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店的「後起之秀」

2021-03-05 母嬰前沿

原創:包亞婷          編輯:木毅

製圖:青楓             校對:子云

疫情後,筆者開始了新一輪的市場下沉走訪調研。「紙上談兵,不如躬行實踐」是母嬰前沿一直以來堅持「人媒合一」的標準。在經過一周5個城市的足跡行進和挖掘筆者發現後疫情時代,那些「小而美」的母嬰店主成為實體渠道洗牌期的崛起者和爆發者,他們「一騎絕塵」,除了在特殊時期的銷量爆增以外,還把自己的線上線下融合生意做的「行雲流水」。接下去我們來分享幾個案例。
「做社群需要時間沉澱,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是一步就能達成的,特別是母嬰行業,更需要深層次的信任,才可以進行成交和轉化」。母嬰社群嬰樂會創始人羅小鳳表示這是她這幾年做微信端母嬰生意的最大感受。目前,羅小鳳的單店千萬生意中,60%-80%成交都來自於線上交易。2013年在母嬰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羅小鳳花了100多萬在沙縣市步行街開了一家母嬰店,創業初期,連年的虧損使羅小鳳壓力很大。直到2015年,羅小鳳發現了微信上生意的秘密,才開始產生盈利。在微信朋友圈裡,羅小鳳一直有記錄生活的習慣,因為女兒使用一款面霜祛除紅疹效果不錯。她在朋友圈做了分享後帶來了30罐這款面霜的銷量。為此,羅小鳳思考能不能在微信上推廣自己的生意,為了與之前的微商模式區分來,羅小鳳做了相當細緻的規劃。她每天在朋友圈進行互動,增進客群關係,她認為銷售成交的前提是信任,信任才能帶來成交。半年以後,她在朋友圈組織了一場澳洲奶粉的團購賣出去600多罐,這次團購的利潤是當時線下門店一個月的利潤總和。從此羅小鳳堅信了微信端生意的潛力,她對自己的朋友圈進行了系統運營,並積極的去一些培訓機構快速學習和實踐。平均一個月羅小鳳會出去學習1-2次,一方面是學習社群理論、框架搭建和落地實操,另一方面就是MBA戰略層面的系統學習。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母嬰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大部分普通母嬰店在主要位置擺放的都是貨架陳列,但在羅小鳳的店裡卻是休憩區、沙發、茶水服務等,通過這些細節體驗服務,門店和顧客建立了更強的關係。線下做體驗式服務,線上的社群營銷才為羅小鳳帶來了很大的生意流量,為此她自己的社群取名為「嬰樂會」嬰樂會目前有12個微信號,3萬左右活躍好友,這些客戶都是羅小鳳採用「被動引流」進來的。嬰樂會的社群運作堅持「先有質,後有量」,具體的引流渠道分為線下門店接引、線上轉介紹、以及一些裂變引流活動。由於對產品以及服務的滿意,被動引流的客戶會將產品介紹給身邊朋友,裂變效果十分明顯。用羅小鳳的話來說:社群就是連接一群人的強關係。除了社群營銷,微信好友的運營也成為嬰樂會的「殺手鐧」。羅小鳳將每個微信的5000好友進行不同的標籤分組,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會員,制定了精細清晰的分層運營規劃。不同檔位的客戶有不同的運營、維繫、和促銷方法,從而達到精準高效營銷。她下一步的規劃,就是發展分銷合伙人,從現有好友裡面篩選出一些KOL、KOC作為分銷合伙人。羅小鳳認為,朋友圈最關鍵的內容是用戶想看有價值的內容,將產品營銷信息放在優質內容中間並不會顯得打擾。生活與工作內容的一體化也讓羅小鳳享受其中,即使沒有和顧客產生成交也可以成為好朋友。真實的個性IP打造加真誠的賣貨讓羅小鳳的單店年銷售額做到了1000萬。將私域流量的價值體現的淋漓盡致,使交易不再受地域限制。目前羅小鳳的客戶遍布全國各地。她們的口號是客戶成交一次就是成就一生,忠實客戶價值巨大。在轉化客戶方面,她認為作為服務業定時要主動出擊,主動營造客戶需求,現身說法,進行客戶轉化,然後再進行復購,再做到裂變。以前嬰樂會主打奶粉,隨著嬰兒年齡變大,單個客戶需求會減弱消失,嬰樂會也進行了產品的延伸並積極引入差異化產品衍生到家庭消費,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用心是基礎、信任是升華、營銷是成交」這是羅小鳳對於母嬰私域生意的總結。她的理念是把10倍精力放到一件事上,只有專注才能把事情做好,但前提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做快樂的自己。」

2016年8月,史成豔剛觸電母嬰,在南京開了第一家母嬰門店,主做嬰幼兒遊泳。

那時候一整年的房租也交了,門店也大張旗鼓的開張了,卻沒有迎來一個顧客。史成豔決定和洗澡阿姨兩個人進行分工,阿姨看店,史成豔出去拉顧客。從周一到周六的每天早上,她都蹲守在當地防疫站的門口發傳單,單子上寫著免費體驗一次遊泳。除了防疫站,她還把拉客目標鎖定在醫院產房。

史成豔回憶道:「順產是3天,剖腹產是7天,產婦一般是中午前後出院,我研究出規律後就去當地的產房進行掃蕩,給她們送免費遊泳券」。半個月過後,史成豔積累了第一批客戶。

LOVE BABY母嬰館創始人史成豔

但是寶寶遊泳店看起來客流量很大,其實不賺錢。於是史成豔開始琢磨新出路,轉戰代購。做代購的前提是門店要重新裝修下形成信任基石。於是她站在寶媽的角度把門店裝修的非常高檔和乾淨,在通過朋友圈賣母嬰產品的同時還會讓顧客在來店消費時有個舒適環境可以互動交流。

那時候還沒有上遊廠家供貨,史成豔就通過直郵、海運、代購的方式進行產品中轉賣貨。雖然生意小有好轉,但是海淘代購貨源不能保障及時穩定讓史成豔很頭疼,於是她決定無論如何也要開拓供貨商資源,她鎖定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大王天使紙尿褲,那時候當地的經銷商根本看不上她的小店,在她的軟磨硬泡下,終於決定批貨給她,這一次,史成豔用拼團的模式,每包紙尿褲只賺5元,兩天就拼掉了120箱。

這之後,她開始了逐步完善去做母嬰產品,並在2017年開了第二家面積150平的門店,這一次史成豔依然堅持顧客感受第一位,用了當下最好的遊泳設備,並專門開闢出了一塊擺貨區。史成豔告訴筆者:「門店的裝修寒磣的話,服務再好也不會舒服。不管是價格還是外觀都用最好,開店裝修千萬不要湊合。」

LOVE BABY母嬰館

除了吃飯和睡覺,史成豔基本「機不離手」,不管是語音還是文字,她都在解答顧客諮詢的各種問題,儼然成為了半個育兒專家。筆者曾經和史成豔呆了3天,發現她在微信上幫助寶媽解決孩子溢奶問題,消化不良問題,和生病調理問題到凌晨兩點。沒有刻意的賣貨推銷,也沒有優惠政策,史成豔就這樣順其自然的把貨賣出去了。第二家150平門店就2個導購3個育嬰師,一年純利潤能做到150萬。

在工作時間非常飽和的情況下,史成豔根本沒有時間去做社群營銷,只是建了1000多個遊泳客戶會員群,併購買了有贊小程序來優化線上銷售的便捷性。除了工作,史成豔特別愛好學習,對於零售新玩法她感知非常敏銳,大部分時間她都參與線上學習,並經常交費去全國各地學習。

近幾年,孩子王在當地開了大賣場以後,史成豔慶幸自己裝修不錯可以跟孩子王匹敵。她表示:「我們雖然小,但是做的精,給客戶的體驗感一點都不比大連鎖差。把目前的會員經營好就足夠讓我很掙錢了,我目前的工作就是宣教,讓客戶自己去辨別購買好產品,門店再匹配好產品和顧客產生粘性。千萬不要為了利潤盲目選擇產品,因為社區生意做的都是真誠。甚至很多時候,我都把底價告訴顧客,掙我自己該掙的。另外我們的會員很穩定,粘性很強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假如老客戶介紹新顧客,我都會把所有首單的利潤都給新客。所以新物種進到母嬰行業,我一點也不害怕,我會快速學習,不會去排斥它,優秀店主的特點就是要做家庭健康顧問,不單單是賣貨,要把眼光放在家庭身上,不只是小孩身上。」

2018年也是史成豔非常有野心的時候,她啟動加盟店,3個月時間做到了20家,但是在加盟店的實踐中,如果沒有強大的供應鏈系統是沒法做好加盟服務的。於是史成豔取消了加盟制,把精力全部集中在直營店的經營中。「老話說,長江水是飲不完的,母嬰店更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我們把私域流量裡的會員做好,挖掘潛量生意已經非常牛了。」史成豔強調道。

潮、時尚,對新事物有很強敏銳性是小草莓的特點。「早上7點做到晚上11點。線上微信溝通,線下門店體驗,是我做生意的完整路徑。」說這句話的時候,小草莓還同時跟10多個寶媽進行一對一的育兒知識溝通。這份工作很辛苦,但小草莓的心態很好。目前小草莓的門店只有100平左右,但流水能做到每個月60萬左右,年營業額在600萬-700萬。疫情期對很多門店影響非常大,但是不影響小草莓的門店生意,因為她們的生意交易大部分來自微信成交,這樣大量的節省了人力,因此百平店只有3個員工。

網紅小草莓

小草莓的第一家母嬰店是結合店,樓上是賣燕窩和海參的滋補品店,隔壁是一家產後修復店,三家店互相依附引流,即保持獨立經營卻又可以相互促進生意。

小草莓也在通過線上裂變做社群運營,但是她的社群是採用會員付費制消費,每個人要繳納300多元才能加入社群享受秒殺、拼團和返單,很多人以為付費制社群很難做,但是小草莓把自己打造成小網紅後,收費制會員在群裡非常活躍。

小草莓介紹道:「我們的門店生意基本是通過公眾號、微商城和社群裂變來產生盈利,目前到店客戶並不多,70%的生意來自於線上微信交易。在顧客眼中,我不是一個門店老闆,而是個職業顧問,涉及健康營養、早教繪本等各種服務。」

從開店的第一天起,小草莓就給自己的顧客制定了四個計劃:宣教計劃、銷售計劃、服務計劃和感動計劃。「我們會對會員寶寶做科普規劃,根據不同月齡做相應飲食、早教、營養補充等規劃。員工和導購會根據規劃表做跟蹤服務。」小草莓表示。

信息收集站

區別於其他母嬰店,小草莓的門店店員還是寶媽的幫手和信息收集站,根據消費者需求,對鮑秀蘭、崔玉濤、張思萊等專家觀點進行整理和普及,製作成小卡片和海報進行顧客提示和引導。就這一項服務就讓很多寶媽對小草莓的團隊認可倍至,從而也促成了門店採用充卡會員制服務,充卡成功後,顧客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禮物,這些禮物不乏有奢侈品和網紅產品,再通過社群服務進行會員經營,鎖定消費者流量。

而小草莓對自身的IP打造也被提上課程表,通過社群開課、旅遊曬娃、穿著打扮、女性創業者正能量引導等版塊讓自己成為寶媽心目中的「新女性」形象,很多寶媽產生信任後就會慕名來消費。不可否認,小草莓對每一款產品的推薦、每一場育兒知識的分享,她和團隊都會把場景和內容做的極致專業和美輪美奐。在小草莓的網紅形象打造下,母嬰產品不再是核心競爭力。

除了社群營銷,私域流量的挖掘往往集中在這些「小而美」的母嬰店裡,積極應變創新是這些母嬰店新起之秀的最大優勢。河南的一家母嬰連鎖老闆臘宏恩透露:「抖音的1萬個粉絲每月能給我帶來20萬的生意。從去年開始,我連續做了6個月的直播帶貨,從淘寶直播到抖音直播,我都嘗試了,現在我在抖音每周要做2場直播,能帶來純利潤3-4萬,比守著門店做生意強很多。」

除了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的分銷裂變也成為他們試水嘗到生意甜頭的關鍵。山西母嬰店範新表示:「我通過線上分銷工具,做了返利模塊,只要拼團成功,對方就能快速產生看到分成體現」。而素人種草的小紅書也給母嬰老闆賣貨提供了捷徑,通過產品不經意的呈現和擺拍,就可以為門店帶來會員購買流量。

這些新玩法的踴躍嘗試和對私域會員流量的深度挖掘和服務讓這些店主獲得了新一輪紅利。而很多的門店因人員的大量布局、新玩法在內容創意上的受限、管理模式的滯後、產品採購的短見和不具備線上銷售能力,從而導致後疫情時代生意做的越來越艱難。

「大浪淘沙,勇者勝。數嬰雄人物,還看今朝。」中國有30萬家母嬰門店,有3萬億的市場規模,紅利還在,門店金礦還在,但是誰是時代的弄潮兒?誰能運籌帷幄?

認知、創新、極致、專業才能回歸生意本質。

此文為母嬰前沿主編包亞婷撰寫,

未經授權,不得私自轉載!


相關焦點

  • 商超母嬰店or社區便利店,將成未來母嬰店大勢?
    隨著銷售渠道增多, 母嬰店面臨的分流情況愈加嚴重,在此之下,尋求未來母嬰店如何發展,如何轉型的人越來越多。經過幾個月的觀察,筆者發現母嬰商超和社區母嬰便利店成為兩種主流觀點。
  • 母嬰店真的是暴利?
    01 傳統母嬰線下店遭遇的挑戰2019年7月,揚州本地一家做了近十年的母嬰線下連鎖品牌,一夜之間8家店全部關門,老闆攜款上百萬潛逃,消費者損失慘重。二、母嬰市場為何會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一位從業者向我們坦言,十幾年前開母嬰店基本上就是搶錢的節奏,其原因也並不難理解,之前母嬰店大多以渠道為核心,掙錢的方法也很簡單——即在合適的位置,賣合適的東西,便可輕而易舉的掙到錢。
  • 母嬰店加盟女人幫母嬰平臺 實現互利互贏
    衣食住行,樣樣都不能將就,這一現象的產生,使得母嬰行業越發如火如荼。很多人都看到了母嬰行業的商機,紛紛加盟了母嬰店鋪。很多人認為開一家母嬰店不僅有蔚藍前景的支撐,而且,可以直面看到產品的質量,減少後顧之憂。
  • 2020年中國十大進口母嬰店品牌排行榜出爐,貝殼象母嬰店進入前五
    日前母嬰行業媒體魏萊母嬰通過問卷受訪3000從業者調查得出,2020年最受歡迎的十大母嬰店排行榜。3、Bellaleo貝樂進口母嬰連鎖店Bellaleo貝樂國際隸屬於貝樂集團,是前京東高管Jennifer與全職媽媽Nicole聯合創辦之母嬰新零售品牌,精選全球母嬰好物,組織專家團隊評測,傳播國際領先育兒經驗。通過線下母嬰店,以及線上內容傳播服務1-3線市場高端人群,目前已經開業及籤約近800家高端進口母嬰店。
  • 最受歡迎的香港知名母嬰用品店盤點!
    很多媽媽到了香港就會找專門的母嬰用品店去掃貨,因為香港能夠找到世界各地不同品牌的母嬰用品,不同款式、質優價廉的嬰兒用品都能夠找到,
  • 堅持做直播的母嬰店,現在怎麼樣了?
    來源:中童觀察文 | 中童傳媒記者 拾伍「母嬰店做直播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如果把帶貨的比重看的特別重的話,我的建議是你乾脆就別做了。」從3月份到9月份,母嬰行業直播帶貨從風口開始進入平穩期。我們發現,有60%的母嬰門店已經不再做直播了。問及為何不做了?
  • 疑似「大頭娃娃」事件背後,是母嬰店亂象頻出
    但值得注意的是,嬰兒霜的售賣來源母嬰店,或許是藏在諸多嬰兒產品質量新聞背後的亂象。01母嬰店免不了「老毛病」在大眾印象裡,母嬰店無非是「只賣母嬰用品的超市」,大家自主挑選。可實際上,如今在不少四五線小城市遍地開花的母嬰店,早埋下了「加盟推銷」模式下的舊疾。母嬰店模式誕生之初,就十分混亂。
  • 母嬰店加盟哪個品牌比較好又划算?
    她處事果斷,待人親和,被當地客戶熱情的稱讚為:上海優家寶貝代言人,她就是本次採訪的對象,上海優家寶貝母嬰生活館鳳溪店店主鮑未。由於母嬰店面積有限,加上遊泳館佔地面積較大,整個寶寶店顯得有些緊湊,但這寫並不影響鮑未店裡的生意。在問及店裡的營業額時,鮑未告訴我們,基本在 260 萬/年,門店租金 17 萬/年。人員有: 2 個導購和 3 個遊泳館育嬰師。鮑未平時也都在店裡幫忙打理,周邊的商家也都是讚揚鮑未為人熱情、樂於助人、會做生意。
  • 京東3年開5000家母嬰店,欲超優家寶貝成十大母嬰品牌!
    京東3年開5000家母嬰店,欲超優家寶貝成十大母嬰品牌!母嬰市場由於其消費群體以及產品需求的特殊性,成為最不受電商衝擊,仍持保持高速增長的行業。隨著二胎政策的推動,2018年母嬰市場規模達到1056億,母嬰市場仍保持增速增長。據媒體報導京東未來3年將開設5000家線下母嬰店,或將超優家寶貝成為第一母嬰品牌。
  • 母嬰用品折上折!轉發送送送!盡在格子優品跨境母嬰店!
    一、轉發方式連續轉發本文章《母嬰用品折上折!轉發送送送!盡在格子優品跨境母嬰店!》連結,轉發需添加文字:格子優品母嬰用品雙十一活動來襲!當天更多折上折可進店諮詢!地址:萬和城南門東88米路北 格子優品跨境母嬰店到您的朋友圈。
  • 一般的母嬰店開下來要多少錢?加盟費是多少?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母嬰店最新資訊 > 正文 一般的母嬰店開下來要多少錢?加盟費是多少?
  • 母嬰加盟店10大品牌,哪個牌子比較好?
    母嬰品牌中加盟一個嬰幼店需要投資多少錢?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母嬰的消費市場迅速打開,因此國內也湧現出很多知名的母嬰品牌。很多投資商也看中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陸續加盟母嬰店。那麼,母嬰店加盟一般需要投資多少錢呢?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
  • 上海優家母嬰店加盟優缺點有哪些
    截止發稿前,據優家寶貝大數據運營中心提供,優家寶貝母嬰生活館直營店以及加盟店總和為5694家。線下註冊會員超過1000萬。受疫情影響,優家寶貝目前線下門店增速維持在90家/月。實體店競爭如此之大,為何優家寶貝加盟商信仰度這麼高?我們來聊一聊優家寶貝母嬰店加盟的優缺點。
  • 史上最全,香港最受歡迎母嬰用品店大盤點
    很多媽媽到了香港都會找專門的母嬰用品店去掃貨,除了因為內地的嬰兒用品問題越來越多,更多是因為香港能夠找到世界各地不同品牌的母嬰用品
  • 儀徵1歲半男童在母嬰店眼皮撕裂,誰之過?
    特別是到了寒冷的冬季,很多母嬰店提供遊泳、洗澡一條龍服務,更是吸引了不少家長帶孩子前去。然而,這些母嬰店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專業,甚至有的還存在一些安全隱患。近日,儀徵市人民法院就開庭審理了一起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2019年12月,1歲半的男童希希由外婆陪伴前往當地一家母嬰店洗澡,穿衣過程中,希希不慎滑倒撞上玻璃牆上的掛鈎,瞬間眼皮撕裂,血流不止。為了追討賠償,男童父親將母嬰店告上了法庭。
  • 母嬰店兒童遊泳池_金色貝殼質量保障
    母嬰店兒童遊泳池,金色貝殼質量保障,,Ltd。母嬰店兒童遊泳池, 山東省「最美基層婦聯人」名單揭曉!多地取消跨年活動,元旦旅遊要涼?沒想到我的Siri,竟然能控制Windows電腦?
  • 吳智勇:專注母嬰行業16年,開媽咪全知道母嬰店我是認真的
    吳智勇從事母嬰行業16年朋友眼中的絕世好丈夫好爸爸去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猝不及防,特別是受其影響甚眾的湖北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在沒有外賣、沒有快遞的地方,吳智勇作為母嬰從業者,看在心裡急在心裡,而這個時候他做出了一個特殊的決定。雖然門店不能開,但他卻沒有閒著,選擇做了線上配送,只為滿足每個有寶寶的家庭,讓寶寶們都能不斷糧。就是這樣一位默默無聞的英雄,在了解到媽咪全知道之後,並且自己是完全了解母嬰行業是怎樣的前提下,選擇了加入媽咪全知道的大家庭。
  • 新開的母嬰店從哪進貨?當下都有哪些進貨渠道?
    新手開母嬰店最關心兩個問題,一個是投資多少,另一個就是從哪兒進貨了。而關於投資問題,其實個人預算不同,實際投入也並不相同,在這裡就不過多闡述了。小編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聊一聊母嬰店如何進貨的問題!而關於母嬰店如何進貨,首先我們要知道,母嬰店分為自營和加盟兩種。加盟店一般都有統一的供貨體系、價格以及品牌的管理,店主不用自己費心找進貨渠道,比較輕鬆省心,利潤上當然比自己找渠道相對來說會低一些;而自己進貨呢,操心的事兒就比較多了,不僅需要自己找進貨渠道,更需要議價、處理髮貨細節等問題。
  • 媽媽去哪兒李曉星-母嬰店倒閉潮:淘汰2/3是必然
    7月31日,以「母嬰數位化徵途:蟄伏、蓄勢、爆發」為主題,2020中國母嬰前沿(CMIF)大會在上海中星鉑爾曼酒店隆重召開。主辦方母嬰前沿邀請渠道嬰雄、品牌大咖、上遊工廠等專業人士,網紅店主、KOL達人、社交電商等實戰專家,以及投資機構、行業專家等共同探討母嬰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 母嬰連鎖店加盟 母嬰貨架 母嬰用品貨架_嘉佑承展示
    母嬰店的陳列一直都是能夠影響母嬰店業績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作為陳列中需要用的貨架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緻安全的貨架可以起到展示商品、刺激銷售、方便購買、節約空間、美化購物環境等等各種重要作用。那麼,什麼樣的貨架才能滿足上面所說的要求?這麼吸引人的母嬰店貨架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