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抵靶心,才能打得準
左右開弓快槍手
■楊相騰 魏 寅
人物名片:熊盛順 武警上海總隊某特勤中隊戰士,上士警銜,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楊相騰攝
射擊比武進行到最後一輪——自動步槍快速精度射擊。上士熊盛順背對目標,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射擊命令下達後,他迅速轉身、換彈夾、上膛。
「砰——砰」的槍聲,奏出一曲歡快的打擊樂,31秒10發子彈全部命中目標。
初見熊盛順,很難將這張娃娃臉跟金牌射手聯繫起來。「兄弟部隊好幾次想把他挖走,不過還是被我們留下了。他可是我們中隊的寶!」指導員李峰介紹說,熊盛順對手槍、步槍、班用機槍都很精通,還帶出了20多名神槍手。
為了摸索射擊方法技巧,熊盛順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辛勞。
2007年,熊盛順在新兵連第一次摸槍就打了個「零蛋」。班長於凱飛檢查靶紙時發現:彈著點集中在靶紙右下方。校槍沒有問題,那就是瞄準出了問題。熊盛順生性好動,卻被於凱飛硬是摁在了據槍位置上。熊盛順一絲不苟地據槍,反覆體會瞄準技巧,每天3小時,風雨無阻。曬脫了一層皮以後,熊盛順找到了感覺。新兵考核,熊盛順以5發50環的成績為新訓畫上完美句號。
「當兵就要當老A!」熊盛順愛看《士兵突擊》,一心想當特種兵。特勤中隊在全支隊選拔特戰隊員,他第一個報了名。24個課目全優、總分排名第一,熊盛順毫無懸念地入選。事實證明,熊盛順在快速反應、準確判斷和精度速射上天賦異稟,中隊組織房間突入訓練,他每次都能快速擊中「歹徒」,且從未誤傷過人質。
2012年5月,熊盛順參加武警部隊組織的偵察兵集訓。越是高手雲集,越能激發他昂揚的鬥志。他沒日沒夜地泡在訓練場。汗水浸透特戰服,被太陽曬乾後變成斑白的鹽漬,旋即又融化在汗水裡。由於練得太狠,熊盛順扭傷手腕,劃破手掌。但在最後的考核中,他咬牙堅持,摘得徒手攀登和手步槍速射兩個課目桂冠。
這次受傷的經歷啟發了熊盛順:如果右手受傷,或者掩體更便於左手射擊時,換手射擊是不是更能確保任務的完成?他向中隊長餘京金提出了建議,獲得認可後,他一頭扎進圖書室,翻資料、做筆記,研究出一整套訓練方案。依靠他的方案,特勤中隊全體作戰隊員左手手槍射擊優秀率達到了90%以上。
那年10月,熊盛順參加追擊一夥犯罪分子任務,帶一個小組從側面迂迴包抄。面對罪犯們的瘋狂抵抗,熊盛順毫不畏懼,率先隱蔽接近,果斷開槍擊斃1名歹徒,出色完成了捕殲任務。
「這不僅是血性膽氣,更是一種戰鬥本能。」對熊盛順來說,每一次在戰場上以命相搏,都源自訓練場上的千錘百鍊。去年初,上級組織特戰分隊集訓,爬泥潭、扛圓木、鑽火網等數十個課目連貫實施。熊盛順在訓練中不慎摔傷,腳踝腫得像個饅頭,仍咬著牙衝鋒一線,完成全部課目並取得名次。
最近,熊盛順又開始了新課目的鑽研:戰鬥發起時如何快速槍彈結合併上膛。「戰鬥的勝負決定於分秒之間。反恐尖刀,就應該把速度練到極致。」熊盛順說,在他帶的班裡,目前換彈夾上膛最短用時僅0.9秒。
心聲
做一顆會思考的子彈
■熊盛順
處突反恐戰鬥隨時可能打響,只有把「最壞的打算」想在今天,才能為未來走上戰場添一分勝算。因此,特戰隊員要做一顆「會思考的子彈」,在思考中提升技能,在實戰中積累經驗。只有這樣,才能破解訓練中遇到的難題,才能有效履行職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