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韓戰其實不止中國出兵援助,作為當時社會主義陣營最強大的國家,蘇聯其實也派了軍隊參戰,只不過由於國際環境所限,蘇聯並沒有聲張。戰爭初期,蘇聯空軍其實為中朝軍隊提供了相當有力的支援。
一、史達林的奇怪規定
韓戰直到志願軍參戰,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
聯合國軍除了強大的陸軍以外,還擁有1200多架戰機,投入了19艘次的航母戰鬥群。聯合國軍的作戰體系是立體的,而中、朝軍隊(主要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以陸軍為絕對主體的平面部隊,空軍和海軍沒有作戰能力。
戰爭之初志願軍後方被美軍空軍各種狂轟濫炸,補給線得不到任何保障。若不是中國發出強硬聲明,美軍甚至要轟炸中國東北腹地。
朝鮮人民軍空軍開戰之初就被美軍打得找不著北,其109架戰機,被擊落擊毀73架,失去了作戰能力。
鑑於此,中共中央於1950年10月初派周恩來率團到蘇聯,與史達林面談蘇聯出兵事宜,特別強調蘇軍空軍應為中朝方面提供空中保護。傲慢的史達林雖然答應提出支援,但在空軍出兵一事上,提出還要再等一等。
史達林所謂的等,言下之意是看中國軍隊能不能擋得住美軍攻勢。如果美軍順利推進到鴨綠江一線,那麼蘇聯空軍出兵已然沒有意義。
中國方面沒有再苦苦哀求,求人何如求己!!!
10月19日,志願軍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秘密進兵朝鮮,並迅速發起第一次戰役,把美軍狠揍一頓。中國人民志願軍展現出的高超戰略戰術、如山嶽般堅強的信心決心,不僅令美國人大吃一驚,也讓史達林感受到中國人不可侮、不可欺的強大力量。
1950年11月,史達林決定出動空軍入朝參戰。原駐中國東北的蘇聯空軍一個旅,抵達朝鮮北部,開始派出戰鬥機及高炮部隊與美軍對抗。
但出兵歸出兵,史達林的顧慮一點也沒減少。
二戰結束後,原本同是反法西斯同盟的美國和蘇聯,失去共同敵人後瞬間成為世界兩極,幾乎在每個熱點地區都產生了利益矛盾。特別是在歐洲,美蘇在中東歐屯兵百萬,數不清的飛機、大炮、艦船隨時待命,準備投入歐洲下一場爭奪戰。蘇聯還時刻提防著會不會出現人類歷史上第三次核彈襲擊。
如此形勢下,蘇聯要竭力避免矛盾公開化、激烈化。縱使美軍在朝鮮半島嚴重侵犯了蘇聯的利益,但史達林考慮到還有中國頂在前面,蘇聯仍然要低調參戰,不能惹急美國人。
據此,蘇聯空軍作出了一些奇怪的規定:
1.飛機全部塗上志願軍空軍標誌,一律不得出現俄文和蘇軍標識。
2.飛行員要穿志願軍軍裝,說中文或朝鮮語,每名飛行員要起一個中國名字。
3.被俘後不準承認蘇聯身份。
4.為減少被美軍生擒活拿的機會,蘇聯飛機不得飛到美控區上空,只在中朝邊境作戰。
5.犧牲的飛行員,遺體掩埋在中國旅順,不往蘇聯國內運。
6.飛行員檔案全部抽走,嚴格看管,不得洩露入朝作戰的經歷。
7.飛機員不準攜帶手風琴等具有鮮明蘇聯風格的器材。
8.空軍每次出動的機群不得超過60架,因為志願軍空軍沒有這麼多飛機,出太多容易穿幫。
二、找準美戰鬥機的死穴
蘇聯空軍經歷二戰考驗,經驗、能力與戰鬥精神都不輸於美軍,秘密參戰後,立即取得了輝煌戰績。
1950年11月1日,美軍飛機照例飛到安東轟炸志願軍後方,蘇軍空軍緊急出動8架米格15。美蘇首戰,由於一方預有準備,一方完全不知,結果一邊倒。蘇軍戰鬥機一頓爆錘,打掉美軍兩架飛機。11月10日,美軍又派B29轟炸機來炸安東,蘇軍米格15再度出動,成功擊落一架號稱超級空中堡壘的B29轟炸機。此後美軍一度嚇得中斷轟炸中朝邊境的作戰行動。
美軍轟炸機和性能不是很強的戰鬥機,被蘇軍擊落得越來越多。美軍意識到對手可能並非志願軍和已經被打成高度殘廢的朝鮮人民軍,這個可怕的事實,迫使美軍從日本和本土調來性能最為強悍的F86佩刀式噴氣戰鬥機,以抗衡那個不可言說的對手。
F86滯空時間遠較米格15為長,且其中低空機動速度、俯衝性能都稍勝米格15一籌,調入朝鮮作戰後,打了蘇軍一個措手不及。蘇軍起初還按照打F80飛機的辦法迎戰,結果被飛得更快、火力更兇的F86接連擊落。面對這個陌生而兇悍的對手,蘇聯空軍急於要俘虜一架F86飛機和飛行員,研究該型飛機的性能特點。
戰鬥民族的狠勁,有時真不得不服。
1951年7月11日,懷著繳敵飛機的迫切心情,已經33歲的蘇軍196殲擊航空團團長佩佩利亞耶夫上校,得知老冤家F86機群又飛到米格走廊,他不顧年齡偏大、不太適合米格15上竄下顛、狂風暴雨般的戰鬥特點,親自駕駛戰機升空迎戰。幸運的是,有備而來的佩佩利亞耶夫,以不要命的架勢,在500-600米的近距離擊落一架F86,美機飛行員跳傘後被中國志願軍部隊生擒。
經審訊,美機飛行員透露了F86的弱點,這種飛機體重較大,在高空的機動速度稍差,且其爬升力明顯遜於米格飛機。抗擊打能力也不如米格,同等中彈數量條件下,F86墜毀、損壞、停機的概率高於米格。
蘇軍迅速根據這一特點,制定了針對F86的新戰術。
同年10月,佩佩利亞耶夫率領的機群,又成功擊落一架F86佩刀式戰鬥機,並且該機相對完好,蘇軍迅速將其運回研究,掌握了比較全面詳細的性能參數和優缺點。蘇軍針對性的戰術戰法更加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志願軍空軍之所以敢於和美軍空中格鬥,與蘇軍共享的技術研究結果不無關係。
三、彪悍的「1比3.4」
有道是紙裡包不住火。儘管蘇聯空軍做了很多掩飾,但大規模空軍參戰終歸是藏不住的。
蘇軍參戰的兵力規模和戰鬥強度都令美軍吃驚,這種戰鬥力年輕的中國空軍絕對不具備。美軍通過各種消息渠道已經得知蘇軍參戰的事實。
而在近距離的對抗中,許多美軍飛行員已經親耳目睹、親眼看見了蘇聯飛行員。米格15和F86經常在300左右甚至更近的距離上對轟,美軍飛行員從無線電中聽到清晰的大舌頭俄語,也能面對面看清蘇聯飛行員的長相。
蘇聯高層得知一些飛行員用俄語通信,派人到部隊責問飛行員,飛行員理直氣壯地反駁,等我們用蹩腳的中文通報完情況,要麼美國人已經跑了,要麼我被擊中。
領導一再要求這是紀律,必須遵守,飛行員則說:「要不您到天上試試講中文的感覺?」
不過蘇聯方面雖然暴露了,美軍也不敢公開揭開窗戶紙。蘇聯怕全面對抗,美國同樣也怕。如果真打成第三次世界大戰,蘇聯的鋼鐵洪流完全有可能踏平西歐諸國,這在政治上、經濟上是美國及其盟友不能承受的。
所以在對外宣傳中,美軍經常把空軍的損失算到志願軍頭上。
客觀地講,整個韓戰中,擔負主要空中作戰任務的是蘇聯空軍。一方面是志願軍空軍實力有限,另一方面,蘇聯也不想浪費這個摸清美軍空軍實力的機會。
據蘇聯總參謀部統計,韓戰中蘇軍空軍出動戰機64300架次,參加空戰1872次。蘇聯幾乎把國內所有空軍部隊都派到朝鮮輪流參戰,總計參戰兵力達4萬餘人。
蘇聯空軍的戰果輝煌,共擊落美軍飛機共1106架,其中美軍最能打的F86被幹掉651架。與之相比,蘇聯飛機僅損失335架,雙方戰損比達到1:3.4。
蘇軍飛行員取得過5次以上空戰勝利的達51人,這是美國規定的「王牌飛行員」的標準線。其中蘇軍大尉蘇佳金共擊落22架美機,創下了噴氣機時代世界紀錄。
雖說這只是蘇聯單方面宣布的戰果,未免有所誇大,但基本反映了美蘇空戰的面貌。
美國方面出於挽回戰爭失敗的恥辱,單方面宣布擊落米格15飛機792架,自己僅損失78架F86飛機。雙方戰損比高達1:10。這個可笑的數字,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不可能。對比美國人的胡吹大氣,還是蘇方更實在一點。
其實從戰後實際效果看很明白。
蘇聯宣稱在朝鮮擊落美軍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170架,這些部署在遠東的飛機不僅要執行常規轟炸任務,其使命中還包括對中朝蘇諸國進行核打擊。但韓戰中,美軍為了挽回敗局,不惜把B29全拉到半島上空和蘇軍對轟,結果招致嚴重打擊,美軍基本喪失了在遠東發起核打擊的空中力量。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想要了解更多歷史故事記得下期不見不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