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蓋房子,對於地基的問題很重視,因為人們普遍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是萬丈高樓平地起,你地基做不好,以後是有可能發生危險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不少房子在蓋好後會發生地基下沉,也就是我們說的沉降。發生這種情況後,我們該怎麼處理呢?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與其發生後再去補救和焦慮,不如事先就把地基做好。我們先說一下這個怎麼判斷發生了下沉,然後說一下地基沉降的幾種主要原因。
一、如何判斷地基下沉
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既然發生了地基沉降,那麼肯定是靠近地面的牆出現了大窟窿,或者是地面直接下沉了。
如果發生這種程度的沉降,那這房子裡面是絕對不能住人了,而且誰從外面路過都會發生危險。
再怎麼樣,房子也不會發生這樣的沉降,除非是礦區,下面整個挖空了。一般的沉降都是我們從地面看不出任何線索的,主要線索都在牆上,地基一旦發生了沉降,首先出現的情況就是牆體開裂。
這些開裂有時候從牆體角落開始,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從牆體角落開始,多是多方位發生了下沉,比如說地基裡幾個點同時發生了下沉,於是造成了房子整體的撕裂,但上面的房頂又倒扣著下面的磚,磚受力而不倒塌,就從牆角開始開裂。
還有的下沉是牆體開裂,就是我們肉眼可見到某道牆中間有了裂縫,這樣的裂縫是單處地基下沉造成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單處或單邊地基下沉,牆體一邊下沉,另一邊卻還被拉著,下沉的地方是拉不塌這邊牆體的,於是就從中間開裂。
還有的是牆體整體位移,這種比較嚴重,就是單邊的地基完全下沉,導致房子後躺或前仰,我們村就有這麼一個,房子整體後躺,看著非常的可怕。
那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二、造成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一般來說,地基的輕度下沉是不影響入住的,但這個要區分情況。大多數的地基沉降都發生在新地基或是回填的坑上面。
農村的老地基都是非常硬的,一般不會發生沉降。但有的人不想在老地基上蓋房子,於是就找了新地方,有可能以前是一片地,也有可能以前是一個大坑。
這些新地基上面沒有受過力,下面的土層根本不結實,我們看著壓實了,但其實土裡面還有很多空氣和縫隙,等到蓋好房子後,上面受力向下壓,下面的空氣和縫隙被擠壓出來,土層下落,自然就發生了下沉。
還有那些大坑,唯一的方法就是墊土後向下滲水,用水帶動土層下降,別的用壓路機,用夯砸都是無法使其結實的。
對於這些地方,除了土層要特別注意外,下樁和打地梁是必須的。下樁看情況,打地梁是必要的一道程序。因為這個地梁的作用巨大,可以有效防止地基下沉。
地梁上面牽拉著柱子,整個屋子等於是在地梁上,上面又用柱子拉著,柱子上面又跟現澆頂相連,如此形成了一個整體,輕度的地基下沉根本無法撼動這個整體,除非發生大的災難使其整體翻轉。
當我們蓋好房子卻發生了地基下沉該怎麼辦?我們上面說了注意事項,那些其實可以有效防下沉,因為這個房子,一旦蓋好後下沉發生,那麼想要補救是很難的。有些人說可以向下打樁,我們要知道,這個房子蓋的時候是一個整體,單邊挖開再打樁,其實是破壞了房屋的整體性,另外,這邊打樁後頂住會使房子整體受力改變,對房子也並沒有好處。
故,一定要前期做好防下沉,一旦下沉發生,任何補救方法都是不完美的。
最後:在這裡我們要主要說明,一般的沉降對於入住其實是沒有風險的,只不過我們心裡覺得難受,覺得不完美,膽小的也會害怕。我們要知道,房子是一個整體,上面的頂還牢牢扣著下面的牆體,一些小的下沉造成裂縫,並不會使房屋發生倒塌。不過,一些大的裂縫和大沉降還是需要注意,人不站危牆之下,況且是自己一家人常住的屋子呢?真發生有可能使房屋倒塌的沉降後,要果斷搬出,不能猶豫。分辨方法:牆體裂縫一般都是沒事的,牆基腳出現裂縫一般都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