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十月驚奇」是什麼?

2020-12-25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作者 楊澤軍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十月驚奇」成為世界性熱門話題,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猜測,外界普遍認為,川普政府有可能通過製造一場重大危機,來轉移國內視線、掩蓋執政的斑斑劣跡,刺激國內的民粹情緒,藉此拉抬低迷選情,避免敗選的命運。川普也曾表示,他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似是對這種猜測的一種印證。那麼,所謂的「十月驚奇」又或是「這盤棋」到底是什麼?在此,不妨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看看端倪。

一、美臺「復交」。近期美臺「復交」被熱炒,特別是美國務院次卿克拉奇訪臺時,蔡英文在歡迎晚宴中表示,「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為臺美更深化的合作開啟新的裡程碑」,讓外界聯想頗多,猜測「關鍵的一步」不排除就是美臺「復交」。與此同時,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與臺灣當局駐紐約辦事機構負責人相邀共進午餐。事後,克拉夫特專門發表了所謂支持臺灣擴大國際生存空間的言論,包括參與聯合國、重返世界衛生組織等,表示期待著與蔡英文見面。美議員蠢蠢欲動,宣布已提出一項共同決議案,呼籲美國政府恢復與臺灣「邦交」關係,終結「過時且適得其反的一中政策」,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並與臺灣洽籤自由貿易協定。「臺駐美代表」蕭美琴在推特上將自己的頭銜更改為「駐美大使」。加之,美以極為罕見方式(由社交媒體放話形式宣布駐華大使離任,而未依慣例通過外交途徑通知中方)「召回」駐華大使,由駐華使館二號人物出任駐華臨時代辦,無形中將中美外交關係由大使級降為代辦級,關閉了雙方對話的外交渠道。這些跡象均大大增加了外界對美臺「復交」的猜測。

只是隨後臺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親自出面,明確否定了美臺「復交」的可能性,表示「臺灣不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的外交關係」。美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助卿史迪威在國會作證時表示美國的「一中政策不會改變」。從而使得美臺「復交」的可能性大為下降。當然,這也並非蓋棺定論,所謂欲蓋彌彰,美臺「復交」的可能性尚不能完全排除,尤其是川普選情吃緊,不排除利用臺灣問題,孤注一擲,美臺聯手突破中美、兩岸紅線,公開與大陸攤牌:美徹底放棄一個中國政策,與臺「復交」;臺公然宣布「獨立」,成立「臺灣共和國」。以此逼大陸出手,在臺海燃起戰火,引發衝突,美藉機介入,宣布進入戰時狀態,激起強烈的民粹情緒,挽救川普搖搖欲墜的選情,或乾脆推遲選舉,或敗選拒絕交權。

二、美軍返臺。美軍重返臺灣,有可能是川普在下的一步「很大的棋」,是蔡英文口中的「關鍵性一步」。美陸軍最新一期《軍事評論》刊文鼓吹「美軍應重返臺灣,在臺灣『駐軍』」。文章認為,一旦大陸武力攻臺,解放軍將有足夠時間在臺灣站穩腳跟。美國向臺灣增派軍隊支持臺灣軍隊將是困難而危險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很容易將臺灣與美國駐日本和關島的遠徵軍隔離開來。

對此,文章給出的應對方法是:嚇阻。也就是讓解放軍在對臺動武時,面臨與美國發生曠日持久戰爭的更大風險,使中國認為無法迅速實現其統一目標,且將面臨更大、更具風險的消耗戰,而停止冒險行動。為有效制止解放軍攻臺,美必須以不可避免將引發更大衝突、並明確表示對臺灣防衛承諾的方式,在臺部署軍隊。美國如果想在解放軍對臺動武時,保持可信的常規嚇阻,美軍就需要考慮在臺灣駐軍。

其實,川普政府上臺以來,鼓吹美軍重返臺灣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美國「2049計劃研究所」易思安2020年3月曾以「美國應在臺灣派駐軍隊」為題投書媒體,主張美軍應編組一支陸軍、海軍、空軍與陸戰隊千人混合部隊進駐臺灣。2020年6月,臺灣網絡盛傳部分從德國撤出的美軍將進駐臺灣,駐臺美軍將增至5萬人,並在臺灣建設至少三個軍事基地,部署F-35、薩德反導系統,以及至少5000至20000枚中程飛彈,甚至核武。雖然後被確認為是假消息,但多少有點無風不起浪的意味。

美臺「復交」茲事體大,影響甚廣,改為美軍重返臺灣,影響面小些,卻同樣可達成「復交」的類似效果。中國駐美公使曾表示,美國軍艦抵達臺灣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之時。美欲決定派部隊或是艦機駐臺,就是要藉此刺激大陸出手,美加以幹預,以達美臺「復交」類似效果。

三、南海動武。美國務院近又搞出大動作,發表聲明對中國南沙島礁建設大肆抨擊,汙稱中國採取了「不計後果、挑釁性的軍事化行動」,揚言要追究中國的責任,狂妄至極。

巧合的是,美《空軍》雜誌近就MQ-9「死神」無人機參加海上軍演、演練打擊海上目標的相關情況作了專門報導。據稱,這是美軍首次在太平洋上開展的無人機戰術訓練活動。尤令外界關注的是,報導中刊登的照片顯示,相關空軍人員制服上的臂章印著中國地圖形狀的紅色剪影,這個剪影上疊加著MQ-9無人機。據反映,美國空軍把一個國家剪影印到臂章上已是很久遠的事,上次發生在20世紀越南戰爭時,現今印上中國地圖,無疑是在傳遞一種強烈信號,顯示美正加緊針對中國的戰爭準備,而多次參與謀殺等攻擊行動的MQ-9也將扮演重要角色。近甚至傳出,美軍將派出MQ-9無人機對南沙的三個島礁發動「震撼式」「流鼻血」襲擊,轟炸跑道、機庫。同樣的,美對南沙的大動作,也意在營造美臺「復交」、美軍重返臺灣的類似效果。

四、藉助病情。川普近日突發推特宣布自己和妻子梅拉尼婭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此舉引發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川普在與共和黨候選人拜登進行了第一輪唇槍舌劍的激辯後,突然宣布這個重大消息,意圖實不單純。

由於第一場的電視辯論,川普表現不佳,被認為輸給拜登。而此時川普主動披露自己和妻子感染新冠病毒,被外界猜測是其設法拉抬選情的一個大動作,是可能的「十月驚奇」,即:假裝感染或真的輕微感染,隱匿一段時間蓄勢待發,在選舉前的關鍵時刻,突然宣布治癒(恢復正常),以戰勝病毒的英雄形象強勢復出,一方面藉此顯示新冠肺炎不足為慮,可以輕鬆治癒,印證川普對新冠病毒的一貫態度;另一方面使國內外的焦點始終聚集在自己身上,使之一直處於全世界、全美國的中心位置,聲量暴漲、聲勢猛增,以圖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拉抬選情,成功連任。

除上述種種,為了勝選,川普競選班底會不擇手段,使得「十月驚奇」的可能性還有很多,出人意料,真正地讓人驚奇。譬如,選前關鍵時刻宣布退出北約,宣布撤出駐阿富汗的全部美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延長第三階段的裁減武器條約進行談判,設法拉中國加入此條約等,只要有利於川普選情,都會一試,都可能成為「十月驚奇」。

相關焦點

  • 大選在即,美國的「十月驚奇」會有多驚奇?
    不過希拉蕊並非2016年大選「十月驚奇」的唯一目標。當年10月,一段有關川普炫耀自己如何追求有夫之婦的視頻突然傳遍美國。在這段拍攝於2005年的視頻中,當時正前往NBC拍攝電視片《前進好萊塢》的川普與友人在大巴上大談如何勾引和猥褻有夫之婦。此外,超過十名女子在2016年大選前公開亮相,指責川普對其進行性騷擾,不過這些指責最終都沒有正式立案。
  • 「十月驚奇」 會有多驚奇
    美國時間10月22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將展開大選前最後一次辯論。  美國媒體認為,雙方陣營正加緊開展競選活動或精心準備辯論。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兩人支持率差距在六大「搖擺州」正逐漸縮小。
  • 華盛頓放出重大風聲,川普想跟中國玩「十月驚奇」?
    美總統確診之後 在得知川普確診之後,白宮政客開始火速進行檢測,結果可想而知,有人歡喜有人愁!拜登檢測沒有問題,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以及川普高級顧問康威則沒那麼幸運,檢測均是呈現陽性,且迅速進入隔離與恢復進程。
  • 美國大選Q&A丨歷史上有哪些「十月驚奇」
    原標題:美國大選Q&A丨歷史上有哪些「十月驚奇」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單珊每到大選年的10月,美國政界就會猜測,有什麼意外動態可能給總統競選的最後衝刺階段增添變數。
  • 十月驚奇
    朝霞十月驚奇在過去的十月,「十月驚奇
  • 醫生稱:川普24小時未發燒,目前無需吸氧!「十月驚奇」將如何影響後市?
    昨日,據CNN消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川普競選顧稱,總統(川普)現在非常疲倦,呼吸有些困難,「這(情況)嚴重。」目前病情已經有了新的進展。川普狀態如何?正在服用什麼藥物?密切接觸的人都有哪些?這些信息逐漸披露。01時間前推?
  • 十月驚奇之後,美國大選會有怎樣結果?
    十月驚奇之後,美國大選會有怎樣結果?·湃客 原創 Charlotte Yu 全球深度報導網 收錄於話題#數據新聞3個美國大選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進行,川普確診新冠的
  • 美國「十月驚奇」要來了麼?
    衝突雙方分別是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和反種族歧視的抗議者。而就在這樣的敏感時刻,川普決定前往此輪衝突矛盾的震中——威斯康星州的小城基諾沙市。反種族歧視抗議衝突加劇當地時間9月1日,川普來到基諾沙。從飛抵小城的那一刻起,川普便抓住每一次機會強調調派國民警衛隊維護治安的重要性。
  • 大陸長假旅遊管控疫情才是十月驚奇|三策智庫
    10月初,當全球關注美國大選選情發展,將焦點置於是否將再度上演十月驚奇之際,傳出美國總統川普確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並且嚴重到必須立即住院治療,緊密觀察病況發展地步。就選戰來說,川普染病確實是重大變化,頓時之間各種陰謀論與推測選戰招式紛紛出籠,吸引政治觀察家密集討論,但卻忘記在地球另外一邊,另場十月驚奇才正要登場。
  • 美國大選的「十月驚奇」會有多驚奇
    美國媒體表示,美國大選年中經常出現的「十月驚喜」今年或將重現。美國和全球政治都將在今年10月到明年1月新總統就職前陷入動蕩。「十月驚喜」是一個美國政治術語,指在11月大選前的最後一個月,突然發生足以影響選舉結果的事件,或者由兩黨故意製造的非外部力量造成的事件。
  • 川普做夢也沒有想到,或親自將拜登送上總統寶座,美國輿論炸鍋
    關於川普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總統履職方面,川普的醫生肖恩·康利表示,康復期間,川普和梅拉尼婭將待在白宮進行康復,並表示自己期待川普在恢復健康期間不受影響地繼續履行職責。
  • 中評社社評:川普染疫給臺灣的啟示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評社臺北10月5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美國大選的「十月驚奇」難道就是川普確診新冠肺炎?
  • 「十月驚奇」提前...
    日內包括亞塞拜然進入戰時狀態以及川普被爆偷稅等新聞激發市場的避險情緒。金價一度突破1865美元/盎司水平,但隨後回落。在本周首次美國總統競選辯論和英國最後一輪退歐談判等重磅事件結果清晰化之前,投資者正持謹慎態度。  周日的一則消息在本周開端加深了投資者的擔憂。消息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爆發衝突。
  • 川普訪臺?藍委陳玉珍:為選情打強心針
    [新聞頁-臺海網] 據中評社報導 針對日媒爆料美國總統川普將突襲式閃電訪臺並承認臺灣,中國國民黨「立委」陳玉珍14日受訪時表示,這不好判斷,撰文記者也相當知名,不時就有獨家消息,若川普真要來臺,代表選情得打強心針,必須做更刺激中國大陸的事,「雖然可能性不高,臺灣也可趁勢把握機會,我們樂觀其成
  • 美防長:沒有「十月驚奇」不會偷襲南海,中方姑且聽之信之,但不會...
    日前,在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美媒報導,美方研究川普選情出現不利時,會使用無人機襲擊中國南海島礁,請問中方對此作何評論?」
  • 第四次美朝峰會或成空想,朝鮮:「十月驚奇」成為川普連任砝碼
    東方網·縱相新聞 實習生 茅燕楠 記者 鍾書毓據美聯社7月16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政府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美國總統大選前舉行第四次峰會的可能性很小,他強調,川普總統只有在半島無核化談判真正有望取得進展的情況下
  • 川普的最後一咬
    然而,川普卻說,他已經贏得了選舉,因為有死人票,有軟體出錯,有不合法選票,即便是把這些因素都加上,也不能抹殺拜登的全面勝利,對此,川普是很清楚的。 日前,蓬佩奧說,他要把政府過渡到川普的第二個任期,川普立馬讚揚道:「不愧是西點軍校第一名!」然而蓬佩奧在媒體的一再追問下,迅速改口道,不管誰取勝,都要和平過渡。
  • 盤點上演「十月驚奇」的八大明星,看看都有誰?
    娛樂圈是一個爭議焦點最多的地方,尤其是今年的十月份,雖然沒有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作品,但因為這些話題的存在,讓十月份的娛樂圈變的尤其的「熱鬧」,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上演「十月驚奇」引發熱議的八大明星,看看都有誰?
  • 金錢暗流:川普背後的最恐怖力量
    和川普狼狽為奸的彭斯和蓬佩奧,幕後的金主到底是誰?看完你就清楚了。十月驚奇美國大選的戲份,仿佛一切都在懂王掌控之中。 10月1日的首場辯論之後,民調顯示,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川普在辯論中完勝拜登。但是,說到最後的大選投票,仍然有50%的選民支持拜登,而支持川普的選民只有41%,落後拜登9個百分點。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十月驚奇」出現——川普感染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