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學習電子琴或者說電發聲的一切鍵盤樂器對於再學習鋼琴當然是有幫助的!識譜能力,節奏感,音樂性(當然與節奏感有重合,由於節奏比較重要還是單獨把節奏拿出來做一條吧),理解與表現音樂的能力,多聲部辨識能力等等對於學習任何樂器都是差不多的,手指能力,欣賞品味等會受一些影響。
畢竟鋼琴是純手工藝術,與電子琴其實是天壤之別的。
電子琴只是有個鍵盤的外殼,發聲原理與鋼琴完全不同,按發音原理的話,電子琴與電吉他、電小提琴等是同一類的電鳴樂器。
當然電子琴也有自身優勢,可接駁電腦,可錄音,可自帶伴奏,可以完成鋼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雙排鍵電子琴簡直可以摹擬一個千人樂隊。而且輕便易攜帶,大部分價格親民。現在大部分電子琴的學習步驟基本都是按鋼琴教學的模式進行的。
學了鋼琴轉為電子琴很容易,一直學電子琴轉鋼琴就困難多了。如果說就是喜歡電子琴那當然也是可以的。
在印刷、攝影比較發達的今天,還是有人拿毛筆或者鉛筆畫畫,並且也有人喜歡,一般也比印刷的貴,這是為什麼?
有汽車、火車、飛機,還是有人跑步,再快也不過九秒左右一百米,趕不上奧拓,如果有人跑了九秒,大家願意買票來看看,其實會開車的都能把正常的奧拓開得飛快,但不一定能百米跑9秒!
通過鋼琴這類純手工體現了人自身感性與理性能力結合的極限,體現了人的美,可以照見人類自身並給人們追求真善美的目標、信心與勇氣。
我也用電子發聲樂器,比如《北鬥七星七座村莊》、《偶然》(midi製作的鋼琴)等,但更多用原聲(acoustic) ,如《那不是我》,《春天的葉子》等。聽如春作品請進: http://site.douban.com/musicdoctor/ 李如春豆瓣音樂人(也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自行在電腦、手機搜索)
微信公眾號關注方法:
方法一:微信搜索公眾帳號「李如春博士」,點關注!
方法二:微信掃一掃下面二維碼(存二維碼圖片到手機,點開微信掃一掃,選掃描本地圖片,選擇存儲的二維碼圖片)點關注即可!
更可以推薦給志趣高雅的朋友。方法:點名片上方按鈕,點推薦給朋友。
大部分資訊如無註明,歡迎轉載、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