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在這個社會,每天都有一些感人的事情正在發生,不少新聞都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溫暖。今天遼寧大連一位2歲寶寶的歌聲火了,雖然孩子的歌聲還很稚嫩,發音也不標準,但是網友都說這是最純淨和認真的聲音。
視頻中的寶寶來自遼寧大連,今年2歲正是還在學說話的年紀,視頻中孩子的媽媽一句一句地教孩子唱《我愛你中國》,雖然孩子發音不清,但是孩子奶聲奶氣地跟著媽媽的節奏,一句一句的學著,唱完了一首歌。孩子眼角彎彎的,網友都誇「寶寶簡直太可愛了,你笑起來真好看!」
可能他還不懂祖國的意義,還不知道到歌詞的意思,但是從小家長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愛國的意識,可以說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了。
無獨有偶,還記得之前那個「4歲小男孩向國旗敬禮」的照片嗎?這個小男孩來自陝西韓城,名叫楊爍臣,夜幕下,小男孩站在自行車旁,仰望一家商鋪門前懸掛的國旗,左手垂放在體側,右手敬禮,表情莊嚴肅穆。這張照片在短短一天之內,被5萬多網友。小朋友的愛國情懷想必跟父母平時的教育離不開關係。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在愛國這件事情上,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該怎麼引導孩子的愛國情懷呢?
知國旗知節日
要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首先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的國旗、國徽的模樣,在認識的過程中,適當告訴寶寶一些我們國家歷史和現狀,還能激發寶寶對國家的熱愛,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操。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在節日期間對孩子進行節日教育,像國慶節、建軍節、建黨節等,要讓孩子知道這些節日不僅僅簡單的放假,更要讓孩子知道這些節日的由來,從根本上來說讓孩子不能忘本。
給孩子講愛國故事
孩子因為年紀小,很多時候並不能理解什麼是愛國情懷?怎樣才是愛國?家長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用簡單有趣的方法,將古今中外優秀歷史、感人事跡、自然風光、先進模範的故事講給孩子聽,這樣也能讓孩子提早認識這些事物。
從點滴生活做起
曾經有位爸爸問他兒子的,「兒子,你愛咱們的家嗎?」「我愛!」「那你在家裡會亂扔垃圾嗎?」「不會!」相對應的如果你愛國,當你走在馬路上時、當你的假期遊玩在某個景點時,手中的垃圾扔入垃圾桶裡這就是愛國!當你平時可以做到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過馬路走人行橫道這同樣是愛國,從點滴小事中的愛國!
實際接觸國家歷史
當孩子大一點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了解我國的民族歷史,可以帶孩子觀看一些國家歷史的紀錄片,帶孩子去參觀抗戰紀念館、博物館,去看看這些由我們的民族英雄的犧牲才換來的大好河山。也可以帶孩子去品嘗各地的美味,讓孩子慢慢感受到中國的美好。
少年強則國強!要想讓孩子從小樹立愛國意識,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自豪感,擁有一顆紅色的「中國心」,父母更應該從小抓起。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