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普通人如何在中年開掛?想要翻身,先戒掉這3種思維

2021-01-17 海豚經典檔案

稻盛和夫是日本家喻戶曉的「經營之聖」,經營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分別是京瓷和KDDI;創下了400天將破產日航扭虧為盈的奇蹟。這樣一個傳奇人物,看著好像離我們很遠,他的成功更是普通人無法複製的。事實上並非如此,稻盛和夫在成功之前只是個普通的小人物, 30歲之前的他甚至比很多同齡人過得還要差,要多倒黴有多倒黴。只因為稻盛和夫總結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經歷,後來稻盛和夫說:普通人想要在中年開掛想要翻身,先戒掉這三種思維!

一、輕商思維

很多人都說商人不好,太看重利益了,沒有人情味,這個社會,即使不是商人,其他人又有幾個人不是重利輕義的呢?

所以不要有輕商的思維,這樣的思維看似很高尚,其實就是嫉妒別人比自己過得厲害。

稻盛和夫剛進入社會的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技術員,在之後的成長中逐漸成長為商業人才擁有了屬於自己商業帝國,就是因為沒有輕商的思維才讓稻盛和夫成長的如此快速。

追求利益是人的天性,只要通過正當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有什麼不值得學習的嗎?所以不要有輕商思維,你才會更好的向上。

二、人脈第一思維

稻盛和夫說過他一生遇到的,最貴的貴人是書,而從書中,他遇到的人是自己。

後來稻盛和夫之所以選擇俗家僧人,是為了從自我升華到無我境界。

對大多數人來說,戒掉人脈第一思維,建立自我價值第一思維,才是對的路。

不要再有「出門靠朋友」這樣的思維了,很多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背後都是就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有時候你所謂的朋友人脈也會成為背叛和傷害你的那個人。所以唯一靠得住的就是自己。所以別指望人脈。

三、非黑即白思維

非黑即白的思維屬於一種幼稚的思考階段。非黑即白思維,也是常常伴隨我們的矛盾心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左右不了當下,也看不見更遠的未來。很多時候當我們感到矛盾時,通常希望儘快解決掉對於我們要做什麼的不確定感。

稻盛和夫創業的時候,就抱著堅定的信念,面臨即將破產的公司,稻盛和夫沒有選擇退卻而是將自己吃住都放在實驗室。不斷地想,不斷地去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頭腦中模擬推演,無缺乏經驗和設備的稻盛和夫,卻搞出了世界領先的發明,給快要倒閉的工廠帶來了生機。

自1959年創立京瓷公司,稻盛和夫幾十年一直是京瓷研髮帶頭人。他發現,一旦發瘋的投入工作之中,對某個目標有強烈的渴望,就會在腦海裡形成一個意象,身邊的任何一個新發生都會堅定地指向那個意向,這時,神靈就會給你一把照亮前途的火炬,智慧之井就會向你洞開。

我們一定要知道,當腦袋中有一定的想法的時候不要去想對或者錯逼著自己一定要站到哪一邊時,這個過程通常伴隨著憤怒與自以為是,以強化我們是正確的,其它的都是錯誤的。所以不要有非黑即白的思維。

後來稻盛和夫晚年的時候在自己的收官之作《心》一書中說到: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好的、不好的,都是由我們內心吸引而來的,當你改變內心的想法時,外界的環境會隨著你的內心而改變。

《心》、《幹法》和《活法》三部曲都是稻盛和夫先生的收官作品,這三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驗和智慧,裡面沒有煩人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我們實際的解決方法和對策。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會告訴當下的年輕人如何去解決自己的困惑,如何成功,如何更好的工作、面對困苦時的應對方法、如何成事、如何經營自己、靈成長的過程,以及人生存在的意義等。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書,這是一部超越自我、成就非凡人生的智慧指南,能夠讓你更加深刻理解稻盛和夫的成功原因。

如果你正處於迷茫階段,或是中年危機中,不妨沉下心來好好讀讀這位經營之神的職場人生道路,他的書都是實打實的經驗之談,都是幾十年來的人生感悟。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不想一直窮下去,牢記三種「富人思維」,將來有望翻身
    個人的影響力再大,也無法撼動時代的浪潮,因此我們如果想要在時代的海洋裡暢遊,就不得不逐浪前行。面對時代的浪潮,我們又該如何維持自身的競爭力,以免被時代所拋棄呢?說起這個話題,稻盛和夫最有發言權。稻盛和夫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裡目前唯一還在世的一位,他也是世界公認的經營大師。
  • 普通人如何應用稻盛和夫哲學,讓改變看得見
    就是這些不斷追問、思考和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行動,成就了稻盛和夫先生波瀾壯闊的傳奇一生。關於稻盛和夫的書有很多,比如《心》《活法》《幹法》《六項精進》《阿米巴經營》《日航重生》等等。今年新出的了一本《心》已經賣出60萬冊,很多人都在看。為什麼?因為這是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87歲的老人把他一生的智慧都寫進了這本書裡,所以很多人都想學習一下。
  • 稻盛和夫:思維決定人生,想要改變自己,從「心」開始改變
    發問過後,稻盛和夫就為大家指明了方向:《賭在技術開發上》,這一觀點很明確,我們企業一定要做到「自主研發」!這和我們中國現在的經濟立場不謀而合:有自己的技術,自主自強,才不怕別人的技術封鎖!而後不久,美國果然加緊了對日本企業的經濟制裁,稻盛和夫靠著搶佔了科技制高點,帶著團隊躲過了這一劫,一舉躋身世界五百強!
  • 稻盛和夫:思維決定人生,想要改變自己窘迫處境,牢記這2個思維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前20多年過得非常艱難,戰爭、疾病、失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破產公司等等,很多人可能經歷其中一兩件就會崩潰的「倒黴事」,他全都經歷過。可能真的是時勢造英雄,稻盛和夫就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2家世界500強。
  • 稻盛和夫:越窮的家庭,買東西越多?原因就在於這3點窮人思維!
    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曾再公開場合提到過貧富家庭的區別。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買東西反而越來越多,而反觀那些富有的家庭卻並沒有很大的購買慾望,他說「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買東西越多?原因就在於這3點窮人思維!」其實稻盛和夫的意思並不只是局限與購買東西上,而是引申出窮富的思維的區別所在,所謂的窮人思維就是無法正確地看待金錢。富人不會浪費時間在消費上大傢伙好像對富人都有一些都有些誤解,都覺得富人那麼有錢,那肯定會買買買啊。其實並不是,富人根本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買東西這種事情上。
  • 稻盛和夫:越是失敗的人,越容易有2種「有毒思維」,不可深交
    稻盛和夫的成長史值得我們學習,他在自己88歲高齡之際,將自己一生的智慧寫寫進《心》一書中。稻盛和夫在書中提到:越是失敗的人,越容易有這2種「有毒思維」。有毒思維一:喜歡怨天尤人稻盛和夫說:喜歡怨天尤人的人,經常會滿腹牢騷,喜歡抱怨生活。松下電器的松下幸之助,小時候因為父親破產,所以不得不輟學當學徒,嘗盡社會中的冷暖。
  • 稻盛和夫:當你快堅持不住的時候,就去做這3件事,翻身有望
    而作為日本偉大的企業家認為,要想在人生和事業中取得成就,就必須思考、熱情以及能力的結合。他寫出了一道等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考方式*熱情*能力。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若缺乏對一件事情的熱情,也就缺乏對這件事情的工作認真程度,那麼結果只會很糟糕。其實,稻盛和夫的一生,都在詮釋這道等式。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若是工作不順心,我的五點建議可以嘗試下
    如何在逆境和風雨中做到有所成就,是所有人都會不斷思考的問題。尤其是那些沒有錢沒人有脈的人,如果不知道現今階段該如何走下一步,不如先從稻盛和夫的5句話做起。就在渾渾噩噩的度過這一生。所以,人應該把工作當做實現人生價值的階梯。如果要想實現人生價值,就需要具備正面思考的能力和方式。正面思維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解決事情,更能使人在順境中脫穎而出,即使在逆境,仍然有翻身之力。這就是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充分發揮正面思維去思考和思索,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我。
  • 稻盛和夫:年輕人,當你特別不順迷茫的時候,記得去改變這3件事
    稻盛和夫剛畢業的時候,他來到松風工業(京瓷的前生),這是一家岌岌可危,甚至發不起工資的企業,和很多一同前來的畢業生一樣,稻盛和夫也很「嫌棄」這家企業,他當時也公務員,準備向家裡要身份證填報信息,但是卻被家人的唾棄和批評了一番,說他忘恩負義,沒定力。
  • 牢記稻盛和夫「賣紙袋」思維,任正非:學到了
    他把自己的紙袋推銷給附近的小賣鋪,便利店和批發商,還承諾會生產出他們想要的紙袋樣式。比如會按照一個裝蛋糕的紙袋大小和樣式,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生產出各種各樣的紙袋。剛開始很難推行下去,稻盛和夫處處碰壁,沒人願意相信他這種銷售方法。
  • 稻盛和夫:當你沒錢沒人脈時,牢記「賣紙袋」思維,將來有望翻身
    賣紙袋思維稻盛和夫出生平凡,父母都是小學文化水平,是底層工人,稻盛和夫上初中的時候,他家裡做起了賣紙袋的生意,父親負責做紙袋,稻盛和夫負責賣紙袋,起初稻盛和夫選擇在街上兜售,結果效果不佳。稻盛和夫的信心雖然受到了打擊,但是也更加堅定了決心,一定要把這些紙袋弄出去。
  • 稻盛和夫告誡:越是失敗的人,越有這2種「毒思維」,不能深交
    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所有人都能獲得成功,月有陰晴圓缺,人也有成功和失敗,這是自然定律。而成功和失敗的人之間,差的往往不僅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思維上的差距。被譽為是「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也表示,自己的成功也是深受「思維」的影響。
  • 當你負債纍纍,被親朋看不起時,不妨學學稻盛和夫「布局思維」
    大家都知道,晚年時期的稻盛和夫曾踏入佛門一段時間,在寺廟的那段日子中,稻盛和夫和普通人一樣化緣、打坐、誦讀佛經。稻盛和夫告誡我們,從事一份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可以延長自己的鬥志,這就需要我們在尚且年輕的時候多為自己「充電」,提升自己的技能才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 稻盛和夫:如果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需要懂得放下這「3樣東西」
    想必大家都十分好奇,他是如何逆襲人生的?其實,很簡單,關鍵的因素就在於一點:懂得放下一些東西,從而輕裝上陣。為了了解他的致富智慧,我又讀了他最著名的書《幹法》、《活法》、《心法》。終於從書中發掘了稻盛和夫的賺錢」秘訣「,主要是懂得放下」3樣東西「。所謂的」3樣東西「是哪些?稻盛和夫在他的書中明確指出,要想賺錢,需要放下「三樣東西」,別不信。
  • 稻盛和夫:直面自己的缺陷,並從那裡出發,你將走得更遠
    ——稻盛和夫古希臘神話中,神創造了人,在人的脖子上掛了兩隻口袋,一隻裝別人的缺點,另一隻裝自己的缺點。神把那隻裝別人缺點的口袋掛在人的胸前,另一隻則掛在人的背後,因此人們總是能夠很快地看見別人的缺點,而自己的卻總看不見。稻盛和夫認為,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每個人都不是完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無視自身的缺點。
  • 《活法》,看稻盛和夫如何演繹令人費解的精彩一生
    答案都在這本稻盛和夫的《活法》裡,讓我們一起來探尋這其中的秘訣。京瓷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稻盛和夫進入這家公司裡工作還是親戚託人找關係進來的,但是這時候的京瓷公司已呈現瀕臨倒閉的跡象,公司的員工都陸續離開了這家公司,只有稻盛和夫和少部分人還在公司裡,稻盛和夫是不想走媽?
  • 稻盛和夫:我為什麼不看好聰明人?沒有這兩樣東西,能力一文不值
    所以,稻盛和夫認為:聰明人總喜歡急功近利,永遠都是覺得待遇配不上自己的能力,想著找捷徑,能一步登天,他們通常不會腳踏實地的做事。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他不看好「聰明人」,因為沒有這兩樣,能力一文不值!
  • 稻盛和夫:越沒本事的人,越愛糾結3件事,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稻盛和夫:越沒本事的人,越愛糾結3件事,聰明人看破不說破中國家喻戶曉的企業家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阿里創始人馬雲,而日本家喻戶曉的企業家是稻盛和夫,巧合的是,任正非和馬雲有一個共同的學習榜樣,此人正是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每個人運氣不好的根源,就在這一點,但很少有人知道
    那,是不是我們想要什麼,就來什麼呢?這又如何辦到呢?我們來聽聽稻盛和夫的建議。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聽強人建議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強人履歷。小稻盛和夫非常害怕感染,每次經過患病臥床的叔叔的屋子時,都是捏著鼻子跑過去。但是稻盛和夫的父親和哥哥的表現截然相反。父親一人承擔起照料病人的任務,絲毫不擔心感染的風險,精心照料,從不懼怕。而哥哥則認為:「哪有那麼容易感染呢」根本不把這件事放在身上。
  • 稻盛和夫:無能的人會有3種表現,佔一點就要警惕了,希望你沒有
    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出生平凡,父母都是小學文化,生在農村的他卻創立了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從平凡到非凡,稻盛和夫證明了成功是面向所有人的,普通人也有機會成功。稻盛和夫在自傳中提到過:「無能的人一般有四種表現,佔一點就要警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