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Steam的節日大促銷越來越沒新意了,接踵而來的聖誕與感恩節秋季打折並沒有多大區別,熱銷排名前幾的依舊是《GTA5》、《巫師3:狂獵》、《輻射4》等一票年度大作,價格也跟感恩節一模一樣。
但是既然節日到了,Steam黨「每逢佳節必剁手」的傳統不能免,錯過感恩節還在觀望更大折扣的小夥伴這次也必須出手了,此時不剁明年估計又得等很久才會有下次機會。
Steam人民幣支付有變動
在開剁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Steam人民幣支付的變動,開啟人民幣低價區之後Steam便關停了支付寶支付渠道,改用作銀聯卡和信用卡。之前使用支付寶的小夥伴,這次還需要綁定銀聯卡才行。雖然這是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有些比較細微的地方還是值得注意,比如Steam客戶端不能顯示銀聯相關控制項,需要切換到網頁版等等。所以辦有信用卡的小夥伴最好優先使用信用卡支付,或者請有信用卡的親友幫助充值,不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相信淘寶代充什麼的,否則出現錯誤封停帳號得不償失。
Steam假日折扣結構有所調整
Steam假日折扣結構調整後,取消了平時的每日特賣(daily deals)和限時特賣(flash sales),所有的折扣遊戲都將展現在首頁今日焦點特惠中。這種一視同仁的舉措可能更方便管理,但是對於那些期待驚喜的小夥伴們來說,少了很多樂趣,這就跟「聖誕節一大早爬起來結果家裡的聖誕樹下一件禮物都沒有」一樣,簡直心傷。
折扣和剁手只是Steam的樂趣之一,真正好玩的地方還是找遊戲,要想在這次總量近9000款特賣作品中,找到真正自己喜歡而且願意為之花錢的遊戲,其實是一個非常難的過程。一方面大多數小夥伴並沒能壕到「這款不要,那款不要,其它統統打包」的程度,拮据的預算往往代表著糾結的取捨和選擇。另一方面「世界最大的PC遊戲平臺」並不是唬人的,「在Steam上找遊戲的時間比玩遊戲的時間還長」也不是什麼謠言,這就跟妹子們喜歡逛商場一個道理。
所以今年聖誕Steam還加入了「探索列隊收集集換式卡牌」的特殊獎勵,玩家每瀏覽完一個列隊12款遊戲便可以獲得一張卡牌,隊列中的遊戲也可以通過選擇關注或不敢興趣來增加系統推薦的準確性。探索隊列卡牌每日最多獲得3張,這些卡牌可以直接賣錢,積攢起來便可以用那些錢買遊戲了。除此之外,卡牌還能合成徽章升級,升級後可以得到更多的表情、背景、優惠卷,或者增加好友上限等等。簡單來說,就是將整個平臺都設計成了遊戲,不僅加強了玩家獲取新遊戲的體驗,也加大了玩家之間的交流,怪不得Steam黨的口號是「喜加一。」
另外有個亮點就是,今日焦點特惠最右Steam出品的「每日都有驚奇」,日前是一套薑餅人截克領銜主演的《黑色北極》漫畫,而且漫畫還根據語言翻譯成了簡體中文,預計Steam今後會將這一形式持續下去。
別廢話了,到底哪些遊戲值得剁手
首先建議看看熱銷榜,大家覺得好才是真的好。日前Steam熱銷產品依舊是《GTA5》、《巫師3:狂獵》、《輻射4》等一票年度大作,其中《輻射4》發售一個多月Steam銷量就有近400萬,如此強勁的需求自然不會打折,比《輻射4》還晚發售的《正當防衛3》則小幅打了一點折。其它還有一些長壽經典遊戲,比如《上古捲軸5:天際》,-75%的折扣則厲害很多。總的來看,熱銷榜排名前列的幾款大作都算是不錯的,電腦機能夠的話絕對是必入!而正好聖誕節,部分遊戲也都加入了一些聖誕元素。
《GTA5》
比如《GTA5》線上模式更新的聖誕怪獸超能力無釐頭玩法,聖誕老人裝、下雪的洛聖都、怪獸面罩、雪球大戰、以及逗比的超能力,現在上線還會贈送一個免費的煙花發射器。
《輻射4》
《輻射4》也將鑽石城打扮出了聖誕氣氛,聖誕樹、彩色線燈、紅色遮陽布,昔日紅襪隊主場竟然滿街破爛,波士頓的小夥伴們玩起來肯定很帶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手遊《輻射:避難所》也有對應的聖誕主題。
《傳說之下》(Undertale)
除了這一片3A大作之外,熱銷榜也有一些超火的獨立小作品,比如這款在Steam斬獲2W+好評的《傳說之下》(Undertale),雖然遊戲畫面渣到讓人懷疑是FC年代的作品,但是玩過之後的玩家都表示久久不能忘懷。
遊戲主體類似一款彈幕射擊遊戲,在存有困難的解謎成分,還有galgame裡面的攻略元素,遊戲中你可以火力全開殺到最後,然後你會發現遊戲裡的經驗和等級有另外一種意義。遊戲有三個結局,bad ending ,happy ending ,true ending。遊戲的不少NPC都是活人,成功地把遊戲人格化,讓玩家覺得你不是在玩遊戲,而是在和遊戲一起玩。
《櫻花聖誕》(Sakura Santa)
除此之外,Steam上還有一系列專門針對聖誕而推出的遊戲,比如趕在聖誕之前上架出現在熱門新遊的紳士福利作品《櫻花聖誕》(Sakura Santa)。這款遊戲只用看畫風老司機就都懂了,Winged Cloud製作組「櫻花系列」好評如潮,聖誕主題更是應景又歡樂。不過以Steam平臺的良心,這款遊戲其實並沒有太多18X鏡頭,大多是擦邊而已。而且遊戲也不帶語音,沒有漢化,紳士們請根據自身需求酌情選擇。
《HuniePop》
還記得上次《死或生:沙灘排球3》因為女權主義不在歐美地區售賣事件嗎?當時有家廠商豪言願出100萬美元只求代理這款遊戲,沒錯正是這款《HuniePop》的開發商HuniePot。
《HuniePop》的亮點想必聽說過這款遊戲的小夥伴都知道,但是「歐美開發商製作的二次元風格三消玩法情色小遊戲」這種腦洞搭配,一般人看了腦筋還真轉不過彎來。至於這款遊戲內容到底怎麼樣,還用多問麼?當然評論中還有不少解鎖終極玩法的教程,可不要忘了。
注意合體包和單買的售價差價
因為精力有限,其它還有很多不知名的獨立小遊戲、老遊戲或者名作的前作就不多做介紹了,以PC平臺的包容性,想回頭補完充電的小夥伴,也可以嘗試找找看,有的系列合集打包會便宜很多。不過也要認清一些開發商的定價小伎倆,比如本體+DLC的打包版價格甚至比單買價格還高的坑貨,差價雖然不多但是能省一點說不定就能多「喜加1」一次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