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冷宮在哪裡,為何一直不敢開放?溥儀自傳中說出了這個秘密!

2021-01-11 騰訊網

故宮,古代稱為「紫禁城」,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因其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尤其是在國慶黃金周的時候,前來故宮遊玩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作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故宮,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估計所有遊玩過故宮的人都發現了一個問題,裡面的很多地方都對外開放,遊客可以盡情的觀賞,但有些地方則沒有對外開放,其中就有神秘無比的「冷宮」。不少人都有疑問,冷宮作為故宮的一部分,為何卻從不對外開放呢?有些腦洞大開的人就猜測,估計是因為冷宮陰氣太重,不適合普通人遊玩,真的是這樣嗎?

查詢明清兩代的相關史料後發現,紫禁城中並沒有明確標識「冷宮」的匾額存在。從零星的史料發現,關於「冷宮」有兩種說法!一說是「長春宮」,專門用於安置失寵的妃嬪,另一種說法是皇帝貶妃,畢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因此「冷宮」沒有固定地址,就是臨時打發到宮中偏僻的地方!。明朝天啟皇帝在位時,曾經有一位姓李的妃子,因為得罪了大太監魏忠賢,因魏忠賢的讒言,就被皇帝一道聖旨打入冷宮。雖然冷宮也屬於皇宮的一部分,但它的條件很差,也不會有太監和宮女進行服侍,且妃子還必須幹活,跟囚犯差不多。據清末一太監記載,光緒珍妃在被慈禧落井之前,關押在景祺閣北邊的北三所(如今珍妃所落之井的西邊),此處應算一處「冷宮」。當然這兩處宮殿也只是因為關過受冷落的妃子而被後人認為是冷宮,實際上固定的冷宮區域是並不存在的。

在溥儀晚年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記載,講述了真實的冷宮中並無文物,且比較破敗,基本處於長久失修的地步。故宮經費有限,冷宮破敗不堪,無暇修整,完全是考慮到參觀者的安全,再者,是沒有任何能夠參觀的價值!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冷宮相當於皇宮裡的監獄,在冷宮裡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文物。相信很多人去故宮都是為了看一些珍貴的文物,但冷宮裡的物件很少,對遊客也很難產生什麼吸引力。而目前曾作為冷宮的地方現在非常的清淨,許多的修復大師都會在這附近辦公,在《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有提到過這個事情,所以冷宮附近都是一些辦公人員,不會讓人輕易的靠近。

相關焦點

  • 故宮的冷宮為何不開放?溥儀不知有冷宮,專家數次聲稱不神秘
    簡介:近些年隨著網文行業的興起,「冷宮」也變得神神叨叨的,炒了數年冷飯,冷宮竟然還成了熱議的話題。這件事我是萬萬想不到,不過既然有人關注冷宮,那我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冷宮。首先,關於冷宮的一些靈異事件,這是不存在的,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都沒提冷宮。
  • 故宮冷宮為何至今都不開放?難道真的因為鬧鬼,溥儀四字說明真相
    故宮冷宮為何至今都不開放?難道真的因為鬧鬼,溥儀四字說明真相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屹立在中國首都中軸線的中心,被世界認定為,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的故宮,一直是北京獨有的標誌之一,每一年當中,世界各地的不計其數的遊客都慕名而來,作為古代偉大的帝王居所,能夠遊覽一番,也不枉此行,不過令人很多遊客質疑的是,北京故宮並非所有的地方都開放,平時能夠參觀的地方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 故宮中的冷宮為啥不開放,溥儀告訴你答案,別不相信
    故宮是清朝和明朝的皇宮,從明朝皇帝朱棣把皇宮遷到北京到現在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清明的滅亡預示著封建時代已經結束,新中國成立後,將這座皇宮改名為故宮,用來當作景區供遊客參觀。在這期間裡,關於故宮的靈異事件日出不窮,之前就有人說在故宮裡看到之前在裡面居住的宮女的影子。
  • 故宮為什麼不開放冷宮?有「髒東西」?溥儀書中道出真相
    在近代清宮劇裡面經常看到皇帝把犯錯的妃子打入冷宮,讓其在冷宮裡悔過自新,不過多數妃子到死都沒有走出冷宮。明清兩代的皇宮都是位處北京的故宮,昔日帝王的居所現在也向遊客們開放。故宮裡面有很多景點供我們參觀欣賞,但也有一些地方是不開放的,其中就包括冷宮。
  • 故宮的冷宮為何至今不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其實大家都想錯了
    正是由於影視劇中對故宮的描寫如此之多,人們提起故宮,自然會聯想到「宮鬥」、「妃嬪獄」,被困紫禁城的妃嬪們大多充滿了強烈的怨恨,不願死於抑鬱症,因此,傳統人會認為故宮很陰暗,把它當成不祥之地,歷史上真的有冷宮嗎?二答案是肯定的,但故宮的「冷宮」在哪裡?
  • 故宮裡的雨花閣為何不對外開放?溥儀的解釋,讓遊客紅了臉
    而很多人在參觀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宮殿是大門緊閉,不允許外人遊覽的。而雨花閣便是禁止對外開放的其中一座宮殿。那雨花閣中又有什麼秘密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雨花閣其實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是故宮數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座,興建於清乾隆十四年。當時乾隆皇帝在蒙古三世章嘉國師胡土克圖的建議下,仿造西藏託林寺壇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築的基礎上,改建了雨花閣。
  • 故宮的冷宮為什麼至今不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其實大家都想錯了
    眾所周知,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皇室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它始建於1406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時期,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過,到處充滿著帝王之氣。故宮作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木製宮殿建築,位於五大宮之首,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有8000多間房,一些沒有開放的地方也因為民間的傳說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冷宮便是其中之一。
  • 故宮的冷宮在哪裡?為什麼不開放呢?
    許多去過故宮的人,都會感嘆這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在歷經幾百多年滄桑歲月的故宮裡,也留下了很多皇帝和后妃以及皇子們的故事。所以去過故宮的也會問一個問題,就是故宮的冷宮在哪裡?為什麼不開放呢? 在電視劇中,被打入冷宮的後宮女子,大多都住在一個極其荒涼的房屋內。其實冷宮並不是特別修建的,根據《明實錄》和《清史稿》的相關材料,紫禁城裡根本沒有「冷宮」的牌匾。
  • 溥儀遊故宮,專家解釋雨花閣不開放原因,溥儀聽後搖頭,說出答案
    故宮那麼大,不開放的場所當然不止一處,有的是因為修繕而臨時關閉,有的是為了保護容易受損的珍貴文物等等。雨花閣不開放和傳聞中的怪事沒什麼關係,真相的揭曉和故宮曾經的主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有關。愛新覺羅·溥儀生於1906年,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孫、攝政王載灃之子。1908年,光緒皇帝死後,年僅兩歲的溥儀被慈禧太后推上了龍椅。
  • 為何故宮開放了那麼多地方,卻唯獨不開放冷宮?並不是因為迷信
    故宮是我們中國非常有名的一個景點,作為一個旅遊愛好者來說,長城和故宮應該是去到北京之後必定會去的景點。而且除了中國遊客喜歡去故宮之外,基本上每一個來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第一首選旅遊景點就是去故宮。但是去過故宮的人應該都清楚,故宮有一個地方一直都不對外開放,那就是冷宮。關於冷宮我們應該都不陌生了,這些年電視上許多電視劇經常會提到妃子被皇帝打入冷宮。很多妃子都在冷宮內孤苦伶仃,甚至有的人就因此鬱悶而死。那麼為何故宮開放了那麼多地方,卻唯獨不開放冷宮?
  • 冷宮為何不對外開放?是有什麼「東西」嗎?溥儀:你可拉倒吧!
    故宮主要是指明清時期的皇家宮殿,到現在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但是關於故宮中冷宮的說法,一直以來都讓人們覺得十分神秘。甚至還有人說在故宮的牆上看到了宮女的影子,對這一問題也有很多的解釋,但是人們始終認為故宮中的冷宮肯定是有些什麼「東西」,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也對此做出過解釋。
  • 故宮的晚上到底有著什麼秘密,一直未開放,其中蘊含一種刺骨的冷
    而在故宮的深夜當中,到底蘊藏著什麼故事讓人們膽戰心驚,從沒有人敢在深夜的時候進入到故宮深處,更不要說進入冷宮了。,很多遊客選擇去故宮遊玩大多選擇白天,晚上是不允許任何人進去,其實在很早之前,故宮的晚上是開放的,但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以後,從此故宮就在度關閉。
  • 故宮冷宮在哪裡?你去參觀過嗎?
    《甄嬛傳》是這樣描述冷宮的:「走了很久,才到冷宮。推開門,有數不清的細小灰塵迎面撲來,在淺金的日光下張牙舞爪地飛舞。那麼故宮裡的冷宮究竟在哪兒?在這次故宮新開放的區域又是否包含冷宮呢?冷宮裡是不是真的只有破爛的小院,冰冷的飯菜和襤褸的衣服?
  • 北京故宮不為人知的一些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有什麼秘密呢
    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在世界五大宮中,故宮位居之首,這說明故宮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傑作。故宮有幾百年歷史了,在這麼長的歷史長河中,故宮發生了很多事,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秘密給故宮增添了神秘,讓去故宮參觀的遊客都想知道原因,那麼,你知道故宮有什麼秘密嗎?
  • 溥儀逝世後,溥傑公開清廷埋藏300年的秘密,清史上最大懸案就此揭開
    面臨著內憂外患的清朝,也必須要挑選出一個人來繼承皇統,醇親王府中年幼的溥儀,成為了慈禧心中最為合適的人選。年幼的溥儀不懂得這意味著什麼,只是溥儀的祖母在聽完溥儀必須接到宮中撫養的懿旨之後,立刻就昏厥了過去。此時將溥儀接到宮中,無疑就是表明,溥儀將會是繼任大統的人,清王朝已然註定走向滅亡,年幼的溥儀也註定要背負上「亡國之君」的罵名。
  • 故宮中唯一一座漢藏混搭式佛教建築的「雨花閣」,為何不開放?
    小編每次站在景山的萬春亭往下看故宮時總會留意到這樣一座宮殿。它簷角有騰飛而起的金龍,黃綠藍三色的琉璃瓦在整個紫禁城中特別惹人眼球。那麼,這座宮殿是哪座呢?我們又能不能進去參觀呢?「雨花閣,並非有雨又有花」這座造型有點獨特的宮殿名叫「雨花閣」,它坐落在故宮內廷的外西路,是西路宮殿建築群中最高的一座,也是故宮內密宗神殿最大的一座。大家可以看看它的建築風格:它採用了單簷攢尖頂,上覆蓋鎏金銅瓦,在其頂部還豎立著鎏金喇嘛塔,屋頂的四脊還裝飾著藏式銅鎏金蹲龍。
  • 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
    再後來,就是大約七八年前,我已在市裡混跡,當年一有空我就扎進西單圖書大廈,買不起書,就往那一坐,隨便找本書,一看看一天,無意中,看到了新鳳霞寫的一本關於她和溥儀一同在全國政協勞改隊勞動時的書,書名叫【我和溥儀】,這一看可就停不下來了,我對裡面這個曾經高高在上萬人敬仰的皇帝可是大大的改觀,在我眼裡,皇上都是傲氣沖天,知識淵博,尊貴的身軀享受著萬人三跪九叩的,而書中這個,唯唯諾諾
  • 溥儀被特赦後希望從事這個職業,卻被周總理一口否決
    1932年3月9日,在日本軍隊的攛掇下,末代皇帝溥儀,從天津秘密潛逃至東北,在長春成立了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偽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不久後以立清廢帝溥儀為「元首」,初期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溥儀後稱「皇帝」,年號「康德」。民國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投下的兩枚原子彈的攻擊,蘇聯對日本宣戰並進攻滿洲國,滿洲國政權覆滅。
  • 溥儀再回故宮,提醒畫像掛錯了,專家卻不屑一顧,溥儀:這是我爹
    當人的一生坎坷不平時總是歸結於命運的不公,只是又有多少人的一生能夠是幸福完美的呢?只有從坎坷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活出人生的意義,才是不屈服於命運。當然,有一些人的人生早在剛剛開始時就已經被人埋下了不幸的種子,一如末代皇帝溥儀。
  • 你看到的故宮是假「故宮」,關鍵地方並未開放,是什麼地方?
    故宮顧名思義也就是:故國的宮殿。在過去,故宮也被稱為紫禁城。紫禁城建立與1406年,集齊全國各地能工巧匠花費了14年的時間才全部建好。它經歷了歷史上兩個最久的朝代—明朝和清朝。是現今中國國代最大的古建築群,氣勢恢宏,雄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