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經典的電視劇,那其中肯定包含83版的《射鵰英雄傳》了,而要說起金庸電視劇其中的佼佼者,83版的《射鵰英雄傳》也肯定是排在前列的,所以83版的《射鵰英雄傳》在眾多電視劇中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
在83版的《射鵰英雄傳》中,有著太多的實力派演員,正是有了這些演員們的精彩演繹,才能夠保證83版《射鵰英雄傳》成為亞洲電視史上的一部典範大作,也為之後華人電視製作帶來了啟示和領頭的作用。在該劇開拍前的觀眾市場調查,女主角黃蓉的全港海選,無法複製的臺前幕後經典組合,都是構成這部經典大劇30多年來依然魅力不衰的決定性因素。
在《射鵰英雄傳》中對人物角色的塑造可以稱得上是血肉豐滿而個性鮮明,既有黃日華塑造的呆頭呆腦的而又大智如愚、堅貞愛國郭靖,還有翁美玲演繹的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蓉兒,還有率性天真的「 老頑童 」周伯通……,83版《射鵰英雄傳》中,不光是主角們有光彩,有魅力,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影響,劇中的其他配角們也是有著他們獨一無二的影響力,像苗僑偉的楊康,曾江的黃藥師,劉丹的洪七公等等,在眾多觀眾們看來他們已經和劇中的人物融為了一體,這些劇中人物仿佛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也使得這部電視劇成為了一部經典好劇。
1983年,由香港無線電視臺(TVB)拍攝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分為《鐵血丹心》《東邪西毒》《華山論劍》三部,除了演員和劇情之外,這部電視劇的配樂也深得人心,尤其是主題曲《鐵血丹心》現在仍是人們KTV必點曲目,羅文和甄妮兩人的演唱讓這首歌更是絕世佳配,深入人心,只要音樂一響起必能勾起人們的回憶,這才是成功的影視劇配樂,既具有中國風又讓人難以忘懷。之所以83版《射鵰英雄傳》能夠成為經典,配樂也是有著一定的功勞的。
《射鵰英雄傳》的影響力已經超脫了一部電視劇原本的影響,它第一次為觀眾創造了至今不滅的超級偶像,引發了一個全民追星時代的開啟,引發了電視劇滲透普通民眾生活的日常習慣和行為方式,成為那個年代很多小孩子最大的心願,而香港成為那代人最渴望又覺得最不可及的神秘旅遊目的地。在《射鵰英雄傳》播映期間,其受歡迎的程度,不但風行香港,而且波及東南亞,人們街頭巷議的話題,多半與小說中的人物、情節有關,人們會一路追看下去,看過一遍不過癮,又看第二遍、第三遍。且收視率屢屢再創新高,成為百看不厭的經典之作。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家裡只有一臺十四英寸的黑白電視,每到播放《射鵰》之時,經常是一個院子的街坊鄰居和小孩子搬著凳子一起圍坐在電視旁邊觀看。
在金庸的全部作品中,《射鵰英雄傳》是影響最大、讀者最喜愛的作品之一,被公認是開創了武俠小說的新模式、新格局與新時代的一部作品。同時,他又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文化與藝術的繼承者,因而《射鵰英雄傳》被認為是金庸小說的創作真正取得成就的標誌。
83版《射鵰英雄傳》在金庸作品乃至中國武俠題材影視劇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管是《鐵血丹心》的氣勢渾雄,燃力十足,還是《東邪西毒》情意之深,抑或《華山論劍》用情至專都無不和劇情發展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這一方面源於小說本身的知名度,大量的原著迷加持;另一方面在於它較早地打開了內地影視文化的窗口,讓觀眾看到了超乎驚喜的劇集。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最富青春氣息的作品,郭靖和黃蓉的愛情,也充溢著青春的熱情和溫柔、甜蜜與歡暢,同生共死的誓言和來日大難的憂懼,有迷惘、傷痛、誤解卻從沒有刻骨銘心的傷害,更沒有貪婪和欲望的汙染。郭靖與黃蓉的愛情,就像每個人夢中的初戀,讓少年人嚮往,讓中年人傷痛,讓老年人回憶。這種質樸、健康又極為明亮的色調在金庸的其他人物身上也是不復現的。83《射鵰》在內地首播時,正是內地70、80後青春萌動的重要時期,85年翁美玲去世的消息傳來時,內地的《射鵰》正放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這個消息對人們的衝擊是難以想像的。作為這兩代人心目中第一個全民超級偶像翁美玲的逝世,更賦予了這部經典作品永不褪色的青春成長記號,《射鵰》成為80年代中國人成長的一道重要精神食糧,它從一部單純意義的武俠劇已經延伸成一個涵蓋了心動、單純、青春、熱鬧、浪漫等多味組合的記憶,到今天一聽到那些經典古裝劇的主題歌響起,依然令人激動不已。
《射鵰英雄傳》可以說是通篇以愛國主義為主線,這是金庸和其他小說的顯著區別,金庸筆下傑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深明大義,自覺地為群體、為民族、為大多數人利益而奮鬥,乃至獻出自己生命的,這些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一種最高的人生價值觀,也是金庸小說對武俠精神的一種新的提升,在金庸去世之後,我們再討論金庸的作品,居然多了很多傷感和悲痛。就像一個我們童年相識的人,突然離開,連回憶都開始斑駁。這是很遺憾的事情,畢竟他曾帶給我們許多美好,而這些,都體現在他的作品裡,即使他再也不會知曉。
致敬,時代的經典巨作!
致敬,傳奇武俠巨著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