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手下三大名將之一、閃擊魔鬼古德裡安

2021-01-12 我不是小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納粹德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了整個西歐。法西斯軍隊用28天消滅了波蘭,四個小時消滅了丹麥,59天消滅了挪威,44天同時消滅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這就是著名的閃電戰或稱閃擊戰。這一戰略戰術的發明者是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

作為指揮官和參謀軍官,古德裡安將軍都是一位登峰造極、名滿天下的職業軍人。不顧假使沒有希特勒,古德裡安能否如此揚名天下則可能會有大有疑問。反而言之,若沒有古德裡安,希特勒也不可能那樣震撼世界。所以說這兩個人的幸與不幸是連在一起的。閃電戰之所以能由理論變成事實,主要應歸功於他二人的結合。

在軍事上,古德裡安堅決反對把坦克編在步兵師內,而要建立由諸兵種混合併以坦克為中心的裝甲兵,實施飛機、坦克和空降兵密切協同的高速進攻。這就是閃電戰理論的一部分。古德裡安向上級呼籲:」發動機控制陸海空的新時代開始了,我們必須著手建立一支新型的現代兵種。」在這個兵種中坦克取主導作用,其他兵種應根據坦克的需要編成和行動。

希特勒上臺執政後,這位元首對古德裡安的理論極為欣賞:」這就是我需要的東西!」希特勒立即下令組建裝甲兵,並任命古德裡安為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全權負責組建、訓練和發展裝甲兵的任務。

古德裡安有了尚方寶劍,一帆風順。德國裝甲兵從無到有,一年內編成了三個裝甲師。古德裡安在訓練和演習中總結了大量戰術經驗。 1937年,他出版了一本十分重要的書——《注意——裝甲兵!》,這本書詳細解釋了閃電的戰術戰略。

在二戰初期,古德裡安的裝甲兵團充當希特勒發動侵略的急先鋒,橫掃歐洲、蘇聯。在徵戰法國中,古德裡安的兵團橫掃法國全境,僅俘虜就達25萬多人。古德裡安用他輝煌的戰果證實了他的理論的巨大威力。從此,他的名字與閃電戰連在了一起。

古德裡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偉大的指揮官之一,他於1954年逝世,享年65歲。他的遺像現在仍然在著德國陸軍裝甲兵軍營中,永遠留作後世的楷模。

古德裡安具有歷史上一切名將所共有的氣質,敏銳的觀察力,擅長捕捉戰機。他的思想和行動都是迅速無比,使敵人無喘息的餘地,他懂得如何把戰略和戰術配合使用,並且獲得了部下的擁戴。

古德裡安關於裝甲兵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及閃電戰的戰術思想,在德國軍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他能把此理論付諸實踐,所以他有德國裝甲兵之父及閃擊英雄之稱。古德裡安與隆美爾、曼施坦因並留為希特勒手下三大名將。

相關焦點

  • 古德裡安為何難被封帥
    古德裡安被譽為「閃擊戰」的創始人、德軍裝甲兵之父,他與曼施坦因、隆美爾並稱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 希特勒的一個決定,讓納粹戰神古德裡安仰天長嘆!
    古德裡安是德國的陸軍大將,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也是「閃電戰」的創始人,還被稱為德意志第三帝國「帝國之鷹」,這個人到現在好像還有一大批軍迷擁躉。古德裡安一直提倡坦克與機械化部隊使用的現代化戰爭,而他的這一理論使得德國建立了一支作戰效率非常高的裝甲部隊。
  • 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斯坦因、這麼厲害的人為何都聽命於希特勒?
    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斯坦因都是很有名的將領,這三個人全部都是效忠於希特勒的,那麼他們為什麼會聽希特勒的話呢?
  • ...古德裡安、曼斯坦因、這麼厲害的人為什麼會一直聽命於希特勒?
    首先大家得明確一點,希特勒是憑藉魏瑪時代積累起的群眾基礎,在1933年,通過自下而上的選舉,拿到了最多選票,依據德國憲法規定,正式上臺組閣的。所以,納粹黨與希特勒的理論和行徑再醜惡,那也是民選的執政黨,合法的國家元首。
  • 二戰之謎:希特勒智商在二戰前後判若兩人!
    希特勒是莫迄今為止人類宓最大的戰爭罪史犯,是人類的紅公敵。但不柳可否認的是,高希特勒在敦刻權爾克戰役之前簡,如有神助,荊在他的領導下柯德國戰無不勝隗,德軍裝甲軍趙團鐵甲狂飆,符橫掃歐洲。但在敦刻爾克豐戰役之後,希牧特勒就像失去潘了智慧,屢犯池低級錯誤。希特勒前後判索若兩人之謎。
  • 盤點二戰八大名將,日本的山本五十六隻排第八,德國有三大將上榜
    曼施坦因更多的是制定計劃,乃是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他夢寐以求的上前線指揮戰鬥,直到後期才實現,卻一戰成千古絕唱。 TOP、5 尼米茲 隆美爾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與曼施坦因與古德裡安一起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三大名將。1938年隆美爾少將任元首大本營司令。
  • 希特勒滅亡之時,德軍名將曼施坦因在幹啥?在家悠閒地看報紙
    1945年春,這是一個不平常的春天,歷經多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無數次的血戰之下,終於靠近了德國的首都柏林,其中蘇軍距離柏林最近,僅僅只有100公裡,而美英聯軍也度過了易北河,距離柏林也只有100公裡出點頭,其中速度最快,也是最具威脅的,當然也是蘇軍,畢竟他們距離最近,包括希特勒也認為蘇聯軍隊才是他最大的威脅
  • 老照片:圖1希特勒的女秘書,圖6在集中營被迫害死的15歲女孩
    老照片:圖1希特勒的女秘書,圖6在集中營被迫害死的15歲女孩 出生於1920年3月16日,1942年,她開始擔任希特勒的秘書,為其做口述打字,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在希特勒的最後一刻,特勞德奉命記下了他的遺囑和最後遺言。於2002年2月10日逝世。
  • 曼施坦因三大遺憾:勝利曾在眼前,最終失去一切
    二戰期間德軍有三大名將----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在戰後眾多軍事專家的評價中,曼施坦因被公認為是德軍戰時最具備戰略視野的軍事家。在古德裡安大將的回憶中,曾經明確表示「我們中最具備戰略眼光的人,就是曼施坦因」,而隆美爾在非洲戰事失敗後,也曾經希望能夠到曼施坦因的手下工作。
  • 閃電戰橫掃歐洲,希特勒三大致命錯誤,令第三帝國走向覆滅!
    1939年,躊躇滿志的希特勒正式下令入侵鄰國波蘭,隨即英法兩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提出的「閃電戰」設想,第一次在波蘭全境大放異彩。利用坦克裝甲車的機動性,古德裡安只下令:「進攻、進攻,不用管自己的側翼,讓敵人去關心自己的側翼去吧。」
  • 二戰蘇德戰爭,閃擊理論為何遭遇進攻瓶頸?缺乏保障的快速打擊
    古德裡安被稱為二戰德國的「閃擊戰之父」,他與曼施坦因隆美爾一起並稱為德軍的三駕馬車,失去這三個人的指揮,德軍就像失去了靈魂一樣。但讓人意外的是,其它兩人都在戰爭中晉升了元帥,可古德裡安即使後來當上了德國陸軍總參謀長,仍然還是上將,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和古德裡安以及他研究的閃擊戰理論有很大關係,跑得快不等於打得好,衝在前不等於打得贏。
  • 二戰莫斯科戰役,古德裡安兵敗圖拉,閃擊戰遭遇惡劣天氣
    首先,閃擊戰使古德裡安成名,也給他戴了一個緊箍咒論名氣,德軍的古德裡安、曼施坦因、隆美爾和蘇軍的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和羅科索夫斯基好有一比;論才華,古德裡安在德軍中率先將閃擊戰理論發揚光大,而且最後還稀裡糊塗當上了總參謀長。
  • 二戰:德國閃擊波蘭真的出現「戰馬長矛戰坦克」的場景了嗎?
    現在我們談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賴以成名的「閃擊戰」比較知名的戰例,閃擊波蘭算是比較經典的,其一當時的波蘭相比於德國,無論是從地域還是人口都不算是一個小國;其二早在一戰時期波蘭就已經完全依附於英法兩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在一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英法掌握著歐洲發展的方向,德國進攻波蘭無疑是挑戰歐洲大陸上英法兩國制定的秩序;其三
  • 納粹德國的崛起:天使還是魔鬼?
    「阿道夫·希特勒是世界歷史上可怕的人物。」一位當代的德國歷史學家如是說。然而納粹德國給世界帶來六十年前的那場浩劫,卻不僅僅是因為希特勒品性的緣故。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納粹黨從在野黨一躍而成了德國主要的執政黨。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是在危機中執掌大權的。
  • 希特勒御用攝影師拍攝的敦刻爾克彩照:整座城市淪為廢墟
    希特勒的御用攝影師雨果·耶格,狂熱的納粹分子,他美化第三帝國,長期為希特勒拍攝宣傳照。本組彩色照片,就是1940年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耶格拍攝的作品。英法聯軍能脫險,也跟希特勒的指揮失誤有關。5月24日,德國陸軍大將古德裡安集結好坦克群,準備突入敦刻爾克港區,重擊英法部隊。但希特勒擔心敦刻爾克港區地勢低洼,不宜坦克作戰,只出動了空軍轟炸機。等到希特勒發現空軍根本完不成任務時,才派古德裡安出擊,但為時已晚。在二戰中,敦刻爾克95%的建築被摧毀,大批百姓逃離家鄉。戰後,法國人民在廢墟上重建了敦刻爾克港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