的續集《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和《東方不敗風雲再起》,則是另外的故事。

《東方不敗》劇組合影

拍《笑傲江湖》時,很多人問徐克:「有沒有田伯光、桃谷六仙、東方不敗?」

他答:「統統沒有。 」

那怎能稱為《笑傲江湖》呢?東方不敗那麼勁,出演的演員也會極具份量,總不能讓他只露個面就算了,唯有忍心先不讓他出現。後來《笑傲江湖》在臺灣的反應和口碑都比香港好,沒多久龍祥影業的王應祥就表示有興趣投資開拍續集,資金有了,要拍續集,理所當然有了東方不敗。

原著中的東方不敗是個面目不清的奸魔, 徐克接觸東方不敗的第一印象,就聯想起八年前《蜀山》裡林青霞的紅衣造型,一個混合著邪惡與美麗的形象。他不顧金庸和黃霑的反對,找來林青霞 ,又因為滿足不了許冠傑的加薪要求,把令狐衝換成片酬低一點的李連杰。續集的總導演是程小東,幕後主操盤的依然是徐克。

林青霞版的東方不敗

「男人看到精彩的女人,都有搖擺的可能」,所以,徐克喜歡安排一生雙旦的戲,在《東方不敗》裡,乾脆變成一生四旦(如果東方不敗也算旦的話)的熱鬧愛情戲碼。 電影當年在6月上映,賺足3446萬港幣,在整個東南亞市場(尤其是泰國)、臺灣,以至全世界都極受歡迎

林青霞的東方不敗掀起熱潮,港臺兩地很多香港電影人跟拍,全都找她反串, 三年間,她出演了14部武俠電影,其中12部以反串形象出現

徐克原本不想跟這個風,耐不住片商懇求,才拍了《東方不敗風雲再起》,導演一欄還加上了李惠民。為趕新年檔期上映,製作的最後十天,大家不眠不休剪片,有露馬腳、不銜接的鏡頭都管不了,這樣急匆匆的作品,當然質量不會太高,1124萬的票房成績出來,絕了再拍第四部的念頭。

影迷回憶:蒼生笑 不再寂寥

魏君子:第一次看《笑傲江湖》當然是在錄像廳,坦白講,那時最深的印象就是那首《滄海一聲笑》。因我是金庸迷,所以當時怎麼看怎麼不順眼,令狐衝太老,嶽靈珊怎麼會是葉童這種毫無女人味的,林平之怎麼被張學友殺了?反而是緊接著看的第二部《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覺得精彩絕倫酣暢淋漓。多年之後,再看,啊,感覺還是跟當年一樣,哈哈。

竹聿名:其實當時並不喜歡《笑傲江湖》。許冠傑的令狐衝格格不入令人尷尬。但開篇東廠的氣氛和《滄海一聲笑》印象實在深刻。

風間隼:93年錄像廳裡看的《笑傲江湖》,在《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之後,所以對特技和動作場面沒多少驚喜,倒是對片子把故事背景放到明朝很意外,還有就是對劉洵和張學友、劉兆銘的三大反派印象深刻。

表江:徐克版《笑傲江湖》的氣質結合了胡金銓、許鞍華、徐克三個人的氣質,許冠傑版的令狐衝形象是多版《笑傲江湖》裡比較準確的。影片最經典的是《滄海一聲笑》這首主題曲,對書中知音相逢死也無悔這樣一種友情做出了最好的影像化詮釋,符合人們對高山流水知音難求的一種想像,非常有徐克特點的浪漫氣質。

江山笑煙雨遙,25年後,敢問笑在何方?

在徐克看來,劍,是種氣節和生活的態度,而俠,則是放得下俗世的價值觀,對正義的堅持。《笑傲江湖》系列無疑是他對「俠義」精神的極佳詮釋。無論是最具遊俠氣質的令狐衝,還是最淡泊功名的東方不敗,他們都有著對俗世嘻皮笑臉的天真姿態。對朝廷投出不信任票,便出走,做不牽不絆的自己。

於是,我們難以忘懷的,最終凝為他們閃亮的大笑。這笑,還有徐克的、胡金銓的、許鞍華的,甚至還能勾起的,是吳宇森的、王家衛的、杜琪峯的……是黃金時代那一批香港影人的漫笑姿態。

相關焦點

  • 《笑傲江湖》的背後,李連杰頂替許冠傑,葉倩文、周海媚錯失經典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笑傲江湖》背後的故事。1977年,在黃霑先生的介紹下,徐克結識了金庸先生,當時徐克產生了將《神鵰俠侶》電影化的想法。然而考慮到技術跟市場的因素,計劃一直沒有實施。進入80年代之後,香港電影市場一片大好。為了要拍《神鵰俠侶》,徐克決定先用《笑傲江湖》作為暖身的準備,還邀請了當時的新派武俠片名導胡金銓,共同合作。
  • 徐克《笑傲江湖》三部曲女性角色大比拼,最後兩個姬妾驚豔絕倫
    前一段時間翻拍的2018版《新笑傲江湖》已經被罵的體無完膚,今天大聖就來給大家洗洗眼睛,盤點一下徐克《笑傲江湖》三部曲的女性角色。1、東方不敗:林青霞原著中東方不敗是男的,徐克用一個女人來演,也難怪金庸當時會生氣,說自己的作品不會再給徐克拍。徐克和林青霞早在《新蜀山劍俠》中就合作過,老早看出她的俠女氣質。
  • 笑傲江湖——徐克的電影世界
    確實,從七十年代末以來,徐克就像是一個時代的弄潮兒,不但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先鋒與佼佼者,還以《笑傲江湖》、《東方不敗》等掀起了新一輪的武俠電影潮,即使是合拍片的大背景下,徐克也以《深海尋人》(高清在線觀看)探索水中攝影、以《龍門飛甲》試手3D化的武俠製作……  導演:故事新編的弄潮兒  原名徐文光的徐克,1977年時完成學業而回到香港加入無線電視臺當編導
  • 25年後再品《笑傲江湖》 滄海一聲笑中帶淚
    在1980年代後期,古裝武俠片本已經受到港臺市場冷落,《笑傲江湖》系列的叫好叫座,掀起90年代新派武俠電影風雲。之後的《新龍門客棧》、《黃飛鴻》等同類型電影都大獲成功。徐克導演受時光網之邀為紀念專題手書片名「笑傲江湖」
  • 在1992年徐克拍攝《笑傲江湖2》之後!金庸:朋友可以做到
    林青霞和李連杰兩個版本的《笑傲江湖》絕對是香港武俠劇的經典之作,也是徐克大導演的驕傲之作。但正是因為這項工作,徐克和金庸之間的合作完全是破裂。金庸曾公開表示,絕不會把小說賣給徐克,但朋友可能是繼續做。從某種意義上說,《笑傲江湖》是金庸筆下的一部小說,並徐克將其改編成這樣一部著名的影視作品。
  • 1990年,徐克因《笑傲江湖》惹怒大導演:寧可餓死,也不跟他合作
    1990到1993年,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了三部《笑傲江湖》系列電影。《笑傲江湖》的導演問題十分混亂,徐克大多只是擔任監製,其實內行的觀眾都知道徐克才是真正決定電影風格的人。單單第一部就有徐克、胡金銓、程小東、李惠民、金揚樺和許鞍華6大導演。
  • 徐克與偶像胡金銓拍攝此片鬧翻,演員一換再換,最好的笑傲江湖
    1988年,剛剛拍攝完《刀馬旦》的徐克,決定籌拍金庸的名作《笑傲江湖》,此時的徐克想到了一個人,在他看來如果可以請到此人出山,一定有機會振興當時的武俠片市場。這個人就是胡金銓,邵氏時期知名導演,華語新武俠電影的開創者,1975年就憑藉《俠女》讓全世界人第一次見識到了華語電影那獨一無二的美感。1978年被《國際電影指南》評為當時的世界五大導演之一。
  • 1988年,《笑傲江湖》拍攝,導演退出,演員拒演,成影史一場遺憾
    胡金銓決定合作,開拍徐克電影工作室的項目——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的《笑傲江湖》。演員陣容方面也有變化,原本是許冠傑、張學友雙歌神加歌后葉倩文領銜主演,因拍攝工作拖得太久,葉倩文的檔期到了,要去準備開演唱會,只好退出。劇組找到張敏接棒她飾演的任盈盈一角,葉倩文之前拍攝的所有鏡頭都不能再用。而片中林震南的角色原本由嶽華飾演,但得知胡金銓退出後,嶽華也憤而拒絕了徐克的補拍請求,徐克只好找來金山頂替。
  • 徐克最經典武俠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群星雲集,再無來者
    1992年6月26日,由香港著名動作導演程小東執導、徐克監製的《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在中國香港上映,此片匯聚了李連杰、林青霞、關之琳、李嘉欣、李子雄、錢嘉樂等眾多明星主演,當年闖入了香港電影票房前十位,如今豆瓣評分也很高,看來此片確實是甚為經典。
  • 談徐克《笑傲江湖》系列的退隱和正義觀
    作者:王佳妮    魔魅·水   2007-7-11徐克《笑傲江湖》系列是由《笑傲江湖》、《東方不敗》和《風雲再起》三部曲組成的。
  • 《笑傲江湖》許冠傑版本才是經典,可惜很多人不記得
    《笑傲江湖》為我們編織的武俠夢中。1990年拿到贊助的徐克找到半退隱狀態的胡金銓,而此時恰好金庸也想要胡金銓拍攝自己的《笑傲江湖》,於是二人一拍即合,準備為全世界的武俠迷送上一場視覺盛宴,然而正式開拍時,胡金銓的古典浪漫武俠觀與徐克西方電影學派的風格發生激烈衝突。
  • 電影版《笑傲江湖》金庸痛批「不懂武俠」朋友可做 合作就不必了
    《笑傲江湖》為我們編織的武俠夢中。1990年拿到贊助的徐克找到半退隱狀態的胡金銓,而此時恰好金庸也想要胡金銓拍攝自己的《笑傲江湖》,於是二人一拍即合,準備為全世界的武俠迷送上一場視覺盛宴,然而正式開拍時,胡金銓的古典浪漫武俠觀與徐克西方電影學派的風格發生激烈衝突。
  • 雕龍|叛亂江湖,沉淪遊子——1990年的《笑傲江湖》
    胡金銓是徐克的偶像,徐克在德克薩斯州的大學念書時,研究的命題即是胡金銓的電影。後來,徐克籌拍《笑傲江湖》,認定當時自己的偶像胡金銓那詩意而古樸的風格最宜於該片的表現,遂邀請前輩出山執導。彼時,胡金銓正因兩部心血之作《空山靈雨》和《山中傳奇》「叫好不叫座」的慘澹成績而失意江湖,收到徐克邀請時,幾乎立即對這部電影投放了全部的熱情。
  • 《未解之謎》第二季
    近日,由《怪奇物語》團隊打造,Netflix版「走近科學」懸疑紀錄片《未解之謎》第二季公布中字預告。影片於2020年10月19日播出。
  • 古龍武俠小說裡的五大未解之謎
    古龍先生的武俠,情節跌宕起伏,詭譎難測,奇思構想,巧妙絕倫,而其中也藏著很多令人著迷的未解之謎。今天就跟大家談談古龍武俠小說裡的五大未解之謎。 第五大未解之謎:阿飛的身世
  • 「金庸小說的未解之謎」金庸筆下的十大未解之
    根據史書記載,黃裳編纂《萬壽道藏》是在政和四年左右(1114年,事見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道觀》,王重陽此時剛剛出生),而當時的明教教主正是方臘(方臘起義時間約在1120年),與黃裳一戰,明教過於輕敵,元氣大傷,方臘本人也因為受到重創,被一個江湖三流高手魯智深所擒獲,此後明教幾乎一蹶不振,而這個時候,卻迎來了對頭《九陰真經》暢銷江湖的黃金年代。
  • 風流徐克:獨寵王祖賢,鍾愛葉倩文,與施南生離婚,找小30歲女友
    提起徐克,我們都能想起他放蕩不羈的外表,他是一位特別優秀的導演,把之前古代江湖的刀光劍影,愛恨情長搬到了我們現代的大屏幕上面。徐克1950年出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一個華僑家,祖籍是廣東汕尾,他的童年也是在越南。徐克從小就特別喜歡表演,10歲的那一年徐克和朋友租了一臺攝錄機來拍攝一個魔術表演,並且在校內播放。
  • 解讀經典《笑傲江湖》三部曲,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今天就來解讀經典之作《笑傲江湖》三部曲。 而原本出演「任盈盈」的葉倩文最終以健康為由辭演。 最令胡金銓難以接受的是他和徐克在《笑傲江湖》的創作理念上出現重大分歧,一個要將浪漫古樸風格進行到底,另一個則要拍成一部風格凌厲、視覺驚人、借古喻今的政治寓言。
  • 徐克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面有個情節的安排,挺耐人尋味
    徐克的影戲《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內部有個情節的放置,挺回味無窮。令狐衝碰到東方不敗,覺得他是女人,東方不敗便乘隙戲耍令狐衝,讓他的奴僕詩詩陪他一宿。《笑傲江湖》的原著中,欲練神功,揮刀自宮,東方不敗揮刀自宮後,武功出神入化,可脾氣也隨著大變,他情緒上選定了男寵楊亭蓮,這非常的無理。東方不敗的氣象搬上屏幕,徐克為了審美上的迷惑力,對原著竄改非常大,將之設為女兒身,讓大佳人林青霞來扮演,可謂是魅力無限。
  • 鄭少秋辭演,梁朝偉換成李連杰,《笑傲江湖2》多次換角卻成經典
    作為金庸先生的經典武俠,《笑傲江湖》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徐克製作的電影版是眾多版本中不可忽略的經典。一、《笑傲江湖》1989年徐克決定拍攝《笑傲江湖》,這時他想到了自己崇拜的武俠大師胡金銓,而此時的胡金銓已是半隱退狀態,在徐克的盛情邀請下他樂於加入劇組擔任導演,並將故事、背景、角色等都策劃好,然而在拍攝時因理念和徐克不同,導演的位置被架空,只得憤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