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子彈上一線——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特勤中隊反恐紀事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圖為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特勤中隊組織班組開展戰術訓練時,官兵在對一處廢舊工廠進行搜索。  李鵬攝

  □ 本報通訊員 謝析搏 王國銀

  □ 本報記者   陳麗平

  迎著子彈上一線,對和平時期的大多數軍人而言,或許只是一句口號,但對駐守反恐一線的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特勤中隊官兵來說,不僅僅是響徹天山大漠的鏗鏘隊歌,更是直面生死的真實寫照。

  2014年4月27日,習主席視察該中隊時親切勉勵官兵:越是複雜嚴峻的環境,越能磨礪意志本領。希望大家牢記職責、再接再厲,為祖國和人民再立新功。

  深情的囑託,巨大的鼓舞,沉甸甸的責任。中隊官兵始終牢記習主席囑託,鐵心向黨、苦練精兵、精武強能,打贏了一場場反恐維穩硬仗,交出了一份份優秀答卷。

  一連串閃光的榮譽見證了官兵們的矢志信念和奮鬥足跡:中隊18次被表彰為基層建設先進(標兵)中隊,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武警部隊授予「反恐先鋒中隊」榮譽稱號,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

  將忠誠鐫刻在靈魂深處

  車廂內,空氣凝固,官兵們緊攥著子彈已上膛的鋼槍。

  情況通報顯示:一夥暴恐分子在數公裡範圍內設置路障,在多處同時打砸焚燒過往車輛。接到增援命令後,中隊官兵立即登車向事發地域開進。

  現場的情況遠比預想的複雜。到處火光沖天、爆炸不斷,幾輛大貨車正冒著濃煙,空氣中瀰漫著血腥味,一夥暴恐分子正在施暴。到達現場後,官兵們如下山猛虎,向暴恐分子直撲過去。據槍、射擊、抓捕,經過7個多小時激戰,成功平息了事態。

  這邊戰火剛熄,那邊戰鬥再次打響。10餘名暴恐分子四處逃竄,企圖製造更大事端。中隊官兵立即對方圓20公裡內的沙丘地、紅柳灘、蘆葦溝等地展開拉網式搜捕。

  在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特戰隊員們連續搜索3晝夜。直到第4天黃昏,隊員們在棉花地發現了暴恐團夥的藏匿窩點。兇殘的暴恐分子見行蹤敗露,手持砍刀、長矛、鋼叉向搜捕隊員撲來。特戰隊員們毫不手軟,一舉將暴恐分子制服。

  直面生死考驗,盡顯英雄本色。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政委段天傑介紹,特勤中隊官兵傳承了「忠誠、勇敢、團結、善戰」的隊魂,以能打硬仗、惡仗、險仗著稱,在一次次生死博弈中化險為夷,是名副其實的「尖刀」上的「刀尖」。

  忠誠,是中隊每名官兵鐫刻在靈魂最深處的鮮明烙印。

  中隊原排爆班班長甘文杰服役滿12年,在死亡線上徘徊了近百次。今年初,已轉業回家待安置的他突然接到中隊請求:「在一起暴恐事件現場,發現了結構複雜的爆炸裝置,希望你能夠回來。」甘文杰二話沒說,立即打上背包,重返戰場。

  暴恐現場的複雜情況令人膽戰心驚。一個碩大的爆炸裝置被放置在民房裡,X光機照不透,機械手臂無法抓提,排爆機器人無法承受其重量。面對這個龐然大物,甘文杰倒吸了一口涼氣。

  「只能人工轉移銷毀,才能保證群眾安全。」甘文杰果斷下定處置決心。然而,戰友們都知道,人工轉移就意味著他要摘去防護手套進行作業,一旦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有戰友勸甘文杰別管了,可他卻義正辭嚴地說:「我不上,讓誰上?」甘文杰在另一名排爆手的配合下,用毫無防護的雙手抬著爆炸物一點點往外挪動,不到300米的距離,他們整整抬了半個小時。最終,爆炸物在安全地帶引爆。

  近年來,中隊先後參與處置各類重大暴恐事件20餘起,排除爆炸物200多枚,在反恐維穩最前沿築起了一道堅實防線。

  生死面前總能臨危不懼

  走進中隊榮譽室,讓人震撼的,不僅僅是近百個獎牌證書,還有戰鬥中一件件血跡斑斑的作戰服和繳獲的一枚枚土製炸彈、一把把大砍刀……這些戰鬥留下的實物,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每次戰鬥的驚險與慘烈。那麼,是什麼讓官兵們能在生死搏殺中迸發出如此大的能量呢?

  「血性和血戰到底的勇氣!」中隊指導員楊皓的回答,雖簡短但鏗鏘有力。

  有一年,5名暴恐分子行兇後藏匿在一個廢棄平房內,憑著自製獵槍和爆炸裝置,進行負隅頑抗。危急時刻,上級命令特勤中隊處置。時任中隊長王剛一腳把門踹開,正準備突入房屋時,暴恐分子向他腳下扔來一枚土製炸彈。王剛毫無懼色,迅速躲避,爾後一個翻滾進入房屋,果斷還擊。

  「面對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隊官兵憑藉著一股橫刀立馬的豪氣、有我無敵的勇氣、決戰決勝的底氣,方才屢戰屢勝、所向披靡。」中隊長劉琳說。

  眼前的這名戰士,深眼窩,高鼻梁,相貌普通,初見面時還略有侷促。但一聊起熟悉的戰鬥,他的眼睛仿佛放出光來。他就是在一次戰鬥中擊斃6名暴徒的一等功臣吳蛟。

  茂密的叢林裡,危機四伏。吳蛟和他的10名戰友站在林地邊,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可能與潛藏著的敵人短兵相接。

  「啊!」一聲驚呼,那是上等兵賀洪良搜索的方向。兩個匍匐在地上的黑影突然起身朝賀洪良撲去。千鈞一髮之際,吳蛟猛一蹬地,後發先至。移動中,他調轉槍口,據槍、瞄準、擊發,暴徒雙雙倒地。一連串動作乾脆利落。

  搜索還在繼續。突然,前側樹叢中一道寒光在手電光束中閃過,敏銳的吳蛟立即示意戰友迅速從兩翼包抄。果不其然,3名暴徒意識到位置暴露,狗急跳牆衝了出來。雖陷重圍,吳蛟卻臨危不亂、沉著應戰,將暴徒一一擊斃。

  在毫髮之間決勝的排爆戰鬥,最為考驗官兵的智勇和心力。

  排爆手陳冰威的面前,散布著十幾個大小不一、裝置各異的炸彈。

  經過短暫勘察甄別後,陳冰威開始從清理引線人手。他端著沉重的機械手臂,進行細至毫釐的精密操作。幾個小時後,10枚炸彈被成功拆解。

  最後,只剩下一枚被安放在麵包車上的炸彈了。陳冰威經過仔細查看周圍後,果然在側面發現了另一個觸發裝置。他採用先車彈分離、後拆除轉移的辦法,歷時3個小時作業,終於啃下了這塊最硬的「骨頭」。

  複雜環境練就一身硬功

  取得一場戰鬥的勝利或許帶有運氣的成分,但數十場真刀真槍的反恐戰鬥都能完勝,則是憑藉特勤中隊官兵過硬的本領和底氣。

  在令人羨慕的光環下,旁人只記住了特勤中隊的榮耀,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背後付出的艱辛努力。中隊官兵始終牢記「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的隊訓,不斷在挑戰極限中把制勝本領練到極致。

  「寧把血汗灑在訓練場,也絕不能失利於戰場。」中隊始終堅持反常規訓練,官兵們有車不坐練奔襲,有橋不過練泅渡,有路不走鑽山溝,在近似實戰的複雜陌生環境中練就一身硬功。

  那年,中隊35名官兵連續一個多月戰鬥在一線,先後完成武裝巡邏、沙漠叢林搜索、武裝清查等10餘項任務。沒想到歸隊後第二天,中隊就又組織開展為期2周的「魔鬼」訓練:每天武裝5公裡越野、攀登、400米障礙、擒敵、10公裡耐力跑。

  「戰鬥歸來不休整,直接進行大強度訓練,這也太不近人情了。」一些官兵有些想不通。

  「這次任務暴露出隊伍在長途奔襲、陌生地域戰術協同等方面還存在問題,必須馬上填補『短板』。因為戰鬥沒有『休整日』,隨時可能會打響。」訓練第一天,劉琳的一番話為官兵們解開了心結。劉琳認為,越是在容易鬆懈的時候,越要超常規練兵、超極限淬火,方能在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在特勤中隊,由於訓練任務重、險難課目多、危險係數大,不少官兵都留下過傷疤。一次考核中,戰士謝春紅在通過獨木橋時,突然腳底一滑,一頭撞在橋樁上,鮮血頓時順著臉頰染紅了他的作訓服。就在考官準備發出中止考核的信號時,謝春紅卻選擇了堅持,並最終奪得了季軍。事後,他的傷口縫了4針,留下了5釐米的傷疤。小謝卻樂呵呵地說:「傷疤,是特戰隊員最美的勳章。」

  人人都是「刀尖子」,個個爭當「壓艙石」。近年來,中隊先後7人榮立一等功、11人榮立二等功、140人榮立三等功,2人被表彰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

  訓時忘死 戰時逢生

  □ 短評

  韓輝 段天傑

  在歷經一場場驚心動魄、生死搏殺的戰鬥後,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特勤中隊官兵總結提煉出「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這句豪氣血性的隊訓。乍一看,似乎有點不科學,但細細品味,卻是對軍人精神特質最恰到的詮釋。它不僅是中隊官兵融入骨髓的「動員令」,更是直面生死的「衝鋒號」。

  軍人的狀態只有兩種:打仗和準備打仗。從某種意義上講,準備打仗比打仗更重要,如果認識不到位、準備不充分、訓練不託底,打仗就沒有底氣,甚至不戰自敗。特勤中隊官兵之所以能打贏20餘場反恐維穩硬仗,靠的就是平時的千錘百鍊。

  反恐戰場短兵相接,時刻面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生死瞬間,取勝之道並無捷徑,全靠平時近乎苛刻的實戰化訓練。「往死裡練」,就是要把本事練到極致,在不斷挑戰自我、挑戰極限中,擠壓能力提升空間,實現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訓時忘死,戰時逢生;訓時貪生,戰時難生。廣大官兵只有叫響「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的豪言壯語,才會在心底升騰起忠誠使命的信仰之情,才能做到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確保一聲令下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

  (作者分別系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支隊長、政治委員)

相關焦點

  • 武警上海總隊九支隊特勤中隊365天全時反恐備勤
    特戰隊員經百米障礙後,還要保持定力穿針    本報記者 張海峰 攝 4月5日,武警上海總隊召開表彰大會,武警上海總隊九支隊特勤中隊獲評全國武警部隊基層建設「十大標兵中隊」,並榮立集體一等功。作為維護上海社會穩定的反恐「鐵拳」,該中隊365天全時反恐備勤,每天訓練時間不少於12個小時。 特勤中隊有一個響亮的名號,「獵豹突擊隊」。多年來,中隊先後參加大型活動核心區武裝備勤、劫持人質事件處突、搶險救災戰鬥50餘次,完成世博會、亞信峰會、G20峰會等活動安保200多次。去年8月,首屆「鋒刃」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在京郊某基地舉行。
  • 武警新疆總隊某特勤中隊錘鍊反恐作戰能力紀實
    版面圖【新聞回放】2014年4月27日下午,習主席來到武警新疆總隊某特勤中隊,看望慰問官兵。在中隊榮譽室,習主席聽取了中隊打擊暴力恐怖活動的戰鬥情況,勉勵大家牢記職責、再接再厲,堅決完成以執勤處突為中心的各項任務,為祖國和人民建功立業。「用特殊手段磨礪『特戰尖兵』、靠特殊舉措鍛造『特戰尖兵』、在特殊戰場檢驗『特戰尖兵』。」這是武警新疆總隊某特勤中隊每名官兵成為特戰隊員前立下的誓言,習主席視察中隊後,特戰隊員給這種誓言賦予了新的內涵:人人爭當尖刀上的刀尖。
  • 英雄虎膽——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特勤中隊官兵的戰鬥故事
    新華網新疆喀什11月23日電(劉新、王國銀、餘凱)在這裡,每名官兵都像嗷嗷叫的小老虎,不論走路、操課還是唱歌,都虎虎生威;在這裡,每名官兵都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練不完的訓練課目,讓人感受到一種不一樣的熱度……    日前,記者走進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特勤中隊,採訪戰鬥在反恐一線的官兵,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戰鬥故事。
  • 探秘武警海南省總隊一支隊特勤中隊的特勤本色
    圖為武警海南省總隊一支隊特勤中隊官兵正在進行射擊戰術訓練。 楊瑞明 攝圖為武警海南省總隊一支隊特勤中隊官兵正在400米障礙訓練。 楊瑞明 攝 圖為武警海南省總隊一支隊特勤中隊官兵正在進行叢林搜索訓練。 楊瑞明 攝中新網海口7月28日電 (佘正斌 楊瑞明)「繼承傳統,聽黨指揮,勇於擔當,敢打必勝……」嘹亮的誓言在武警海南省總隊一支隊特勤中隊的上空久久激蕩。
  • 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特戰一中隊:以訓促戰 鍛造反恐制勝鐵拳
    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特戰一中隊:以訓促戰 鍛造反恐制勝鐵拳 2020-12-2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特戰精英躍中原——武警河南總隊特勤中隊中隊長胡曉印象記
    原標題:特戰精英躍中原——武警河南總隊特勤中隊中隊長胡曉印象記  新華網鄭州4月22日電(翟曉偉、郭洲廷、張東波)這並非演習,而是一次兇險的抓捕行動。夜幕降臨,犯罪嫌疑人持刀藏匿一處民居。   一名武警警官率特戰隊員悄聲潛入,迅速封控現場。
  • 上海武警特勤中隊全體左手手槍射擊優秀率超90%
    人物名片:熊盛順 武警上海總隊某特勤中隊戰士,上士警銜,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楊相騰攝  射擊比武進行到最後一輪——自動步槍快速精度射擊。上士熊盛順背對目標,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熊盛順生性好動,卻被於凱飛硬是摁在了據槍位置上。熊盛順一絲不苟地據槍,反覆體會瞄準技巧,每天3小時,風雨無阻。曬脫了一層皮以後,熊盛順找到了感覺。新兵考核,熊盛順以5發50環的成績為新訓畫上完美句號。  「當兵就要當老A!」熊盛順愛看《士兵突擊》,一心想當特種兵。特勤中隊在全支隊選拔特戰隊員,他第一個報了名。24個課目全優、總分排名第一,熊盛順毫無懸念地入選。
  •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攜手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把黨的聲音...
    八一期間,一場特殊的軍地聯合黨日活動在上海一大會址紀念館舉辦,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黨支部與紀念館黨總支成員一道,就如何聯手講好黨史故事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挺立紅色聖地,不忘初心來路。「在黨誕生的地方講黨史,彰顯了一名武警戰士對信仰的追求和堅守。」執勤四支隊政委陸倫明說,雖然考核嚴格,但每年報名參考的官兵絡繹不絕,至今已有90人通過考試,他們常年活躍在講解一線,先後講解690餘次,被遊客稱為身穿橄欖綠的「播火者」。李欣瞳是一大會址紀念館的資深講解員。
  • 武警江西總隊一支隊開展反恐特戰訓練
    為鍛鍊和提高特戰隊員複雜環境條件下體能、智能、技能和戰術水平,切實提升特戰分隊實戰和快速機動能力,6月7日,武警江西總隊一支隊特勤排開展反恐特戰訓練。此次極限訓練以反恐作戰為背景,採取多種情況誘導、多種場景轉換、多個課目穿插進行,開展山林搜索、特戰隊員模擬實戰條件,開展解救人質、山地追逃、攀登索降等課目訓練。特戰隊員在極限體能條件下磨練中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全面鍛鍊和提高了參訓官兵在複雜惡劣陌生條件下真打實練、真打實備的能力。
  • 武警重慶總隊七支隊特勤中隊警犬班:萌警犬幫忙洗頭
    它們對訓犬員無比忠誠,堅決執行訓犬員的每一個口令,出色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這就是武警重慶總隊七支隊特勤中隊警犬班! 據中國軍網15日報導(記者曹峰),這群由人和犬組成的特殊戰鬥團隊作為警營裡的正規「戰士」,每天都要配合完成追蹤、鑑別、搜索、搜捕、搜毒、防爆處置等專業訓練,以此提高團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 武警特勤中隊:極限訓練磨礪特戰精英
    本報海口7月30日訊(記者金昌波 特約記者佘正斌 楊瑞明)「繼承傳統,聽黨指揮,勇於擔當,敢打必勝……」清晨,省武警總隊一支隊特勤中隊的上空組建23年來,這支被譽為「瓊崖縱隊新傳人,平安海南鐵拳頭」的特勤中隊連續13年被武警海南總隊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多次被海南省評為「抗災搶險先進單位」。「在『特勤』,沒有『軟蛋』,只有硬漢!」排長於盛達說,在中隊裡,軍人的血性可以讓「軟蛋」的戰士變成「硬漢」。江蘇籍戰士申文豪是個「富二代」,上學時就是車接車送的「闊少爺」。
  • 新疆武警反恐特訓是什麼樣的
    那麼,新疆武警反恐特訓是什麼樣的?從視頻中可以發現,與獵殺賓·拉登的房子一樣,畫面中的房子也有一個大型平屋頂,窗戶也很小,陽臺和附屬建築也很相似,就連三角型的院子也具有相同比例。對此,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退役美軍上校馬克思韋爾發文表示,這說明中國特種部隊正在越來越多的模仿美軍特種部隊的戰術,包括戰術動作、單兵裝備和小組隊形。
  • 錘鍊能打贏的鋼鐵精兵——記武警河北總隊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
    通訊員張丹攝扛圓木、翻輪胎、提彈藥箱……2019年12月26日,位於省會遠郊的嶺口訓練場,寒風陣陣,武警河北總隊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的官兵正在進行武裝野外訓練。官兵們在寒風中,進行著極限體能訓練,不斷向體能、心理極限發起衝擊。武警河北總隊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從解放戰爭中走來,歷經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等重大戰鬥戰役。
  • 武警廣西總隊百色支隊「戰狼」盛浩:曾與暴恐分子近身搏鬥
    當我們走進武警百色支隊百色中隊,新兵們人人都有一雙長滿老繭的雙手。一路探營,「新兵的手」讓我們惦記著,一番追問,官兵才道出原委:戰士們備戰勤訓輪換,練器械把手磨破了,血才止住就捆上幾層紗布繼續練。在大家看來,手上的老繭和傷疤,有些銘刻著成長的代價,有些象徵著戰士的榮譽,有些則標誌著軍人的血性。
  • ...這樣一支消防隊——走進北京市消防總隊天安門支隊故宮特勤中隊
    故宮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之一,其頭號威脅是火災。      很多人都到過故宮,卻不知道這裡駐紮著一支消防隊。「追溯這支隊伍的歷史要從1970年說起。」北京市消防總隊天安門支隊故宮特勤中隊指導員蔡瑞介紹道。1970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故宮裡有了一個消防排,負責防火工作。1975年,故宮中隊建隊。2016年,故宮中隊更名為故宮特勤中隊。
  • 武警部隊第四屆「十大標兵士官」評選揭曉
    武警部隊第四屆「十大標兵士官」頒獎典禮暨「士官的故事士官的歌」主題報告會日前在京舉行,新當選的10位標兵士官上臺接受表彰。    當選的「十大標兵士官」是:武警北京市總隊十七支隊十五中隊班長劉鵬軍、武警河北省總隊唐山市支隊一中隊班長何格、武警安徽省總隊阜陽市支隊一中隊班長湯子豪、武警福建省總隊醫院康復科護師陳豔榕(女)、武警四川省總隊二支隊特勤中隊班長張明明、武警西藏總隊司令部通信站無線中隊班長李耀揚、武警陝西省總隊鹹陽市支隊八中隊班長鄭明崗、武警新疆總隊二支隊反劫機中隊狙擊步槍手陳用橋、武警8754部隊士官長徐克松
  • 【追夢火焰藍】特勤「特」在哪?——探訪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
    新華網11月12日電(李晏)「滅火救援只是眾多任務中最基礎的一項,我們還肩負著反恐處突、消防安保、跨國救援等任務,這也是我們與其他救援隊伍最大的不同。」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支隊長王墨向參加「追夢火焰藍」主題採訪活動的記者們介紹。特勤「特」在哪?
  • 直擊反劫機中隊反恐演練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新春走軍營·記者在戰位一招制敵,「秒殺」制勝——親歷武警四川總隊某支隊反劫機中隊反恐演練■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姜永安 記者 郭豐寬「所有人員後退,如果20分鐘後我們的條件還不能滿足,就每分鐘殺一個人!」
  • 守護平安的「鋼刀傳人」——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
    駐守在這裡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賡續紅色血脈,爭做新時代「鋼刀傳人」,在西南邊陲守護祖國和人民的平安。榮譽一個軍用水壺被炸出8個大孔,壺口被彈片撕成兩半,壺體已完全變形。在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帳篷榮譽室裡,陳列著一個40多年前作戰行動中官兵們使用過的水壺,是中隊長王學海最看中的「寶貝」。「在那場戰鬥中,連隊官兵奉命向最頑固的31號高地發起猛攻。槍林彈雨中,官兵們前赴後繼,撲向敵人……」王學海介紹說。因戰鬥英勇、戰功卓著,1979年9月,連隊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