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3日,第27屆金曲獎提名名單將於臺灣正式公布,這個華語樂壇一年一度的音樂盛宴,每年都是樂迷們翹首期盼的焦點。回顧2015年,有多位金曲獎寵兒都發行了新作,曾在金曲獎上三度封后的張惠妹和蔡健雅相繼發片;王力宏、林俊傑和蕭敬騰三位金曲歌王也都有新作問世;小清新天團蘇打綠時隔多年的韋瓦第計劃終於在去年的專輯《冬。未了》中落下帷幕;而臺灣獨立音樂人陳珊妮和金牌幕後製作人黃韻玲也繼續將文藝進行到底。
另外,本屆金曲獎很多大陸和香港歌手也紛紛湧入了競爭陣營,首次報名金曲獎的崔健、鄧紫棋、憑藉「我是歌手」大紅的音樂詩人李健、轉型復出化身「小霞」的黃綺珊和樂壇新人蘇運瑩都是今年的熱門選手,提名競爭呈白熱化趨勢。
那麼,本屆金曲獎會有哪些大熱的提名作品與歌手呢?又會有哪些黑馬殺出呢?新浪音樂將帶您前瞻「第27屆金曲獎」提名,獨家預測各大重要獎項入圍名單。
1.最佳國語專輯獎
《冬。未了》 – 蘇打綠
《失語者》 – 蔡健雅
《AMIT2》 – 張惠妹
《初熟之吻》- 黃韻玲
《Vuvu Reggae東南美》-Matzka
《和自己對話》- 林俊傑
候補名單:
《光凍》-崔健
《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 – 陳珊妮
《不想忘記的聲音》- 雷光夏
《無限》-熊仔
《李健》- 李健
《你的愛》 - 王力宏
今年「最佳國語專輯」獎的入圍競爭相比去年小了一些,按照金曲獎的口味,商業藝術兩者兼顧並且專輯有突破的大牌藝人肯定會被眷顧,而去年最明顯的就是蘇打綠的《冬 未了》、 蔡健雅的《失語者》和 張惠妹的《AMIT2》三張專輯。《冬 未了》作為蘇打綠樂隊韋瓦第計劃的最終章將交響樂與流行音樂跨界融合;《失語者》是蔡健雅職業生涯突破最大的一張專輯,電氣化的編曲和專輯的內涵深度都是去年的翹楚;《AMIT2》也是去年最受矚目的華語專輯之一,阿妹在當年讓她橫掃金曲獎的搖滾專輯《AMIT》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大膽的音樂探索,專輯金屬樂的味道相當濃厚。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蘇打綠韋瓦第計劃系列的前三張專輯都沒有入圍「金曲獎」年專,雖然本次口碑很好,但不知道會不會延續他們之前該計劃在年專入圍上吃蛋的歷史。
文藝專輯的入圍名額今年會在獨立音樂人陳珊妮、金牌製作人黃韻玲和老牌小清新雷光夏三人之間誕生,三人的專輯中,既有突破並且口碑上佳的是黃韻玲的《初熟之吻》;陳珊妮集結各路大咖填詞的《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口碑呈兩極化,入圍之路不及以往樂觀;雷光夏的《不想忘記的聲音》延續了她以往的風格,雖然旋律和意境優美,但在內容深度和音樂形式上並無太大突破可言。三組人選中,筆者更傾向於黃韻玲的《初熟之吻》。
金曲獎一般會在年專上留出一個名額給說唱、雷鬼等在華語樂壇不是很主流的音樂,比如曾經蛋堡、MC HOTDOG和黃立行等人的入圍專輯,今年這個名額最有希望得到的是Matzka的《Vuvu Reggae東南美》,這張將臺灣傳統原著民音樂與雷鬼和說唱實驗性結合的專輯。而金曲獎若要鼓勵在音樂錄製與技術層面對華語樂壇發展有貢獻的音樂的話,林俊傑的3D專輯《和自己對話》當之無愧,這張全程現場錄製、採用先進收音技術的概念性專輯極大的提升了聽者的視聽體驗,雖然林俊傑從未入圍過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專輯」,但這一次還是希望頗大的,而且即使年專入圍失意,應該也有「最佳錄音專輯」獎兜底。
今年報名金曲獎的內地歌手有崔健、李健和蘇運瑩等種子選手,考慮到崔健首次報名該獎項,不知道是否會受到金曲獎評委的青睞。李健這張同名專輯雖然文藝氣息濃厚,音樂也有了相較以往的改變,但跟他當年入圍的《拾光》精選集比還是稍顯弱勢,何況今年的文藝範兒專輯有臺灣三大文藝女歌手坐鎮。王力宏的新專輯《你的愛》將歐美流行的EDM引入華語流行樂,但按照年專以往傳統,這一卦貌似不是評委們的菜。新人方面,唯有Hush的《機會與命運》和熊仔的《無限》有機會以黑馬姿態殺出重圍,但前者過於小眾的曲風依然讓人覺得兇多吉少;倒是後者很可能憑藉針砭時弊的說唱音樂與專輯強大的概念性和完整性爆冷入圍。
2.最佳年度歌曲獎
《小幸運》 – 田馥甄
《異類的同類》– 蔡健雅
《痛快的哀豔》- 蘇打綠
《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 陳珊妮&林宥嘉
《臺北臺北》-謝和弦
候補名單:
《血腥愛情故事》或《母系社會》– 張惠妹
《初熟之吻》- 黃韻玲
《不為誰而作的歌》 – 林俊傑
《遠方的鼓聲》 –雷光夏
本屆「最佳年度歌曲」的入圍競爭依然相較去年更緩和一些。首先,全臺灣去年最紅的單曲是哪首?田馥甄Hebe的《小幸運》,這是屬於不入圍天理難容的作品。其次,詞曲唱都公認非常優秀的《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同樣是不可以被忽視的種子選手,並且陳珊妮和林宥嘉都是在樂評圈頗有號召力的熱門歌手,1+1>2。
蔡健雅的《異類的同類》和蘇打綠的《痛快的哀豔》分別是兩組歌手新專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目,編曲上的優勢都是碾壓性的存在,並且前者的詞和後者的曲也都是去年樂壇的佼佼者。同樣在音樂形式上玩起花樣的還有張惠妹,但問題是不知道她最後報了哪首作品,從社會意義上講,呼籲女權的《母系社會》更容易引起評委注意;《血腥愛情故事》雖然是專輯中相對最紅的一首,但明顯不如前者討巧。
金曲獎的「最佳年度歌曲」是幾大獎項中唯一不分國語和臺語的,所以評委們往往會在提名名單中留出一個名額給去年有代表性的臺語作品,那麼病後復出的歌手謝和弦的《臺北臺北》應該是最有機會爭取到這個名額的一首歌了,這首表現了當代臺灣年輕人生活狀態的歌曲在編曲上加入了傳統樂器,內容積極向上又不乏思考。
此外,雷光夏、黃韻玲和林俊傑去年的代表歌曲也有一定機率爭取到提名名額,但在推陳出新或流傳廣度上,幾位相較各自的競爭對手都有一定的短板。
6. 最佳編曲人獎
蘇打綠&林暐哲《痛快的哀豔》
阿弟仔《牙買加的檳郎》
黃韻玲《初熟之吻》
安棟 & Michael Pfirrmann《異類的同類》
崔健《光凍》
候補名單:
陳珊妮《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
Avicii & 王力宏《忘我》
Jerry C《冥明》
謝和弦《臺北臺北》
在最佳作曲、最佳作詞和最佳編曲的獎項提名上,由於不知道各位歌手報名了哪些作品,所以整體提名形勢不夠明朗。但有一點必須要說的是,像《小幸運》和《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這樣在詞曲創作上都足夠優秀的歌曲,理應被雙提「最佳作曲」和「最佳作詞」獎。而諸如《初熟之吻》《遠方的鼓聲》和《不為誰而作的歌》這樣旋律優秀的歌曲,也不應該被「最佳作曲獎」忽視。在詞作上面,蘇打綠的《他舉起點名的右手》、蔡健雅的《異類的同類》和張惠妹的《母系社會》則是去年比較突出的幾首。
相對作曲和作詞,在歌曲編曲上,去年有幾首歌都是非常出眾的,阿妹的《牙買加的檳郎》將電子樂融入雷鬼;《痛快的哀豔》的華麗交響夢;《異類的同類》的冰冷電子樂;《光凍》中起承轉合跌宕起伏的搖滾編排;《初熟之吻》層次分明的復古文藝情懷:「最佳編曲人獎」的提名應該不會對這些優秀的編曲視而不見。
7. 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 最佳單曲製作人獎
林暐哲《冬。未了》
蔡健雅&安棟《失語者》
張惠妹&阿弟仔《AMIT2》
黃韻玲&鍾興民《初熟之吻》
Matzka &荒井壯一郎 《Vuvu Reggae東南美》
候補名單:
王若琳《Bob Music》
林俊傑《和自己對話》
崔健《光凍》
熊仔《無限》
王力宏《你的愛》
謝和弦《不需要裝乖》
趙兆《李健》
由於每個歌手只能在「最佳專輯製作」和「最佳單曲製作」當中挑選一項報名,所以不知道各大唱片公司是怎麼個排兵布陣法。比如王若琳的《Bob Music》和李健的同名專輯明顯報名「最佳專輯製作獎」更有優勢;而陳珊妮的《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和王力宏的《忘我》顯然以單曲製作的姿態單打獨鬥更容易受青睞。(文/蘼迷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