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所周知,英國在美洲擁有著非常龐大的殖民地,英國也將美洲殖民地視為自己的心血,英國在美洲地區建立了大量的工業生產設施以及農莊,美洲殖民地是英國殖民體系重要組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原料生產基地以及市場。如果沒有來自於殖民地的龐大工業原料,英國是沒有辦法開展如此快速的工業化的,所以殖民地一直以來都是英國的重要生命線。
在我看來,英國人只是將殖民地當成了自己的輸血地區罷了,英國人利用剝削殖民地的財富以及原材料推動本土的工業化以及整個帝國的整體發展。而且在時間的不斷進行之中,英國也面臨著更多挑戰,所以也加深了對於殖民地體區的掠奪。但是這也自然會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因為殖民地人民根本沒有辦法享受到英國的選舉權以及各種各樣的社會福利。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所以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之下,美洲獨立戰爭也就由此開始。
獨立戰爭開始的時候對獨立革命派的是十分不利的,因為最開始參加革命的殖民地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革命派根本就沒有正規軍,他們所擁有的只是一些民兵部隊罷了。這些民兵的訓練有限而裝備也較為陳舊,面臨精銳的英國陸軍來說基本上沒有獲得勝利的可能。
況且英國除了陸軍以外,還有龐大的海軍和殖民地,這些都是美洲殖民地所無法抗衡的。但是革命派最後卻在這樣的不利形勢之下打敗了大英帝國獲得了自己的獨立自主權,這也是讓後世的史家感到十分欽佩的。而筆者的本篇文章就是簡單的解析一下,為什麼革命派可以在美洲獨立戰爭中獲得勝利。
一、 美洲獨立戰爭在原先就有著非常廣大的民眾基礎,因為在當時來自於歐洲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思想已經給當地的資產階級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美洲殖民地的資產階級發展是十分迅速的。
美洲殖民地革命派的思想潮流最主要還是繼承於歐洲的啟蒙運動,而當時的殖民體系中很多殖民地人民也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所以這些資產階級從小和英國人享受的教育差別並不是很大,自然也就受到了歐洲啟蒙思想的深遠影響。這些民主思想在當地的資產階級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而他們也在日後成為了美洲獨立戰爭的革命派中流砥柱。
況且本來大英帝國對美洲殖民地就是採取一種剝削的想法,資產階級就自然越發地呼籲人們去接受來自歐洲的民主自由思想,新興的資產階級也不甘於被來自於英國本土的資產階級所剝削。他們希望在殖民地之中掌握更多的勢力和權力,而啟蒙運動所帶來的思想基礎,也給他們的資本主義革命帶來了可能。
而且啟蒙運動也深化了美洲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發展,正是在歐洲啟蒙思想的指導之下,這場浩浩蕩蕩的革命才開始。在美洲獨立戰爭開始之前,英國的美洲殖民地本身就是十分繁華的,當地擁有著雖然並不完善,卻依舊實力雄厚的工業基礎,而且農業產量也很高。本地區的經濟較為發達,資產階級的勢力也同樣非常強大。
除了上層資產階級以外,下層平民也希望推翻英國的統治。因為他們要時時刻刻地遭受英國的剝削,需要高價去購買英國的工業成品,並且將自己手裡面的原材料和一些紡織品低價賣給英國。他們成為了英國本土商品的傾銷受害者。
英國的商人美洲殖民地賺取巨額的利潤,這就是對美洲的普通人民是一種殘酷剝削。同時,英國還對殖民地收取了極高的稅負,而當地統治者一直以來的欺壓政策也逼迫下層人民進行一場革命將英國人趕出美洲。
美洲地區也經常發生戰亂,因為這裡並不只有英國的殖民地。大多數歐洲列強同樣在美洲地區有著屬於自己的殖民地,而這些歐洲強國之間的戰爭,卻似乎是永遠不會停歇。作為殖民地也必須支援自己的母國,相互之間打仗。長時間的戰爭和社會動蕩,也給底層平民帶來了很大的不滿,他們希望推翻英國的統治,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政府。
二、而且在獨立戰爭爆發之前,英國的國力已經遭受了削弱。並且美洲的獨立戰爭本身就並不只有美國人出力了,畢竟英國人在歐洲也有非常多的敵人。
英國本身對於美洲殖民剝削就十分嚴重,這也就引起了美洲地區的強烈不滿。但是英國政府在當時也是無奈的,因為英國雖說在海上擁有著無可爭議的霸權,是這是通過常年的戰爭手段所累積來的戰略優勢。但常年的戰爭自然也會拖垮英國的經濟,英國的國力因為和歐洲列強之間的戰爭在獨立戰爭爆發之前就已經有所消耗。雖然說海軍實力依舊不容小覷,但是英國的陸軍本身就沒有那些歐洲老牌強國強大。
這個時候在英國殖民地並不是順風順水,英國擁有著非常廣闊的殖民地,但不是每一塊殖民地都完全聽從英國政府的話。所以英國有龐大的軍事力量,卻也需要分散到各個殖民地鎮壓當地的反抗,以維持自己的殖民地體系。所以英國人本身在獨立戰爭中所能動用的力量就是十分有限的,英國不可能將自己全國的國力投入到一場對抗殖民地的獨立戰爭之中。而美洲距離英國本土也十分遙遠,英國很難從本土將精銳的部隊運到美洲,這所帶來的高成本也是英國財政所無法支持的。
但是大陸軍不一樣,革命派本來就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自然也就更容易獲得當地的支持。大陸革命派人可以得到源源不住的援助,但是英國人得到的支持就十分有限了。加上戰爭爆發後不久,大陸革命派就得到了西班牙和法國的支持,西班牙,法國希望可以利用美洲獨立戰爭削弱英國,因為同樣作為歐洲老牌強國,西班牙法國顯然不希望看到英國一家獨大。
甚至法國還派出了自己的陸軍與大陸軍並肩作戰,也要求自己的海軍打擊英軍的海上補給線。同時,西班牙也抓住機會向英國開始全面反撲,英國人基本上陷入了一場和歐洲列強再加上大陸軍革命派的戰爭,但是英國人卻基本上得不到任何的援助。
英國人本身在戰爭之前就國力大損,要同時和歐洲列強還有大陸革命派的軍隊同時作戰這本身就是十分吃力的。再加上當時英國還想在印度地區擴張自己的領土,而印度顯然比美洲更容易統治。所以對於英國人來說,只要被美國陸軍所徹底打敗一次,也就很難再捲土重來了。所以戰爭爆發之後,雖說英國人在綜合國力上有著絕對的優勢,但是事實上卻在局部方面對大陸軍沒有形成碾壓的態勢。畢竟雙方總得到的支援等級是完全不一樣的,擁有著歐美列強所幫助的美洲獨立革命派不是說沒有希望的可能。
個人見解:
不管現在美國怎麼樣,從當時的角度來看美國人民也確實在爭取自己的自由和解放。畢竟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美洲殖民地的人民長期受到歐洲各列強的剝削,也自然可以希望獲得獨立自主的權利。所以當時的美洲獨立戰爭是正義的,應該受到後世所稱讚的。本身這場戰爭就是為了爭取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民主和解放,所以也就可以獲得最後的勝利。
而且當地的國際形勢也並不適合於英國展開一場全面戰爭,英國人在之前多年戰爭中就已經國力衰落了很多,如果再和西班牙法國和大陸革命派同時進行一場戰爭的話,就算是英國政府也有著崩潰的風險。畢竟龐大的領土也就象徵著有著很多地方需要保護,英國人根本沒有辦法將自己手頭上的力量握成一個拳頭對抗美國大陸革命派。
大陸軍的上層指揮者也可以十分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他們知道需要團結歐洲列強的勢力來對抗英國。正是因為這樣正確的策略,他們才可以獲得最後的戰爭勝利。如果英國人可以不完全把自己殖民地當成一種利用工具,而是採用一種更為平和的統治政策,說不定還可以緩解殖民地的獨立。但是在當時交通不發達,通訊也同樣沒有辦法快速達成的情況之下,哪怕是英國也不可能對殖民地進行如此長時間並且合理的統治,在高壓政策之下,革命只是遲早的。
參考文獻《世界通史》《美國獨立戰爭》《英國史》《北美洲的地緣政治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