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桃園3月20日電(記者 黃文杰)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3月13日在北京會見國民黨青工總會總會長侯佳齡率領的國民黨青工總會參訪團。具國民黨中常委身分的侯佳齡19日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晤談中針對兩岸青年交流事務進行深入交談,收穫豐碩。青年不喜歡八股老套,也不要「為參訪而參訪」,屆時會以議題性來串連或帶動臺灣年輕人對大陸的認識。
行前拜會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侯佳齡說,張志軍和他們談了30多分鐘,當時北京正值兩會期間,張志軍仍樂意撥出時間接見,也做出許多具體承諾。
結束大陸參訪行程,侯佳齡18日深夜返抵桃園,立刻接受中評社訪問,提到這次參訪收穫,特別是318太陽花學運屆滿周年,國民黨「九合一」敗選之後,兩岸如何看待青年交流議題。
侯佳齡表示,國民黨青工會總會從第二屆總會長開始,每年都會固定安排赴大陸參訪,今年邁入第六屆,身為第六屆總會長的她,帶領全臺25縣市的青工會長,拜會國臺辦主任張志軍。
她說,因為代表國民黨青工總會名義出訪大陸,自己也是現任國民黨中常委,出發之前,她與全臺25縣市青工會長,特別拜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聽聽朱主席的想法。
侯佳齡對中評社說,當初她競選青工總會長的政見,就是要努力做到,讓兩岸或國共青年順利「對接」。
往年國民黨青工會雖然參訪大陸,但每個縣市青工會幾乎沒有窗口,趁這次拜會張志軍主任機會,都找到聯絡窗口,有助於未來縣市青工會率團訪大陸,或青工會接待大陸來臺交流,強化互動與結盟。
被問到,張志軍主任是否憂心焦慮,兩岸年輕人的認識與互動不足?侯佳齡觀察,張主任從頭到尾,雖然沒有直接明白表示要怎麼做,但大陸已經把「三中一青」列為交流重點目標,接下來,就是如何具體落實。
透過彼此陳述意見想法,初步有了共識就是,先透過結合文創或創業與就業,兩岸年輕人比較關心的議題合作,拉近彼此關係,有了熟悉與親近,再慢慢合作。
侯佳齡坦言,國民黨在推動青年工作,免不了會碰到「社青」與「學青」的年齡差異。
社青已經畢業,踏入社會開始就業,所關心的話題,與學青不同,還在學校讀書的青年人,可能還懵懂無知,想法或觀念,容易受他人意見左右。
國民黨如何讓「社青」與「學青」,兩者串連起來,一起關心兩岸議題,是需要花費更大精神,但今年國民黨會以活動或講座,讓兩者融入,掌握青年想法與力量。
她說,今年七、八月,可能會帶領一批學青參訪大陸,不會為交流而交流,如果學青想認識大陸教育或就業環境,就以此議題來交流。
對於臺灣「婉君」(網軍)的影響性,侯佳齡轉述張志軍主任的想法,雙方都體認是需要好好思考網民的想法,但很多時候,網軍只代表少數一群人的想法,反倒要更留意多數年輕人真正的意見,小小力量未必會影響大局。
也因為網路時代來臨,侯佳齡說,現在國民黨青工總會,已經與25縣市青工會完成連結,遇到不正確的網路資訊或對國民黨不利的言論,要努力澄清或說明,避免為反對而反對,也鼓勵年輕人走出來,設法到大陸走走看看,降低不必要的誤會與誤解。
正因為鼓勵網民,從虛擬網路走到實體面,避免碰到現實的就業或創業問題,侯佳齡據理力爭,替臺灣年輕人不論學青或社青,到大陸打工實習,能受到應有的照顧。
張志軍主任承諾為臺灣青年人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提供更多舞臺和機會,為他們到大陸就業創業營造寬鬆的環境。
未來如何進一步深化青年工作?侯佳齡說,青年人很討厭老套或八股,必須有新的想法與創意。
她舉日前329青年節的活動,今年青工總會就沒有「全臺大集合」的場合,而是鼓勵各縣市青工會在當周,進行全省公益活動連線,同步關心一個公益話題,不分黨派以創意來推動,預估今年還會舉辦一場全臺公益路跑的大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