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6個BBC最愛用的英語典故

2021-01-07 新東方網

  我們經常會在BBC中聽到的一些類似中國成語典故的習語,這些習語通常能夠一語中的地傳情達意,比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阿克琉斯之踵」,等等。這些看起來艱深晦澀的詞彙,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讓人一頭霧水。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習語的故事。

  1.The Sword of Damocles

  達摩克利斯之劍

  這個說法源自古希臘傳說:迪奧尼修斯國王(Dionysius)邀請他貪婪的大臣達摩克利斯(Damocles)坐在自己的寶座之上掌管王位,達摩克裡斯卻發現自己坐在用一根馬鬃懸掛的一把寒光閃閃的利劍下,倉皇而逃。

  迪奧尼修斯王用這個故事說明,國王的幸福和安樂都是假象,極大的財富和權力也意味著巨大的責任和危險。

  甘迺迪總統(President John F. Kennedy)曾在聯合國大會(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中用過這個習語,他說:

  Every man, woman and child lives under a nuclear sword of Damocles, hanging by the slenderestof threads, capable of being cut at any moment by accident or miscalculation or by madness.

  每個男人、女人和孩子都生活在核武器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之下,被一根最細的線吊著,隨時可能因意外或瘋狂而被切斷。

  2.Achilles' Heel

  阿克琉斯之踵

  Thetis (Achilles' mother) dipped Achilles into the river Styx to make him immortal. Unfortunately,she missed one heel.

  忒提斯(阿喀琉斯的母親)把阿喀琉斯浸入冥河使他不朽。不幸的是,她錯過了一隻腳跟。

  「阿喀琉斯之踵」出自古希臘神話,意為一個人的弱點或缺陷。

  阿喀琉斯的母親把嬰兒的阿喀琉斯浸在冥河水(the river Styx)中,使他擁有了無窮的力量和不朽。他成為了希臘最偉大的英雄,直到在特洛伊戰爭(the Trojan War)中,特洛伊王子帕裡斯(Trojan prince Paris)一箭射中他的腳跟,結束了他的性命。這是因為,阿喀琉斯全身上下都曾被冥河水浸沒,除了他母親緊緊抓住的腳脖子。

  例句:

  He is a star quarterback, but his injury-prone throwing arm is his Achilles' heel.

  他是一個明星四分衛,但是他容易受傷的投擲手臂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

  3.Caught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陷入斯庫拉和卡律布狄斯之間

  This map shows the Strait of Messina, the site of the twin menaces Scylla and Charybdis.

  這張地圖顯示了墨西拿海峽,被斯庫拉和卡律布狄斯共同威脅的地點。

  「陷入斯庫拉和卡律布狄斯之間」的這個說法,來源於古希臘神話中英雄奧德修斯的故事。在今天,它表達著進退兩難,左右為難的意思。

  墨西拿海峽(Strait of Messina)被兩個海妖(Scylla and Charybdis)守護著。斯庫拉長著6個腦袋,捕獲過往船隻的水手;卡律布狄斯能夠在一天之內三次吸入又吐出海峽中的水。在古希臘神話中,英雄奧德修斯(Odysseus)在特洛伊戰爭歸來的航行中需要經過墨西拿海峽,他選擇了靠近斯庫拉,以避免整船傾覆的滅頂之災,從而安全回家。

  例句:

  Pete would have preferred to be on good terms with both his wife and his mother, but the effortof pleasing one without offending the other was like steering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彼得也想與妻子和母親都和諧共處,但是討好一方都會觸怒另一方,好比陷在斯庫拉和卡律布狄斯之間一樣,左右為難。

  4.By the Skin of Your Teeth

  緊貼牙齒的皮膚

  「緊貼牙齒的皮膚」,意思是涉險逃生,九死一生。

  在《聖經·約伯記》中,當約伯收到了上帝的百般考驗後,他說道:

  「My bone cleaveth to my skin, and to my flesh, and I am escaped with the skin of my teeth.」

  「我的皮肉貼著骨頭,我同牙齒的皮膚一起逃了出來。」

  他的意思是,他的逃生空間就如同牙齒的皮膚一樣稀薄。後來,作家桑頓·懷爾德(ThorntonWilder)的劇作《九死一生》(The Skin of Our Teeth)就以此命名。

  例句:

  What might have happened if you did not escape by the skin of your teeth?

  假如你沒有及時逃離,會發生什麼?

  5.The Writing is on the Wall

  牆上的文字

  Belshazzar's Feast,by Rembrandt

  《伯沙撒的盛筵》,倫勃朗的名畫

  這個常見於新聞報導和文學讀本的「牆上的文字」,指的是迫在眉睫的不吉祥的預兆(a sign orwarning of impending disaster)。它來源於《舊約·但以理書》(Book of Daniel)。

  《舊約》中記載道,古巴比倫國王伯沙撒(King Belshazzar of Babylon)在宮廷設宴縱飲時,擅自使用了從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取來的高腳杯(goblets taken from the sacred temple in Jerusalem)。突然,牆上出現了一段看不懂的文字:「Mene, Mene, Tekel, Upharsin.」國王讓猶太先知但以理(Daniel)來解釋,原來那是觸怒上帝而即將大難臨頭的意思。

  例句:

  When two people are discussing the layoffs occurring in their company and one says to the other, "The writing is on the wall for all of us," she means their jobs are likely to be eliminated, too.

  當兩個人在談論公司正在發生的裁員時,一個人對另一個說:「牆上的字是對我們所有人寫的。」她的意思是,他們的工作也岌岌可危。

  6.All Roads Lead to Rome

  條條大路通羅馬

  You can still see portions of the Appian Way, which connected Rome to Brindisi, Italy, eventhough the road was constructed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現在你仍舊可以看到亞壁古道,將羅馬與義大利的布林迪西相連,而這條道路早在2000年前就被建成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說法在12個世紀以前就已經存在了,這句話其實來源於真實的歷史。今天,人們用這個說法用來表示,有不止一種方式都可以達成目的。

  這條史上第一條的偉大道路,長達5萬英裡的亞壁古道(the Appian Way)由羅馬人建於公元前312年。奧古斯都·凱撒大帝(Emperor Caesar Augustus)在羅馬市中心樹立了名為MilliariumAureum(金色裡程碑)的碑石,從這座豐碑開始,所有道路向四周漫延,一路經過英國、西班牙,甚至到了北非!

  例句:

  Some people learn by doing. Others have to be taught. In the long run,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有些人從實踐中學習。其他人需要教才會。長遠來看,條條大路通羅馬。

(編輯:何瑩瑩)

相關焦點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 2020-12-18 17:42:35|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1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即將發布,筆試預計
  • BBC 6 分鐘英語 - Captain's etiquette
    大家好,歡迎來到BBC學習英語的六分鐘英語節目。我是羅伯,今天加入我的是珍。Hi.他用了個很好的短語「它完全格格不入」。這完全違背了任何事物除非最後一人也走了。用另一句話來說,你做了和平常做的相反地事。
  • 住在哪裡,是用live、dwell還是inhabit?丨BBC聽英語
    Feifei這位網友想知道 「live、dwell」 和 「inhabit」 這三個詞之間的區別。「Live」 這個詞對大家來說應該不陌生,我們通常用它表示 「居住」 在哪裡。比如:I live in London. 我住在倫敦。
  • 這些英語單詞來自於神話典故或歷史人物
    最近有小夥伴問機農說機農我發現有些英語單詞用你的輔音字母和詞根表含義的這一套方法完全解釋不通啊?比如單詞單詞academy學院,學會。詞根是啥?cad嗎?表示抓的含義?面對這些疑問,機農承認確實有些英語單詞或詞根並不是由詞根或開頭的輔音字母創造出來的,也並不是來自於某個單詞的簡單的變化,更不是由於單詞的讀音在暗示著什麼含義。這些英語單詞或詞根來自於非常經典的古希臘或古羅馬的神話故事。
  •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90個中國文化典故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90個中國文化典故」。1、爛柯任昉《述異記》講述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過了一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發現斧頭柄已全爛了。回到家,原來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後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
  • 1000個BBC兒童英文音頻(0-12歲磨耳朵,可下載)
    公眾號後臺回復「bbc」,獲取資源的領取方式。蘇西平時會一邊做安靜活動(比如手工、畫畫、睡前),一邊聽這檔節目,既保證了每天的聽力輸入,又避免了看動畫用眼過度。英語是一門用耳朵學習的語言,聽力輸入一定要每天做,保證量,量變才能引起質變!CBeebies Radio是英國針對學齡前兒童定製的節目。
  • 「表情包」、「表情符號」、「貼圖」 用英語怎麼說?
    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發展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流行文化產物,而 「emoticon、sticker」 和 「meme」 這三個和 「表情符號」 有關的概念就誕生於愈發多元的網絡文化。本期節目講解這三個英語說法的具體意思和與其所對應的社交網絡文化產物。 歡迎你加入並和我們一起討論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請通過微博 「BBC英語教學」 或郵件與我們取得聯繫。
  • 「Here you go」和「there you go」怎麼用?丨BBC聽英語
    There you go 和 here you go 這兩個表達在英語中的使用頻率非常高,通常當一個人把一樣東西交給另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會聽到這兩個短語。不過,除了物品之外,我們還能在哪些場合使用這兩個短語呢?本期節目中,我們會給大家講解。歡迎你加入並和我們一起討論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請通過微博 @BBC英語教學 或郵件與我們取得聯繫。
  • BBC 6 分鐘英語 - Driving on Mars
    歡迎大家來到BBC英語學習欄目的六分鐘英語,我是Neil,今天和我一起討論的是Chris。Hello there.大家好。哇哦,是的,我想和倫敦交通的高峰時刻相比,在火星上開車可更是個挑戰了。喔,聽起來就像是我孩子時代得到的最棒的聖誕禮物!Well, you’re going to like thisprogramme then today!
  • BBC 6分鐘英語 - Beating a sedentary lifestyle
    Hello and welcome to 6 Minute English. I’mCatherine.大家好,歡迎來到六分鐘英語。我是凱薩琳。 And I’m Dan.40年前芬蘭或許是西方世界最不健康的國家。但是現在,它是最健康的國家之一。 Death by heart disease in Finland hasfallen by 80%.
  • 英文電臺透析1:英國BBC Radio 1
    2013年1月,伍教練用iPhone 4S上的TuneIn Radio聽了一個月的BBC Radio 1。技術篇流媒體地址(填入電腦、智慧型手機上播放器TuneIn Radio/AnyRadio等的URL,安卓版TuneIn Radio 6.8版新增自定義電臺,各位速速下載!)
  • BBC·6分鐘英語 | 你對自己的身高滿意嗎?
    BBC 6 Minute English 是 BBC Learning English 出品的英語學習節目。每周一期,每期約6分鐘,兩位主播圍繞某個話題展開對話,非常適合英音愛好者模仿學習。她說矮一點的人因為他們個不高,得到工作以及獲得的利益較少。Well, one person who certainly wasn't short was the subject of today's quiz question. The tallest person who has lived, Robert Wadlow. We asked how tall he was.
  • BBC選出「100部最偉大的非英語電影」 第一名竟然是它
    來源:bbc.com編譯:負暄編輯:羅布君Via:新京報傳媒研究(xjbcmyj)三年來,BBC文化頻道(BBC Culture)邀請影評人投票,陸續選出了「100部最好的美國電影今年,BBC將聚光燈從好萊塢移開,邀請來自43個國家209位影評人投票選出他們最喜歡的非英語電影。BBC方面表示,該投票模式是為了向世界各地電影的多樣性致敬。最近,BBC評選出的「100部最偉大的非英語電影」榜單揭曉。這百部電影分別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67位導演,共19種語言。其中,法語電影獨領風騷——在此榜單中,有27部是法語電影。
  • 用英語講中國傳統文化
    原標題:用英語講中國傳統文化   近日,百餘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和中國學生歡聚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通過微視頻大賽的方式,用英語講述一個個家喻戶曉的中國
  • 2021北京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_北京中公教育
    勤奮的你如果平時有關注我們的事業單位考試或者其他公考,你就會發現在常識考察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歷史文化中沉澱下來的成語典故就是個常考點。常見的考法,有成語典故的出處、相關的人物或者戰役,甚至難度高一點,會考察所處時代的排序題。為了讓大家了解考察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本篇給大家分享考試中常見的成語典故相關的考題。
  • 「破洞牛仔褲」用英語怎麼說?
    那麼「破洞牛仔褲」用英語怎麼說呢?請看下文。歡迎轉發!為了讓大家記住這個詞,我在BBC官網(英國英語)和CNN官網(美國英語)分別找了兩個例句,供大家參考:【例】He was wearing light blue ripped jeans
  • 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
    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初二5班和初二6班聯合帶來了本場的第一個節目——《五俠的秘密》配音。初二5班和初二6班的配音節目作為第一個上場的節目,以其標準的語調和生動的演繹為國際文化節帶來了一個絕佳的開始。第二個節目是由初二6班同學帶來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朗誦。同學們抑揚頓挫的語調仿佛把大家帶到了詩中,引人入勝。
  • 河洛傳說與典故:方寸之間傳承燦爛文化
    近日,記者採訪我市多位資深集郵者,為您梳理那些郵票上的河洛傳說與典故。《孔融讓梨》  河洛地區的傳說,折射出先民的文明進程  2019年8月6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代神話(二)》特種郵票1套6枚,其中包含《倉頡造字》《伏羲畫卦》兩枚郵票。在神話傳說中,這兩個故事的發生地在洛陽。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常識備考:3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典故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常識備考:3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典故,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常識備考:3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典故,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
  • BBC 6 分鐘英語 - Ancient Italian shipwreck
    是的,泰坦尼克是這世界上最轟動的輪船失事。一艘古代的飛船——或船——在鄰近義大利的地中海被發現,這是個相當特別的發現。它被裝載上多於200個黏土罐,這些黏土罐可能被用來裝酒、油和穀物。That word was 「engulf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