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庚子年冬月初五),在福建省霞浦縣柏洋鄉謝墩村墓下自然村,舉行一場別具一格的晉祖慶典活動。祠外彩旗迎風飄揚,鼓樂隊、禮儀小姐在入村岔口夾道迎接四方來賓。祠內歌聲悠揚,鑼鼓喧天……男女老少各方宗親300多人,齊聚祠內晉祖、認親,場面熱鬧非凡,整村莊沉浸在一片喜慶、祥和的節日的氣氛裡……
墓下村自清朝中葉,從浙江省平陽縣松溪鎮過鹿巖村,一路爬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遷徙到柏洋鄉謝墩村墓下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先祖憑著「血性男兒當自強"的開拓進取精神,銘記「身處他鄉即故鄉」的祖訓,在此開山創業,繁衍後代,如今發展到180多人丁。
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城鎮化生活,宗親於2001年喬遷至霞浦松港街道東關龍泉新村安居樂業。為承前啟後敬祖敦宗,經族內熱心人士多次實地勘察後商定,決定選址在墓下村左向坡地,重興建黃氏宗祠(八十年代建小祠己毀),宗祠坐落於矗立於環山青松翠竹之間,坐西向東,主座為230平方米,老區紀念館42平方米,為木構重簷歇山頂,總造價80萬元,依次為圍埕,眾廳、神龕等。
在慶典大會上,閩浙宗親代表先後發言的有,福建省江夏黃氏源流研究泉州辦事處主任黃水棟、寧德市黃氏委員會會長黃北永、泉州市黃氏委員常務會副會長黃美玉、霞浦縣慈善總會副會長黃世莉、浙江省蒼南縣江夏黃氏研究會會長黃亦平。
他們「朔宗源,談祖訓」並充分肯定墓下宗親傳承黃氏文化作出重大的貢獻,並送上了深深地祝福;福建省霞浦縣黃壽祺文化研究會黃亦釗先生向與會代表說明了墓下宗親「在建祠過程中所做的工作」。他說:「在宗祠建設過程中,籌建班子成員黃兆雲、黃方壽、黃國連、黃兆陳、黃恆星、黃兆孝、黃益龍、黃益華等同志,為宗祠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他們盡心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發揚無私奉獻精神,不計名利與得失,為大家樹立了榜樣,值得宗親學習」。
而鄉墓下黃氏宗祠負責人黃兆雲,他代表墓下宗親對來自閩浙的宗親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外,還對「對墓下宗親先輩的革命光榮歷史」做簡要的回顧,他說:「墓下還是全縣為數不多的革命基點村、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六年,老革命葉飛曾志等革命前輩從閩東輾轉到墓下並在我村至大萬村一帶開展土地革命和反民團武裝鬥爭,同時還秘密擴大組織北上抗日武裝。尤其是兩位先生烈黃阿八、黃加傳他們倆為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戰爭獻出寶貴的生命……」
在本次慶典活動中,送來賀聯的有浙江泰順縣羅陽鎮觀後村半嶺尾黃氏宗親、寧德市黃氏委員會福安理事會、浙江平陽縣鹿巖村黃氏宗親、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黃氏委員會、福建省霞浦縣黃壽祺文化研究會、寧德市黃氏委員會柘榮理事會、浙江三門姓氏源流研究會黃氏委員會、福建省黃氏慈善總會、寧德市姓氏源流研究會黃氏委員會、泉州市姓氏源流研究會黃氏委員會、寧德市黃氏委員會霞浦理事會。
「樹高千丈,同根同系;水流千裡,皆出一源」。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加強了黃氏宗親子子孫孫血濃於水的親情。今日墓下黃氏宗親相聚,可謂百年相會、千裡相聚。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共悟祖宗經典教誨,愛國守法,誠信明禮,尊長愛幼,孝敬父母,團結友善,鄰裡和睦,勤儉自強,奮發有為。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