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將修訂「傳媒代表」定義,議員:假記者泛濫需撥亂反正

2020-12-22 澎湃新聞

據香港文匯報9月22日報導,香港警務處警察公共關系科總警司郭嘉銓22日致函四個傳媒工會,包括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通知稱警方將修訂《警察通例》下「傳媒代表」的定義。

根據修改後的「傳媒代表」定義,只持有記協和攝影記協發出的會員證不再符合相關定義。

上述信函表示,自去年6月,香港發生一連串大型公眾活動以來,香港警方在不同活動中先後發現有自稱記者的人混入人群,涉嫌阻礙警方工作,甚至襲擊警員。同時,警隊傳媒聯絡隊今年5月已擴編至超過300人,務求在大型公眾活動能夠派遣充足隊員在現場協助傳媒。

香港警方信函指出,經修訂後會有「更明確及清晰定義」、「讓前線人員能夠更有效及快捷地辨識傳媒代表」。新定義下的「傳媒代表」是已登記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的傳媒機構或國際認可及知名的非本地新聞通訊社、報章、電臺和電視廣播機構,所發出的身份證明文件的記者、攝影師及電視臺工作人員。

對此,香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支持警方決定,假記者泛濫的風氣是時候需要撥亂反正。

葛珮帆指出,自去年6月「修例風波」開始,每次衝突或非法集會現場均湧現大批身穿黃背心、自稱「記者」人士,甚至出現有年幼學童聲稱是記者。他們阻差辦公之外,也阻礙了真正專業媒體進行採訪工作。

葛珮帆表示,此前一直向政府要求立法規管網媒,並倡議儘快設立中央記者登記制度,以保障真正專業的新聞工作者採訪自由及其安全。警方此次修例總算踏出一步,相信有助維護真正記者的尊嚴,也不會影響到新聞自由,對整個傳媒生態會有正面影響。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防暴徒冒充記者 港警將修訂「傳媒代表」定義
    香港警方將修訂「傳媒代表」定義 香港警察公共關系科總警司郭嘉銓今日(22日)致函四個傳媒工會,包括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通知警方將修訂《警察通例》下「傳媒代表」定義。根據修改後的「傳媒代表」定義,如果僅僅持有記協和攝影記協所發出的會員證,不再符合相關定義。
  • 港警擬修訂「傳媒代表」定義,減少「假記者」渾水摸魚
    據港媒報導,香港警方9月22日向4個記協工會發信,稱為協助警方前線人員執行職務,將修改《警察通例》下「傳媒代表」定義,包括持有兩類機構所發出的身份證明文件的記者、攝影師及電視臺工作人員。第一類為已登記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GNMIS)的傳媒機構;第二類為持有國際認可及知名的非本地新聞通訊社、報章、雜誌、電臺和電視廣播機構發出的證明文件的記者、攝影師及電視臺工作人員。香港警方聲稱,有關修訂是為了讓前線警員日後更有效快捷地辨認傳媒代表,以便在不影響行動效率的情況下,儘量配合傳媒工作及提供協助。
  • 港警改媒體定義,黑記將無處藏身?
    香港警方22日宣布,將修訂《警察通例》中關於「傳媒代表」的定義。新修訂下,本地傳媒機構需在政府新聞處發布系統登記,其記者資格才被認可。這一決定,實際上是堵住了香港記協對假記者發證的漏洞,有利於辨別出真假記者。 在去年的修例風波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假記者置身警方及暴徒之間,他們的工作也不是採訪,而是阻撓警方執法,為暴徒爭取逃亡時間。更有甚者,有些人穿上黑衣就打砸搶燒,套上黃背心又變回「記者」,兩種角色不停轉換。
  • 港警修訂「傳媒代表」定義 只拿記協會員證不管用了
    香港警方22日表示,將修訂《警察通例》下「傳媒代表」的定義。對此,香港社會認為將有效規範化記者身份,防止「黑記」擾亂社會秩序。  據香港電臺22日報導,新定義下的「傳媒代表」是已登記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的傳媒機構,或國際認可及知名的非本地新聞通訊社、報章、電臺和電視廣播機構,所發出的身份證明文件的記者、攝影師及電視臺工作人員。
  • ​撕下香港假記者的畫皮 | 人民銳見
    針對去年6月以來自稱「記者」的人群涉嫌阻礙警方工作甚至襲擊警務人員,香港警方日前宣布修訂《警察通例》下關於「傳媒代表」的定義,香港媒體只包括已登記特區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的傳媒機構
  • 這一回,港警向假記者出重拳了!
    這一回,港警出手了!警方22日向四個傳媒協會發信,指今日起修訂《警察通例》「傳媒代表」的定義及前線人員協助傳媒採訪的指引。經修訂後,傳媒代表即包括已登記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GNMIS)的傳媒機構,或國際認可及知名的非本地新聞通訊社、報章、雜誌、電臺和電視廣播機構發出的身份證明文件的記者、攝影師及電視臺工作人員。
  • 假記者頻頻出沒暴亂現場,香港警察終於出招:記協會員證不管用!
    香港警方昨日(22日)去函四個傳媒工會,表明將修訂《警察通例》下「傳媒代表」定義,不再承認由記協及攝記協發出的記者證。這意味著,此後只是持有記協和攝影記協所發出的會員證,不再符合警方的「傳媒代表」定義。據了解,香港記協會員證的申請門檻甚為寬鬆,其中學生會員證只需付20港元就得手。
  • 3名港警已上訴,建制派擬提案立「辱警罪」
    24日,又有建制派議員建議訂立「辱警罪」,為警隊爭尊嚴。22日,超過3萬名香港現役、退休警察聲援7警現場香港律政司證實:七警案三人率先提上訴香港律政司昨晚(23日)證實,7名港警中的3人已於本周一(20日)就定罪及刑期提出上訴。
  • 香港警方重拳出擊治理媒體亂象,「假記者」作威作福的日子到頭了!
    信中稱香港自去年6月起發生一連串公眾活動,吸引數以百計的記者赴現場採訪,但警方多次發現有自稱記者的人混入人群,涉嫌阻礙警方工作甚至襲擊警員,增添警方執法的難度。警方尊重新聞自由和傳媒採訪的權利,「傳媒代表」的定義經修訂後更清晰明確,能讓前線警員更快捷、有效地辨識傳媒代表,在不影響行動效率的情況下儘量配合傳媒工作。
  • 港媒:為防「攬炒派」故意拉布,建制派提出修訂《內務守則》
    鑑於「攬炒派」屢次以呈請書方式插隊作辯論「拉布」,令議員議案無法處理,新修訂建議須交付專責委員會的議案,除非事先獲得內會通過,否則不能插隊進行辯論,而是排在個別議員動議的議案之後。 據悉,今次的修訂內容經過千錘百鍊後產生,而修改《內務守則》只需獲得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同意,再提到內會通過便告完成,較為快捷。
  • 元朗示威96人被票控5人被捕:區議員舉「港獨」標語被拷走
    被捕人中有兩名男子分別為香港區議員周偉雄及立法會議員許智峰。警方提醒,違反「禁聚令」將嚴重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警方發布、香港警方舉紫旗 圖自香港警方臉書21日,香港特區政府也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違法群組聚集。
  • 香港導演高志森:涉港國安立法助演藝界撥亂反正
    【解說】日前,成龍、汪明荃、王祖藍等2600多名香港文化演藝界人士發表聯署聲明,以支持涉港國安立法決定,著名導演及製片人高志森也名列其中。6月5日,高志森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社會對於支持涉港國安立法是一致的,法案有助於藝術界撥亂反正。【解說】高志森表示,黑色暴力沉重打擊香港電影業,原有的拍攝計劃紛紛延後,很多從業者失業,因無戲可拍而轉行的人不在少數。
  • 香港縱暴議員威脅港警「一哥」:會在區議會「好好招呼他」
    暴徒做出堵路、打砸、襲警等惡劣行徑的同時,一些香港縱暴派議員也跳出來「秀下限」,有人對港警恐嚇、叫囂,還有人威脅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稱要在區議會「好好招呼他」。香港《文匯報》20日報導稱,在昨天的集會現場,香港立法會民主黨議員兼元朗區議員鄺俊宇曾恐嚇警員稱「一定搵(找)到你」,疑似企圖把警員資料交給外國「制裁」。
  • 「愛國者治港」在港引共鳴 梁振英:任何地方都如此
    「愛國者治港」在香港引共鳴,梁振英:任何地方治理者都必須是愛國者,香港不可能是例外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全國人大常委會劃下紅線,4名泛民議員遭DQ(取消資格)。此舉在香港社會獲得廣泛支持,輿論熱烈討論「愛國者治港」。
  • 造謠自己被捕,香港一區議員被港警拘捕
    (觀察者網訊)11月25日晚間,香港警方新界北總區公眾活動調查組總督察羅禮謙通報稱,港警今日就一宗涉嫌浪費警力的案件拘捕了一名港區議員盧俊宇。 盧俊宇21日晚,在社交網站上稱,在元朗區遭到警方恐嚇且被無故被帶回警署,期間被拒絕聯繫律師,之後又被無條件釋放,該情況遭到個別媒體報導並傳播。
  • 港警亮劍,拘捕港毒大小頭目15人!
    「亂港頭目」、「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涉嫌參與2019年8月31日的非法集會以及2017年6月刑事恐嚇東方日報記者案件兩罪。不過,不久3人均獲准保釋。3人將於5月5日在東區法院應訊。首先,是香港警隊迎來了一位愛國、愛港且意志極其強硬的警務處長鄧炳強。鄧炳強一上任,就發起理大之戰、元旦之戰,將港毒組織勇武派暴力主力一網打盡。至此,港毒暴徒再也組織不起成規模的暴力破壞,香港局勢開始扭轉。
  • 大搞毒展、偷襲港警,港毒瘋狂反撲...
    昨天,又有15名港毒議員提交辭職。這是港毒勢力的一次慘敗,也是愛國愛港力量一次重大勝利。此後,港獨勢力將再也無法在特區立法會阻止港府施政,更沒有機會借立法會搞港獨活動了。可是,港毒勢力卻在密謀並實施瘋狂的反撲。
  • 熱點:禍港漢奸黎智英被抓、毒蘋果藥丸,哪些港獨慌了神?
    警方同時將大樓外數條街道全面封鎖,乘搭穿梭巴士上班的員工也被截查。蘋果日報的行政部通知同事因辦公室有突發狀況,不用進辦公室上班。香港警方封鎖現場時,表明只有被港警認定之前沒有阻礙警察執行公務的媒體,才會被邀請到壹傳媒大樓外進行採訪。現場人士透露,《立場新聞》《端傳媒》、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人都被拒絕進入採訪區。
  • 「港獨」議員毛孟靜:我不是中國人!
    其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曾有多年國際媒體記者和香港新聞主持從業經歷,因善詭辭,被起綽號「巫婆」。2018年9月,毛孟靜代表香港立法會出席在柏林舉行的首屆國際國會女議員大會。會上,她故意不坐在放有中國國旗標識的特定座位,反而走到「無國籍人士」區域,擺明寧願做一名「無國籍人士」。被同團參會的香港立法會議員葛佩帆直斥「反中凌駕一切」。
  • 有人假裝記者,有人演唱禁歌丨香港一日
    警方譴責有人利用傳媒專用反光衣,掩飾非法聚集,增加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港警強調,留意到近期越來越多身穿反光衣的人士,在公眾活動中出現,警員難以在短時間內識別他們的身份,增加執法困難。中菲混血街頭藝人被捕周六,中菲混血街頭表演者馬賦馳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