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疫情影響這麼深遠,持續這麼久。」
這大概是每個母嬰人的心聲。在全國,有無數家母嬰小店,日復一日經營,撐起一家人的生計和希望,也撐起「自己做老闆」的小小人生理想。但在底色黯淡的2020年,這一切都變得搖搖欲墜。
全國數十萬家這樣母嬰店,他們大多以單店模式經營,老闆娘獨自守店成為常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店主慌了手腳。這樣的小店本沒有多少抗風險能力,這個看似龐大的群體被疫情任意肆虐,孤立無援的老闆們顯得十分脆弱。
在這個特殊時期,店主看到了傳統經營的弊端,她們需要有人指引方向,需要有人設身處地的為她著想,「便宜幾塊錢意義不大,我需要在冬天給我送溫暖的『賢內助』」。
01
努力終究會有回報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眾所周知,到了山城重慶,不是在上坡就是在下坡。但就是這麼難走的路,海拍客小哥孫鵬一人一車,靠著「別人一天跑10家店,他跑20家」的笨功夫,跑遍了重慶的大街小巷。在重慶,沒有他不知道、不熟悉的母嬰店,圈內人稱「推土機」。
在孫鵬心裡,想要獲得店主們的信任,只有一個辦法——用心服務,這一招孫鵬在上一家公司的時候,就已經實踐過了。
(孫鵬和他親愛的小摩託)
那是一家小型紙尿褲商貿公司,當時孫鵬手上只有兩款毫不知名的紙尿褲,儘管這樣,他硬是靠著自己的鐵律在一個月時間內啃下了25家新門店。對於一個新人來說,要把兩款同樣沒聽說過的牌子推出去,背後吃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孫鵬加入了行業老大哥海拍客,第一站是在地處重慶郊區的綦江。綦江的門店集中度差,為了跑門店,孫鵬每天要騎摩託100km,100km什麼概念?蘇州到上海的距離。為此,他騎斷過好幾根車皮帶,最多的一天跑過180km,車皮都騎冒了煙。
不光如此,綦江有不少爛路,即使是當地人,下雨天騎摩託也要遭摔跤。來來往往的多是大貨車,天晴的時候跟在車後面吃灰,雨天跟在後面吃泥點子,每天洗衣服還不算啥,最怕的是在泥地裡打滑,有一次摔倒了,渾身上下都是傷口。
(吃灰摔跤變成日常)
但孫鵬清楚地知道,既然自己不是天才,那不如做個地才,天天一家一家店跑,有忙就幫,
無事混個臉熟。那段時間,他每天八點不到出門,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去,吃飯沒點,為的就是比別人多跑一點。
在人人都在用手機的時代,雖然公司有完善的客戶拜訪管理系統,但孫鵬仍然堅持每去一店就在本子上打個勾,把當前門店待解決的問題一併寫下來,一方面記錄拜訪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對這家店的了解,正是如此,才讓孫鵬對自己轄區的門店了如指掌。
(這樣的記錄孫鵬已經寫了十幾本)
這樣的本子他已經寫完了好幾本,跑完的門店已經畫了無數個正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孫鵬稱,更了解他們,才能真正幫到他們,不用心是做不到的。
孫鵬管轄有一百多家門店,每次活動,孫鵬的手機都會「打爆」。看起來一百多個電話就能搞定,其實遠遠不止,經常遇到老闆娘在忙,或者提一大堆需要幫忙的地方,一天下來別說顧不上吃飯,上廁所都要看手機。
不過說不累是假的。孫鵬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下班能路過「耍家豬腳」,吃上一根豬蹄,一天的壓力就算是消了。每周唯一的一天休息時間,他更願意宅在家燒菜做飯和打遊戲。「每周末我都會炒幾個拿手菜,我老婆可能就是看上我喜歡做飯吧。」
(玩幾盤英雄聯盟是孫鵬空閒時最好的放鬆方式)
在一位主管眼裡,孫鵬是那個用兩個月時間讓綦江GMV翻番的靦腆小夥。「說起勤奮,誰都不敢跟他比,個子小小,卻能騎著摩託把足跡遍布綦江大小門店。剛開始不太自信,但他能通過自己的方式改變大家的觀念。」主管評價道。
和孫鵬不同,劉林之前不在母嬰行業,初為人父的他,因為有了孩子才開始關注母嬰行業,越了解越發現這個行業機會和問題一樣多,因此加入了海拍客。
進入一個陌生的行業,上門拜訪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剛到海拍客時,劉林的寶寶剛出生沒幾個月,但作為一個新人,他對門店還處於完全陌生的狀態,壓力非常大,為了保證每天能籤下一家門店,他不是在店裡就是在去店裡的路上,愣是在駐地兩個月沒回家,想孩子了就晚上和老婆視頻,看幾眼孩子睡著的樣子,能放鬆開心不少。
寶媽翟攀則是海拍客的一名社群運營,有一次孩子發燒一周,她仍然每天加班,孩子睡了才到家,孩子沒醒又出門上班,病中的孩子哭著問:「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聽到這,生性好強的翟攀也沒忍住,眼淚一個勁地往下流。
結硬寨、打呆仗,是曾國藩的名言,這也是每一位海拍客人信奉的金規玉律。服務行業,付出和犧牲自己的時間在所難免,正是這種能吃苦能打仗的精神,給他們帶來了好口碑,在當地獲得了信任。再苦再累,老闆娘一句謝謝,就覺得值了。
02
信任+服務,讓母嬰小哥成為香餑餑
在社會上做事,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做好你分內的事就好。但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真正被人記住的人,絕對不會只做分內之事。
今年是貝樂母嬰店徐老闆在重慶開店的第9個年頭,孫鵬在上家商貿公司時兩人就已經認識,已是老交情。這個交情的積累非一日之功,「這麼多年,我做活動的時候孫鵬總會來店裡幫忙,而且是主動來,我都沒有叫他。看店、送貨,這些按理都不是他的工作,就連店裡的地膠都是他一剪刀一剪刀幫我鋪的,朋友都不一定會這麼幫你。」老闆娘說。
海拍客的好多客戶都是因為信任一個人而和海拍客這個平臺結緣,「我信任小哥,所以信任海拍客,當然海拍客也沒有讓我失望過。」不少店主說道。
劉林有一次下午5點去門店,只有老闆娘在看店,她上廁所時劉林就順手接過來幫忙抱著孩子,老闆娘回來後就一直忙,把劉林忘在了一邊。劉林當時剛當上奶爸,抱娃姿勢剛剛熟練,孩子在他懷裡就這麼睡到了8點多,很多不熟悉的顧客還以為他是孩子的爸爸。
(奶爸劉林)
如果說帶娃鋪磚只是順手幫了一些小忙的話,有的小哥則是會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讓店主們刮目相看。趙浩鈞原先在重慶一家網際網路醫藥平臺就職,兩年就做到了儲備主管。
因為醫藥行業的特殊關係,他服務的客戶都是具有醫藥資格證的專業人士,所以在產品和銷售方面,趙浩鈞並不需要做太多事,他將更多精力花在傳統門店不熟悉的數據分析上,並以此幫助老闆提高運營和管理效率,比如合理配庫存、提升銷量、優化產品上架配比。
數據運營的習慣跟著他一同來到了海拍客。他現在還會每天拉數據,做成可視化方案給每個門店挨個講,每家店情況不同,他就一家店做一個方案,從不嫌麻煩。不開玩笑的說,他的電腦裡已經相當於有了一個資料庫。
數據分析完了,趙浩鈞還會幫店主們做一些海報設計工作,其實海拍客平臺上都有一些模板,每次只需要改一改日期和價格,但怕店主不習慣用電腦,趙浩鈞還是會順手幫忙幹掉這些小事。
最讓老闆們省心的是,趙浩鈞從不讓問題過夜,交給他的事情一般都是當天解決。
一次一個店老闆急需要調一箱營養品,給晚上就要著急趕飛機離開的客戶。她給趙浩鈞打電話時,他還在90公裡外跑店,得知消息之後,趙二話沒說開車90公裡「人肉運輸」了一箱貨回來。
老闆娘看到趙浩鈞急匆匆趕過來,怪自己給他添了麻煩,這箱貨賺的錢還不夠他花的油費。「老闆娘一定要請我吃飯,我拒絕了,如果什麼事都用錢來衡量,沒勁。」趙浩鈞稱。
但在小哥們眼裡,只有提高效率、用心服務,牌子才能打響,不然和別的經銷商有什麼區別?
貝樂李老闆稱,雖然孫鵬只負責她的門店兩三個月時間,但他做事真的很上心,而且總是從我們店主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像許多經銷商一樣總想著自己,需要進貨的時候天天黏在店裡,需要售後的時候各種推三阻四找不到人。
她還舉了另外一個例子,對於店主來說,紙尿褲的退換貨是最讓人頭疼的。一般的經銷商在這個上麵條條框框很多,用到超過5片就不給退換了,能退換的也需要店家把問題產品寄回去,寄回去了還得催,特別費勁。
而這些問題在孫鵬這,就變成了一件根本不需要動腦子的事。「他說哪怕用到最後一片發現有問題,也全部給我退換,也不需要把問題產品寄回去,上傳一張照片就全部搞定。這讓我很有安全感,也很願意和孫鵬、和海拍客拿貨。」老闆娘稱。
03
從被迫嘗試到主動運營,社群讓無數母嬰小店起死回生
當然,對於每一位店主來說,能幫他賺錢的人才是幫了他最大的忙。
眾所周知,如今門店的到店率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門店存在客流變少、庫存積壓的狀況。加上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所以如何運營好社群,成為決定如今一家門店生意好壞的重要因素。
社群沒有地域邊界,沒有關門打烊,一個社群相當於一家店,能增加與顧客的粘性,經營肯定比以前做的更好。一位店主還記得海拍客社群第一場活動的情景,五六百瓶魚肝油,兩天時間就全部售罄,這要是放在平時線下,可能一個月都賣不掉。
一家在山西太原的14年老店,因為疫情本已打算關門,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決定跟著海拍客做社群。山西地區消費能力並不算太高,之前也試過在店裡賣營養品,結果賣不起來。到了今年10月,翟攀通過兩場社群活動幫門店賣了200多罐,利潤超過10萬,老闆娘直言不可思議。
(社群運營翟攀)
但即使這樣,一開始很多店主仍然會持遲疑態度,在他們眼裡,社群不就是微信群嘛!但一個群建起來,沒過多久就成了死群,大家都積極性不高。
去年12月,商攀攀負責的一家門店老闆反饋,賣不動貨。眼看年關將近,攀攀比老闆還著急,為此他嘗試過很多方法提升業績,做海報、發傳單、掃樓都做過,都收效甚微。攀攀沒有放棄,通過長期觀察,他認定這家店客情良好,只是因為天氣轉冷,加上客群日趨年輕化導致的到店率低,造成生意下滑。
為此,攀攀幾乎每天都往店裡跑,勸老闆嘗試社群開團的方式,幫著老闆分解方案、分解目標,每天在店裡坐到老闆打烊。就這樣磨了半個月,老闆終於開始配合,攀攀則每天教老闆話術,「監督」老闆在群裡做活動,每晚和老闆復盤。
正因為攀攀的執拗,功夫不負有心人,原本門店的紙尿褲月銷量也就5000元左右,活動的那半個月光紙尿褲就完成了近50000元業績,攀攀一喜,有效果了。
這樣的故事在海拍客還有很多,因為這些可愛的同事,故事仍將繼續。對海拍客而言,疫情不算什麼,熱情和信念一直都在;對全國30萬家母嬰門店來說,疫情不算什麼,海拍客一線小哥從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