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螞小蟻小姐,ID:MissAnt_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年前我去幫小山做上門整理。
他是一位獨居的男士,東西少,生活簡單,積極配合,所以整理的過程異常順利……我和小助手正在客廳做書籍的收尾,小山突然帶著一臉壞笑跑過來說:「我翻出來一些東西,可能要為難你了。」
為難?哼,你就算拿出1萬個長得不一樣的釘子,我也能幫你整理好,無非就是時間問題。
緊跟著另一個小助手也跑過來了:「螞蟻老師,你過來看一下」……她表情一臉嚴肅地把我拽進了臥室。
然後我就看到這樣的場景:床上突然出現一堆不知道從哪裡跑出來的、巨大的被子們,數了數一共有9床——不包括我們之前已經收納好的毛巾被、毯子和小山正在使用的那一床。
蒼天啊,還是給我1萬個釘子吧!!!
看過我的書的小夥伴都知道,小螞蟻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突然出現的「大怪物」。
01
被子就是人人家裡都有的「大怪物」,你是怎麼收納它們的呢?
疊起來倒是沒什麼大不了,不論先橫再豎,還是先豎再橫,只要能把它弄成跟收納空間一樣大小的「一坨」就行,這肯定難不倒你。
讓你為難的是:把它放到哪裡去?
這其實是一個很樸實的問題,你肯定不會想把它塞到抽屜裡或者書櫃裡。既然是「大怪物」,就只能找大空間收納,而我們每個人家裡的大儲物空間都是非常有限的,在屋子裡溜達一圈,一眼就能找到。
首先讓你眼睛發光的一定是儲藏室:
規劃整理塾上門實習案例
但獨立的儲藏室畢竟只是少數人才有的,於是你掃視了一下臥室,把目光投向了床底。
床底下不建議大家收納亂七八糟的雜物,它們會散發混亂的氣息,破壞我們睡眠環境的安寧氣場。但被子、枕頭之類和「睡覺的氣場」相吻合的物品卻沒有問題。
身上蓋著一床被子,身下陪著幾床被子,你也可以過上豌豆公主的生活。
尤其是這種巨無霸箱式床:
但如果你計劃買一張普通的架子床,就不要樂觀地打算用它來放被子。
它的床板往往比較低,稍微厚一點的被子就放不進去,而且用盒子收納東西放在床底,會很難打掃,積累大量的灰塵。
看著這些收納空間小得可憐的床,擁有榻榻米的人笑了。
雖然榻榻米收納也是著名的「看上去很美用起來很崩潰」——不好放、不好拿、容易忘。但它和過季的被褥是絕配,畢竟一年只需要拿出來一次、放回去一次,再麻煩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你希望快速找到,還可以在外側貼上標籤)
假如你在家裡轉了一圈,發現這些空間你通通都沒有——我家就是這樣,抱在一起哭一個先——我們就只剩最後一個選擇:衣櫃。
看過日劇韓劇的人都知道,他們傳統的生活習慣是晚上把被子枕頭拿出來睡在地上,白天起來把它們收到衣櫃裡。所以日韓的主婦都練就了一身疊被子的好功夫:
我在學習KAPO(韓國整理收納專家)課程的時候,就很佩服韓國老師們的這個技能,疊得真好看吶:
但我們日常睡的被子就是放在床上的,收納目標就是「過季的被子」,也不需要這麼一絲不苟,藏起來就行。
衣櫃的高處正合適!說幹就幹,直接把它們一股腦兒堆上去:
這樣不但容易髒(不常用的東西會更容易吸附灰塵),而且看上去也不美。
我們不妨把它們先裝入百納箱,再放入柜子,完美!
有的人覺得這樣做收納的被子不夠多,用上了另一件神器「壓縮袋」:
壓縮袋之所以能「壓縮體積」,是因為抽走了多餘的空氣。
想想吧,如果我們的被子本身是靠空氣來保暖(比如羽絨被),那被抽走空氣之後,勢必影響保暖性能;如果我們的被子不是靠空氣來保暖(比如棉被),那也抽不掉多少空氣,減不了多少體積!
而且,東西裝入壓縮袋後會變成各種不規則的形狀,表面還很光滑,非常容易掉下來。所以,它又是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神器「!
又沒有大空間,被子又這麼多,還不能壓縮,那該怎麼辦?
我相信,在家裡東挪西塞的你,心裡已經冒出了那個問題:我究竟有多少床被子?
02
「我究竟有多少床被子?」
正是因為我在諮詢的時候沒有關注到這個問題,小山自己平時也沒有關注到這個問題,我們才會在整理到一半的時候卡殼。
我以前的一期線上整理課,就有一位學員陷入了「被子的困境」。我們開始學習的時候她在整理被子,等到大家都完成衣櫥部分開始進入下一階段,她還在整理被子。
她跟我說:「我已經斷舍離了一大半,還剩下20多床。」
當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這麼誇張。我問過很多人,大多數三口之家,厚薄全部加起來在5~8條之間。
我自己家裡一家三口一共是6條:蠶絲被x1,薄羽絨被x1,毛毯x2,孩子的蠶絲被x1,毛毯x1。
除了正在蓋的,剩下的都用宜家思庫布儲物盒放在衣帽間高處,沒有什麼收納的煩惱。
還有很多聰明的同學選擇了子母被——它由厚薄兩條被子的內胎共同組成,一床被子滿足四季需求。
所以,比「我究竟有多少床被子」更重要的是:「我究竟需要多少床被子?」
「我確實只需要1床被子,但是我確實有9床被子」——你的回答,是不是也像小山一樣呢?
身體只有一個,被子卻這麼多,怎麼努力睡也睡不完。
03
沒事逛街買幾件衣服的人很多,沒事買幾床被子的人很少見。那麼那些「我擁有但我並不需要」的被子,是從哪裡來的?
10個人有9個人會告訴你:是媽媽/婆婆給的。
沒錯,這些被子大部分是以「陪嫁「和」結婚禮物」的身份來到我們家裡的。
這些被子寄託著沉甸甸的美好寓意,大部分都是新做的棉花被,有的甚至連做被子的人、做被子的時間都有講究,數量也有要求,在8~12件不等……時代已經不同,但這些傳統習俗依然保持。
小山還沒有結婚,但媽媽因為擔心他一個人生活冷暖不自知,就不停地給他送來各種被子。可以想像等到他結婚的時候,這個數量還會增加。
現在的我們,住在四季常溫的屋子裡,喜歡Ins風、性冷淡的臥室,那些花花綠綠、厚重的棉花被,很多人可能一次都沒有蓋過就塞到了床底。然後一邊為捉襟見肘的收納空間頭疼,一邊拿這些被子無可奈何。
與其徒增煩惱、白白浪費,不妨在什麼都沒有發生的時候,就跟長輩們真誠溝通吧:「美好的心願我們帶著感恩收下,被子真的用不上,也真的放不下。」
不論多麼善意的祝福,都不能越過我們自己生活的邊界。
04
最後小山的9床被子怎麼解決的呢?
事到如今,我們不可能把它們全部丟掉,也不可能全部送回媽媽那裡,因為我們突然意識到:眼前的被子其實並不是「保暖工具」,而是「媽媽的愛」。
我們一起挑選了幾床因為太厚真的完全用不上的,給小山的媽媽寄了回去,告訴她說,只是請她代為保管,等小山回到沒有暖氣的老家再使用。
剩下的4床,我們幫小山疊好,放在了他衣櫃中間的位置。那扇門已經有些損壞,裡面也是不好用的隔斷,是本來打算放棄的空間。現在正好用來存放這些被子。
我跟小山說:這個位置不叫」被子收納「,叫」媽媽的愛「,平時你完全不需要打開它,但媽媽來的時候,或者其他特別的時候,記得,它還在那裡。
這個結果其實沒什麼特別的,但真正的整理就這麼完成了。
整理前
整理後:打開門,是「媽媽的愛」
整理後:關上門,是「自己的生活」
其實,你覺得很複雜的整理工作,無非就是要解決下面3個問題:
1,它應該放在哪兒?這是定位。
2,它究竟有多少數量?這是定量。
3,它對我來說是什麼?這是定義。
我們習慣的思考順序,是像這篇文章裡的寫的一樣:1-2-3,總是從問題1「應該放在哪裡」開始,千辛萬苦走到最後,才能豁然開朗,甚至有時候卡在問題1那裡,就再也不前進了。
從現在開始,試著從問題3開始思考吧!
先定義——「這些被子對我來說是什麼」,再定量——「我需要多少被子?」,再定位——「我應該把這些被子放在哪?」
你會發現,不管是1萬個釘子,還是9個「大怪物」,都再也難不倒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