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多事的一年,至今年9月份共和國有25位院士離開了人世,也在這一年志願空軍「一級戰鬥英雄」王海上將逝世,享年95歲。王海將軍至今依然是我軍擊落擊傷敵機最高紀錄保持者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著王海當年駕駛的米格-15殲擊機。機身上繪有9顆紅星:5顆空心的星代表擊傷敵機數量,4顆實心的星代表擊落敵機數量,他帶領著空三師第九團第一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餘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榮立集體一等功。剛成立的中國空軍是如何擊敗人數,性能,飛行經驗時長皆領先世界的美國王牌空軍?王海將軍在二十前的採訪中說出了答案。
成立紅軍以來偉大的人民子弟兵在各個時期因沒有空中優勢而飽受敵方軍機的摧殘,有一支屬於自己的空軍是我軍堅定的信念,為此我們忍受並解決很多無法想像的挑戰與困難終於在朝鮮戰場上一戰成名,美軍空軍司令說"中國似乎一夜之間成為世界第三大空軍強國。王海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從軍被培養成出色的人民空軍英雄。
沒有空軍真的是太難了,我們的軍隊是一支在炸彈的嘯叫和橫飛的彈片中壯大起來的鐵流,雖然革命犧牲,但是敵軍空襲造成的慘重損失,也常常大到甚至讓整個革命事業都難以承受的程度,很多痛苦和遺憾,對當事人來說,更是終生難忘的。
黃公略
紅三軍軍長黃公略,他志勇雙全,逢戰必勝,與林彪、伍中豪一起被稱為井岡山鬥爭時期毛主席的「三驍將」。國民黨軍隊對其聞風喪膽,第二次反圍剿時黃公略率軍從天而降,立下赫赫戰功,毛主席讚揚其戰功稱之為「飛將軍」,甚至還和稱讚彭德懷「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一樣,專門寫詩稱讚:「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就是這樣的帥才,日後必然會為中國建設作出傑出貢獻的英雄人物,卻被敵人一架小小的敵機奪去寶貴的生命,1931年9月15日黃公略在指揮部隊防空時被敵機子彈命中腹部,彌留之際最後遺言:「要鞏固和擴大紅軍,爭取中國的獨立和解放,爭取革命事業的最後勝利」。他沒能看到1949年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的場景,如果能看到一定會很幸福。毛主席親自為愛將書寫輓聯:「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而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落;革命戰爭有功,遊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名來。」
1933年王稼祥被空襲炸穿肚子,受醫療條件制約採取保守治療,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葉劍英在西延山區被炸彈炸傷,彈片留在了右大腿,彈片未能取出與葉帥終生相伴。軍神劉伯承被炸彈炸傷臀部,彈片同樣是並未取出,相伴劉帥終生。
空襲過後
空襲對於基層官兵的傷害更是無法計算,經常是一場空襲過後,滿地甚至樹上都掛有戰士們的殘骸斷肢,紅軍戰士專門留下過一篇名為《殘酷的轟炸》的回憶文章,文章裡詳細介紹了空襲轟炸對於戰士們的傷害。我們太需要自己的空軍了,與敵人戰於長空並擊落敵人是全軍指戰員們的夢想。
在那個十分艱苦的歲月,常乾坤,王弼等人被送往蘇聯航校學習。等待他們的是更為艱難的中國空軍建設工作。
1938年新疆地區軍閥盛世才因為天高皇帝遠,所以對於蔣介石的政治傾向只聽不從,為了壯大自己力量,他依靠蘇聯的援助建設空軍和機械化部隊,可是想要從蘇聯哪裡得到物資和援助需要 有條理由,於是對於八路軍盛世才初期是假意親近的,因此八路軍得以委派優秀人才參加了蘇聯援助位於新疆的航空培訓和機械化設備培訓學校。新疆航空隊在中國空軍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43位航空隊隊員,走出了14名 人民空軍將領。這些技術人才隨後在盛世才反叛的迫害下紛紛入獄,但有同志因此犧牲,但酷刑阻止不了戰士們建設長空鷹夢的鬥志,即便在獄中這些航空人才依然在盡一切可能複習所學知識為日後能建設祖國做著準備。
軍閥盛世才
建設真正意義上航校的機會終於來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本是將東北以第二本土為目的建設的,所以東北的工業設施十分健全包括航空設備和人才,去東北建立航校這一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去蘇聯學過飛行的王弼、常乾坤等同志。 他們臨行前組織特別囑咐,要敢於爭取日偽航空人員和技術人員為我軍服務。 有什麼問題和困難,注意向彭真請示報告。
此時在日本關東軍瀋陽軍用機場的日軍駐守部隊的官兵們,通過廣播了解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他們內心十分惶恐,他們從佔領者搖身一變將變成失敗者繳械者,他們也知道佔領時關東軍的惡行,十分惶恐害怕進入戰俘營後被報復虐待。在隊長林彌一郎(中文名林保毅)的帶領下,他們走出瀋陽機場,步行前往南滿地區,那裡距離海岸近,並有大量的僑民,可以和僑民一起歸國,在鳳城縣和岫巖縣附近被我軍衛戍區發現並包圍。在我軍溝通和勸解下,於瀋陽向我軍投降。當時日軍其實是很有顧慮的並不是很願意幫助八路軍建立航校,因為他們此時的八路軍並未建立信任,後被八路軍用真情感動,首先就是在前往瀋陽前被衛戍區贈送五頭牛和20隻羊作為改善夥食的禮物,這在當時對於衛戍區來說也是很不容易拿出來的「大禮」。隨後伍修權更是將自己的配槍繳獲自國民黨高官,從長徵時期就一直跟隨他的白朗寧手槍贈與林彌一郎,這使林彌一郎和其下屬十分感動,決定幫助八路軍建立東北航校。
條件艱苦的東北航校
1946年3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正式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所航空學校, 已改名為林保毅的林彌一郎成為校參議兼飛行主任教官。 日空軍被俘人員300多人分別被任命為飛行或機務主任教官、教官和各專業戰勤教官。
1945年11月至1948年10月, 日空軍被俘人員和我軍航空幹部一起為我軍培養560名航空幹部,其中飛行員126名,機械師322名,領航員24名,氣象、通信、儀表和參謀人員88名,涵蓋了現代化空軍所需的各類人才。這些人後來成為空軍建設的骨幹,東北航校被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搖籃」。
林彌一郎在日本甚至被認為是「解放軍空軍之父」這有誇張說法但足以說明他對於解放軍空軍建設做出的貢獻。
也就是在1946年王海和解放軍一大批優秀學員進入東北航校,開始了飛行員專業學習。
王海,1926年1月19日出生於山東煙臺一戶貧窮的家庭,6歲隨父親舉家遷居山東威海。當時威海是英國殖民地,在威海對面劉公島海面上,經常起降英國人的水上飛機。在親眼目睹掉下來的英軍飛機之後,幼年時期的王海腦海裡,便產生了一個幻想,「等我長大了,有朝一日也能駕著飛機飛上天空,那該有多好啊。」1946年6月,王海被分配到牡丹江的東北老航校學習,這是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經過一年四個月的艱苦訓練,1949年8月,王海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東北老航校飛行班第二期。
在學習駕駛時日本教官不止一次誇讚過王海:「王桑,你的大大的勇敢,將來大大的有出息」。日本教官的直覺是準確的,王海成為了中國空軍建立以來最為出色的飛行員之一。他的名號來美軍都牢牢記住,並流傳在各國軍史之中。
當有人問王海是什麼讓他們在以少戰多,以弱戰強中取勝時,他自信的說是靠人。當時志願軍飛行員在噴氣式飛機上飛行時間只有20多個小時,而美軍飛行員飛噴氣式飛機的時間都在200小時以上。
任何一部描述韓戰的歷史類書籍,都會對於志願軍的防空有著重描寫,因為在朝鮮戰場上,美國的飛機是他們的一大殺器,對於志願軍的影響也十分巨大,最初因為沒有有效的防空武器,美軍機甚至敢於低空飛行,地面人員都能看清楚駕駛員的相貌。這一切隨著志願軍空軍和蘇聯空軍的加入發生了改變,美空軍開始出現大量傷亡,美軍機駕駛員為了逃避出勤甚至裝病對待上峰命令。
在東北航校學習的飛行員們面臨了一個困境,就是活塞式飛機還沒完全吃透,世界空戰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那就是由活塞式飛機轉變為噴氣式飛機,由蘇聯援助的米-15就是性能頂尖的噴氣式飛機,可是中國沒有米-15教練機(教練機是雙座),從螺旋槳飛機到噴氣式飛機,完全不經過教練機培訓直接上手的,全世界唯有中國空軍。於是這些精英們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去適應噴氣式飛機的性能,他們的敵人還是裝備最好,經驗極為豐富的美國王牌空軍。就是這樣艱苦的條件空軍第一任司令員劉亞樓上將,終於在短短一年內攢夠了本錢,現在,經過日夜操練,他已經有九個驅逐機師(戰鬥機師)和兩個轟炸機師可以參戰了!
誓師大會
1951年9月12日在安東(今丹東)浪頭機場,米格15戰鬥機發動機的狂嘯聲天天震耳欲聾,中國空軍的種子部隊空四師每天都以大機群的團編隊和師編隊出動,只要看到美國飛機就衝上去猛打。仗越打越好,越打越激烈。
九月二十五日,大規模空戰進入高潮。一位名叫劉湧新的新飛行員初上戰場卻異常機靈,單機對六機,一陣狂射就打爆了一架F-86。這是中國空軍第一次擊落美國空軍F-86戰機。可惜這位英勇的飛行員自己的戰機也被擊傷,低空跳傘時重重墜地,光榮犧牲。十二團二大隊大隊長華龍毅一分鐘之內打爆兩架美機,面對撲上來的十四架敵機左衝右擋,又傷兩架,這時華龍毅才發現自己座機的座艙蓋都被敵機打掉了!幸運的是他跳傘成功了。還有比華龍毅更幸運的朝鮮族飛行員李永泰駕著滿是傷痕的座機著陸後,滿機場的人都圍著他的飛機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這架米格15中彈竟達三十多發,全機受傷五十六處,座艙蓋都被打了個窟窿。如果不是有鋼板擋了一發子彈,李永泰就要魂歸藍天了!李永泰創造的奇蹟連蘇聯人都驚動了,羅波夫軍長專門趕來察看這架傷痕累累的米格戰鬥機,這位見過大場面的蘇聯軍長看完了,竟激動得伸出大拇指:「哈拉哨(好),這不是飛機,這是空中坦克!」從此他空中坦克的外號在軍中流傳。
要知道這些飛行員可沒多少駕駛噴氣式飛機的經驗。
長達三天的空戰是歷史上最大的最長的噴氣式飛機戰役。美軍阻礙志願軍後勤的空中封鎖線被打破。美國不得不下令在「米格走廊」內轟炸機不執行戰鬥任務。米格走廊是韓戰時期一歷史名詞,是美國空軍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西北部鴨綠江入黃海口的附近一帶地區稱謂,而非一次作戰行動的名稱。在韓戰中,因在此地美軍的F-86佩刀戰鬥機多次與蘇聯的米格-15發生遭遇戰,因而得名。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大規模噴氣式飛機對戰的地方,所以米格走廊也被視為噴氣式飛機戰爭的發源地。
1951年11月18日,這天是王海揚眉吐氣的一天,當天下午兩點左右,中國人民志願軍指揮所發現,美機分9批184架飛機,一部分活動於永柔地區,一部分進犯至安州、清川江一帶。對鐵路目標進行轟炸,志願軍部隊的運輸線,遭到嚴重破壞。於是空三師受命主動,對敵人進行攔截。兩點二十四分,林虎副團長率志願軍空3師第9團出擊攔截敵人,當飛至肅川上空時,發現美空軍F-84戰鬥轟炸機20餘架,沿西海岸北飛行,1大隊大隊長王海,突然發現左前方低空,有60多架F-84飛機在盤旋活動。王海火急地發出「跟我攻擊」的命令,便率本大隊猛衝下去,從高度6000米俯衝到1500米,對美機展開攻擊。
當然王海並不是蠻幹,通過之前的幾次接觸美軍他發現美軍擅長使用人海戰術對我方進行包圍,針對這個,王海和隊員研發了新戰術用以反擊,他們稱之為「羅圈陣」他們將8架飛機連成相接的一個大圓圈,這樣做的目的,是當這8架飛機當中任何一架遭到攻擊的時候,後面的一架就可以立即咬住我空軍飛機的尾部,其形狀是一個大圓圈。
在王海有效的指揮下,1大隊隊員們攻擊起敵機來更加如虎添翼,在距敵機500米的距離上,王海開炮將一架F-84打成一團火球。與此同時,僚機焦景文也將一架偷襲王海的F84擊落,然後他倆再次投入進攻,又各擊落一架敵機。
每個星星就是一架敵機,這是飛行員做大的榮耀
4號飛行員孫生祿抵近敵機,在300米的距離上,將敵機打得空中開花,「花瓣」四處飛濺。1大隊打得積極主動,乾脆利索,15分鐘時間擊落敵機5架,然後果斷地退出了戰鬥。此戰一大隊以5:0的戰損聞名全軍。
王海將軍和自己座駕合影
王海率領的空3師9團1大隊,擊落擊傷敵機共29架,戰績突出,榮立集體一等功。由於王海個人擊落擊傷敵機9架,戰功卓著,1952年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特決定給他記特等功。同年12月26日記一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所在大隊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
50年後有記者採訪王海將軍,對於當時艱苦條件下志願軍空軍依然能夠戰勝美軍提出了疑問,美軍不管是飛機技能,飛行員經驗技術,飛機數量上都佔優勢,為何還能贏?
將軍自信的回答:靠的是人,除了組織的英明領導外,第一點是志願軍空軍飛行員們的勇氣與必勝的決心我們都不怕死。第二是依靠志願軍飛行員們卓越的指揮和靈活多變的戰術。沒有這兩點怎麼也不贏不了的。——《血戰長空為人民》衛轉業 鄭赤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