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洗手再接觸小孩!差點蜂窩性組織擴散全身,這病感染恐致死

2021-01-12 寶寶知道

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兒子發病的經過,呼籲大家小孩回家要先洗手,大人回家也要洗手後再接觸小孩。金黃色葡萄球菌,一旦感染髮病,危害身體安全極高,甚至急速惡化危及生命,家中有小孩的更要注意,可以分享出去給更需要的媽媽們知道!

早上發現症狀是像蚊子叮小紅腫有白點,當天晚上立刻高燒40度,隔天左屁股全硬腫有膿胞,已經擴散了!

幸好我帶著孩子去小兒科就診,醫生看完覺得太危險,因為我兒子當天就是這情況,一直高燒40度,醫生說:「別拖了快去大醫院兒科比較安全。」並立即開轉診單。我當時並不理解,我兒子沒有傷口、無外傷,只是紅腫,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正因為如此,才能及時在黃金時期就醫,非常感謝當地醫生的細心,覺得太危險了立刻判斷會變蜂窩性組織擴散全身。不然後果真的不敢想像!

治療過程很辛苦,需住院打抗生素療程需10-14天,點滴不間斷,等膿桿菌破了、熟了,還需切割膿胞,看了心如刀割,打抗生素小孩還狂拉肚子,每次洗屁屁看了都心疼,拉到都破皮了。

醫生也強調這菌感染病毒是非常快速擴散,所以千萬不要延誤就醫,因為最嚴重是會致死的。

金黃色葡萄球菌寄生的部位大多是在鼻孔、口腔,以及胯下、腋下等這些潮溼的地方(又稱背包客型細菌)。如果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那全身粗糙的皮膚也都是它寄生的部位。雖然寄生的部位很多,但是人體的表皮是很堅固的,要真正入侵到身體裡,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更嚴重的疾病,一定要有傷口產生才可能發生。因此我常常告訴病人一個概念:被蚊子叮咬不會蜂窩性組織炎,會感染絕對是因為癢,抓破皮,細菌才能入侵。細菌入侵的時間,通常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很多小朋友被蚊子叮馬上就腫一疙瘩,紅腫熱痛,還以為是細菌感染,其實那只是神經性水腫,一種過敏反應而已,根本不需要抗生素。

金黃色葡萄球菌,這個是經由口,鼻,眼睛傳染。所以:小孩回家,記得洗手。大人回家,也要洗手後才碰觸小孩。

出門在外,常碰的物件,比如:手扶梯、門把、車上手把或手柱、公共設施公眾共通碰觸處、 醫院、公共電話等,每於碰觸後,切記要洗手。

如廁後,一定要洗手。

飯後、騎車或開車後,一定要洗手。

金黃色葡萄球菌,一旦感染髮病,危害身體安全極高,甚至急速惡化危及生命。希望能以高度危機意識,防範於未然,提醒各位,多加注意。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鴿子醫生)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長針眼的4大類型,恐釀蜂窩性組織炎!
    事實上,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孩子長針眼大多是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關。雖然對於這個小病,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有可能會釀成蜂窩性組織炎,不可不慎。長針眼,又紅又腫又熱又痛!麥粒腫,指的是眼瞼邊緣皮膚負責分泌油脂的皮脂腺,因其管腔阻塞,使得原本在管腔內的共生細菌大量繁殖,造成腺體周圍局部皮膚產生急性的紅、腫、熱、痛反應,嚴重者還可能有化膿感染情形。
  • 血管性水腫與蜂窩性組織炎不一樣,爸媽一定要知道
    孩子的左眼被蚊子叮,紅腫得不像樣,甚至看起來幾乎是右眼的一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會是蜂窩性組織炎嗎?答案:不是。原來這是血管性水腫引起的腫脹,但要怎麼判定呢?這次就來跟大家聊聊兩者的差異。
  • 男童蛀牙遭嚴重感染 險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丟性命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中新網10月29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臺中市8歲男童乳牙蛀掉導致膿瘍,乳牙遭嚴重感染,差點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醫師緊急拔牙後,救回男童性命。醫生陳怡孜昨天表示,8歲男童發高燒,家人趕緊送醫求診,醫師檢查男童咽喉及照胸部X光,都沒發現遭感染。
  • 一旦發病致死率百分百!54歲大伯感染一年後發病,搶救無效死亡
    「病人全身的肌肉發硬,抽搐得很厲害,我們花了很大力氣才將他控制住並且使用鎮靜劑!」急診科主治醫師尚安東回憶,當時郝大伯已經咽肌痙攣、神志不清。「從患者的臨床表現來看,我們高度懷疑他是狂犬病病毒感染,但是他又沒有出現恐水、恐風那些狂犬病發作時的典型症狀,所以一時無法確診。」「難道被狗咬過一年了,還會染病?不可能吧!」
  • 孩子每次被蚊子咬後都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媽媽接著說:「醫生,為何我家孩子每次被蚊子咬後,都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啊!」我:「每次都這樣嗎?!」媽媽:「是啊!他每次被蚊子咬完就會腫得很誇張,醫生都說是蜂窩性組織炎了...」。我開始感到疑惑,若孩子這麼容易有蜂窩性組織炎,想必他應該有免疫性功能失調或缺乏的狀況,但孩子看起來這麼的頭好壯壯,於是我再繼續問下去...。
  • 小孩被蚊子咬腫一大包還發紅!血管性水腫&蜂窩性組織炎該怎麼分
    夏天充滿蚊子大軍,偏偏孩子的皮膚敏感又脆弱,只要被叮就會腫成一大包,不少爸媽都擔心會不會是蜂窩性組織炎?但其實更有可能是血管性水腫!快跟著小編一起來認識血管性水腫吧!血管性水腫是何方神聖?血管性水腫VS.蜂窩性組織炎許多爸媽看到孩子手腳發紅腫起來,第一時間都會非常緊張、擔心『天啊!該不會是蜂窩性組織炎吧?』以下就為大家整理血管性水腫跟蜂窩性組織炎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蜂窩性組織炎跟血管性水腫最大的差異在於會不會『痛』和『癢』!
  • 戴口罩勤洗手 注意添衣保暖
    著名呼吸病學專家、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教授劉又寧表示,要衡量一個病毒的危害程度,一看致死率,二看傳染性。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新型冠狀病毒已具備致死性,雖然尚不能確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許低於SARS病毒,處於可防可控的狀態。傳染性方面,雖未確定傳播途徑,但其傳染力並不強。1月18日和19日突然多出的136例新確診病例,是指「最新被檢測出」,而不是「最新被感染」。
  • 寶寶被蚊蟲叮咬不可忽視,小心嚴重後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而寶寶又很容易抓破皮膚而引起細菌感染。在這裡,要提醒各位粑粑麻麻: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蚊蟲,寶寶的手腳被蚊蟲叮咬後,很容易形成色素沉積,而反覆抓破結疤可能會留下像小紅豆一樣的疤痕,也就是所謂的「紅豆冰」現象。它不僅僅有礙肌膚的美觀,嚴重的還會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什麼是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很多人對於這個名詞可能還比較陌生。
  • 洗手!洗手!勤洗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建議中,第一條就是洗手。勤洗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日常生活中,手是我們最常使用的工具,容易攜帶細菌、病毒,並通過觸摸口、眼、鼻等器官將細菌、病毒帶入體內,引起感染,是傳染病接觸傳播的重要媒介。下列情況一定要洗手!1.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汙染時,擤鼻涕、打噴嚏後。
  • 致死率幾乎100%,為什麼狂犬病這麼可怕?
    致死率幾乎100%,為什麼狂犬病這麼可怕?對很多人來說,貓狗不僅是養的小寵物,更是幸福生活的陪伴者。但是,一旦不小心被寵物咬傷、抓傷,就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而狂犬病一旦發作,患者幾乎100%死亡。據統計,中國95%的人類狂犬病病例由病狗傳播。如果小動物不幸得了狂犬病,那麼狂犬病毒會通過咬、抓、舔等方式傳播給人。大裱姐強調一點,雖然名字裡帶「犬」,但是貓、狐狸、狼、蝙蝠等哺乳動物也會傳播狂犬病毒。狂犬病的致死機理是什麼?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看這三點!
    二是內防擴散,強化社區排查。重點開展對密切接觸者、湖北來粵人員、發熱門診患者等三類重點人群的大檢查、大排查和大篩查。對所有密切接觸者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可疑暴露者進行跟蹤評估並健康告知。同時,廣東推動社區(村)建立防控工作組織體系,以基層鎮街和村居幹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家庭醫生為主,鼓勵居民和志願者參與,做好聯防聯控、群防群治。
  • 蘭州布病感染超過3000,布病是什麼?如何預防感染?請看此文
    又該如何有效預防布病的傳播和感染呢?「布病」是個什麼病?雖然名字叫布病,但其實這個病和我們穿衣服的布料沒有任何關係。布病是布魯氏菌病的簡稱,是指布魯氏菌感染引起一種疾病問題。那這個布魯氏菌又是一個什麼菌呢?
  • 10部「病毒感染」的災難片,如今再看竟過於真實...
    一隻攜帶了病毒的猴子在野外被捕獲,並通過輪船來到了美國。影片開頭,一家研究生化武器的公司發生了病毒洩漏,凡是感染病毒的人將會變成殭屍。這一事件之後,更是導致了全球性的生化喪屍危機.這種令人聞之色變的超級病毒,致死率高達90%,一旦感染,無藥可醫。2014年在非洲西部地區的大規模爆發,曾帶走了1.3萬個生命。
  • 三大迷思:做錯恐引發感染風險
    麥粒腫因為有細菌感染,急性化膿會引起紅、腫、熱、痛,當觸摸時會劇烈疼痛,翻眼皮才看得到的是內針眼,從外面可看到或摸到鼓起的腫塊,就是外針眼,只要有紅、腫、熱、痛等症狀時,就表示細菌感染嚴重。而霰粒腫是單純阻塞而鼓起的慢性肉芽組織,患者只會覺得有異物感。迷思1:被別人傳染針眼?
  • 橘皮不是病,醜起來要人命:橘皮組織的三個流言與真相
    得先建立起正確觀念!蜂窩組織炎?橘皮組織?橘皮現象!流言 :橘皮組織,是局部的脂肪成塊堆積在皮膚之下形成的,也就是說,脂肪細胞周圍多餘的水份與老化廢物代謝不良,讓表皮出現凹凸不平的波紋。蜂窩性組織炎(編者按:作者原文如此。
  • 嚴重可致死!多地出現類似案例
    記者從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沙門氏菌病是由感染沙門氏菌引起的,最常見且分布最廣泛的食源性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全世界有數千萬人發生沙門氏菌感染,導致數十萬人死亡。此菌致病在廣東很常見,據省疾控監測顯示,2013 年,沙門菌食物中毒位居廣東全省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第一位。沙門氏菌會在哪裡出沒?
  • 擴散周知!西安發布這幾項個人防護措施→
    擴散周知!一、傳染源 新冠病毒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二、傳播途徑 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特定條件下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和暴露於病毒汙染的環境可造成接觸傳播或氣溶膠傳播。
  • 抗菌溼巾擦手代替不了洗手
    7月2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黃文祥在解讀《公約》之個人防護時說,這幾條既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是預防常見呼吸道傳染病和消化道傳染病的通用方法。而洗手可以將腹瀉致死率減半、急性呼吸道感染致死率減少三分之一,「即良好的洗手習慣每年可以挽救百萬兒童生命,比任何疫苗或醫療幹預都有用。」什麼時候應該洗手?黃文祥說,吃東西前、上廁所後、幹完活或下班後、接觸錢幣後、去醫院或接觸病人後等5種情景下每次都洗手;洗手時使用流動水衝洗;洗手時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潔用品;洗手時長不少於20秒。
  • 世界衛生組織將流行病分為六個級別,而流行病不等於傳染病
    《病毒來襲:如何應對下一場流行病的暴發》[美]內森·沃爾夫 沈捷 譯浙江人民出版社內森·沃爾夫在近日出版的新書《病毒來襲:如何應對下一場流行病的暴發》中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流行病時代到來的景象:全球交通樞紐將人和動物聯繫在一起,催生出了一個容易被流行病侵害的互聯世界,便利的交通工具、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為擴散的病毒提供了大規模的宿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