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以來,內蒙古各級公安機關刑偵部門堅決貫徹全國全區公安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公安機關使命任務,按照"政治第一、群眾第一、基層第一、民警第一"的工作要求,大力弘揚新時代「內蒙古刑偵精神」,堅決捍衛政治安全、全力維護社會安定、切實保障人民安寧,成功偵破了一個又一個大案、要案。在偵查破案、追逃攻堅、應對新型犯罪和刑事科學技術等方面湧現出了一批工作紮實、成績突出的先進典型。為進一步宣傳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激勵引導廣大公安民警輔警忠誠履職、擔當盡責,堅決做「兩個屏障」忠誠衛士,我們將通過短視頻分享的形式,走進他們的故事……
今天推出的人物是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杜斌。
個人資料
人物檔案:杜斌,39歲,黨員,三級警督,現任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榮譽: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先後獲評市級破案能手、盟級破案能手、市局先進個人等榮譽。
座右銘:偵查破案就像解難題,每一道題有每一道題的解法,沒有可套用的公式。
在烏蘭浩特市公安局,人們把杜斌稱為破案尖子,他也確實是名不虛傳,2018年以來,他組織偵破現行命案5起、命案積案1起。
2000年8月2日,犯罪嫌疑人李某夥同他人在烏蘭浩特市一居民小區持刀殺死一人、捅傷兩人後潛逃。案發後,烏蘭浩特市警方對李某布網追捕,但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2008年6月,杜斌初到烏蘭浩特市公安局刑警大隊,還是一個刑偵新兵,第一次大考很快就來了。2011年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對網上逃犯進行抓捕,這是杜斌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統一行動。任務下達:抓捕歷年命案網上逃犯李某。
杜斌從核查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的戶籍信息入手,了解到李某逃跑之前曾在煤礦挖煤,杜斌走遍了烏蘭浩特市及興安盟周邊的大小煤礦,特別是對烏蘭浩特市籍的挖煤工人逐一見面,逐一登記,依然沒有獲得有價值的線索。
然而,杜斌從來沒有放棄對李某的追捕,只要出差辦案到了有煤礦的地方,他總要請求當地的派出所民警和他一起到煤礦去走訪,對烏蘭浩特市籍的挖煤工人進行排查,查找李某的蛛絲馬跡。時間過去了八年多,杜斌已經從一名刑偵新兵成長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尖兵。
2019年,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雲劍行動」,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強力緝捕在逃人員,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杜斌主動請纓參加「雲劍行動」,決心將李某抓捕歸案。杜斌運用近幾年出現的刑偵新技術新手段對李某及其親屬進行了細緻的排查,請求上級公安機關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對可疑人員進行比對,同時又整理了這些年自己走訪煤礦的記錄,對未能走訪到的煤礦逐個分析登記。然而潛逃了近20年的李某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沒有任何線索。
杜斌又把偵查重點放在黑龍江省的煤礦資源型城市,他帶領偵查員逐地走訪摸排,但由於近幾年小煤礦關停並轉,現在能進行作業的煤礦已經不多。杜斌分析,隨著李某年齡的增長,再下井採煤的可能性已不大。杜斌轉變思路將煤礦職工生活區一些下崗再就業的工人列為排查重點。經查,發現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內蒙古籍務工人員較多,且在當地已經定居,杜斌和當地刑警一起在七臺河市煤礦職工生活區化裝偵查,以社區登記為由逐戶進行摸排,查到一片拆遷區,這裡大部分住戶已搬走,只有少數租房戶和無家可歸人員在此居住,杜斌和當地民警又對拆遷區住戶排查走訪,當民警走進一個收廢品的住戶時,一名自稱姓吳的中年男子引起了杜斌的注意,因為當民警向該男子詢問身份信息時,該男子說自己身份證丟了,也不記得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民警根據其所提供的姓名在當地戶籍系統和全國戶籍信息中均查詢不到,此人疑點頗多!杜斌讓其他民警拖住這個人,自己在一旁觀察其面部特徵,又與頭腦中李某的在逃信息網上照片比對,進一步確認該男子就是在逃人員李某。時機成熟,杜斌突然向李某亮明身份,李某先是一愣,然後是長時間的沉默,最後承認了自己殺人後改名換姓潛逃的犯罪事實,至此,潛逃近20年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被抓獲歸案。
在近十年的刑偵工作中,杜斌主持和參加偵破各類重特大刑事案件1000餘起,抓獲各類現行違法犯罪嫌疑人300餘名,抓獲部督廳督等各類網上逃犯100餘人,辦案和追逃行程累計上百萬公裡,足跡遍布20多個省(區)、市,挽回經濟損失500餘萬元。
編 輯丨李仁龍
編 校丨魏漢中
主 編丨唐建權
審 核丨於小村
出 品:內蒙古警界全媒
原標題:《攻堅能手||杜斌:勇於亮劍 無悔追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