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羅琦重啟

2021-02-20 人物

Who is it 曾經的 「中國搖滾第一女聲」, 後因吸毒淡出公眾視野。

人物雜誌微信帳號:renwumag1980

文|許曉 編輯|林天宏 攝影|章超 統籌|於千

起碼從某些方面看,當年的那個羅琦還在。

採訪頭10分鐘,她幾乎沒有直視過《人物》記者,冷漠,坐立不安,不停地擺弄中指上一個挺大的戒指,脫出來又套進去,對任何問題的回答都只有寥寥數字。她甚至對我手中的採訪提綱表示擔心:「那麼多張紙,得有多少問題啊?」我安慰她說,裡面有一些是白紙。她如釋重負地「噢」了一聲。

《人物》記者說:「你看起來想立刻跑掉。」

「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聊的。」

「你心裡有一個地方存放你過去的故事嗎?」

「我心裡有一個黑色的盒子。我不愛去看它。我不喜歡談論自己,然後去讓別人了解我自己,去剖析我自己。」

她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她去德國戒除毒癮,做康復治療的時候,院方指派了一個心理諮詢師,協助處理戒癮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但羅琦最後為了躲這個心理醫生, 把手機號碼都給換了,徹底人間蒸發,原因在於「這個心理醫生太想幫我了,他push得太用力了,他太著急了,一直逼問我。我接受不了。我只好換手機號了」。

羅琦的好友洛兵向《人物》記者分析她的性格:「冷漠,她就是冷漠,就是目空一切的,覺得自己的才華在世俗之上,誰都瞧不起。」

離開這些年後,羅琦現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已經遠遠比不上當年了。

不去長沙錄節目的時候,羅琦就待在北京,她沒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公司給她租的酒店裡,公司每半年給她發一筆保底薪水,數目不詳。

她曾經有過一段異國婚姻,男方是一個被稱為「楊」的德國男人,後來分手。現在,羅琦懷孕已經5個多月,孩子的父親,據她說是一個德國「陽光大男孩」,他們交往幾年了,「他陽光,我黑暗,他給了我我沒有的東西」。但這個「大男孩」也沒能給她提供什麼生活上的實際幫助。她要一個人過日子,要保護腹中的胎兒,還要在一個新節目上唱歌,讓新觀眾們慢慢熟悉她和她的音樂。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是一種極其缺乏安全感的生活。但是羅琦對財務、房子仍然漫不經心:「我什麼時候會考慮買房,那就有意思了」,「口袋裡只要有10塊錢,我就覺得挺多的」。

面對電視鏡頭,她顯得頗為生澀。《我是歌手》的節目經濟人王喬告訴《人物》記者,羅琦對於電視製作表現得很陌生。比如「別人問她,你當時的感受是什麼?她就回答一句『還好』。其實她應該說,『上周我聽到了那首歌,我的感受是我覺得還好,挺好』。你只說『還好』,觀眾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東西很好。」

不過,王喬又補充道:「她不用八面玲瓏地講很多的漂亮話,她可以講開心的話、不開心的話,可以罵人,我覺得這都沒有問題,對,我們就是要看到真實的羅琦。」

「羅琦有些業務廢掉了,她的現場表現力當年我也看過,我覺得現在比原來差多了。就是讓人感覺很可惜吧,沒有保持住原來的那種東西。」看了《我是歌手》之後,司馬平邦告訴《人物》記者,「現在羅琦看來像新歌手一樣,觀眾那麼木,他們甚至不理解她唱的是什麼,或者只是覺得這個女的挺能喊。」

《我是歌手》錄節目的地方,是湖南臺的T2演播廳。演唱前,歌手有一分鐘的醞釀情緒時間,羅琦會用雙手按在肚子上,像是在和孩子交流。

羅琦向《人物》記者談了她對「母親」這個詞的理解:「因為特殊的經歷,母親和我只有血緣關係,很淡漠。不是恨,只是淡。」

2005年,出國戒毒的羅琦回到闊別已久的北京後,與老友洛兵有過一次長談,羅琦口述,洛兵潤色,形成了一本未出版的回憶錄。在這本回憶錄裡,羅琦談到了父母離婚對她幼年心靈的影響。

羅琦生於江西南昌一個普通市民家庭,9歲時父母離婚,她跟著母親。母親沒有房子,把她交給外公外婆帶。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成年人陪伴羅琦,她得到的僅僅是 「能吃飽飯」,「我不愛跟人說話,

上學的時候不苟言笑,喜歡沉默,更加冷冰冰。其實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內心是多麼渴望溫暖,那是我得不到的東西。」

她告訴《人物》記者,「缺乏愛的人不會有什麼安全感。」

「什麼會讓你覺得好受一點?」

「自己跟自己玩。」

很多人好奇,羅琦這些年為什麼一直和外國男人談戀愛。她不願意回答。羅琦的老闆兼好友姜樹對此的分析是:「她是一個中國女生,她的過去這樣坎坷,哪有中國男人知道這一切後能在她面前表現得波瀾不驚?這很難的。但老外沒有問題,老外很open,你在中國的過去,和我有什麼關係?」

2004年,羅琦從德國歸來。她首先找了王曉京。王曉京在她吸毒出事之前,已經把她的合同賣給了一家名叫波麗佳音的公司,這會兒他已經不想再帶羅琦了,於是把羅琦介紹給自己曾經的屬下張哲昕。

張哲昕自己開著一個叫「金克木」的文化公司,他願意接手羅琦。剛開始合作的時候,雙方關係很好,張哲昕幫羅琦租房子,承擔她的生活費,羅琦也配合張哲昕的安排,在全國巡迴宣傳,去講那些她並不願意談的吸毒、戒毒往事。

這並不是羅琦想要的生活,「我因為被害出名,我因為吸毒出名,現在,又因為戒毒出名。我還是一個歌手嗎?人們關心的到底是我的音樂、我的歌聲,還是我的隱私?我經歷的黑暗面?」

之後,羅琦陸續換了幾家公司,但整個唱片業都不景氣,每家都合作不長,一年就散。她過著中國、德國兩邊飛的生活,在中國接商演掙錢,再去德國換成歐元花。有長達6年的時間,羅琦既沒有新歌,也沒有籤約公司,沒有底薪。直到她碰上了姜樹,「樹音樂」的老闆。

姜樹向《人物》記者回憶,2012年,他舉辦了一個電子樂派對,當時他還不認識羅琦,但是從小就是羅的粉絲,後來自己當樂手也聽說過羅琦,所以他冒昧地給羅發了私信,請她來玩。

姜樹驚訝地發現,羅琦對歐洲的電子音樂如數家珍,「一聽音樂就能聽出是誰做的」。他形容,羅琦要比他懂的多得多,「如果我是小學生,那羅琦就是大學生。這讓我太吃驚了,這說明羅琦一直在跟著時代,沒有過時。」

在派對上,姜樹和羅琦初步達成了合作的意願,但第二天,羅琦的電話就追過來了。

「老妖(註:姜樹的外號),我可以相信你嗎?我可以相信你嗎?」姜樹回答:「你可以相信。」「我真的可以相信你嗎?」「是的琦姐,你可以相信。」「你覺得我行嗎?」「你行。」

第三天下午,羅琦起床之後,又給姜樹打電話:「喂,我可以相信你嗎?」「是的,」姜樹重複:「是的。」「我行嗎?」「你行。」

這樣的電話,羅琦前前後後打了大概十五六個。
《人物》記者問姜樹:「為什麼羅琦這麼需要你給她一個口頭上的承諾?」

姜樹說自己特理解羅琦:「我覺得就是特別認真吧,因為羅琦也跟我說過,她說你知道我年紀不小了,我不可能再走錯路。然後再去耽誤。」

▎本文系節選,全文請見2月號人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喜歡這篇報導,請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多看閱讀中購買2月號《人物》雜誌電子版,新刊特價4.99元↓

相關焦點

  • 羅琦歸來
    在生完孩子近一年後,她帶著自己的新樂隊新專輯新書,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裡。一年前,她在「我是歌手」節目中宣布退賽時,說想在(生完孩子後)重新回歸這個舞臺,展現給群眾一個全新的自己。她做到了。2羅琦是個傳奇。她在享受著所有人給予的天才稱號的同時,毫不吝嗇地給予了所有人一堆可聊的八卦,而且都十分耐聊。
  • 羅琦的故事
    一會兒羅琦要來,王曉京神秘地說,你要是給她寫好了,肯定就火了。  火不火無所謂,我年輕氣盛,還有點大咧咧:關鍵要唱出這個時代的感受。  門當地一下,生生被撞開。一個渾身墨綠,曲線凹凸的女孩衝進來,身體很活力,眼神卻很冷漠。  這就是我對羅琦的第一印象。  什麼時候給我錄音?羅琦口氣很衝。
  • 2019,羅琦回來了
    ,因為,她必須有單獨的一篇文章,也因為我們《小潮專訪》有幸採訪到羅琦本人。16歲參加指南針樂隊出道,19歲發行首張專輯,並接連被各大媒體評為大陸、港臺流行音樂十佳專輯之首、大陸最佳歌手、十大金曲等,在搖滾樂逐漸在國內熱度飆升的時代,羅琦,是任何一位男生都無法忽略的名字。 面孔樂隊能請來羅琦作為幫唱嘉賓,不僅是好朋友的關係,更在於樂隊出身的羅琦,  她也屬於這個夏天。
  • 羅琦巡演北京站_網易娛樂
    繼早前宣布野孩子樂隊將作為羅琦個唱嘉賓之後,對於終極嘉賓的神秘身份主辦方卻一直三緘其口。日前,在羅琦緊張排練之際樹音樂再度邀請北京數十家媒體前來山谷音樂空間探班採訪,並藉此公布中國知名搖滾歌手謝天笑將助陣羅琦北京演唱會。與羅琦至少合作一到兩首經典曲目。
  • 我心中永遠的搖滾女神——羅琦
    得到同意之後,羅琦唱了一首《我是一隻小小鳥》,瞬間驚豔了在場的所有人,也包括崔健。觀眾對羅琦唱的意猶未盡,高呼再來一首!就是這位羅琦看不起的人讓她成為了指南針樂隊的主唱,這一年羅琦16歲。那天羅琦喝了酒,不知怎的就和鄰桌發生了口角,羅琦的性格也是,之前沒怕過誰,其實當然不輸。
  • 我是歌手羅琦左眼是假的嗎?羅琦的眼睛怎麼回事是誰弄瞎的
    說到羅琦,可能知道的人並不是很多,她是搖滾音樂歌手,當時上了我是歌手的舞臺的時候,才有人發現了原來還有這麼一位歌手,從而被人知悉,但是看她的左眼非常的奇怪。我是歌手羅琦左眼是假的嗎?那麼羅琦的眼睛是誰弄瞎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多年不見的羅琦再次的回到了大家的面前。
  • 勞爾與羅琦到底有什麼區別?
    勞爾與羅琦的鑑別,這始終是個爭議非常大的話題,羅琦與勞爾這倆品種本身就有親戚,或者說羅琦是優選出來的勞爾,所以在韓網或者韓國農場,叫法是一樣的,所以爭議性特別大,甚至連二木都直接在書中武斷的說羅琦就是出狀態的勞爾,至於到底如何不妨聽聽下面這位肉友的看法,當然小編相信即使看過這位肉友的介紹,爭議還會繼續
  • 90年代搖滾人羅琦呼籲藝人社會責任感 羅琦個人簡歷照片介紹
    羅琦可能是當下年輕人裡聽說過最多的90年代搖滾人,主要是她登上過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二季,身懷六甲上臺演唱,中途退賽產子,就像她的人生一樣傳奇。上世紀90年代清一色大老爺們搖滾人裡出現這麼一個小姑娘,十六歲就出道,聲音富含金屬光澤,寬廣宏大,讓大多數男搖滾人都自嘆不如,但是羅琦坦言那時選擇搖滾就是由於這種音樂形式與她的個性挺搭的,她曾經只是認為搖滾酷,她直言少年得志的她對於搖滾的理解很膚淺,但是這並不影響她的歌聲的傳播力,當然傳播更快、不脛而走的是她的那些故事,或許那時的年輕人把這些等同於搖滾。
  • 羅琦:從天賦歌手到靈魂歌者
    她叫羅琦,此前知道她的,因為她的回歸而欣慰;而此前不知道她的,則因為這次亮相而驚喜。                對於曾經經歷過「指南針」時代的搖滾樂迷來講,羅琦參加這次「我是歌手」還是會讓他們感到一種隱憂。作為一個年少成名、天賦異稟的歌手,天賦既是羅琦這樣的歌手的優勢,也會成為自己的束縛。因為這樣的歌手,往往巔峰期來得既早又短,如曇花、如流星。
  • 羅琦:用「隨心所欲」搖滾宣告昂首闊步的回歸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比她還懵懂的小孩,都已經長成了大人,而羅琦卻依然還是那個留在純粹音樂世界裡的小孩。當一代又一代的人,長大後漸漸變成了自己少年時最討厭的那類人,羅琦應該感到欣慰,因為她的歌聲告訴我們,她依然還是曾經的那個羅琦。  當然,羅琦自然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沒有長大,依然還是十幾年前的那個小孩。
  • 哪個才是真實的羅琦?(娛樂四人吧)
    黃銳海(南都記者)    採訪羅琦前,做了很多功課,幾乎把她歷年來能在網上找到的採訪都看了一遍,試圖儘可能地掌握這個人物的性格特質,但儘管如此,我還是對這次採訪沒有把握。那時候羅琦已不年輕,對年少時經歷的磨難也早已看開,但性格中的銳氣和倔強一面,仍顯而易見。當時她給我的印象,是一個有禮貌、懂得尊重別人,但同時也很敏感、自我保護意識相當重的女人。   如今,十年過去,因為《我是歌手》,羅琦又出現在我們面前。
  • 樂評:羅琦,讓中國搖滾重新精神起來
    》,但《回來》最早的主人羅琦,卻是真的回來了。作為前「指南針」樂隊的主唱,羅琦的身上一直頂著傳奇的光環,有關她的超強音域,有關她吸毒戒毒的經歷。和歷史上所有的天賦搖滾歌手一樣,羅琦有著最耀眼的才華,也曾經幹過和世俗傳統格格不入的事。她被一些人愛,也被一些人恨;她有著完美的唱腔,也有著不完美的青春;她曾經唱搖滾,也過得很搖滾。同樣的《回來》,不一樣境界。
  • 《我是歌手》羅琦向「黑色記憶」say bye
    羅琦(1 /1張)早在九十年代初,號稱「中國搖滾第一女聲」的羅琦,已經憑藉自己極富金屬般穿透力的嗓音,震撼了中國搖滾樂壇。但隨後,命運似乎跟她開了個玩笑,她的生活也隨之墜入了無序和黑暗。在那些歲月裡,羅琦在掙扎中找回自己。
  • 專訪|羅琦:我從不強調自己是個音樂人
    羅琦大型巡演羅琦的大型巡演已經走過四城。票房還不錯,北京八成,南京七成,深圳和南昌都在六成左右。11月28日,她的「樹生長的聲音」巡演將來到上海大舞臺。 籤約「樹音樂」正式回歸公眾視野之後,羅琦做了兩件大事。
  • 他是義工羅琦,為啥這個五尺男兒老掉眼淚?
    男兒有淚不輕彈,義工羅琦的眼淚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羅琦是呼和浩特市天使公益事業聯誼會的創立人(現更名為呼和浩特天使公益協會),說起7年的公益之路,羅琦哭了。羅琦從這次失敗的救助中悟出一個道理: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要把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凝聚起來,幫助困難的人群。 2008年,羅琦成立了「呼和浩特天使公益事業聯誼會」,7年間羅琦帶領天使公益共組織參與各項公益活動近500項,公益活動裡程約10萬餘公裡,幫扶人群2000餘人次。 羅琦唏噓流淚的故事很多,求助者的困境令他揪心。
  • 《我是歌手2》羅琦退賽 變身正能量搖滾媽媽
    羅琦網易娛樂1月26日報導  在樂視網全網獨播的《我是歌手2》第四期競演中,羅琦一改往日的黑色著裝,以一身湖藍色為主的亮色連衣裙登場。羅琦以一首《我相信》,為全場觀眾傳遞了搖滾媽媽身上滿是愛意的正能量。但節目結束當晚,有消息稱羅琦將從第六期退賽,對此,作為網絡獨播版權方的樂視網第一時間聯繫到羅琦經紀人求證。對方稱,確實已經提出了退賽,但總導演洪濤希望羅琦還能多參加兩期。目前,此事還在進一步溝通中,沒有最終確定羅琦退賽。節目中,羅琦在上場前談到本期選歌時說,「選歌和心情是連在一起的。要選帶給我好的心情和正能量的。」
  • 羅琦談吸毒往事:犯錯了沒關係 走回來就好
    羅琦(資料圖)   法制晚報9月2日報導 今年4月,羅琦當了媽媽,在德國生下兒子,如今的羅琦整裝待發,重新開始了她的演藝事業。  16年前,羅琦因吸毒遠走異國,國內的歌壇上再無她的消息。  羅琦:沒有,那在我的生活裡一定是個大的事情,但絕望談不上,我還可以料理自己、照顧自己,我還在這。  FW:但再往後發生吸毒事件,那在你人生中也是一個巨大的坎兒。  羅琦:那個也沒有什麼,我覺得所有人在生活中、在一輩子裡都會有選擇錯誤的時候,如果所有一切都非常圓滿,那你感受不到什麼是生命。
  • 羅琦 樹生長的聲音,給所有知道她名字的人
    二十年後,那面曾經的搖滾巨牆,已不知不覺中,隱藏進排山倒海的高樓後面,牆上的那些名字,一再地被改寫和覆蓋,而羅琦這兩個字,經歷歲月的清洗後,也只剩下斑駁印跡,留在一個被人淡忘的角落。直到《我是歌手》節目組,如考古學家發掘古董一般,挖地三尺地將羅琦這個名字重新高舉在世人面前。於是,那些曾經的歌迷,如見到久違的親人一般,激動地高喊著「羅琦回來了」!
  • 她叫羅琦,曾經號稱中國搖滾第一女生
    這個人就是中國搖滾第一女生,羅琦,那隻樂隊就是現在還活躍在舞臺的指南針樂隊。指南針樂隊初期,羅琦的這首我是一隻小小鳥,在北京的地下茬歌裡,所向披靡,迅速打響了名頭,而且他們的靈魂人物,吉他手周笛,是非常有才華的音樂人,指南針樂隊迅速製作出幾首歌曲,隨心所欲,這首歌奠定了羅琦第一女生的地位,指南針樂隊也一舉成為第一流的搖滾樂隊,1993年,羅琦來到北京第三個年頭,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羅琦參加一個生日宴會,和人起了衝突,那個人抄起打碎的酒瓶
  • 羅琦帶孕參賽《我是歌手》左眼失明曾經吸毒
    《隨心所欲》中的這句歌詞,形象地勾勒了羅琦在20世紀90年代時的輪廓。回憶起二十多年前初來北京的感受,羅琦表示:「很激動,很興奮,太多太多新鮮感,每天都很快樂。」   羅琦與她的指南針樂隊很快在北京聲名鵲起,這個京城搖滾圈裡最小的女孩展現出令人驚訝的嗓音和爆發力,《請走人行道》《隨心所欲》《回來》等歌曲傳唱一時,羅琦也得到了「中國搖滾樂第一女聲」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