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推廣計劃 Vol.106」
北京旋律死亡金屬 此岸 Eternal Land
聽此岸樂隊的歌,你肯定想像不到這樂隊是由一幫高中生在4年前就組建並完成創作雛形的,即便是這個剛發行的正式版本,大多數樂手也才上大二而已,但無論是作詞作曲還是他們在riff和solo上的編排都非常有想法。今天就通過一個專訪帶大家認識下這支年輕的國金力量,雖然他們目前還沒怎麼演過出,樂手的照片都還湊不齊。
點擊【閱讀原文】去網易雲收聽更好音質
1、此岸的小朋友們,先跟大家介紹下你們吧,大家都是從事什麼工作的?喜歡的音樂風格和樂隊都有哪些呢?
韓老師好,大家好,我們是此岸樂隊,現成員有:
主唱:廉亦正
吉他手:李享/劉家綺/徐暢
貝斯手:張雲鵬
鼓手:高天碩
樂隊的大家多半是在校大學生。大家喜歡的音樂風格也十分混雜, Insomnium,Plini,ERRA,Omnium Gatherum,The Faceless,Slaughter To Prevail 等,都是大家比較喜歡的樂隊。
2、我們經常會聽到「彼岸」這個詞,而「此岸」這個叫法卻挺少見的,為什麼會選它作為樂隊名呢?是否代表你們在創作會涉及到一些佛教等宗教主題呢?
此岸目前沒有以宗教為主題的作品,但名字確實和佛教的思想有一些關係。「此岸生死,彼岸涅槃。」 「彼岸」有涅槃重生之意,但我們並不想傳遞達一種祈望來世的信息,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把目光放在「此岸」,放在生死這種既現實又殘酷的問題上。這是我們對「此岸」的理解,也是以此為名的原因。
3、你們的陣容中有三名吉他手,這是一個很獨特的配置,這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當然是準備開除貝斯手啦,開個玩笑。)我們這麼做一方面是和樂隊的經歷有關,樂隊成立的時間不長,但我們在吉他編排上確實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猶豫。另一方面是我們在一些很喜歡的樂隊上看到了這種配置,比如 Iron Maiden,Periphery 等,雖然此岸和這些前輩們的音樂風格不太一樣,但我們也希望能夠在自己的樂隊上也做出一些新的嘗試,希望可以在之後的作品中呈現出更多更精彩的內容,最終才決定採用三把吉他的配置來創作。
4、這首新單曲《塵寰》聽說這是你們蟄伏了四年後重置的版本,裡面一定有不少故事,來跟大家分享下。
這首作品有個很有趣的開始,17年的時候,當時此岸還只有四個人,吉他手家綺上完高中的數學補習班,晚上騎車回家的路上太冷了被凍出來的「塵寰」的「凍機」,當天他就把擴展好的動機發到了樂隊群,我們其他人聽了這個demo,都感覺很喜歡,但因為學業原因這個動機就被擱置了。中間大家經歷了高考,2019年7月高考完,我們計劃19年把塵寰發出來,於是就找到了一個教育機構的空曠地下室做排練室,裡面有音箱和一些簡單的設備,經過了十天左右的修改最終確定了塵寰的19年版,記得有一天我們打算通宵編曲,還沒到晚上十二點,貝斯手和一個吉他手就分別躺在僅有的沙發和桌子上睡著了,鼓手和另一個吉他手過了一會兒也挺不住了,但沒有地方睡覺,結果教育機構的門還被鎖了,就這樣我們被關了一個晚上。19年的版本最後因為沒有找到主唱也沒能發布。
之後到了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我們又對這首作品又有了新的想法,準備重整《塵寰》,有大概半個月的時間大家除了吃飯睡覺就是一起打電話在曲子中做各種嘗試,終於確定出了我們作品想要的感覺,也同樣確定了塵寰的收官之日。非常幸運,這一次主唱廉亦正和吉他手李享能接受我們的邀請加入了樂隊,此岸才得以形成現在的完整陣容,也才有了現在大家聽到的《塵寰》。
「我更加希望可以做出一些不失傳統的新派音樂」這句話出自吉他手家綺,他完美詮釋了此岸在歌曲上的創作理念。
5、我前陣子發推文的時候,剛說到現在的很多新派重型都特別弱化riff和solo,今兒從《塵寰》身上又找回那種汗毛豎立的感覺了,請吉他手來分享下作品中solo創作的部分吧。
大家好,韓老師好,我是此岸樂隊的吉他手家綺,很高興韓老師能喜歡《塵寰》。這首作品從最早的demo動機到如今的成曲經歷了接近三年的時間,這期間在許多老牌金屬和前衛音樂的影響下,我更加希望可以做出一些不失傳統的新派音樂。
而在solo的編配上我的目的就是找到一個旋律性與技術性的平衡,塵寰的吉他solo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比較花哨,是過去的我想不到的,後面則完整保留了兩年前的靈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塵寰的solo也是站在現在的角度回憶了曾經……好吧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就是對著電腦敲了點音符哈哈。
6、這首歌中的貝斯線的編排和演繹特別搶眼,這在現在新樂隊和新作品中都不太常見了,一點要請貝斯手來重點嘮嘮。
hello大家好,我是此岸樂隊的貝斯手張雲鵬,一名來自內蒙古赤峰的01年小夥。非常感謝韓老師給予我們的這次專訪機會,尤其是竟然單獨問到了一位「貝斯手」,哈哈哈哈哈,我感覺到備受寵愛。要說到「塵寰」中貝斯線構思、編排的形成,究其根源,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談。
第一個方面就是我喜愛的重型風格對我的影響;坦誠而言,我已經聽重型音樂有七八年了,各種重型風格及其代表樂隊都聽了個遍,但是我慢慢發現自己最愛的是前衛技術死、技術死,我比較喜愛 The Faceless、Cynic、Obscura、Beyond Creation、Dying Fetus……在平時cover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樂隊的貝斯編配都各具特色,他們將貝斯作為一種獨立的演奏樂器放置於歌曲的整體格局中,在突出貝斯本身的音色魅力上與吉他、鼓交融在一起,相得益彰,尤其是在強烈的吉他失真下,原聲貝斯的高把位演奏表現出格外清澈的效果,兩種樂器配合下給人一種特別的層次感、跌宕感,像 Beyond Creation 這樣的樂隊在創作某些歌曲時甚至大膽採用「主音貝斯」,這樣的編配方式深深啟發了我,我借鑑了這些樂隊的編配貝斯線的思路,嘗試將這種方式運用到我們的新歌中,在旋死中採用這種新的貝斯編配方式也算是全新的自我突破。
第二點就是我的貝斯手偶像對我的指引,首先要提到 Cliff Burton,在我剛彈貝斯時就以他為偶像,早期的 Thrash 樂隊中,Cliff 是極少數拿貝斯當作吉他演奏的人,不光演奏技術十分出色,他在 Metallica 樂隊中的表現十分令人驚豔,如 Orion、The Call Of Ktulu……這些作品至今仍耐人咀嚼,我希望像他一樣拿貝斯與吉他solo,使這兩種樂器能夠在一首歌中交相呼應。「塵寰」這樣的編排也是基於我一直以來的心願,近些年我比較喜歡 Evan brewer、Dominic,現在我也在不斷汲取他們的演奏方法,在「塵寰」中加入點弦等技巧,同時突出和弦演奏。在此岸未來的作品中,我會秉承這種理念,嘗試編排貝斯solo以及加入主音貝斯,並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演奏、編曲風格,聽眾朋友們拭目以待吧。
在「塵寰」創作中我和樂隊其他成員也進行過一翻探討、研究,他們為我提供了很有價值的修改建議,作為貝斯手而言,我覺得在貝斯的編曲中也需要站在吉他手、鼓手的角度思考並發現問題,實現通力合作,這樣才能發揮團隊的力量,各個樂器之前的配合才會更加緊密。
7、蒼茫遼闊的歌詞也是《塵寰》的亮點,談談歌詞方面的創作吧,另外我在網易雲評論裡看到很多人都提到了「船長」,聽說是個很有才的姑娘是嗎?
評論區的「船長」是作詞人成玟霖,她確實是文字功底比較深,對古體文學的修養比較高,初中就開始大量的古體詩詞創作,創作的內容也總是懷古豪放類的比較多,本來覺得她對音樂的要求挺高的,還有點怕她看不上,不過後來溝通之後挺開心的,我們的內容也確實是在她的審美體系裡。
雖然她確實和評論裡說的一樣是個江南的小隻女孩哈哈,但是她的內心確實非常宏大,於是給了她我們的初版歌詞demo,果然對我們想要的氛圍把控得非常好,改了很多,豐富了很多,還有所加成,反正我當時聽她解說歌詞的時候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她確實是才華橫溢,而且非常嚴謹,比如歌詞中引經據典,對仗工整,韻腳流暢,還有她自己的一些哲學與宗教上的思考,功底顯而易見,而我們就是想做這種經得起推敲和琢磨的作品。
8、我相信所有人在聽過《塵寰》之後,都會對此岸更加關注,關於後續的作品、演出、專輯出版等等有什麼後續計劃嗎?
現在樂隊有一個短期的創作計劃,因為此岸現在的成員多數還都是在校大學生,創作的工作也都是通過網絡完成的,演出還需要等一段時間,所以我們暫時把重心放在了歌曲的創作上。下一首曲子已經接近完成,相信不久就能和大家見面啦。
9、還有什麼想跟大家分享的?
我們想借著這次專訪的機會,再次感謝一下參與《塵寰》製作的朋友們。
《塵寰》製作人員
作詞:成玟霖/張雲鵬
作曲/編曲:此岸樂隊
Logo設計:李享
錄音/混音/母帶製作:王燦
錄音貝斯手:肖一塵
封面製作:張浩天
最後,感謝韓老師能和我們聊這麼多,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支持就愛重金屬,多多支持國內樂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