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社評:川普染疫給臺灣的啟示

2021-02-21 星島環球網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評社臺北10月5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美國大選的「十月驚奇」難道就是川普確診新冠肺炎?這件舉世震驚的意外,會如何發展仍有許多變數。川普的病情、美中關係、世界情勢都來到轉折點,一面倒要靠美國的臺灣陷入被動,得自求多福。

川普的病情究竟如何?官方說法和美國主流媒體採訪到的獨家新聞明顯有落差,且參與9月29日川普第一場辯論會籌備的工作團隊、大法官提名記者會者都爆出群聚感染,災情會有多大,尚且不知。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原先預計4日至8日訪問日本、蒙古及韓國,訪日期間將與澳洲、印度和日本外長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現已宣布縮短行程,只赴東京,取消韓國與蒙古的訪問。這一切變化應都源於川普病情的不確定性、與華府高層疫情連環爆。

像美國這樣醫療、科技超強的先進國家元首會染疫,完全出乎外界預料。現在研判接下來的局勢有多種可能,美中是否延續尖銳對抗很難說,會不會影響11月3日的美國大選結果,以及大選會不會如期舉行都無法預估。外界言之鑿鑿說川普染疫是作假、打悲情牌應是不致於,但未來的事沒人說得準。中國大陸應已做好各種沙盤推演以因應變局,臺灣則顯得被動,過去一直依附著美國,現在美國自己出了狀況,應驗了中國俗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美國出事,臺灣接下來要面對的狀況有兩種可能,第一是,共和黨出險招,為搶救落後的選情,加碼抗中,把川普染疫甩鍋中國。在最後這個月,川普一邊接受新冠肺炎治療,一邊他或副總統彭斯領軍競選團隊絕地大反攻。川普會不會出這招,10月7日副總統辯論的基調即可見端倪。若是如此,美國也可能再度大打「臺灣牌」,在選前有動作,把臺灣推到戰爭邊緣。

第二是,與新冠病毒對抗的川普緩和美中關係,暫緩制裁中國企業,讓大家鬆一口氣。這也不是不可能,主因在於,川普染疫的恐慌導致美股重挫,由於其病情不透明令投資人缺乏信心,共和黨若任令美股在選前崩盤,選舉就必輸,唯一可能的利多或是暫緩中美貿易戰,暫時不再加碼制裁,穩定股市、穩定大局。如果美中關係緩和,美臺關係發展也會先停下來。臺灣則有不少人擔心,大陸會趁美國大亂無暇他顧時拿下臺灣,連勝文還公開在臉書發文呼籲大陸別這麼做。

其實,美臺關係在吳釗燮日前接受美國電臺(NPR)專訪談及「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如果兩岸開戰臺灣不會依靠美國幹預」,就已有變化。這些話一方面透露出,蔡政府也知美國無意為臺灣出兵,另也帶有向大陸「求和」之意。川普染疫讓這局整個亂掉,所謂的「十月驚奇」是只有川普得新冠肺炎還是還有其他「驚奇」,還得看接下來的發展,民進黨政府搞到,不論美中關係是更緊繃或暫時緩和,臺灣都會更危險,頗不可思議。

但不論如何,川普染疫都突顯了美國率性、沒有秩序的防疫是美國疫情無法控制下來的主因,包括集會毫無防疫思維、不戴口罩等,這不是甩鍋給中國就能解決問題。川普確診風暴對於主張戴口罩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可能有利一些,他也在對手染疫後推文自稱他會做美國總統。不過,選舉愈是如此,愈可能有變化,尤其川普是現任「元首」,手握龐大行政資源,一定會力拚逆轉勝,會使出什麼招數就很難說。

從臺灣的角度,應是比較期待川普當選,延續諸多合作項目,但現在也應該觀望,靜待美國變局明朗化,至少等幾天看川普的病情如何,如果暫時無法離開醫院,再看看7日副總統辯論,共和黨會打出什麼牌,再做決定。不過臺灣內部,吳釗燮的話雖已放軟,但其他部門,以及民進黨部份派系看起來還繼續在衝,例如「正國會」推法理「臺獨」「修憲」,以及蘇貞昌鷹派民粹言語等都會干擾大陸的判斷,增加臺灣危險性。總之,川普染疫也給臺灣一個教訓,不能把自己的安危兜在人家的手上,自已人都不想當兵打仗,如何能期待美國為臺灣出兵!

相關焦點

  • 【中評社看四川】品三國文化:武侯祠與錦裡風情街
    ▲中評社四川走親採訪團第一站抵三國聖地美譽的成都武侯祠參訪。(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 趙家麟攝)副館長何紅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成都武侯祠肩負三國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營運的方式也在與時俱進,著重突出三大特色。
  • 【中評社四川走親】綿陽站:北川縣災後重建 "一羌到底"
    10月23日至10月30日,臺灣中評社俞雨霖社長率總編輯林淑玲等8人採訪團,到四川開展「中評社四川走親採訪活動
  • 中評社:美國打「臺灣牌」?大陸的反制是認真的
    臺灣軍方21日晚上稱,大陸兩架次的運8反潛機(如圖)21日進入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這是17日以來第4度繞臺巡航。大陸近期一連串的軍事反制都是衝著美臺勾連、「臺獨」猖獗而來的。大陸專家金燦榮認為,因為美國打「臺灣牌」力度空前,「切香腸」加碼,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博弈已嚴重化、尖銳化。
  • 香港《中評社》:中山論壇啟示多 兩岸交流潛力大
    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通過視頻致辭 香港《中評社》的評論指出,從論壇的形式、主題到內涵,以及兩岸嘉賓的致辭,透露出若干重要的訊息,值得關注: 第三,粵港澳大灣區優勢明顯、基礎良好、潛力巨大,為臺商臺青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可能在推動未來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洪秀柱:川普任內最後一個臺灣牌,是拿臺灣當棋子
    (中評社 蔣繼平攝) 針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更直言臺灣長久以來為美國的可靠民主夥伴,同時展現「自由中國」(free china)所能達到的成就。
  • 中評現場:朱立倫高人氣 一直燒到中臺灣
    (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臺中1月4日電(記者 林谷隆)新北市長、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朱立倫3日中午,陪同臺中第6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蕭家淇到西區向上市場掃街,受到滿滿人潮熱烈歡迎,更有許多女粉絲直接拿出手機,要求合影留念,朱也來者不拒回應民眾的的支持,臺中結束後更將前往彰化為「立委」補選候選人卓伯源一起拜票,高朱立倫的人氣從雙北、桃園燒到中臺灣。
  • 臺海軍艦隊染疫高雄成重災區 百貨停業消毒損失慘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海軍艦隊爆發染疫,南臺灣疫情也隨之升溫,高雄市左營區的漢神巨蛋百貨公司宣布停業兩天,損失估計達新臺幣6千萬元,而周遭店家也人人自危,僅隔一條街的冷飲專賣店上午沒有生意,也只好默默全店大消毒。
  • 賴士葆:臺灣沒必要為川普選情付出代價
    賴士葆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嘉文攝)  針對美軍26日下午軍機偵搜中國大陸,且距中國領海基線僅41.3海浬,是歷年來最近的一次,美中角力情勢持續升溫。中國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向中評社表示,如果因此美中發生戰爭地點在臺海,對臺灣人民是大災難,我們沒有必要為了美國總統川普的選情,付出這麼大代價,臺灣被美國當馬前卒,非常不划算,但這可能性是存在的。
  • 黃介正語中評:臺灣怕沒有交流 不是大陸
    黃介正認為,明年1月16日到5月20日的126天中,是大陸觀察臺灣新「總統」的關鍵時刻。  他認為:「1992年時,大陸一直不願意各表,但對我們來講,沒有各表就沒有一中,兩岸關係就是在這樣朦朧和模糊間運行。」 黃介正認為,明年1月16日到5月20日的126天中,是大陸觀察臺灣新「總統」的關鍵時刻。
  • 剪輯師社群|真實電影素材剪輯大獎賽互評階段,啟動了!
    剪輯師社群|真實電影素材剪輯大獎賽互評階段,啟動了!中國剪輯師社群會員們,是時候「走出去」啦!各位漢子、女漢子們!(這個梗可能得關注群裡才知道)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剪輯之路不易,我們一起迎浪而上哇。截至目前,中國第1輪資格賽共有112個作品,今天是第1輪作品的互評、點讚開始的日子!
  • 中評社:美國軋一腳 李登輝喪禮波濤洶湧
    蔡英文臉書追思文,感念李登輝「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蔡對李的敬重毋庸置疑;再往前看,如果不是陳水扁貪汙爆開,李扁也曾被形容「情同父子」;還有李曾在1998馬扁競逐臺北市長的艱難時分高舉馬英九的手背書馬是「新臺灣人」;以及2000大選曾砸下國民黨資源為連戰助選。
  • 唐永紅語中評:TPP是臺灣不可承受之重
  • 港媒快評:美國促兩岸對話? 球在臺灣一方
    美國前亞太助卿坎貝爾上周在一場研討會中期盼兩岸緊張情勢趨緩,恢復某種程度的對話。坎貝爾言論連日來受到關注,被視為替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向民進黨當局喊話。   坎貝爾具國安專業背景,在兩岸擁有豐沛人脈,目前是拜登團隊核心幕僚。
  • 中評關注:蔡英文想以世大運拉抬民調
    (中評社 黃筱筠攝)  蔡英文上臺以來,因為年金改革以及兩岸僵局等,讓臺灣幾乎陷入一片低迷,臺灣民眾悶很久了。這一次世大運舉辦,沒有預料的是選手成績竟然這麼好,對於舉辦世大運的臺灣民眾來說,幾乎每天都在討論這些選手,要說世大運就能團結臺灣,可能沒有這麼厲害,但確實大大振奮悶了已久的的臺灣民眾。
  • 【臺媒視點】川普玩很大 臺灣被弄上雲霄飛車
    對此,中評社13日發表社評文章表示,臺灣現在好比被川普弄上雲霄飛車,川普玩很大,臺灣得繫緊安全帶。 川普是第一位挑戰美國「一中政策」的準總統,美國大選前押錯寶的蔡當局高層急著赴美修復關係,不過情勢很清楚,這不是臺美關係重要,而是中美關係重要,川普玩很大,臺灣得繫緊安全帶。
  • 尹乃菁語中評:馬英九有點意氣用事!
    另外,尹乃菁也認為,各界也對朱立倫擔任黨主席,有很大的期待,但是朱立倫上任後沒有馬上處理王金平黨籍案,後來又要處理智庫經營權、李全教案等議題,導致朱立倫沒有端出基層黨員期待的改革菜色,他必須要有個明快的作為,來回應基層期待。   朱立倫這次處理王金平黨籍案,也是不要讓後院失火,必須騰出手來處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包括推動重要法案、備戰「總統」選舉等。
  • 臺灣島內有些人將川普染疫視為機會?
    原標題:孫興傑:島內有些人將川普染疫視為機會,既蠢且壞直新聞:美國總統川普確診新冠之後,臺灣島內有一種聲音認為,川普政府會採取更強硬的對華政策,甚至希望川普突破兩岸關係的底線,您有什麼分析?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這是島內一些人的自娛自樂,甚至是妄自尊大。
  • 侯佳齡語中評:張志軍關心三中一青
    (照片:侯佳齡提供)  中評社桃園3月20日電(記者 黃文杰)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3月13日在北京會見國民黨青工總會總會長侯佳齡率領的國民黨青工總會參訪團。具國民黨中常委身分的侯佳齡19日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晤談中針對兩岸青年交流事務進行深入交談,收穫豐碩。青年不喜歡八股老套,也不要「為參訪而參訪」,屆時會以議題性來串連或帶動臺灣年輕人對大陸的認識。
  • 川普染疫美國大選誰贏?藍議員分析:拜登其實有點劣勢
    美國總統川普確診新冠肺炎後,民主黨籍對手拜登似乎自信心大爆發,先是稱將會成為美國總統,昨(3)日晚間又在推特倒數,再過一個月支持者就可以稱呼妻子為「第一夫人」。但新北市議員葉元之認為,其實現在拜登反而有一點弱勢,而且不太知道該怎麼辦。
  • 遠見民調:蔡英文滿意度54% 蘇貞昌則負評高於正評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2020進入尾聲,臺灣遠見雜誌今天發布民調結果顯示,臺灣人對蔡英文的滿意度為54.6%,呈現V型逆轉,從2018年12月的19%上升至今年54.6%;被視為防疫第一功臣的蔡當局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儘管目前深陷萊豬進口爭議,滿意度仍高達74.3%,勇奪「部會」首長中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