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的迷思:拿什麼扶你們上牆,我的雜物?

2020-12-21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螞小蟻小姐,ID:MissAnt_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01

利用牆面做收納的好處非常多:

*擴容:在同樣的面積下,利用立體空間向上發展,收納更多的物品,是小戶型的福音。

*便捷:高頻使用的物品,掛在使用位置的附近,隨手就可以拿到。

*釋放臺面:利用書桌、餐桌附近的牆面收納雜物,把臺面空出來,恢復它原本辦公、吃飯的功能。

*方便清潔:相比於橫向陳列,縱向收納比較不容易積灰,沒有堆積雜物的廚房臺面、洗手池臺面也更加容易清潔。

缺點嘛,相對於「關到門裡」的收納方式,開放式收納容易落灰,看上去也會顯得雜亂一些。所以到底怎麼上牆,什麼東西上牆,大家需要根據個人的喜好、習慣來選擇。

02

牆面收納的方式,主要有點、線、面、體四種。

「點」式:用掛鈎、釘子等收納單件物品

這個「點」,它可絕不僅僅等於一個「鉤」。

比如,吹風機和美容儀專用收納

插頭專用收納

臉盆專用收納

花灑專用收納

遙控器專用收納

電線專用收納

「線」式:用掛杆收納

場景1:當一個小區域內需要上牆的物品數量比較多時(超過3~5個),用掛杆的「兩點」固定代替掛鈎的「多點」固定,可以減少對牆面的破壞。

場景2:當懸掛的物品數量會變化,時不時增加或減少時,用一根固定的掛杆配合多個掛鈎,就很靈活。

配合掛杆的掛鈎,首推「S」型鉤:

如果要懸掛的東西本身沒有可以掛的地方怎麼辦呢?你可能會絞盡腦汁去想辦法給它縫上一個「環」,或者不得不只買那些可以掛的。其實完全不用這麼麻煩,一個「帶夾子的掛鈎」就能完美解決:

場景3:當懸掛的物品本身就需要展開收納(比如毛巾),就必須用掛杆。

「面」式:用置物架、擱板收納

場景1:需要上牆的物品有一定的深度(比如書籍、玩偶、裝飾)

場景2:需要上牆的物品無法懸掛,只能擺放。

場景3:一個區域內需要上牆的物品數量超過10件時,通過擱板搭配收納盒實現分類管理。

放在敞開置物架上的收納盒,一定要款式顏色統一、外形低調,否則會顯得非常雜亂。

如果你希望在牆上裝飾很多的畫,也可以使用帶擋板的置物架。不但避免了安裝大量的釘子,還可以隨時調整陳列。

擱板置物架通常有帶支架(支架固定到牆上,擱板安裝到支架上)和不帶支架(通常比較厚,靠擱架背面的鑽孔卡入牆面)的兩種。

通常帶支架的比不帶支架的承重能力更好。

但不帶支架的擱板比帶支架的更節省空間,造型也更加簡潔。

如果你需要安裝超過3層的置物架,而且希望它們的高度能夠靈活調節的話,就不需要一層一層單獨安裝了,選擇這種可以DIY的牆面收納擱板,直接裝兩根牆面掛條,就可以隨意搭配了。

「體」式:收納盒直接上牆

這種方法,是「面」式收納的補充,適合需要隨拿隨放的同類物品——尤其是那些容易東倒西歪、需要三面立體「保護」的東西。

這時候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可以在一個空間同時兼顧這四種上牆方式的神奇工具了:

只要裝上一塊洞洞板,就可以根據需要配置掛鈎、掛杆、小擱板、收納盒……等各種不同形式的上牆工具,「點」、「線」、「面」、「體」自由搭配。

03

利用牆面做收納,大家最關心的恐怕就是「是不是牢固」和「對牆體的損害」這兩個問題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各種不同的固定方式在這兩個方面的表現:

1 磁力固定

利用磁鐵的吸引力固定,是最靈活、對牆面零傷害的方式,比如冰箱側面就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你的那面「牆」要有磁力。如果需要,可以造一面這樣的牆,想吸什麼吸什麼。

如果你要上牆的東西本身是鐵的,也可以在牆上貼一塊3M背膠的磁力片,創造一個可以隨拿隨放的「磁力收納點」。

2 兩側支撐力固定

靠支撐力固定的是我們收納神器界的扛把子——伸縮杆。既可以獨挑大梁,提供「線」式收納:

也可以多杆合作(或直接用伸縮板)提供「面」式收納:

還可以實現三維保護的「體」式收納:

你如果發現伸縮杆無法穩定支撐,可能是安裝方式不對。伸縮杆的長短有一個範圍區間,根據你的空間選擇對應的型號(比如70cm的空間可以選擇55~90cm的伸縮杆),把它調節到比實際寬度略長一些的角度,固定,然後卡緊到水平位置即可。

語言描述太抽象,給大家畫一張更抽象的手繪示意圖:

伸縮杆依靠的是對兩側牆體的支撐力,承重非常有限,通常1~2cm直徑的伸縮杆承重力只有1kg左右,越粗的杆子承重力越強,但長期使用都或多或少會發生傾斜不穩的情況。

然而它的靈活性也是無可比擬的,不需要的時候隨時拆掉,輕輕地它就走了,絕不帶走一片牆皮……

3 壓敏型粘膠固定

壓敏型粘膠你可能沒聽過,但要說它的藝名——「藍丁膠」Blu.Tack你應該不陌生,是一種像橡皮泥一樣的粘合工具。

它無毒無味,使用方便,非常適合用來在牆上掛海報、地圖、春聯、獎狀等。

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揉揉揉……揉成軟軟的一小坨,粘到牆上。取下來的時候,就拿出新的一小坨,揉揉揉……揉軟了之後,就能把牆上遺留的藍丁膠粘下來。完全不傷害牆皮。

用藍丁膠多點固定,掛這樣的畫完全沒有問題:

藍丁膠有一個缺點就是粘性會受到溫度和溼度這些環境因素的影響,風太大的地方也不行,但如果你不是生活在非洲或者南極,這個影響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4 納米膠帶

還有一種完全不傷牆體的黏貼工具就是納米膠帶,它利用材料表面密布的大量納米級微孔產生超強的吸附力固定。

它是我上門整理的工具包裡常備款,遇到需要在牆面上固定插線板、溫度計之類的時候,它就能派上大用場。可以根據需要任意裁剪,只需要清洗晾乾就能重複使用。

5 吸盤

吸盤是大家都非常喜聞樂見的上牆工具。它的原理是通過排出吸盤內部的空氣使得內部氣壓小於外部氣壓,用空氣的力量把它牢牢「壓」在牆上。

因此,它只適用於比較光滑的平面,比如我們廚房衛生間的瓷磚。普通的牆壁表面不夠光滑,空氣會通過凹凸不平處滲透進來,當內外氣壓相差不大的時候,它就「pia」地掉下來了。

因為內外氣壓差越大,吸盤越牢固,相比於左邊這種普通吸盤,右邊這種通過人工排掉內部空氣的真空吸盤要結實得多,有的承重可以達到10kg。

產品比較齊全的吸盤品牌,可以變幻出「點」、「線」、「面」、「體」各種收納形式,一站式解決廚衛收納問題。

吸盤掛鈎都有一定的時效性,比如某些產品會說,大概兩三個月左右才會掉下來——聽起來還可以接受是不是?但是想一想吧,如果家裡有六個這樣的吸盤,它們會在三個月的某一天約好了集體往下掉嗎?當然不會!你需要在這三個月中隨時應對它們中的任何一個突然「失靈」。

6 無痕釘

無痕釘是非常傳統的上牆工具,它雖然叫無痕釘,但不是真的「無」痕,而是痕跡很小,只有三個小鋼釘留下的孔,肉眼幾乎看不見。

無痕釘承重在2kg~16kg之間,適用於各種牆面,算「個子小小,力氣大大」的好工具,特別適合用來掛畫。但小螞蟻個人不是很喜歡,原因有三:安裝的時候容易敲歪,不用的時候不好拆卸,以及鉤子太小。

7 雙面粘膠掛鈎

誰家裡還沒用過幾個粘鉤呢?只是粘鉤跟粘鉤不同,用起來的體驗差別也很大。從牢固程度來說,下面三種(普通粘鉤、3M粘鉤、強力粘鉤)從左到右是逐漸增強的。同時,粘鉤的牢固程度跟粘貼面積也有很大關係。

粘鉤適用於各種牆面,一般物品的承重也沒有問題,安裝之前只要對牆面做簡單清潔即可。

但取下來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是要「脫一層皮」的,所以貼上去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做好規劃。

市面上粘鉤的種類特別豐富,大家可以根據需要挑選。小螞蟻只有一個建議,就是不要買那些花花綠綠、造型奇特的鉤子,畢竟咱們家裡的雜物就已經夠亂了,上牆又是展示型收納,就不要再用五花八門的鉤子來添亂了。

衛浴就選白色,普通的牆面可以選擇這種透明的掛鈎,從遠處看存在感幾乎為0。

如果櫃體或者牆壁上有不乾膠和3M膠的殘跡,可以用專門的除膠劑清理(據說用驅蚊水、白花油之類的也可以)。

不管是什麼樣的粘鉤,對潮溼的環境都不耐受,這也是它的最大缺點。

8 膨脹螺栓

膨脹螺栓是利用挈形斜度來達到固定效果的工具,適合承重要求最高的場合,比如各種隔板置物架、廚房的掛杆、菜板架、刀架等。

膨脹螺栓的安裝需要用到衝擊鑽,對於沒有工具和技術的人來說,自己想要隨時安裝很麻煩,尤其是在瓷磚上安裝需要特殊的技巧,更需要慎重。

所以家裡那些需要用到螺栓的上牆收納,最好集中規劃好,請師傅一次性上門安裝。

膨脹螺栓是個「硬漢」,對惡劣環境非常耐受,風吹雨打都不怕,但這位硬漢最大的缺點就是拆卸困難,對牆體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傷。

9 免釘膠

免釘膠又叫液體釘,幾十克的免釘膠就可以承重50~80KG,從牢固程度上來說,幾乎可以媲美膨脹螺栓,裝鏡子、置物架甚至晾衣杆都沒問題,但對牆體的傷害卻要小得多,是我非常喜歡的上牆工具。

有的人對「牆」有著特殊感情,堅決不能忍受在上面釘釘子,又希望利用牆面做一些收納,那免釘膠就是你最好的朋友。

它還能解決膨脹螺栓的一個大bug:因為需要給衝擊鑽預留操作空間,所以膨脹螺栓是無法安裝在牆角的,但免釘膠完全沒有這個限制。

免釘膠安裝之後,通常要輔助固定24小時後再使用,我每次都會用透明膠帶把它貼緊,等待一天一夜。它對環境要求也很低,天天淋水都不怕。

拆卸免釘膠略要費點功夫,先用吹風機加熱使它軟化,然後用螺絲刀等工具把東西拆下來,再一邊吹一邊把殘膠刮掉。我曾經用這種方法從瓷磚表面把免釘膠徹底拆除,基本實現無痕,但對於普通牆面,恐怕就沒有這麼好的結果了。

04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你有沒有找到喜歡的「上牆」方式呢?選擇越多,做決定就越難,對不對?所以,我給大家總結了下面這樣一張不負責任的對比圖:

從我們最關心的「是不是牢固」和「對牆體的損害」兩個角度對比,發現幾乎所有的工具都在中間這條斜線上,勢均力敵。

嗯,這其實是廢話……

安裝的牢固性就來自於物品跟牆體的交互作用,交互越深,自然越牢固,分離的時候自然也就難分難捨,容易造成損壞。

看起來我們在費盡心機精心做選擇,其實最後是在玩一個「零和」遊戲。甚至「牆面收納」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在方便和整齊,擴容和落灰之間,取的一個零和。

所以,迷失在那些眼花繚亂的上牆工具之前,先要搞清楚自己的「收納場景」是什麼樣的。

我們要做的並不是選擇一件「最優的神器」,而是對自己的空間、動線、要收納的物品、以及物品的使用方式進行充分的思考,經過取捨之後,挑選出「最適合此時此刻這個場景」的工具。

不必總是擔心生活一日一變,裝上去的鉤子明天就想拆下來怎麼辦?經過充分思考,合理規劃後的收納,絕大部分都會老老實實在那裡一動不動,陪你一直住到搬家。

就算真萬一、假設、如果、真的……必須要拆掉幾個「最恐怖」的膨脹螺栓,那又能怎麼樣呢?用一幅畫擋住它,就萬事大吉了啊!

相關焦點

  • 客廳雜物收納:搞定4個零碎空間,讓大半「雜物」乖乖藏起來!
    早晨起來,我們會到客廳小坐一會,閒暇時會躺在舒適的沙發上看看電視、聊聊天,在這種生活狀態下,不論是多大的客廳,最終也逃離不過一個「亂」字。那麼,客廳的雜物要怎麼收納,才能讓客廳顯得整潔又清新呢?今天就帶你看看有啥收納妙招吧。
  • 爛泥為什麼扶不上牆
    點「飛總聊IT」關注 後臺回復「666」領資料有句古話叫做爛泥扶不上牆
  • 這面花2000元打造的收納牆功不可沒
    家裝家居界,收納得體者得天下。我是個懶癌晚期患者且雜物衣物很多,無奈小三房戶性,家裡有一屋租給室友,我睡主臥,爸媽一年來兩三次,起碼得有三個房間可睡人。在這種情況下,苦思冥想,最終還是靠萬能宜家打造出了家裡面積最小卻使用率最高功能最齊全最讓我得意的小房間。
  • 收納的迷思:被子太多了,睡不完怎麼辦?
    緊跟著另一個小助手也跑過來了:「螞蟻老師,你過來看一下」……她表情一臉嚴肅地把我拽進了臥室。然後我就看到這樣的場景:床上突然出現一堆不知道從哪裡跑出來的、巨大的被子們,數了數一共有9床——不包括我們之前已經收納好的毛巾被、毯子和小山正在使用的那一床。
  • 破舊梯子大有用處,簡單刷上1層清漆,靠牆一放,又是個收納神器
    我家姥姥可能真的是年紀大了比較懷舊,什麼東西都捨不得丟,尤其是那些老舊的木梯子,用不著還佔地方,但拿她的話來說,這些東西都是寶。這倒是的確不假,這次閒著沒事我刷了層清漆,隨便靠牆一放,感覺自己就是下個「網紅」!
  • 這是我見過雜物最多的家,女主拒絕斷舍離,全屋好似「童話屋」
    總會被一些可愛的讀者吐槽:這家肯定沒孩子、有孩子不可能這麼幹淨整潔……等等之類的留言,我們在評論區看到太多太多……於是,小助手又花了好多時間,談收納、講斷舍離……但讀者反饋還是阻擋不了家裡亂。這次我們不談道理,只展示案例:直到我發現了這位年輕媽媽的家,讓我對收納和斷舍離,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原來,有孩子的家還可以這麼布置,分享給大家,一起看看吧!
  • 不到1㎡窗戶邊,嵌水槽打個L型餐邊櫃,顏值收納翻番是我就照學
    雖然說的是誇張了點,但是家裡的餐廳布置裝修也是不容馬虎的,就拿合肥香樟雅苑小區業主家的這套房子來說,108平的老房改造前就餐區的樣子,可以說是普普通通和高顏值掛不上邊,而且還沒有收納空間,旮旯角成了雜物堆積角!
  • 8 家淘寶家居收納好店,顏值與實用並存!
    她跟我抱怨,淘寶上找不到顏值高又實用的收納用品。我翻了翻收藏夾,發現其實不少淘寶家居店裡都藏著超好看的收納呀。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這些鐵皮收納箱了。造型復古,設計貼心,而且還防鏽防潮易清潔。不管拿來裝什麼,它本身就一個非常好看的裝飾品啦!除此之外,各種日式的鐵藝收納架、餐具,顏值也很高。
  • 櫥櫃末端打上滿牆置物架,哪怕廚房長又窄,也不缺收納空間了
    廚房小收納空間又不夠,這對於小戶型真的是太致命了!可又有什麼辦法呢?畢竟房子又不能變大了……那不如在櫥櫃末端打上滿牆置物架,這樣哪怕是長又窄的廚房也不缺收納空間了。為什麼要在櫥櫃末端做這樣的設計呢?廚房櫥櫃末端應該是最不起眼、利用率最低的一個位置,這個時候如果把櫥櫃末端留出一截,然後打上開放式置物架,用來放些日常都要用到的鍋碗瓢盆,簡直不要太實用!開放式設計拿放還方便的很!
  • 著名歌手意外曝光居住現狀,一家5口擠雜物間、衣服無處安放,網友...
    他年輕時是個混混,捅過人進過局子,玩說唱被人排擠,還曾在舞臺上狂到不行,囂張喊話「老子吃火鍋你們吃火鍋底料」。  而私底下跟老婆卻左一個「么么」,右一個「然然」,甜到發齁!  一有時間就會陪老婆去做產檢,盡心盡力,寸步不離。但凡老婆幹活,他都立馬閃現出來,「你別動,我來!」
  • 這簡直是大神級收納!柜子當門洞,側邊儲物,路過拿放不停留1步
    這次休息抽空去了朋友家,沒想到還有意外的收穫,他用柜子做門洞,側邊打窄櫃收納,這點倒是隨了我,會利用創造,榨乾室內的每1㎡,哈哈~這點放在一般人身上,估計想破腦袋都不會想到,會這樣向門洞借空間。當然,這種利用並不一定非要找門洞,畢竟大部分寬度不夠,再打上柜子只會更窄,因此最好2側是非承重牆可以砸的,或者直接用柜子做個門洞出來,三面打滿做收納,這樣看著不就像是一個門洞了▼這個時候門洞側邊的空間就不要浪費了,做成開放式置物架,路過時順手拿放,不耽誤你多走一步路。
  • 他家四牆換四櫃,居然省出20㎡收納空間 !
    拆除牆體後,嵌入索菲亞的裝飾櫃,上面再擺放幾件精緻小物件,變成入門第一道風景,同時也多出更多收納空間。►►第二面牆(廚房與玄關之間)→鞋櫃在廚房和玄關之間的非承重牆,除了隔開空間外,並無其他作用。屋主果斷放棄,裝了一扇索菲亞的定製鞋櫃。關上櫃門,白牆一面,空間看起來乾淨清爽;打開櫃門,內含「乾坤」。
  • 收納神器盤點:這13種超實用家庭收納神器,聽說收納博主們都在用
    懸掛式紙巾收納架廚房紙巾是做清潔經常使用的,另一方面,做飯時我們容易將水撒得到處都是,廚房用紙放置在懸掛的紙巾架上不容易弄溼,還方便使用。3.洗浴用品收納架衛生間的洗浴用品的收納原則是方便取用,避免拿過來拿過去,可以使用三角置物架,貼合牆壁,不但不會佔地方,還非常方便,洗護用品放在上層,臉盆之類的放置在下面一層。3. 牆壁掛鈎牆壁掛鈎可以放置一些清潔球、毛刷、澡巾等等。
  • 頭條丨帶上XXL號的胃!這家「扶牆」級的自助燒烤火鍋來臨海了!(文末有巨額福利!)
    哎,明天聚餐呢你們想吃撒?什麼!!!
  • 滬上十大人氣「扶牆進,扶牆出」的自助日料
    不過對於日料大胃王來說,找一家日料放題店來一次「扶牆進,扶牆出」的暢快之旅,那才是他們最在意的事。簪花日本料理日料控們,還在等什麼,趕緊走起!萬島日本料理鐵板燒食材品質上乘新鮮,漂亮的造型、新鮮的原料、柔嫩鮮美的口感,生魚片和金槍魚肉質鮮嫩,輔以醬油、芥末和山葵泥,連擺盤都毫不怠慢,誘惑力超強!放題還包含酒水,幹紅和清酒,而且不限量。日料控絕對能吃到扶牆出。竹若金槍魚
  • 收納的迷思:我怕的是收拾嗎?我怕的是分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螞小蟻小姐,ID:MissAnt_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你的說明書是怎麼收納的?我見過大部分的人家裡,都是用一個抽屜、或者一個文件盒,裡面裝著所有物品的說明書和保修卡。
  • 我求求你,別再胡亂收納了!
    我們要先知道收納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少佔空間、拿取方便、視覺上美觀,缺一不可。先說少佔或者不佔空間,最好的方式是壁掛收納,很明顯前面兩種都沒有做到。這就解決了拿取方便的問題,至於下水櫃視覺上的美觀,選擇純白的收納筐就好了。不過想要比較快速的尋找物品,最好還是在收納筐上貼標籤,標註收納的種類。廚房的櫥櫃也是如此,通過白色的收納筐,把日常凌亂擺放的鍋、鍋蓋、烤盤以及雜物等分類收納。
  • 衛生間收納要注意什麼?衛生間收納櫃品牌有哪些
    衛生間是房屋的重要空間,往往空間較為狹窄,需要注意收納,避免物品凌亂擺放。究竟衛生間收納需注意什麼?市面上的為啥關鍵收納櫃品牌又有哪些?今日我們就來聊聊衛生間收納問題。
  • 著名歌手意外曝光居住現狀,一家5口擠雜物間,廚房亂七八糟,網友:日子怎麼過成這樣?
    雖然用墊子劃分了學習區和遊樂區,但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在遍地都是玩具的環境中,完全無法集中學習。牆邊擺放了成排的收納盒和置物架,但顯然並沒有什麼作用,依舊亂得不行。這時候讓自己清楚意識到「原來我有這麼多東西」是很重要的一點,於是楊東根在節目組的幫助下把雜物都翻出來擺在了一起。
  • 宜家收納產品的極致用法,都藏在這4㎡裡!
    工具牆的出現使得兩側的儲物架在視覺上弱化為背景,工具牆則成為空間的視覺中心。 #2 北牆:衣物&日用 △北牆收納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三層是6小1大儲物袋放換季的衣物被子等;下面兩層隔板上放8個安東尼抽屜存放日用品,這是最常用的部分;最下面的拉籃小車存放雜物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