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石傳說每個版本都會有一百三四十張新卡出現,而在外域的灰燼,僅僅兩個月就削弱了將近10%的數量。數量是越來越多,但好消息是相對於過去一砍就廢,一平衡就沒用,一被削弱就完了的補丁來說,後來的補丁雖然削弱卡牌的數量不少,但大多數即便削弱了依舊可以一戰。但這麼一來,一看到削弱就十分興奮、並且直接分解對應卡牌的玩家,搞不好就有點後悔了。
對於戰士、激怒戰來說,沸血蠻兵的削弱無傷大雅。從7/6/8降到7/5/8,但只要減費跟突襲機制不變,僅僅是一點攻擊力,說是削弱,但幅度跟過去比是越來越小。好在這本來就是個藍卡,玩家也未必會第一時間就分解。
相比之下血誓僱傭兵從3/3/3變成3/2/2,看起來削弱幅度還是挺大的對吧?而且這是張史詩隨從,全額分解可以獲得400點奧術之塵,這就讓很多人有點蠢蠢欲動了。但如果你是個戰士玩家,或者覺得激怒戰還算比較有意思,那不好意思,這400塵怎麼得到的,還得怎麼花出去。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爐石傳說裡削弱橙卡,都是一件相當於傳說的事情。可能一年也就那麼一兩次的機會,於是很多人看到設計師把漢納爾的血量從五點削弱到四點之後,都快沸騰了,好像1600已經到手了。但實際上,即便削弱了一點生命值,對於這張橙卡來說也是無傷大雅的事情。就像之前的怪盜惡霸,二者削弱方案跟同一個人出的一樣,但是因此分解的,大多後悔了,最後不還得乖乖合成回去?
當然,被削弱之後就一蹶不振的卡牌也有,比如說被禁錮的拾荒小鬼,喚醒之後從+2+2變成+2+1。從戰鬥力的角度來說是無傷大雅,但從隨從交換的角度來說,+2生命值跟+1,說是天壤之別也不為過。一個是能在aoe中活下來,一個是直接GG,二者的區別大得不講道理。
一般情況下,卡牌被削弱之後,能不能用是一目了然的。無論是分解還是不分解,頂多事後合成回來,並不會真虧什麼(除非一分解就把奧術之塵花得乾乾淨淨,地分解新的卡牌去湊數)。唯一的例外是釘棍終結者,從悶回去加兩費變成了加一費。從對戰的角度來說,當然是一種極大的削弱,畢竟九費悶回去變成十一費就等於對面手牌上限減一。
但如果將其作為一個回手的方式,類似於以前任務賊使用的酒仙,那某種程度上來說還被加強了。至於分解?還是早點合成回來吧。
最後,可以預見的是,爐石傳說被削弱的卡牌會越來越多,但跟過去一旦被削弱就一蹶不振相比,數量上去了,但削弱的程度卻降低了。以前都說削弱卡牌是個獲得奧術之塵的好機會,但按這麼個趨勢來看,恐怕就算分解了,最後也會發現:怎麼居然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