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遊故宮,專家解釋雨花閣不開放原因,溥儀聽後搖頭,說出答案

2020-12-24 灞上松

氣勢恢宏的故宮博物院不光是北京的一張名片,也是中國的名片,很多熱愛旅遊的同學想必去過不止一次。細心的您可能對故宮裡一棟三層佛堂雨花閣有印象,多年來雨花閣從不對遊人開放。至於原因,很少有人知道,導遊往往也說不清楚,給這棟小樓平添一分神秘感。

故宮雨花閣

如果您對此沒有印象,需要說明的是,此雨花閣非彼雨花閣,不是南京雨花臺區的那個。南京雨花閣的歷史要悠久得多,大約建造於南北朝時期,而紫禁城裡的雨花閣建於清乾隆年間。

歷經六百年風雨的故宮古老而龐大,藏著太多秘密,發生過數不清的怪事。有一些流傳很廣的傳聞,比如有人在晚上看見過故宮的過道上出現成群結隊的宮女,打著燈籠走過,又突然消失,以及傳說中的「鎮宮之獸」,像老鼠又像豬,奔跑迅速,從來沒人看得真切。

雨花閣

位於故宮內廷外西路的雨花閣,是宮中幾十座佛堂裡最大的的一個。長久以來,遊人對這個禁止參觀的佛堂頗感好奇,產生了種種猜測。故宮那麼大,不開放的場所當然不止一處,有的是因為修繕而臨時關閉,有的是為了保護容易受損的珍貴文物等等。

雨花閣不開放和傳聞中的怪事沒什麼關係,真相的揭曉和故宮曾經的主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有關。

愛新覺羅·溥儀生於1906年,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孫、攝政王載灃之子。1908年,光緒皇帝死後,年僅兩歲的溥儀被慈禧太后推上了龍椅。溥儀在位僅三年,清朝隨著辛亥革命的浪潮土崩瓦解,5歲的溥儀也在懵懂中退位。

雨花閣內供奉的壇城

溥儀和他的皇室家族雖然失去了權力,享受的待遇還是很優厚的,仍然住在紫禁城內,每年還可獲得民國政府特別撥付的數百萬銀元專款供其開銷。這種美好生活持續到1924年,發生了第二次直奉軍閥大戰,已經18歲的溥儀及其家族被趕出了紫禁城。

後來,無所適從的溥儀曾被日本人利用,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抗戰結束後,溥儀作為戰犯被關押。1959年,年過半百的溥儀在勞動改造中表現良好,被批准特赦,重獲自由身。沒多久,他被分配到北京一個植物園工作,開始了普通人的生活。

那時候紫禁城已經對公眾開放,改稱故宮。溥儀曾在閒暇時故地重遊,回到故宮看看自己長大的地方。不過這位曾經的紫禁城主人也得買票才能進去。

溥儀

普通人第一次到故宮,無不被其宏大的規模和皇家氣象所震撼,感受到波詭雲譎的歷史氛圍。這裡隨便一個角落就能讓愛好歷史的遊人駐足良久。對溥儀來說顯然不是這樣,他在回憶錄裡曾說,自己少年時期很是厭倦宮中生活,被憋壞了,非常嚮往外面的世界。

溥儀重遊故宮的時候,轉到了內廷外西路的雨花閣,剛好遇見一些遊客在詢問博物館的專家,這裡為什麼不開放呢?專家解釋說,雨花閣裡的佛像非常珍貴,為避免被損毀,不能對公眾開放。

站在人群中的溥儀聽了這話,不由得搖搖頭說,不對,不是這樣的。專家不認識溥儀,感到納悶,就問道,那你給說說是怎麼回事?

晚年溥儀和夫人李淑賢

溥儀在故宮生活過十幾年,熟悉其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他當然知道雨花閣的秘密,當下不慌不忙對眾人講出了真相:「其實,這個佛堂的第四層,供奉著三尊歡喜佛,原本只有皇帝成婚前才能去看一下,目的是提前學一些男女之事。此地不宜對外開放,這才是根本的原因。」

溥儀說的沒錯,雨花閣不向遊人開放正是這個原因。乾隆十四年(1749年),根據蒙古國師的提議,乾隆皇帝下令建造了漢、藏混合式的雨花閣佛堂。佛堂的殿閣屋頂皆鋪以銅鎏金瓦,屋脊上有龍形裝飾,其造型和色彩在故宮的諸多佛堂中獨一無二。

雨花閣

雨花閣的外觀是三層,其實在一層和二層之間還有一個暗層,也就是「明三暗四」的結構。其中第一層內部供著三座圓形的壇城,據說象徵著宇宙之真理。第二層以上面積逐漸變小,稱為「仙樓」,第二層的東、西簷下供奉著成列的佛塔。第三層懸掛著「普明圓覺」匾。

第四層空間最小,懸掛著「雨花閣」匾,供奉著藏傳密宗佛教中的「歡喜佛」。這種佛像的的造型不太適合向遊人開放,尤其不適合讓小朋友看到。

溥儀講出雨花閣的秘密之後,專家或導遊也會告訴絡繹不絕的遊人,雨花閣中的藏品不允許也不適宜對公眾開放。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相關焦點

  • 故宮裡的雨花閣為何不對外開放?溥儀的解釋,讓遊客紅了臉
    而很多人在參觀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宮殿是大門緊閉,不允許外人遊覽的。而雨花閣便是禁止對外開放的其中一座宮殿。那雨花閣中又有什麼秘密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雨花閣其實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是故宮數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座,興建於清乾隆十四年。當時乾隆皇帝在蒙古三世章嘉國師胡土克圖的建議下,仿造西藏託林寺壇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築的基礎上,改建了雨花閣。
  • 故宮中唯一一座漢藏混搭式佛教建築的「雨花閣」,為何不開放?
    小編每次站在景山的萬春亭往下看故宮時總會留意到這樣一座宮殿。它簷角有騰飛而起的金龍,黃綠藍三色的琉璃瓦在整個紫禁城中特別惹人眼球。那麼,這座宮殿是哪座呢?我們又能不能進去參觀呢?「雨花閣,並非有雨又有花」這座造型有點獨特的宮殿名叫「雨花閣」,它坐落在故宮內廷的外西路,是西路宮殿建築群中最高的一座,也是故宮內密宗神殿最大的一座。大家可以看看它的建築風格:它採用了單簷攢尖頂,上覆蓋鎏金銅瓦,在其頂部還豎立著鎏金喇嘛塔,屋頂的四脊還裝飾著藏式銅鎏金蹲龍。
  • 故宮的冷宮為何不開放?溥儀不知有冷宮,專家數次聲稱不神秘
    這件事我是萬萬想不到,不過既然有人關注冷宮,那我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冷宮。首先,關於冷宮的一些靈異事件,這是不存在的,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都沒提冷宮。專家在《我在故宮修文物》欄目中也說過冷宮為什麼不開放,但是仍舊擋不住好奇的網友們,今天來系統性回答一下大家的疑問。1:沒有冷宮故宮就是紫禁城,裡面有9999間房子,大一些的居所都對應的名字,比如說太和殿、乾清宮。
  • 故宮中的冷宮為啥不開放,溥儀告訴你答案,別不相信
    故宮是清朝和明朝的皇宮,從明朝皇帝朱棣把皇宮遷到北京到現在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清明的滅亡預示著封建時代已經結束,新中國成立後,將這座皇宮改名為故宮,用來當作景區供遊客參觀。在這期間裡,關於故宮的靈異事件日出不窮,之前就有人說在故宮裡看到之前在裡面居住的宮女的影子。
  • 故宮為什麼不開放冷宮?有「髒東西」?溥儀書中道出真相
    明清兩代的皇宮都是位處北京的故宮,昔日帝王的居所現在也向遊客們開放。故宮裡面有很多景點供我們參觀欣賞,但也有一些地方是不開放的,其中就包括冷宮。好奇害死貓,原本人們就對陌生的事物感到好奇,外加上近些年故宮裡面出現的靈異現象,外界人對冷宮浮想聯翩。為什麼故宮不開放冷宮?是有什麼東西還是陰氣太重?我們看看溥儀是怎麼說的。
  • 溥儀重回故宮,提醒畫像擺錯了,專家卻不屑一顧,溥儀:那是我爹
    那是我爹在日本人身邊,溥儀過得並不容易,他每天都提心弔膽,生怕遭到殺害。在出席宴會的時候,溥儀一般不吃喝。有一次,岡村寧次宴請溥儀。飯桌上,見他遲遲不動筷子。岡村寧次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他帶頭開吃,又喝了一大杯酒水。這個時候,溥儀才放下了戒心。當然,身為漢奸。他遭到了國人的怒罵。一些暗殺活動也從未停止。
  • 溥儀再回故宮,提醒畫像掛錯了,專家卻不屑一顧,溥儀:這是我爹
    當人的一生坎坷不平時總是歸結於命運的不公,只是又有多少人的一生能夠是幸福完美的呢?只有從坎坷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活出人生的意義,才是不屈服於命運。當然,有一些人的人生早在剛剛開始時就已經被人埋下了不幸的種子,一如末代皇帝溥儀。
  • 溥儀參觀故宮,指著一張照片說有問題,專家不信,溥儀:那是我爹
    溥儀參觀故宮,指著一張照片說有問題,專家不信,溥儀:那是我爹愛新覺羅·溥儀是清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小且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慈禧去世半個月之後,溥儀即位,由隆裕太后裁決重大事件。溥儀在他上位三年之後,袁世凱逼溥儀退位,當時溥儀就只有六歲。袁世凱當時對溥儀還算是比較寬容的,保留了溥儀皇帝的稱號,宗廟等一系列優厚的待遇,但是只是限制在紫禁城中。
  • 溥儀再回故宮,有人提醒畫像掛錯,專家不屑一顧,溥儀:這是我爹
    等到溥儀長大成人後,也曾努力過想要重振大清的輝煌,為此不惜同意張勳等人的「復闢」行動,建立「偽滿洲國」……只是他的努力最終方向不對,歷史的潮流早已註定了封建王朝是一去不復返的。一九四五年蘇聯對日宣戰後,隨著日軍節節敗退,日本附庸的滿洲政權也隨之覆滅,當了十四年滿洲國皇帝的溥儀,終於結束了他的「皇帝夢」。
  • 故宮的冷宮為什麼至今不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其實大家都想錯了
    眾所周知,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皇室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它始建於1406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時期,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過,到處充滿著帝王之氣。故宮作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木製宮殿建築,位於五大宮之首,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有8000多間房,一些沒有開放的地方也因為民間的傳說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冷宮便是其中之一。
  • 溥儀和妻子重遊故宮,看見龍椅後提出個疑問,溥儀的回答字字戳心
    但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溥儀晚年帶著妻子重遊故宮,看著無數人渴望的龍椅,卻淡然道出了12個字,字字透出心酸,仿佛自己對這王位並不那麼渴望、滿足,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溥儀一生風風雨雨,三歲登基,六歲退位,一生經歷了清、民國和新中國三個不同時期,可謂是歷史的見證。
  • 故宮的冷宮為何至今不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其實大家都想錯了
    眾所周知,故宮博物院是明清時期皇室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建於1406年,即明朝皇帝朱棣時期,這裡住著24位皇帝,處處洋溢著帝王精神,作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木製宮殿建築,故宮位於五大宮殿之首,佔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一些沒有開放的地方也因為民間傳說而被神秘所籠罩,冷宮就是其中之一。
  • 溥儀回故宮提醒畫擺錯位置,專家:你懂還是我懂?溥儀:那是我爸
    1909年,年僅三歲的溥儀因為慈禧的一聲令下被抱入皇宮,從此與生母骨肉分離,開始了自己末代傀儡皇帝的生涯。溥儀並不是前皇帝光緒帝的親兒子,而是醇親王載灃的長子。當了皇帝後載灃被任命為攝政王,但家人並沒有歡天喜地,因為他們都知道,等待溥儀的是一個恐怖而深黑的宿命。
  • 溥儀晚年重遊故宮,從大殿裡翻出一樣小東西,眾人看後都被逗笑了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被稱作是紫禁城,在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它的佔地面積有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有15萬平方米。大大小小的宮殿加起來有七十多座,光是房屋就有九千多間。早先它作為皇城,自然是不會輕易開放的,但解放之後就不一樣了。
  • 溥儀帶夫人重遊故宮,迎面走來一老頭,溥儀見了臉色驟變
    也正是由於這次驅趕,溥儀開始了他顛沛流離的後半生,常年背井離鄉。從某種意思上來說,溥儀和鹿鍾麟應該算是仇人。 在中國有句古話,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兩位看似再也不可能相遇的人萬萬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相遇。而這次的相遇對他倆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
  • 溥儀帶妻子遊故宮,遇見一老人後臉色驟變,老人:送你兩張門票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經歷了五千年歷史,雖然從古至今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都很高,但如果不進步就會被別人趕超,而中國古代每個朝代在經歷了一段時間之後都會走向隕滅,這個時候的最後一位皇帝的下場一般都非常慘,但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比起其他末代皇帝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了,不僅再次結了婚,還活到了建國之後
  • 溥儀特赦後,花錢買門票進故宮時是什麼心情?最後一任妻子給出答案
    溥儀引渡回國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10年改造生涯,直到1959年12月才被特赦回到北京。長久以來,人們在提到特赦後的溥儀,總會提到溥儀買票回到紫禁城(北京故宮)這件事。
  • 故宮冷宮在哪裡,為何一直不敢開放?溥儀自傳中說出了這個秘密!
    故宮,古代稱為「紫禁城」,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因其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尤其是在國慶黃金周的時候,前來故宮遊玩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作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故宮,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 故宮冷宮為何至今都不開放?難道真的因為鬧鬼,溥儀四字說明真相
    故宮冷宮為何至今都不開放?難道真的因為鬧鬼,溥儀四字說明真相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屹立在中國首都中軸線的中心,被世界認定為,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的故宮,一直是北京獨有的標誌之一,每一年當中,世界各地的不計其數的遊客都慕名而來,作為古代偉大的帝王居所,能夠遊覽一番,也不枉此行,不過令人很多遊客質疑的是,北京故宮並非所有的地方都開放,平時能夠參觀的地方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 退位後的童年溥儀,為騎自行車鋸掉故宮門檻,給胡適打電話聊天
    ▲清帝退位詔書溥儀退位後,依舊享受皇室的優待條件,民國掌權者給溥儀每年支付400萬兩銀元。溥儀依舊住在紫禁城裡,也就是今天的故宮博物院。(據《故宮叢談》記載,溥儀一共讓人鋸掉了20多處門檻,果然城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