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唱片: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

2021-01-08 庫布裡克小丑

本文是關於滾石唱片的下篇,上篇標題為:滾石唱片: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在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滾石的歌曲很大一部分都是以歌詞為主要導向。

這個導向,是李宗盛導出來的。

80年代中期,羅大佑暫別滾石,這個時候李宗盛出現了。

那個時代的滾石很神奇,兩個音樂教父竟然機緣巧合地,前後對接在一起了。

有一首歌蠻有意思的,講的是李宗盛自己的事。

《阿宗三件事》。

其中有一段寫道他的早年經歷:

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在還沒證實我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以前我的父親要我在家裡幫忙送瓦斯我必須利用生意清淡的午後在新社區的電線桿上綁上電話的牌子我必須扛著瓦斯穿過臭水四溢的夜市

這樣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後來成為了華語音樂的另一個音樂教父。

這個李宗盛,以他的細膩筆法,對人的細微觀察,寫出了一首首經典名曲。

其中,以女人歌極受讚譽。

他既能寫出陳淑樺的《夢醒時分》,也能寫出張艾嘉的《愛的代價》。

很多人稱他是最懂女人的音樂心理大師。

但他卻稱:其實自己不懂女人,只是將自己代入到對方的角度,從人性出發來寫而已。

1994年,陳凱歌拍了《霸王別姬》,李宗盛為這部電影寫了《當愛已成往事》。

但一開始,陳凱歌是不願意用這歌的:

我一個格局這麼宏大的電影,怎麼能用一首流行歌曲呢?

後來經人遊說後,陳凱歌還是採用了。

而通過這一首歌,李宗盛成功邀請到林憶蓮加入滾石。

這一加入,則改變了李宗盛後面10來年的人生軌跡。

可以說,林憶蓮加入滾石後,李宗盛大把大把的精力都放在打造林憶蓮了。

於是,有了都市女性代言人的林憶蓮形象。

這是一個唱功很厲害的歌手。

在香港,能夠柔情,又能勁歌熱舞的女歌手沒幾個,林憶蓮是其中之一。

那麼多年下來,林憶蓮和李宗盛終究走在了一起。

那麼多年以後,林憶蓮和李宗盛還是分開了。

以致於後來,有人說李宗盛懂女人時,李宗盛給自己補刀:

你看我的婚姻就知道我不懂女人了。

關於李宗盛的專題,之前已做過,在此不再多說。

90年代,世界五大唱片公司(SONY華納環球 EMI,BMG)集體進軍臺灣。

一下子,臺灣唱片業的格局改變了。

包括滾石的老對手飛碟唱片都被華納收購。

一時間,滾石竟然成為那時候僅存的唯一一家本土唱片公司。

當時擺在滾石面前的局面是:少了一個多年纏鬥的老對手。

本應高興的事卻無法讓滾石高興。

因為滾石一下子多了五個新的對手。

這一下,擺在滾石面前的有兩條路:

被收購。

或者:撐下去,堅持自己。

滾石選擇了後者。

同時,五大唱片公司也在搶臺灣本土的資源。

當時,滾石有一些歌手就跳槽到這些唱片公司。

其中有一個人,也是這些唱片公司競相爭取的主力對象。

但他卻說:「我生是滾石的人,死是滾石的鬼。」

--周華健。

這個家裡經營米店的香港人,19歲那年赴臺灣求學之際,被學長引薦,到臺灣一家民歌西餐廳駐唱。

後來,在李宗盛的介紹下,周華健進入滾石擔任助理。

當時這個小小的助理,後來變成了滾石的唱將一哥。

周華健的歌有個特點:

曲調朗朗上口,特別好學。

基本上,他的歌你聽個2遍,就能哼出幾句。

像這首《其實不想走》,一遍下來,簡直就被那「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這幾句給洗腦了。

周華健的金曲實在很多。

每次周華健的演唱會,總會有好幾首歌能夠引發全場大合唱。

加上健康,親民,陽光的形象,周華健是滾石在90年代打造的最為成功的歌手之一。

由於周華健的香港人身份,為了打響香港市場,於是滾石把周華健做為一名大將,直打香港樂壇。

雖然滾石在臺灣本土以外的擴張不算成功,但周華健並沒有讓滾石失望。

一張粵語大碟《弦途有你》,裡面有著幾首周華健國語歌的粵語版本。

更有《濃情化不開》這首在當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中佔得一席之地的經典。

對於這張專輯,有介紹如下:

《弦途有你》以破紀錄的銷售成績,創造了華健在香港的演藝事業巔峰,專輯內經典如雲,完全沒有賞味期限。

註:周華健為《天龍八部》寫的那首主題曲《難念的經》,被譽為唱好比學好降龍十八掌還難。

這麼些年,當時的「陽光遊子」,那年歲慢慢地到了和李宗盛,品冠一起唱那首《最近比較煩》。

從最近比較煩,再到已經可以把自己的一堆金曲放到一首歌裡面唱出來。

然後在歌中問聽眾:

有沒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

一首歌,太少了。

比如《朋友》,怎能不聽不唱。

30多年,周華健說到做到,如今依然陪著滾石。

90年代中期的滾石,開始在臺灣本土之外擴張版圖。

香港,東南亞,甚至內地。

有一個版圖,滾石做得很好,甚至登峰造極了那一領域。

魔巖。

魔巖的締造者是張培仁。

就是他,為滾石創辦了魔巖唱片。

其中,有一批內地的搖滾青年,這些名字現在已成為記憶,但提出來仍然響亮。

唐朝,黑豹,魔巖三傑。

張培仁是個帶著些「偏執的理想主義」的行動者,他一直相信且堅持著: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

於是,那個時代,中國內地的搖滾合集《中國火》出街了,燃起的烈火熊熊炙烤著。

更多人聽到了唐朝樂隊,聽到了黑豹,聽到了何勇,張楚,竇唯。

更有著魔巖三傑在香港造成轟動的那場演唱會:

搖滾中國樂勢力。

本來以為,這場演唱會是中國搖滾的一個新開始。

沒想到,卻成為了一個巔峰。

關於這場演唱會的專題,小丑之前做過,不再複述。

那個時代,現在想起來還充滿了魔力。

張培仁說道:

常常有人說,當年我們做了多麼偉大的事情,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偉大的唱片公司。偉大的是那個時代,唱片公司只是邀請音樂人來錄音,協助他們推廣而已。不可能憑空生出來一個。那個時代的好處是絕無僅有的理想主義的時代,背後有非常多歷史沉澱,積累了很多的壓力和很多的助力。

說到搖滾,在90年代初,在滾石能扛起搖滾這面大旗的,必然要說伍佰。

伍佰這個名字有意思,別看他現在在臺上狂野,披著一頭長髮就以為他壞。

小時候的伍佰擔任班幹部,學習成績很好,5門考試科都是100分。

所以,伍佰就這麼叫開了。

伍佰是個很全能的歌手,唱作俱佳。

同時由於他的樣子和說話的口音,所以也被稱為臺客代表人物之一。

臺客,原意為普通話說不標準的臺灣人。

如果您注意看伍佰唱歌,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的嘴型一般是平平像兩邊張開的。

比如「是」這個音,一般來講嘴唇是要稍微往前凸的,不過伍佰的嘴唇就平攤了。

其實伍佰看起來酷,但是看多了,會發現其實他蠻好玩的。

比如他會有些冷幽默。

比如在《突然的自我》現場版中,伍佰間奏時說:

「來來來,喝完這杯,還有一杯;再喝完這杯,還有三杯。」

底下歌迷興奮地尖叫。

而為了那首《你是我的花朵》,伍佰還特地去設計了一款花朵舞。

這首歌的副歌重複次數較多,所以每次唱這歌,伍佰都要跳好幾次花朵舞。

伍佰本人多才多藝,小時候他曾經想當畫家。

長大後,在成為歌手之前,伍佰還做過業務員,賣過保險,擺過地攤。

很難想像,在公眾面前讓人感覺不善言辭的伍佰,做銷售是一個什麼樣。

但,伍佰還有一個身份:攝影家。

伍佰的搖滾受眾很廣,不小眾。

或者,有的人喜歡用另一個代名詞:商業化。

給自己寫,能搖滾;給不同的人寫歌,他能寫出不同的感覺。

給萬芳寫,就能寫出《夜照亮了夜》;給張學友寫,能寫出《如果這都不算愛》;給那英寫,則有《我不是天使》。

1994年,伍佰的《浪人情歌》專輯問世。

這張專輯,被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評選為當年的十大專輯。

但如果您仔細看專輯的封面,會發現歌者寫的是伍佰+CHINA BLUE。

也就是說,其實這張專輯是以樂隊的形式推出的。

但和普通樂隊形式不同的是,這個樂隊中,又以伍佰為焦點。

這個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實際來說,其實這是一個樂隊。

沒人會說五月天是阿信的樂隊,但有人會說CHINA BLUE是伍佰的樂隊。

和伍佰有了多次合作的萬芳評價伍佰:伍佰身上具有反叛與浪漫同時兼具的特質。

他寫給萬芳的那首《夜照亮了夜》,由萬芳唱來是她的味道。

但經由伍佰改編後,其實曲風還相對緩和些,但卻有著伍佰自己那種搖滾感覺。

至於伍佰這首名曲,其創作靈感也有著滾石的一種人文意義。

這首歌搖滾很硬,但卻是受啟發於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

話說當時伍佰看完這部小說後,很喜歡。

於是有感而發,寫了這首歌。

問題是,寫完後找不到合適的歌名。

於是,伍佰直接把書名套了上去,滾石又誕生了一首名曲。

至於滾石20年的後期,最後大為輝煌的一段時期,應該就是任賢齊那段時期了。

說道任賢齊,要先說製作人小蟲。

小蟲也是滾石的一位王牌製作人。

雖然名氣不如羅大佑,李宗盛,但是寫的很多歌,也是響噹噹的。

除了昨天說的李麗芬的兩首歌外,再隨便列舉幾首:

黃鶯鶯的《葬心》,電影《阮玲玉》的主題曲。

鍾鎮濤《只要你過得比我好》,小蟲詞曲。

張惠妹《我可以抱你嗎》

梅豔芳《親密愛人》,在滾石30年演唱會上,小蟲詞曲,唱了這首歌。

而90年代後期,小蟲最為人熟知的,當屬任賢齊這曲《心太軟》。

口語化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一下子,任賢齊翻身了。

一直在滾石30年的演唱會上,任賢齊依然把這首歌稱為改變他音樂生命的歌。

任賢齊就此紅了。

在《心太軟》後,任賢齊還唱紅了好多好聽的歌。

那個時期,任賢齊紅的發紫。

發紫到什麼程度?

--1998年的任賢齊專輯《愛像太平洋》,在臺灣唱片銷量突破103萬。

這個記錄,一直保持至今。

它的記錄並不是銷量記錄,而是:

這是臺灣實體唱片到目前為止最後一張破百萬的專輯。

只是,實體唱片的沒落,以及唱片業沒找到合適的承接方式,使得整個唱片環境大幅度衰變。

第三個十年的滾石,也不例外。

後來,滾石的歌手縮減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雖然在2000年以後,滾石也還有五月天,劉若英,梁靜茹這些人可以撐著市場門面。

只是,和全盛時期相比,景象已經大不同了。

即使如此,滾石的好,也只有聽過的人才明了。

李宗盛的《鬼迷心竅》寫道: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

我想,聽過滾石的人,至少也會有一首歌是多年忘不了的。

對於音樂,滾石創辦人之一接受三聯生活周刊訪問時,對一個問題是這麼回答的:

問:那是不是會有這樣的可能呢,再過一二百年,那時候的人聽的流行音樂都是我們今天創作的這些作品?

段鍾沂:這個我不敢講,我也是這樣想的。我是在想有一天我的兒子、我的孫子、我的孫子的孫子都還在聽羅大佑……

滾石故事太多,短短兩篇文章,也只能寫出其中的一小部分。

最後,對於那個時代,那段日子,我想就以這首歌來結尾吧:

我來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輕輕地唱,你慢慢地和。。。

相關焦點

  • 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曾經無話不談的我們,聯繫逐漸變少,再見時的寒暄,讓我回想起曾經跟你分享生活的那段時間,如今了解你只能跑到你的朋友圈,看到的是僅三天可見的提示,我們最終走散,唯有回憶銘記於心。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
  • 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是什麼歌?李宗盛《鬼迷心竅》完整歌詞
    近段時間以來,在抖音等各大短視頻平臺上面有一首老歌火了起來,在這首歌當中有一句歌詞是: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是一首什麼歌呢?據悉,這首歌的歌名叫做《鬼迷心竅》,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  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什麼歌  「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是歌曲《鬼迷心竅》當中的一句歌詞,演唱者是李宗盛。
  • 歌迷 | 我去了趟滾石唱片的辦公室
    所以,即便對於「分享」這件事熱情不高,我還是想慢慢地,在這裡將我「歌迷」的部分,逐漸做一些整理並呈現,算是分享,或許更多的是要提醒自己,我的熱愛,仍在某處。滾石唱片進門處的LOGO2018年12月28日,我去了趟滾石唱片的辦公室。
  • 「我也不知道你究竟哪裡好,這麼多年,我真的就是忘不掉」
    枕頭裡,藏著早已發黴的夢,夢裡,又住滿了無法擁有的人;有多少人那一句,祝你幸福,背後還藏著一句,我依然愛你。長大後,才終於明白,原來,真的有互相喜歡的兩個人,到最後,沒能在一起,迫不得已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 滾石唱片
    只不過好像這兩家都不會包裝對方的旗手,兩位在新公司都有點水土不服。以當時的商業成績看,滾石基本上沒贏過飛碟,而且基本上屬於後手,只有一仗滾石算是贏得漂亮,那就是羅致香港的「過江龍」來臺發展國語唱片事業。在當時飛碟已經經由其對應代理公司華納開始和香港華納合作的情況下,滾石還成功挖到了後者的一些香港歌手、樂隊,包括杜德偉和Beyond等到旗下。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5):「魔巖三傑」和「後滾石」時代
    當「魔巖文化」撤出內地時,很多歌迷感到了巨大的空虛和落寞,但還有更多的歌迷在關心滾石未來的路究竟會通向哪裡?被五大唱片公司圍攻的「後滾石」時代1996年,整個臺灣流行樂壇的面貌風雲驟變。臺灣另一家本土唱片公司,同時也是滾石多年「老對頭」的飛碟唱片,被國際唱片巨頭華納公司正式收購。
  • 《滾石愛情故事》:歌短情長,念念不忘.
    ——愛上了好朋友怎麼辦?如果友情變成愛情,另一種幸福是否還能甜蜜繼續?"有人問我你究竟是那裡好/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是鬼迷了心竅也好/是前世的因緣也好/然而這一切已不再重要/如果你能夠重回我懷抱"~一個人的成全好過三個人的糾結。
  • 滾石唱片40年的十大專輯,你聽過幾張?
    歌曲的曲目間隙之間還配有三毛的自我獨白,聽完備張專輯,會有一種徹底迷戀此中的不著實感。作為滾石歷史上編號第1的唱片,此中的唱片介入者為滾石遙遠的開展供應了太多的先進人才。李宗盛、陳楊、王新蓮介入了譜曲,黃韻玲介入了編曲。
  • 第31屆金曲獎「滾石唱片作品」入圍名單
    周華健、黃韻仁、黃婷、武雄、十方、小寒、鄧緯聖、洪浚程攜手創作,陪你喚醒心中最初的少年。這張專輯由滾石唱片發行,音樂以民謠搖滾為基底,找來周華健的老搭檔Eric(黃韻仁)製作、編曲,也跟華健一起譜曲。幾把吉他,幾個夥伴,加上渾厚真切的好聲音,讓人遙想起披頭四狂放自在的年代。好歌不難,只需用最真誠的方式、最深層的語言講出他想跟世界說的話。
  • 「滾石唱片」的輝煌往事,可惜如今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了
    一上臺就質問前面唱英文歌的同學,你一個中國人,為什麼唱洋歌?當天,李還特意準備了一支可口可樂,滿腔激憤道:我在國外,喝可口可樂,唱的是英文歌,如今回到臺灣,還是喝可口可樂,唱英文歌,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四濺的玻璃渣嚇壞了同學。一陣狂噓中,李雙澤無視嗆聲,唱完本土歌謠《補破網》,拂袖而去。
  • 你也許不知,曾經的滾石唱片有多用心
    當時,《滾石》雜誌的logo是一隻小鳥,後來我們最常見到的箭靶logo則代表滾石唱片,並一用就是三十多年。曾經有人說,當年的滾石唱片不像傳統意義上的商業唱片公司,而是更像一家廣告公司或創意公司。單看他們的宣傳物料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 滾石唱片:最後的輝煌
    即使在五大唱片公司分割亞洲市場的情況下,他們仍然持續保持與最重要的歌手的合作,30年來不間斷為整個東南亞音樂市場輸出了很多有影響的流行音樂。沒有滾石唱片,華語地區流行音樂不會像今天這樣繁榮豐富。在滾石30周年演唱會前夕,記者採訪了滾石公司的兩位創辦人段鍾沂、段鍾潭兄弟,這也是段氏兄弟30年來第一次同時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段鍾潭:以後有沒有唱片公司,無所謂三聯生活周刊:滾石在30周年舉辦了這麼大規模的演唱會,在過去10年、20年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演唱會嗎?
  • 《浩·外》 我的滾石年代
    以至於現在我都認為巨蟹是最好的,像滾石當年尋人看星座一樣,我也會冥冥中更在意大巨蟹。伴隨著炎炎夏日,巨蟹來了又走,此時是不是應該有一個不得不說的滾石故事呢?好吧,雖然臺劇率先播放了《滾石愛情故事》,讓我深感被劇透,但,還是會不同吧,記錄下我的少年遊,你的青春夢,我們共同的滾石年代。
  • 滾石唱片和華語流行音樂的30年:未來的主人翁
    從黑膠到卡式帶、CD,然後DVD,容量越來越大,儲存方便,也不容易損壞。但老實說,我不太相信不容易損壞的東西。我寧願相信那些會壞掉的、你隨時要小心他會不見的東西。」最後,周華健想到了,滾石也支持了他的想法,他寫《明天我要嫁給你》,一個男人去當花旦,是前所未有的;他寫《刀劍如夢》,有古詩詞的底蘊,又有芭樂歌曲的韻味,不香港、也不臺灣,就是很周華健;他還寫《有故事的人》,不像羅大佑那麼沉重,也不像李宗盛那麼世故,留存我們內心僅有的那一點點美好。
  • 山口百惠到底美在哪裡,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何人們依然忘不了她?
    山口百惠到底美在哪裡,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何人們依然忘不了她?山口百惠,曾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掀起的颶風,直至今日仍留有餘響,她那清純的面容,俏皮可愛的小虎牙,淺淺的笑容,代表了那個時代人的審美。山口百惠嫁給三浦友和已經39年了,這意味著百惠已經隱退39年。
  • 「滾石唱片」的巨星們,和興衰變遷史
    一上臺就質問前面唱英文歌的同學,你一個中國人,為什麼唱洋歌?當天,李還特意準備了一支可口可樂,滿腔激憤道:我在國外,喝可口可樂,唱的是英文歌,如今回到臺灣,還是喝可口可樂,唱英文歌,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 說罷,將可樂瓶擲碎在地,憤然道: 「我們要唱自己的歌!」 四濺的玻璃渣嚇壞了同學。
  • 四十年的滾石裡裝著你我光陰的故事
    1985年加入滾石後,李宗盛製作的第一張唱片,就是張艾嘉的《忙與盲》;1989年,他為陳淑樺打造的《跟你說聽你說》,成為臺灣第一張破百萬銷量的專輯。華語樂壇由此真正意義上跨入唱片工業時代,滾石也自此步入全盛時代。
  • 滾石唱片三巨頭之一,周華健、任賢齊、李麗芬、杜德偉都由他捧紅
    ,但是多年過後,已經功成名就的小蟲,再回到當初的住處,乾爹已經不在了……當小蟲想起老人孤零零離去的身影,便觸情生情的寫出了「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為什麼你不說話……」這首歌收錄在1989潘越雲專輯《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中,還獲得了臺灣金曲獎,最佳專輯等多個獎項,而且小蟲一人就為這張專輯貢獻了《又愛又怕》等5首歌,佔了專輯的半數創作,從此以後,小蟲製作的專輯,本人參與的詞曲創作基本都在五首以上
  • 「音樂老頑童」段鍾沂、段鍾潭兩兄弟與他們愛了39年的滾石唱片
    任賢齊:「我讀大學時,得知滾石要幫趙傳出唱片,就留下了深刻印象,滾石真不是一家以貌取人的唱片公司!任何有才華的人都有機會出唱片。」,他們都不錯過,但凡是好歌手,他們都毫不猶豫籤下。但好在兩兄弟還手握著這麼多年積攢下的歌曲版權,並且還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老臣
  • 「音樂老頑童」段鍾沂、段鍾潭兩兄弟與他們愛了39年的滾石唱片
    任賢齊:「我讀大學時,得知滾石要幫趙傳出唱片,就留下了深刻印象,滾石真不是一家以貌取人的唱片公司!任何有才華的人都有機會出唱片。」與趙傳類似,滾石還籤了羅大佑,一個極具人文關懷的「音樂詩人」,結果滾石賠得一塌糊塗,但靠著雜誌與出版社的利潤,讓兩兄弟一直不改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