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正聊貝斯
編者按:上一期我們和崔文正聊了「貝斯在樂隊中是扮演的什麼角色」與「作為一個貝斯手,怎麼樣才能更好地與樂隊其他成員配合」這兩個話題,有很多讀者意猶未盡,還想多了解一些關於貝斯的知識,這期我們邀請Cort貝斯國際代言人、SIT琴弦以及MarkBass音箱代言人,音樂人、職業樂手崔文正繼續與我們分享關於貝斯的點點滴滴。
話題一:對於不同風格的音樂,貝斯在演奏上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呢?
對於不同風格的音樂,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演奏的「對」,就是說你彈的貝斯要符合音樂的風格特徵,比如一首R&B或shuffle funk的歌曲,如果你彈奏的是平直的十六分音符的律動的話,整首歌聽起來就會很奇怪。因為你的貝斯的律動跟這個音樂沒在同一個「頻道」上。所以想彈的「對」,就需要對不同的風格進行專門的學習。
每一種風格都有它自己的律動,首先你要對這些常用的風格的律動有一個了解,比如有些rock是八分音符的、有些funk是十六分音符的、三連音blues等等。然後就要多聽相關的音樂,因為僅僅知道理論還是不夠,在實際的演奏中,還是需要耳朵去聽、心靈去感受的。同樣的律動,同樣的節奏型pattern,某個音彈的長一點或者短一點、整體音樂的感覺都會完全不同。貝斯掌握著音樂風格色彩的重要權利,你的touch觸感、dynamic強弱、tone音色都決定了整體音樂的效果。然後就是需要經驗和相對正確的審美來決定哪一種方式最適合所演奏的音樂。
國外有很多專門教授音樂風格的教材,你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特定的風格專門去學習。每個大的風格下都還有很多小的劃分,比如拉丁latin下面就有bossa nova、samba、reggae等等。他們每一個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點,都可以自成一個龐大的體系。所以對音樂風格的學習是需要時間去大量的聽、模仿、學習研究的。
話題二:對於即興和solo,您有哪些更好的建議和意見呢?
Victor Wooten 在他的教學中一直強調「Music as a language」音樂是一門語言。而演奏貝斯就是我們貝斯手表達音樂、說話的方式。因此如果很多問題都把它等同於說話,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對於貝斯的即興演奏,可以分為在樂隊伴奏中的即興和solo的即興。在樂隊中伴奏時,比如吉他想出一個riff或者鼓演奏了一個節奏型,需要貝斯的即興的配合,這就需要你多多的扒帶,這樣你的bassline就會很豐富,你可以創新出更多的新東西。多參加一些jam session,跟不同的樂手合作,演奏不同風格的樂曲。
我們都是從小開始學習單字、詞語,再到造長句子,寫短文、寫大篇幅的文章等等。音樂也一樣,需要詞彙量的積累、樂句的積累,從小的音樂動機到長的樂句。理論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solo中就需要多積累一些樂句,你就會「有話可說」,而不是只會「EEEEEEEE….」。多借鑑其他樂器比如鋼琴、薩克斯、小號等,會得到更多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