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小暖男VS撒潑『小皇帝』?同齡孩子的差距是這樣拉開的

2020-11-07 凡媽說教育

文/凡媽

《誰知盤中餐》是湖南衛視的一檔創新節目,本著厲行節約地主張,透過真實的鏡頭,讓一群來自不同城市的二胎家庭的小朋友,到農村體驗生活,讓他們從勞動耕作中,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感知父母的辛苦,並學習獨立生活的技能。


誰知盤中餐

這些孩子中,年齡最大的也才14歲,最小的只有5、6歲,估計還沒有上小學。節目開始的第一天,家長帶孩子們來到農村,教會他們生火煮飯、安頓好之後就悄悄離開了。沒有父母的世界,孩子只能與自己的兄弟姐妹相互依靠,自力更生。


與之前的《變形計》和《爸爸去哪兒》不同,沒有明星嘉賓,沒有駐場嘉賓,都是普通素人家庭的孩子,更接地氣。除了看孩子們體驗農村生活之外,節目組有一個很大的用意,就是呈現二胎家庭的教育問題,這是教育革新的一大亮點。


看了幾期視頻,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對暖心的兩兄弟和一對鬧心的兩姐弟。


01 暖心的兩兄弟

暖男兩兄弟

先看看兩個小暖男朗朗和開開,哥哥朱天樂,10歲,弟弟朱宸希,6歲。兩兄弟都是肉嘟嘟的圓臉蛋,一看就是親兄弟。

和其他兄弟姐妹一樣,兩兄弟平時也會吵架,但是和好也快,都像個「小小的男子漢」。看得出來,哥哥和弟弟的感情非常好!不管做什麼,兄弟倆總是互相惦記著對方,尤其是弟弟,當哥哥幹活的時候,他不會在一旁袖手旁觀,而是總想著能幫點什麼忙。

「哥哥,我有什麼可以做的嗎?」

在哥哥的安排下,兩兄弟一起把活幹。

哥哥弟弟一起幹活

當四個小朋友拿著辛苦勞動換來的40元經費去買菜時,女孩安安卻哭著要買零食,朗朗沒辦法,只能回菜市場把韭菜退掉,給安安買零食。開開也很貼心,對安安說:「為了你,我哥居然把他最喜歡吃的韭菜退了,換錢來給你買零食,你說我哥好不好?」

真是知哥哥者,弟弟也!說明平時兩兄弟就相互關心,知道對方最喜歡吃什麼,弟弟還不忘在別人面前讚美哥哥,讓其他人也知道哥哥的好。


哥哥叫弟弟讓著彤彤

給安安買了零食之後,彤彤和開開也跟著要買零食,錢不夠用,朗朗告訴開開,咱們是男生,男生肚裡能撐船呢,要讓一讓彤彤。開開不哭不鬧,聽從了哥哥。後面下雨的時候,哥哥主動用手給安安擋雨。這小哥倆是一對活寶,真會體貼人!

最感人的,要屬吃飯的那一段了。只有一碗飯,哥哥就坐在後面看著弟弟吃,還拿著蒲扇給弟弟扇風。扇著扇著,估計是真餓了,就對弟弟說,「實在不行我幫你吃點。」


弟弟吃飯哥哥扇風

「好的。」弟弟馬上說。

「你不要了嗎?」

「不是不要,是給你吃掉!」

「我怕我一張口就停不下來了,到時候你就沒得吃了,怎麼辦?」

「沒事,你說的。」

「那我就不控制了。」

說完哥哥就開始吃起來,弟弟眼巴巴地看著半碗飯,其實他並沒有吃飽。難能可貴的是,兄弟倆一直都在互相謙讓,互相分享,而不是先滿足自己不顧別人。


弟弟看著哥哥吃剩下的飯

後面又有一次飯不夠吃,弟弟把自己的飯給哥哥吃,哥哥覺得其他人都比自己小,所以要讓著大家,不如自己一個人挨餓,讓其他人吃飽。這個哥哥太有擔當了,不過才10歲,心胸寬廣、大氣,很難得!弟弟也特別棒,才6歲,總是惦記著哥哥,幹活也不偷懶,懂得謙讓,懂得幫忙,懂得分享,小哥倆向我們展現了「兄友弟恭」的畫面,妥妥的兩枚小暖男!


弟弟讓飯給哥哥吃

02 鬧心兩姐弟

和這對小暖男相比,另一期中的姐弟倆卻有些鬧心。姐姐劉優優,12歲,弟弟劉克裡,6歲,估計是父母太喜歡尤克裡裡了吧,這名字儼然一個「尤克裡裡」組合呀!

來到目的地之後,姐姐開始擺放日用品,開始收拾行李,而爸爸媽媽都在圍著弟弟轉,根本不理會姐姐。從這個小小的細節裡就可以看出來,爸媽對弟弟比較偏心!在後面表現得尤為明顯。


爸爸媽媽圍著弟弟轉

爸媽一直圍著弟弟轉,直到把弟弟的行李弄好,安排弟弟睡哪張床,然後弟弟就兀自玩耍,擺弄自己的玩具,從進屋開始,姐姐在這個家就像空氣一樣,爸媽沒有過問一句。雖然睡哪張床都一樣,但是起碼得徵求一下姐姐的意見呀!

估計平時在家裡也是這樣,什麼都是弟弟優先,弟弟選好了,剩下的就是姐姐的了。


媽媽只問弟弟要睡哪張床

收拾好行李,就是洗菜,生火做飯了。本來應該是兩個孩子一起教,可是爸媽只管叫姐姐做,弟弟則任他玩耍。其實也不是弟弟不幫忙,是爸媽根本就沒有教他跟姐姐一起幹活,可能覺得姐姐比較大,幹活是應該的。


媽媽要姐姐洗魚

到了晚上,爸媽要回城裡了,媽媽就只顧抱著弟弟安慰弟弟,看都不看姐姐一眼,可憐的姐姐眼巴巴地看著深情擁抱的母子倆,卻沒有人來安慰她。看到這裡挺心酸的,姐姐難道就不需要安慰嗎?老大就該被忽視嗎?還是說「重男輕女」思想在作怪?


姐姐眼巴巴看著媽媽安慰弟弟

姐姐倒是很懂事,爸媽離開之後,就一直抱著弟弟哄他,安慰他,給他講故事,估計在家裡也經常這樣。其實對於12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正處在青春期的邊緣,更需要被看見,被理解,更需要情感上的溝通和引導,這樣她們才能更順利度過青春期。

節目中,買菜是一大考驗,最容易看出孩子之間的相處能力了,也特別同樣鬧矛盾。因為每人每天只有10塊錢,一組4個孩子一起買菜做飯。可是才40元錢,能買到什麼好吃的呢?對城裡孩子來講,可能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然而現在卻要精打細算地買東西了。

弟弟吵著要買肉

姐姐本來買了肉,發現肉太貴,錢不夠,於是她要把肉退掉,買點調料,蔬菜之類的。她還向弟弟和其他小朋友解釋,「我們只有四十元錢,買了肉就沒錢買其他的了。」其他人都能聽進去,弟弟卻怎麼解釋都不聽,完全是無理取鬧!

「我不管,為什麼不能吃肉?」

「因為肉太貴了,我們沒有錢買油了。」

「那你總得給我買一種,你給我買水果!」

姐姐沒法給他買水果,因為40元錢實在太少了,弟弟卻一直糾纏不清。

「那土豆也要退回去。」

「土豆不退,因為肉太貴,我們把肉退了就行了。」

「連個肉都不給我買,把它退了!」

「這兩天你都吃肉了,你今天就不能不吃肉嗎?」

「不能!那你不要吃了!我就要肉!小心,別惹我發火!」


弟弟翻白眼威脅姐姐

這一段看得真讓人窒息,特別來氣,「我不管!我就要!」「小心,別惹我發火!」弟弟的任性、撒潑、霸道表露無疑。尤其那個白眼,讓人特別反感,儼然是家中的一個「小皇帝」,對姐姐沒有一絲尊重,完全想著滿足自己!「你不讓我吃,我也不讓你吃」「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的態度實在要不得。

還有一次,在農田裡幹活,姐弟倆吵起來,姐姐好意幫弟弟擦髒水,弟弟卻衝姐姐發火,弄得姐姐生氣了,他就不停地推搡打姐姐,又哭又鬧,其他小朋友還幫忙勸架。

小朋友勸架

後面弟弟道歉了,姐姐說「平常在家裡不會給我道歉」,也就是說,平時在家就算做錯了也不會道歉!節目中,姐姐還是挺不錯的,懂得自我反省,懂得照顧弟弟,照顧別人的需要,只是弟弟比較鬧心!


03 家庭教育的差距

一千年前,司馬光在《家苑》中說:「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暖心的兩兄弟之所以讓人喜愛,在於他們能夠為別人著想,懂得分享,以幫助別人為快樂!這當然不是天生就會的,而是在家庭中,父母的教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帶來的。

這對兄弟倆的媽媽說,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幫助別人,要「樂於助人」,為別人著想、幫助別人並不是委屈,而是快樂。


有一個這樣的細節,當一家人吃完了飯,媽媽讓弟弟收碗,弟弟不知道什麼是收碗,媽媽耐心地說「把碗收起來叫收碗」,「這不是我們家的」弟弟立即反駁,媽媽反問道:「那是不是你吃的?」

弟弟不說話了,收了自己的碗,然後媽媽又叫住他,「就洗你一個人的嗎?全都收好了去洗,洗完了人家的碗還給人家!」弟弟卻說,「哥哥的自己洗。」看來弟弟還沒有太明白媽媽說的「收碗」的意思呀。

你的意思是誰吃的碗就誰洗是吧?那是不是誰做的飯就誰吃啊?」

「不是。」


兄弟倆洗碗

在媽媽的「靈魂拷問」下,弟弟終於明白了「收碗」的意義,於是兄弟倆一起開開心心地洗碗去了。

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媽媽並沒有因為弟弟年齡小,就讓他有偷懶的藉口,在教導孩子的時候,循循善誘,這就不難看出節目中兄弟倆為什麼那麼討人喜歡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觀那對「尤克裡裡」姐弟倆,他們的父母是如何看待孩子的表現的?

不管是弟弟撒潑,還是打姐姐,在媽媽眼裡,「弟弟就是經常脾氣有點急」而已,根本沒把孩子的錯誤當回事。同樣是6歲,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表現如此優秀?很明顯,差距在於家庭教育!


媽媽偏袒弟弟

孩子是一面鏡子,孩子的表現代表了一個家庭的形象,折射出父母的「真實面目」。從一開始,姐姐就是被忽略的對象,所以對於媽媽對弟弟的袒護一點也不意外。顯然,這樣的家庭教育該反思反思了。


04 啟發

《教父》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是這樣說的:「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養育孩子,邊界還是應該有的,尤其是二胎家庭,「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基本的原則是一碗水端平,不要厚此薄彼。

養育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父母的言行舉止,教養方式,家庭氛圍和家庭關係,直接決定了孩子長大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誰知盤中餐》打破了以往的節目呈現模式,把鏡頭延伸至真實的鄉間,通過觀看孩子之間的「原生態」勞作和相處,引導人們在體驗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體驗少兒教育的社會性,教育性及重要性。在看節目的同時,引發我們對自身教育的思考:我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我的教育方式存在哪些不足?我該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收穫成長與快樂?歡迎討論。


關注,收穫更多育兒教子經驗,和孩子一同成長。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暖男小鮮肉VS 直男前夫,如果你是鍾曉芹,你選擇誰
    【暖男小鮮肉VS 直男前夫】最近「三十而已」熱播三位女性角色的人設和經歷都被大家關注和討論其中,鍾曉芹的境遇有點慘有有點慘她有一個「直男癌」的丈夫——陳嶼兩人之前無溝通,形而無神典型的「同居式」婚姻意外有了孩子
  • 真正拉開孩子學習差距的,不是「雙商」,而是「視覺能力」
    你說會不會是孩子故意的,我看他就是不想用心學習。"其實,不單單是寫字的時候,就連生活中很多孩子也容易左右不分,穿鞋子會穿反。不僅如此,朗誦的時候也會發現年齡小的孩子更容易錯字漏字。許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馬虎大意造成的,實際上,這與孩子的"視覺能力"密切相關。真正拉開孩子學習差距的,不是"雙商",而是"視覺能力"。
  • 徐若僑嗓子啞了,周震南卻帶著藥,宋丹丹誇他是貼心小暖男
    不得不承認,周震南確實是個小可愛,出場方式別提有多呆萌了。為了製造驚喜,周震南抱著一大堆娃娃,蒙著腦袋躺在電梯上,隔著屏幕都能萌翻眾人。最搞笑的是,周震南很熱情地伸出了手,想跟徐若僑熱情握手問好。Veegee卻秒變害羞,還躲了起來,周震南趕緊把手縮了回來。周震南徐若僑很拘謹地互相鞠躬,還忍不住倒退了好幾步,確實夠呆萌的。
  • 靦腆小暖男張家豪
    當貼心的「暖男」主義已經形成風潮,軟萌Q彈的秀氣小男生總是特別能喚起看客心中泛濫到冒泡泡的「母愛」。再加上一臉靦腆到不行的笑容,這位被網友暱稱為「豪哥」的小盆友就這麼「羞答答」地走進了萌娃控們的視線。肉嘟嘟的小圓臉、俏生生的單皮眼,乍一看更是像極了鎖哥的兒子天天,讓萌娃控們忍不住大呼:誰說女孩才是媽咪的貼心小棉襖,這笑容讓人心痒痒到想立刻抱走有木有!
  • 如何養育出三十而已中的「許子言」同款小暖男?
    最近《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太火了,雖然這部片子的著力點是在三十歲的女性身上,但是片中的唯一「小暖男」也是捕獲了不少觀眾的心。對於三十歲的老阿姨來說,誰不想擁有一個像許子言一樣撒嬌,會賣萌,還貼心的小暖男呢?其實許子言的這種「暖」就在於他特別的「共情」的能力。那麼什麼是「共情」能力呢?
  • 高情商的「小暖男嗯哼」,原來有個會撒嬌的媽媽
    原來每一個高情商孩子的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悉心教導。霍思燕的「小暖男」很多媽媽看這個節目不僅僅是因為喜歡裡面的明星和萌娃,更重要的是可以從裡面學習到一些育兒知識,把這些育兒知識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在節目中,嗯哼真的是對霍思燕十分寵愛,把她當成小公主一樣對待,各種貼心問候真是羨煞旁人!
  • 這些明星「同齡」你信嗎?趙麗穎和張雨綺差距明顯,有一對很意外
    為什麼有些孩子他們的年齡一樣,但是顏值卻相差很大呢?這個問題也困擾著很多父母。確實本來是同齡人,按理來說相貌應該差不多,但是有些人就看起來很年輕,但是有些人卻看起來很老成,顏值差距大得讓人難以想像,這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 還是女兒好,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俗話說的好:「兒子是媽媽的皮夾克,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這句話說的一點兒也不錯。我是一個全職媽媽,家裡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小搗蛋。在外人看來,擁有一兒一女是人生的大贏家,因為正好湊成一個「好」字,所以我感恩上天帶給我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寶貝。
  • 在同一起跑線的我們,差距就是這樣被拉開的!
    我想人與人的差距,就是從一點一點的堅持中拉開的。讀大學時候我有一個室友,她每天都會去自習室、圖書館學習,即便是自己一個人。對於我們其他人,堅持一周可能很容易,堅持一個月已經不行了,更何況她堅持了整整4年。除此之外她的個人內務也做得特別好,從來不會有不整潔的桌面,不會有不疊的被子。我才發現,她是特別懂堅持的一個人。
  • 暖男VS渣男,看到直男:差距太大!
    這樣的話是可以把手放在裡面還更保暖一些,最近有一個很火的遊戲就是一些男生在裡面藏一些很用心的禮物,我們一起看一下吧,暖男他在裡面藏的是一個畫滿了很幸福圖畫的橫格本,我們看到上面的首頁寫著是準備好打開它了嗎?然後女朋友抽出來的裡面有很好看的小圖畫以及她的名字。
  •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其實兒子也可以「暖暖的,很貼心」
    但女兒就不一樣了,不但省心還跟爹媽貼心,尤其是結婚以後,還是爹媽的貼心小棉襖,著實讓人羨慕。這幾天,總有人問肚子裡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其實我沒想那麼多,男女各有各的好,我也不認為哪個就一定更好,只要是個健康的娃就行。而且,誰說的兒子就不會是個小棉襖呢?老大現在九歲了,一直都是暖暖的,很貼心,這九年,我幾乎就沒覺得有多累,因為他是個極其省心的孩子。
  • 小女孩這動作感動眾人 網友:真是貼心小棉襖(圖)
    圖片一經發布,被網友們紛紛點讚,網友們表示:印證了一句話,女兒真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也有網友十分觸動地表示,「這就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   隨後,這組照片也被鄰座的乘客們發到了網上,還有網友這要留言到:其實這樣也看到了父親愛女兒的一面,這樣睡著,也可以防止女兒不被丟失,真是用心良苦。   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是最能打動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小暖男」、「小棉襖」還有很多,讓我們一起在看看下面的故事!   男子700多天為母親做晚餐不重樣
  • 何炅汪涵《偶像來了》絕對暖男 貼心照顧女神
    何炅汪涵《偶像來了》絕對暖男 貼心照顧女神2015年08月14日 08:39:36來源:新華娛樂何炅、汪涵兩位金牌男主持首次變身「護花使者」,為女神們送上溫暖貼心的服務,又是關懷問候又是做飯守夜,暖心指數爆表,獲得了女神們的集體稱讚。    何炅為女神換房子 獲贊「溫暖小天使」    何老師的親切貼心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事。
  • 我們和別人的差距,是從什麼時候拉開的?
    作為抓住90後尾巴的人,我也會反思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是什麼時候拉開的?以前會單一地認為,差距是工作之後才形成;現在卻是完全不同的看法,越來越意識到,這種差距的根源在更早的時候就發生了,只不過當時不是完全競爭的環境,我們不能完整地看到。
  • 「我幫你擋風」,兒子貼心護媽,一舉動引網大讚:是暖男
    一位媽媽早上騎車載兒上學時,透露覺得冷,貼心的兒子竟馬上張開雙臂幫忙擋風,讓媽媽大為感動。 文章曝光後也讓網友大讚:「兒子好暖!」該網友在「爆廢1公社」上表示,早上載兒子上學,正當她停車買早餐時,兒子突然問她「媽媽妳會不會冷?」該網友則回「好像有一點冷喔。」
  • 「小暖男」許子言圈粉,連玩具都這麼高級
    要知道,許子言還只是一個四歲的孩子,承擔了他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優秀。劇中的許子言可以說是一枚十足的「小暖男」,在爸爸被迫「斷糧」,餓得睡不著時,慷慨的貢獻出自己藏在被子裡的小零食。「小棉褲」。,愛玩愛鬧以外,也是個智商情商都在線的「小暖男」。
  • 中央空調式的暖男愛不起 從《清平樂》看男人的初戀、妻子和情人
    他心疼她,不想讓人覺得,只是為了孩子才對她那麼好,於是和大臣們據理力爭,違背祖制,趕在孩子出生之前,封她為昭儀。   這不是感激,也不是獎賞,而是愛。   他說:「我不想孩子出生之後,以為我不愛她的母親。」   可惜,日久天長,白月光,終究變成了粘在衣襟的白飯粒。   他們都需要成長,卻在成長的過程中漸行漸遠。
  • 小鮮肉|李治廷除了是個顏值高多才多藝的學霸,更是難得的貼心暖男
    如果說顏值高身材好是男神標配,會照顧人的暖男屬性更是大大的加分項。
  • 當逆轉女王金南珠 遇上貼心暖男納碧安
    當「逆轉女王」遇上「貼心暖男」,註定會猛撞出不尋常的故事來……毋庸置疑,嫁給暖男的女王,一直都幸福著…… 「貼心暖男」標籤: 帥氣有型,微笑迷人;體貼入微,溫和親切;顧家,有責任心,踏實,讓人心生溫暖和幸福之感…… 氣質:陽光、清新、沉穩。 代表韓採暖鍋爐品牌:慶東納碧安。
  • 孫儷為等等慶生上熱搜:為什麼能養出一個小暖男
    往前翻翻孫儷娘娘的微博就能知道,等等一直就是一個小暖男。爸爸不在家,哥哥就得陪著妹妹塗手指甲,實力寵妹。孫儷上輩子一定是拯救銀河系,才能擁有這樣一個暖暖的兒子吧。為什麼同樣是養男孩,自己家的臭小子之只會淘氣打仗、大吼大叫?別說跟媽媽表達愛意了,只要他能安靜地坐一會就是老母親的天堂了。但是,養一個小暖男實在是太有幸福感了。小的時候,暖萌暖萌的。長大了,特別貼心。成人了,還會具有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