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的《如懿傳》終於播出了,第一時間衝去看,就差焚香沐浴頂禮膜拜了,結果開頭先是被這瘮人的夢境嚇了一跳,緊接著又被周迅一聲粗聲粗氣的「弘曆哥哥」嚇了一跳。
發了微博吐槽,很快有粉絲回覆:再往後看看,撐到第三集就好了。
豆瓣評分早晨起來看的時候還是6.7,中間掉到6.5,現在又回到6.6,隔壁《延禧攻略》已經7.1了。
不關注八卦的朋友看了兩集之後納悶兒:怎麼跟《延禧攻略》有點像?
我本來以為,於媽愛玩這招已經人盡皆知——
當初唐人買了清穿經典小說《步步驚心》的版權,於媽趕緊東抄抄西抄抄照葫蘆畫瓢攢了一部《宮鎖心玉》先播了出來;
而今周迅演了《如懿傳》,於媽又故技重施搗鼓了一部《延禧攻略》,當時《延禧攻略》發布會上,主演吳謹言介紹自己角色時還說錯了名字,說自己叫「魏嬿婉」,這是《如懿傳》中令妃的名字,《延禧攻略》中的令妃,明明叫魏瓔珞。
萬萬沒想到,《延禧攻略》運氣那麼好又先播出了——也可能只是《如懿傳》運氣太差,一拖再拖也拖成了網絡劇。
於媽這個人,噁心歸噁心,但也確實不能不佩服他的眼光和行動力,簡單來說最怕壞人有腦子。
當初的《步步驚心》對上《宮鎖心玉》,劉詩詩和楊冪都是正在上升期、還沒大紅大紫的小花,早就過氣的吳奇隆和不溫不火的馮紹峰也沒差多少,演員陣容上半斤八兩都不算什麼重量級。
但是,即使被搶了先機,相較《宮鎖心玉》抄襲又誇張的劇情、閃瞎眼的色調,《步步驚心》小火慢燉的精良製作也不算落下風,至少贏得了口碑,捧紅了劉詩詩,回春了吳奇隆。
而在《延禧攻略》播出之前,相比各方面來說都非常重量級的《如懿傳》——《甄嬛傳》原著作者流瀲紫的又一力作(暫時不討論抄襲的問題)、拍過《蒼穹之昴》的汪俊執導、早就轉戰大屏幕的周迅回歸古裝劇、一眼掃過去幾乎沒有不認識的演員而且不乏實力派、精良的服化道……《延禧攻略》簡直就像螞蟻對大象,很多人可能根本都不知道這部劇的存在。
《延禧攻略》的陣容,女主角吳謹言,幾乎沒人認識,男主角聶遠,幾年沒作品幾乎快被遺忘的劣跡藝人,剩下的除了早就過氣的秦嵐、佘詩曼算熟臉以外,一水兒都是叫不上名字的整容臉,男二許凱長得帥兼人設討喜火了一把,結果根本不經挖——原來是個有家暴前科的渣男。
結果偏偏就是火了,一大群人喊著「真香」,大讚於媽這次真的厲害了。
厲害在哪兒?開掛的升級打怪模式,心裡爽;獨特的「莫蘭迪色調」,眼睛舒服。
即便仍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東抄抄西抄抄融了百八十個梗,也絲毫不影響大家、甚至那些曾經高喊「打倒抄襲狗」的人堅定的追劇步伐,甚至和《還珠格格》一樣的「跪的容易」,都沒有人覺得是抄襲,反而被當成萌點。
一群人號稱《延禧攻略》是《還珠格格》的大型番外啊各種找互相對應的點,瓊瑤要是知道不知道會不會氣個半死。
但是,我再不喜歡於媽和《延禧攻略》,也不得不承認,《如懿傳》的前兩集讓我恨不得直接打一星。
如今但凡有新劇播出前兩集口碑不理想的,總有粉絲說你要往下看到第xx集就好了啊。請問,現在每天有那麼多劇可以看,我為什麼非要死守著這一部撐到它由難看變(可能)好看?觀眾是抖M痴心女?觀眾時間不值錢麼?
既然知道觀眾愛看什麼樣的,能不能第一集一開場就端上來?快醒一醒,8102年了,劇挑觀眾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為什麼想打一星?
早前看過網上大家根據《如懿傳》整理出來的「亮點」,我一度是希望這部劇永遠不要播出的。太陰暗太壓抑,當然也許真實的歷史比還要殘酷。
但是,在這種基調下,我心中預想的《如懿傳》中的宮鬥,是每個毛孔都有智商的超大神級別的。
萬萬沒想到,霍建華的男主和周迅的女主,上來都是傻白甜。作為甄嬛兒子的弘曆,作為皇后侄女的青櫻,都可算作是從小宮中長大的,就算不繼承老媽、姑媽的智商,我也很好奇在這宮中是怎麼傻乎乎卻平平安安長這麼大的?
甄嬛和皇后鬥了一輩子,這倆居然還能這麼多年來甜甜蜜蜜談戀愛而不受影響。
作為皇后親侄女的青櫻,不想嫁給皇后養大的三阿哥,竟然還需要在選秀現場做「出虛恭」這麼丟臉的事情。
這劇情難道是《甄嬛傳》裡出場就被賜了一丈紅的夏冬春寫的?
劇情傻白甜就算了,演員偏又不傻白甜。
出場是未婚少年的弘曆,滿臉褶子一口黃牙,出場是未婚少女的青櫻,滿臉玻尿酸一口粗嗓門。霍建華79年的,周迅74年的,兩個人加起來83歲了。好吧《如懿傳》一年多以前拍的,算80歲吧。還記得三個主演加起來100歲的《泡沫之夏》嗎?
觀眾做錯了什麼?
謝娜大半夜的發微博挺周迅,說很多女生從小就不是小細嗓,很特別。
是啊,粗嗓有粗嗓的魅力,但絕對不是嬌羞少女的魅力。一定要用原聲,絕對不會是加分項。
早前張紀中的《射鵰英雄傳》中,周迅的嗓音已經刷了一波負面了,隔了這麼些年,聲音只會隨著人老去、不可能越來越甜美,一樣的坑為什麼非要反覆跳?
自己配音確實很敬業,可作為一部電視劇,整體是否和諧、觀眾能否看下去才是重點吧?觀眾有啥義務去配合演員的敬業?
嗓音倒也還好,除了開場的「弘曆哥哥」太嚇人之外,後面慢慢也聽習慣了。
始終好不了的是周迅的臉,看了八集依舊出戲。
雖然總說女演員不好過,一到三四十歲似乎就沒有好角色給她們、就只能演婆婆媽媽了,可是,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好的角色,至少,周迅這個咖位,想演適合她的女主角,是不可能演不到的,如果真想,自己花錢砸也能砸出一個量身定做的劇本。
為什麼非要來演《如懿傳》?如果不是絕對自己在神壇呆久了非要跳下來挨挨罵才能沾點菸火氣的話,那無非就是為了賺錢。
這事兒,真的不怪大家對女演員有惡意。
如懿這個角色本身已經很不適合她了,明明一看就是不甘束縛特立獨行的人,偏要在深宮裡憋屈地裝乖扮純良。最不適合的少女時期她還要親自上陣,換個真正年輕的小姑娘來演不好嗎?
演技再好都不是返老還童的靈藥,衰老的眼神是騙不了人的。
造型當然也要背鍋。
《如懿傳》看得我都快忘記周迅本來長什麼樣子了,去搜了一下舊照片。
不僅僅是周迅本人臉奇怪,眉毛畫得又細又長,完美突出了眼睛凹陷、臉部浮腫的不適感。嘴唇本來就畫得很突兀,偏偏周迅總喜歡嘟嘴。髮型更是奇怪,至於那個一看就想扯下來的圍巾……不說了。
說好的精良製作反而看著像粗製濫造,配色尤其辣眼,好似於媽過來臥底拍的。
有人吐槽這紅配綠忒可怕,簡直是「鬼新娘」,我都在想是不是這部劇本來就想走這種有點恐怖感的畫風?不然為何開場就嚇人?
撐過前兩集,第三集開始,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都確實好了不少。我特意去翻了一下原著,原著就是從雍正駕崩開始演起的,所以請問電視劇這前兩集到底為什麼要加,是為了考驗觀眾設置的門檻麼?不好意思,觀眾不奉陪。
當然,除了男女主以外,在演員陣容上,《如懿傳》真的夠吊打《延禧攻略》幾個來回了。
開場鄔君梅的甄嬛、陳衝的皇后就很帶感,不過這兩位我一直有點傻傻分不清,這回居然又趕一塊兒了。
天生長著一副妖豔奸妃臉的辛芷蕾演了最適合她的角色。
楚楚可憐的張鈞甯、腹黑的董潔、看著狠毒實際傻白甜的童謠,還有陪陳衝打醬油的張豐毅、張棪琰,黃明都來演太監了,袁文康則來演了太醫。
胡可因為在《扶搖》裡都演楊冪的娘那一輩了,導致我在這裡看她叫周迅姐姐總覺得很奇怪,但人確實還是美的。
演玫答應(這名字我出戲了很久)的何泓姍,這妹子的顏我實在太心水了,30歲了依然滿滿的少女感,隔壁《愛情進化論》裡演了個巨討人嫌的邢清清,這次又演了不討喜的角色,到底啥時才能紅吶?
不過,說第三集開始好多了,也只是相比前兩集。劇情看著比隔壁只顧爽不顧邏輯的《延禧攻略》走心一些,但好像還是差點什麼。我宮鬥劇看得少,連《甄嬛傳》都沒看全,不知道是不是宮鬥劇的平均智商都是這樣。
第八集裡講到玫常在擦臉的藥膏裡被人放了白花丹毀了容,大家懷疑是嫻妃放的,海常在力證嫻妃沒有白花丹,因為皇后賜嫻妃的荷包裡的白花丹已經被她換成了大血藤,於是嫻妃就被洗清了嫌疑。
奇了怪了,嫻妃只能通過皇后拿白花丹嗎?她不能自己想別的辦法?如果只是這麼看,那皇后豈不是嫌疑最大?而海常在跟嫻妃那麼親如姐妹,她換出來的白花丹,說不定又偷偷給了嫻妃呢?怎麼就洗清嫌疑了呢?
八集了,隔壁《延禧攻略》裡的女主,已經不知道打了多少怪發了多少盒飯了,《如懿傳》這邊女主還是任人欺負的小白兔,要不是皇帝寵愛可能早就掛了。就算為了讓於媽稍微不那麼張狂得意一點,我也是希望《如懿傳》再能打一點的啊!
其實我是希望國產劇多一點兩部劇正面槓的,很精彩啊。但是,我更想看的是兩部好劇pk,大家互相比賽優點,共同進步,像現在這樣,兩部大部分時間只能互掐缺點的劇……啊,倒地不起。
有更多悄悄話想跟我說?
歡迎搜索 微信號 bornrr 添加我的個人微信~
近期熱點
天盛長歌 / 武動乾坤 / 一齣好戲 / 燃燒我的卡路裡 / 女尊 / 媚者無疆 / 香蜜沉沉燼如霜 / 延禧攻略 / 明星與動物 / 邪不壓正 / 大宅門 / 愛國者 / 我不是藥神 / 康熙王朝 / 愛殺17 / 鎮魂 / 靈魂擺渡 / 楊超越 / 18年100部劇 / 創造101 / 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 / 北京女子圖鑑 / 貸款買下了男朋友 / 獨孤天下 / 神鵰俠侶 / 醜女大翻身 / 命中注定我愛你 / 倚天屠龍記 / 起跑線 / 姑娘們當心 /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 / 2017盤點 / 王雷 / 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