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如何賦能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帶來新機遇?9月5日,上遊新聞記者從江津區了解到,第一屆團結湖杯——「數智重慶·全球產業賦能創新大賽」將於2020年9月16日至9月17日在江津雙福舉行總決賽,此次大賽吸引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3872支隊伍報名參加,經過層層角逐,進入總決賽的隊伍將現場論劍。
「數智重慶·全球產業賦能創新大賽」由江津區人民政府和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聯合主辦,第一屆大賽由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承辦。該大賽是重慶市內側重為實體經濟賦能的長期性、唯一性賽事,線下評審、路演、頒獎等環節設在江津區團結湖大數據智能產業園片區。
目前,大賽有序完成了賽題徵集,篩選、媒體宣傳以及數據上線、初賽、複賽等工作,即將進行線下總決賽。
總決賽作為整個大賽的收官之作,有哪些看點?本屆大賽分為兩個賽道,包含了智能算法賽(命題式競賽)和應用創新賽(開放式競賽)。
具體來看,智能算法賽(命題式競賽)側重於通過數據算法模型,產出行業痛點解決方案,提升社會效率。主要面向高校師生、科研人員、企業開發者,主打C類參賽者,吸引全社會的參與,鼓勵萬眾創新。本屆大賽調研後確定的選題為解決江小白視覺質檢相關問題。解決了江小白的實際問題後,將推廣應用到其他白酒類企業。
智能算法賽共吸引來自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共計2990支隊伍報名參賽。國內選手覆蓋全國數十個省份,其中包括北京、廣東、江蘇、浙江、上海、重慶等省份和直轄市的參賽用戶排在前列。從選手的學歷看,高學歷人才佔比較大,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佔比達51%。
此外,應用創新賽(開放式競賽)選題圍繞視覺計算在行業中的應用展開,側重於核心技術、應用效率、行業價值等。主要面向工業製造產業中的各類企業、研究機構、科研院所,主打B類參賽組織,通過大賽挖掘智能製造各類應用場景及提供方,為重慶製造產業發展及產業引進做決策參考。對江津企業進行調研後,為參賽企業推薦了智能倉儲、最優排產、訂單匹配、視覺質檢等參賽方向。
創新應用賽共計882支隊伍報名參賽。依託阿里雲天池平臺的海量資料庫及內外部項目資源,聯動36kr、創頭條、機器之心等阿里生態夥伴優勢資源,大賽篩選出10組參賽方案入圍總決賽。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舒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