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不等於自閉,內向寶寶有大能量,他們才是「低調的高手」!

2020-12-28 飯糰育兒

在現在的社會中,大家普遍都認為活潑外向的人更「吃得開」,所以內向在不知不覺之間變成了貶義詞,被賦予了很多別的意義,比如害羞、膽小、軟弱、社交恐懼症等等。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一位父親覺得自己的兒子太內向了,居然把9歲的孩子一個人丟了人流密集的火車站,只是為了給孩子「練練膽」。

內向到底怎麼得罪人了呢?為啥現在的人們都對內向有這麼大的敵意呢?有很多的家長,看到自家寶寶不愛跟人打招呼,就覺得寶寶膽怯;

看到寶寶不太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就覺得寶寶孤僻;甚至還有很多家長覺得寶寶這麼內向,即使是受到欺負也會忍氣吞聲。

但實際上,寶寶內向從來都不是一種性格缺陷。

內向是氣質,不是性格

不管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其實這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而非性格。內向和外向的氣質區別,跟膽小和勇敢的性格區別是完全不一樣的,更多意義上來說,內向和外向其實只是不同的獲得能量的方式而已。

有的寶寶跟人群接觸,會讓他感覺快樂和充滿能量;而有些寶寶獨處的時候會感覺更加快樂和踏實。

沉默≠軟弱

很多的寶媽很擔心,寶寶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會很容易被他人欺負。但是寶媽們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寶寶不愛說話並不等於他們軟弱、膽小。

事實上,內向的寶寶之所以看起來很好欺負,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與外向的寶寶是不同的。他們更擅長於深度思考,因此看起來似乎反應很慢。

接納內向寶寶,不要「逼」他活潑

寶媽們千萬覺得寶寶內向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總想要換著辦法讓寶寶外向起來。本身來說,寶寶內向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

所以作為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寶寶的內向。如果硬是要改變寶寶的氣質,他們很有可能在高壓之下出現嚴重的性格偏差,尤其是不自信、社交障礙等等。

他們也是「潛力股」

其實內向的寶寶是有非常強大的能量的,因為他們與問題相處的時間更久、思考的時間也更久,所以他們做事會更加專注。

美國的英才中心,曾經對社會精英人士做過一項調查,調查顯示在精英人才群體中,內向的人數居然是外向人數的3倍之多。而且世界上很多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也是內向型的人格。

你看,其實內向的寶寶一點都不比外向的寶寶差,所以寶媽們不要再讓「你以為」去毀掉寶寶自身的發展,也不要再隨意給寶寶貼標籤啦!

而且,也不要擔心內向的寶寶交不到朋友,人家只是慢熱而已,熟悉之後其實也可能是「小話癆」哦!

相關焦點

  • 擔心寶寶內向被欺負?你太低估TA了……
    父親這是對內向有多大的討厭,才會有這麼大的動力去把孩子置於險地?為什麼有這樣的父親,父母,乃至整個社會,都對內向性格抱有很大的敵意?咱們號的粉絲不至於這樣討厭孩子,但也有很多擔心。看到自家寶寶不愛跟別人打招呼,擔心孩子是膽小怯懦,覺得丟人。看到寶寶不愛和小朋友一起玩,就焦慮孩子是不是性格孤僻。
  • 以易烊千璽為代表,性格內向的人能量很大!
    易烊千璽好像就是「安靜」的代名詞,在韓紅稱他為「沉默的孩子」,在我看來,安靜的他剛好展現了內向的人的優點:穩重、細膩、能量更大。內向的人,心裡有把火,他們會把看到的聽到的轉化為內在的能量,在關鍵時刻出乎意料的釋放出來。很多時候,內向的人會羨慕外向的人,覺得他們自信、陽光、備受喜愛。甚至會因為自己的內向而自卑。
  • 內向是怎麼形成的?內向的人能做什麼?
    說起內向,可能大家馬上會想到一些內向者的性格特點,比如:安靜,離群,孤僻,不善言談等。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障礙,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因為有一些內向者,並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樣。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內向是因為膽小或者自閉造成的,覺得他們應該做出一些改變,然後才能適應社會。這是一種自以為是的想法,也是一種很自私的想法,會讓一些內向者感覺到不適和反感,會讓一些內向者感覺到冒犯。因為你把他當成異類,還可能有一些誤解,偏見甚至歧視。我所說的一點也不誇張,我可以舉一些例子出來。在很多人眼裡,內向的人可能比較遲鈍,比較孤僻,甚至可能比較陰暗。
  • 你家寶寶是聰明內向孤僻,還是自閉症?幾招教您來辨別
    導語:目前,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000萬,其中14歲以下兒童就已超過200多萬人,通常在3歲以前發病,興趣狹窄、內向孤僻、膽小害羞等表現往往被人歸納為自閉,其實並不能以一概全,有這些症狀的不一定就是得了自閉症。「我的孩子興趣單一狹窄,不愛跟其他人玩,是自閉症嗎?」
  • 內向者的光影之戰-《1小時就懂的溝通課》4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也有很多人的自我認知有偏差。比如我,在看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外向者,很多人對我的印象也比較外向。但是和別人溝通完後, 我通常需要獨處一段時間,能量才能恢復。從這一點來判斷,我又屬於內向者。或者說我性格底色是內向的,但是迫於生計又增加了外向因子。  其實有一種科學方法區分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
  • 孩子自卑自閉,往往有這四點特徵,很多父母卻把他當作內向
    有句話說,自信樂觀的孩子,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人生的路途會更加坦蕩。然而,當代社會很多孩子在偷偷自卑自閉,父母卻並未察覺,只是以為孩子是性格內向。殊不知,父母的不察覺和不作為,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路途中艱難前行。
  • 讀完這篇文章,你還會認為你是內向性格的人或內向性格不好嗎?
    (有多少人被誤導)我們一直都知道,人們喜歡把人的性格分成外向型的性格和內向型的性格,兩種。按照心理學的說法,外向型性格的人往往通過向外來獲得能量。他們喜歡參加各種聚會,跟人去交談,喜歡出去嗨,比如說喜歡出去唱歌,喝酒,聚餐,在這種比較熱鬧的跟很多人交流溝通的場合裡面,外向型性格的人感到很舒服,他們會覺得很有意義。
  • 性格內向不適合當領導,這是我聽過最大的職場謊言!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內向是悲觀,自卑,懦弱,沉默寡言,不擅表達,我們把所有壞的形容詞,都給了內向。我們認為性格內向的人都應該是職場「老好人」,總感覺內向的人比較自閉,沉默寡言,甚至比較膽小怕是,沒有擔當,不敢表達自己的工作思路,被同事欺負等等,我們把這些現象也都歸結給了性格內向。二. 但是,這些你所認為的內向,是真的嗎?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內向孩子沒有任何智力或記憶力方面的缺陷,實際上,他們有獨特的優勢,貢獻非常大。」歷史上很多名人其實都是內向的人,比如達爾文、愛因斯坦、賈伯斯、貝多芬……等。美國學者琳達.西爾佛曼對社會英才的研究發現,IQ越高的人,內向型性格的傾向越明顯。據統計,有將近70%的成功人士都屬於內向者。
  • 內向者與世界相處的十種方式.
    蘇珊·該隱在2012年一場題為「內向者的力量」TED演講中反覆強調內向的定義,內向不同於害羞。  蘇珊說,「害羞是對社交的恐懼,而內向是不知如何對刺激(包括社交刺激)做出反應。外向者渴望獲得更多的刺激,而內向者在安靜、低調的環境中更為自在。」
  • 寶寶性格內向、不愛交際,我只用了這三個方法,讓娃變身社交能手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蘇珊·凱恩在TED演講當中提出:世界上約有1/3~1/2的人屬於內向性格,內向和害羞是不同的,內向的人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會更加有活力。編輯:邱寫寫很多寶媽都習慣在介紹自家孩子的時候,謙虛地說一句:「我家孩子內向、不愛說話。」雖然內向是一種常見的人格,但在社交當中,內向確實給孩子們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受歡迎嗎?
    其次,內向也是可以改變的,既然它是後天形成的,也就可以受後期生活的影響而改變。所以,你不用因為內向而否定自己,接納自身,適應環境,才是最佳做法。-1-內向也有好處大部分人對於內向者都有偏見,認為他們膽小怕事,沉默寡言,悲觀消極,呆若木雞。其實不然。
  • 內向,平庸,真的是缺點嗎?
    但就是這樣一個音樂天才,小時候卻是一個害羞、敏感、沉默寡言的內向孩子,常常面無表情的他甚至一度被老師認為是智力低下,連普通高中沒有考上……其實,很多「 天才」 從小都與「 傑出」 毫不沾邊,甚至很多人童年悲慘,被扣上「 多動」「 自閉」「 不合群」「 笨蛋」 的帽子…達爾文在自傳裡透露:『 所有的老師都認為我資質平庸,與聰明不沾邊。』
  • 周星馳被曝耍大牌,導演劉鎮偉道出實情:他只是內向而已
    非常非常內向。內向到給外公拜年,我都不好意思主動叫一聲「外公」。所有人都告訴我內向不好。於是我一直很不自信。儘管上學時,我成績很好。初三那年,有一次籃球比賽。其次,我不懂得拒絕。這也是內向者共同的特點。同事請我幫他做點工作,我不敢拒絕,怕破壞關係。結果我得加班到很晚。但我有需要的時候,又不好意思請他幫忙。我只有付出,沒有索取。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當時答應這個媽媽我回去會好好想想,現在我來交作業了,也供其他有類似經歷的父母們參考。為什麼說,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在父母之路上更辛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運作方式和精力補充方式不一樣。說到這裡,估計大家也就能理解一眾內向父母的痛苦了。既然如此,是不是就意味著他們真的不適合帶娃,當不了好父母呢?當然不是!內向的人,雖然喜歡獨處、安靜、不好社交,但他們也有愛自省、敏感、直覺性好、做事有計劃、嚴謹、獨立等特點,這些放在育兒上,於娃於己都是受益無窮。
  • 5大特徵透露:你是內向型人格!
    內向型人格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內向者會被社交場合耗費精力,而外向者會在這類的互動中獲得能量。這不意味著所有的內向者都會完全逃避社交事件。許多內向者實際是喜歡與別人相處的,但有一個重要的告誡----內向者更喜歡親密朋友的陪伴。
  • 內向型人格
    作為一個內向孩子的家長,帶孩子社交就總要面對很多尷尬,尤其面對比較陌生的環境和人,孩子的表現總是非常讓人失望,感覺自己教育很失敗。可能正因為如此,很多家長問應該怎麼引導自己的孩子能「開朗點兒」「大方點兒」內向型人格,並不等於有缺陷的人格。
  • 內向的人就活得不快樂?不一定哦
    你是外向性格還是內向性格?有些人可以果斷的說出來,但也有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是兩種性格都有。我們生活的世界好像對外向性格的人格外偏愛,比如,很多人會覺得想要一個幸福成功的人生需要開朗、自信、健談、擅於社交。內向性格的人總是會被貼上安靜、害羞、不善交際的標籤,也難怪人們總是不假思索的就認為典型的內向性格的人是不成功、不快樂的。
  • 吳鎮宇12歲兒子費曼自曝有「社交恐懼」,被網友罵高冷,內向型的孩子,不受歡迎怎麼辦?
    但是,事實上,內向的孩子反而是有獨特優勢的。內向的孩子通常被爸媽認為不容易成功,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當許多孩子聚在一起玩時,外向的孩子總會越玩越「嗨」,因為他們的能量來自於外界帶給他的刺激;而內向的孩子就不太喜歡這種「鬧騰」的環境,他們的能量來自於內在世界,相比陌生吵鬧的幼兒園,他們更喜歡待在熟悉的家裡,玩喜歡的玩具,畫繪本…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
  • 內向的男生該怎麼撩?這幾個乾貨技巧,女生記得收藏
    首先很多人對內向都有誤解,以為內向的男人就是悶、無趣、情商低,其實完全不是。內向不代表他沉迷某種不良嗜好或者是個直男,相反,內向的人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懂得自我反思,同時還擁有創造力和進取心,只不過他們不愛社交,以至於你挖掘不到他們的寶藏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