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力軍和突擊隊。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歷史進程中, 一代代青年接續奮鬥,用青春成就夢想,用汗水描繪未來。在無數可歌可泣的青年奮鬥故事中,火車頭獎章獲得者、負責雄安站等多個鐵路站房設計的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建築設計研究院創意研究所所長鍾京堪稱優秀青年典範。
人們對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常常來自於當地火車站,火車站也往往代表了當地的特色文化與歷史文明。放眼全國,不乏極有特色的火車站,而面向新時代,人們不禁要問,新時代的火車站應該如何設計?
由鍾京負責站房設計的雄安站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2017年4月1日,被稱為「中華民族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宣布成立。成立伊始,雄安站建築方案便面向國際招標,鍾京與設計團隊經過大量研究,決定以雄安新區周邊白洋澱的水文化為設計核心,巧妙地將水滴造型抽象為雄安站的站房外形,既充分體現了地方文化特色,又突出了火車站「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流動功能性,可謂渾然天成,相得益彰。這樣的設計定位,也幫助鍾京的設計團隊成功競標,讓雄安站成為雄安新區這座未來之城的亮麗名片。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80後」青年鍾京的成長曆程就是一段對夢想不懈追求、矢志不渝的經歷。鍾京幼時從最喜愛的搭積木遊戲中感受到美妙的空間美學,年齡稍長後,他立志要成為一名建築設計師。大學和研究生階段,鍾京堅持夢想,學的都是自己最喜歡的建築學。工作後的鐘京更是將一身所學盡情發揮,先後參與設計了哈爾濱北站、楚雄站、越中友誼宮等知名項目,11年間積累了豐富的建築設計經驗。他的每一項設計定位精準、因地制宜、匠心獨具、渾然天成。鍾京所描畫的雄安站藍圖,將創新的設計理念和高標準高質量的設計要求融為一體,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鍾京的成就不僅是個人奮鬥的結果,更是一代代鐵路青年櫛風沐雨、堅持人民至上的縮影。從攻克12306一系列技術難題的單杏花,到堅守「毛澤東號」機車、安全行車1000萬公裡的劉鈺峰;從用心為旅客服務21年的陳美芳到護航中歐班列的伍洪章,一代代鐵路青年用行動傳遞建設現代化鐵路強國的接力棒,用青春無悔奔向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終點線。
國家和民族的夢想要靠青年一代實現,煥發著絢麗光彩的中國青年,正以昂揚的姿態書寫著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讓青春成為中華民族生氣勃發、高歌猛進的持久風景,讓青年成為驅動中華民族加速邁向偉大復興的蓬勃力量,我們就一定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徵程中續寫新的輝煌。(文/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