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起,影院復工。
電影行業漸漸走向正軌。
復工後首周,累計票房就已經破億。
來看看評論區觀眾的激動反應。
我要天天去看電影
我的快樂源泉回來了
是的,大家已經迫不及待要衝進影院看電影了!
票務平臺顯示,「大眾最想看榜單」Top3分別是:《唐人街探案3》、《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木蘭:橫空出世》。
前兩部都是大熱門,不用多說。
這《木蘭:橫空出世》什麼來頭?
儼然一副黑馬的姿態。
今天,派爺就來揭開它的廬山真面目——
《木蘭:橫空出世》(2020)
最新消息,《木蘭:橫空出世》已經定檔10月1日全國院線上映。
敢衝擊兵家必爭的國慶檔,看來一定有真東西。
數據就很猛。
今天,《木蘭:橫空出世》的首版預告片已經釋出。
派爺刷了好幾遍,很有質感。
先從一則預告海報說起。
畫面採用了水墨美學。
木蘭只露出半張臉,背後鮮紅的披風遮住了她的唇。
既有神秘感,也自帶一股無可匹敵的氣場。
人物之下,長城屹立,狼煙滾滾,盡顯寂寥。
木蘭肩上聚集著兵馬,守護著國家和百姓的安寧。
一副海報就帶出了影片的美學風格、亂世背景與人物氣概。
這種風韻與氣魄,在預告片中也有體現。
中國水墨畫,擅長留白。
從預告片裡隨便截幾張圖,就可咂摸出東方式的韻味。
而且,這種構圖還有多種用意。
既可以描畫出遼闊的塞外風光。
又能以無邊的黑暗,映襯出人物孤絕的處境。
《木蘭:橫空出世》的人物造型也下了功夫。
靜態的,人物劍眉星目,俊朗飄逸,非常符合國人的審美。
動態表情變化,也給足了誠意。
比如,人物囂張時,怒目圓睜,輕挑眉頭,自然細膩。
最讓派爺驚喜的是,《木蘭:橫空出世》還繼承了中國武俠片的風採。
看武俠片,必然是先看精細的動作設計。
《木蘭:橫空出世》裡有。
比如,人物在燦爛的晚霞之下飛簷走壁。
比如,人物決鬥,刀刃相見。
還有設計更加精巧的。
人物在腳手架之間閃轉騰挪,打鬥招式豐富多變。
插一句題外話,腳手架這段打戲還引起了質疑。
事實上,這種質疑,不攻自破。
因為,三維動畫的製作周期非常漫長。
前期設計部分(包括劇本創作、角色場景概念設計等等)不說了。
中期製作就包含三維建模、材質貼圖、模型綁定、三維分鏡製作、三維角色動畫製作等過程。
簡單說就是,別人出了預告片,你抄都來不及。
況且,以上這些動作設計都是武俠片常用的套招動作,抄襲根本無從談起。
我們喜愛武俠片的原因,除了動作場面要精彩,更在於它傳達出的俠義精神。
在這一塊,《木蘭:橫空出世》的完成度也很高。
影片罕見地塑造了一個不凡的女性英雄形象。
從預告片可以窺見《木蘭:橫空出世》的故事梗概,花木蘭在沙場上經過重重磨練,從一個兵痞成長為一代巾幗英雄。
人物,主創做了合理化的大膽改編。
和《木蘭辭》裡的描述不同——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電影版,改!
花木蘭從軍,有了光耀門楣的野心。
我在軍中只有一個目標
立下戰功 封個大官回去
《木蘭辭》裡,花木蘭有女性特有的感傷和細膩——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電影版,改!
電影裡的花木蘭,以兵痞子的身份登場。
與男人動拳腳、爭高下,從來沒在怕的。
男人:沒人敢叫我卑鄙小人 欺人……
木蘭:你還有話要說嗎?
也就是因為她這種灑脫幹練的個性,軍中統帥給了她一個相匹配的活兒——
做刺客,孤身打進敵營,刺探情報。
木蘭領命
沙場上的種種磨礪,也讓木蘭有了成長。
一是因為,她習得了俠義的真意。
二是因為,他與上級發生了衝突,犯了錯,認了罰,也從中學會了勇於擔當。
一處細節,即可見其堅韌與決心。
軍師 再給我一個任務吧
歷經千難萬險,木蘭的心境也發生了變化。
她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準了方向,種種舉止都直擊靶心。
對於志向,她更加堅定。
爹
我一定會立下戰功
為咱們老花家爭臉的
國難當頭,她敢為人先,充當先鋒應戰。
此時的她,施展拳腳不再為逞一時之狠,而是為保國與家的安寧。
花木蘭終於從一個兵痞蛻變,擁有了家國情懷,擁有了不凡的胸襟。
預告片裡,畫面、動作設計和人物塑造都頗見水準,派爺對於成片的期待又大大提高了。
而能做到這種程度,也得益於主創們殫精竭慮的努力。
《花木蘭:橫空出世》立項於2015年。
也就是說,主創花了5年的時間精心打造,才交出了這份答卷。
他們為什麼這麼拼?
派爺從一個訪談裡得到了答案——
1998年迪士尼拍攝了二維版本木蘭,我們很感謝迪士尼將這個中國經典IP推向世界。但直到如今,中國都沒有出現一部屬於自己的花木蘭動畫電影,這是件很遺憾的事,也是我們國漫人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來源,我們始終堅信:中國的故事應該由中國人來說。因此從2015年開始,我們開始了木蘭項目,四年時間的努力希望能將中華兒女血液中流淌的木蘭精神通過我們的努力展現在大銀幕上。
關鍵詞,責任感、使命感。
說得是啊,我們中國人的傳奇故事,就應該由我們自己去拍。
回頭看,他們也做到了。
派爺覺得。
電影之外,那些創作者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這也恰恰印證了戲中的「木蘭精神」:勇於突破,敢於試煉,百折不撓。
當然,《木蘭:橫空出世》也有不足。
必須要承認,國內的動畫公司距離迪士尼還有不小的差距。
但派爺想,我們應該給國產動畫主創一些時間,等他們提升技術和水準,在抵達理想的同時,實現商業的飛升。
這些年輕的創作者已經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花木蘭。
不是嗎?
派爺覺得,《木蘭:橫空出世》會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因為它屬於那類老少鹹宜的「合家歡」電影——
形式上,它是一部三維國漫,討孩子喜歡。
而其故事,是家喻戶曉的民間傳奇,孩子接受起來也沒有難度。
對家長來說,也不會感到枯燥。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自帶國人崇尚的「忠孝勇武」的精氣神,可歌可泣,非常傳奇。
近年來,這類動畫電影的票房成績越來越搶眼。
比如,《熊出沒》系列、《大魚海棠》等等。
它們的不斷成功,也堅定了我們對於「國漫崛起」的信心。
曾經,田曉鵬帶著團隊,花了8年時間,不計時間,不計成本,為國產「成人動畫」殺出了一條血路。
不思凡交出了《大護法》,致力於夯實故事的深度和內涵。
《白蛇:緣起》提高了國產動畫特效的細緻度。
終於,我們等來了《哪吒:魔童降世》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國漫終於一飛沖天。
現在,國漫這一棒交到了「花木蘭」手上。
派爺相信,她能漂亮地完成這次接力長跑,在國漫崛起的畫軸上,留下屬於她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我們要做的是,記住檔期,10月1日。
等到那天,讓我們帶著家人一起,走進電影院。
去看屬於中國人的傳奇故事,去見證國漫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