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紅了40多年,今天還是大哥,在中國影視史上,成龍應該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存在,但是他的成名並不是幸運,也不是拼爹,而是自己一步一步走來的。
成龍,1954年4月7日生於香港中西區,祖籍安徽蕪湖,6歲就進入中國戲劇學校學習戲曲,以武師身份進身電影圈。1978年成龍拍《蛇形刁手》和《醉拳》走紅。1994年,主演的電影《紅番區》在美國公映後大受歡迎,使其成功打入好萊塢。1997年香港回歸,江澤民在宴會上敬酒時稱成龍為「大哥」,從此「大哥」的稱呼成為了成龍的代名詞。2006年入選《福布斯》雜誌評出的「十大慈善之星」。2007年,成龍被韓國民眾選為代表「中國大人物」之一,僅次於毛澤東、鄧小平,高居第3名。2012年8月24日 《紐約時報》評選出史上20位最偉大動作巨星,成龍榮登第一位。2013年,成龍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2014年,成龍再次當選為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成龍與周潤發、周星馳、並稱「雙周一成」。2016年8月30日,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系首位獲獎華人。
成龍並沒有顯赫的家庭,他的父母親最初在法國領事館工作,但是成龍小時候就比較好動,喜歡打架,也有大夢想,喜歡當時的武打電影電視,夢想能夠成為螢屏上的人物,他的父親也是為了自己的工作和成龍的理想。他的父親帶著成龍來到尖沙咀的美麗都大廈,拜訪京劇武生于占元師傅,他正是成龍崇拜的武俠女星于素秋的父親。成龍看到這邊的學生在旁勤奮的練功,覺得非常羨慕,便要求父親讓他在這練武。
跟成龍一起練功的還有洪金寶、元奎、元華、元彬、元德、元彪,一起組成七小福,當然練功的那些事就不用說了,每天凌晨起床,半夜睡覺,讀書、練嗓子,一切的規矩都是按照當時學唱戲的辦法,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然他們的生活也困難,每月都要等紅十字會的人送救濟品才能吃到飽飯,他們除了練功最重要的工作是參演荔枝遊樂園的小角色,各種妖魔鬼怪。
在這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都有了真正的硬功夫,甚至經常去跑龍套,參演一些群眾演員,這離他們的理想更近了,甚至成龍有機會跟李小龍演對打戲,不過很多都是替身或者群演,都沒有露臉的機會。
成龍十七歲的時候,按照規定成龍師滿結業,就開始了真正的創業生活,那麼他的生活就是靠跑龍套,做武師。當然這個行業不拼命是不行的,沒有一點運氣也是不行的。成龍很努力,也能吃苦而且也愛表現,所以在圈子裡已經能夠跳出來了。不過生活還是沒保障,但是年輕,當武師吃力不討好也沒有什麼地位,所以生活上也比較放蕩不羈。
因為功夫底子比較強,常常也有片子角色扮演,在《精武門》片中成龍、元彪扮演的都是被李小龍暴揍的日本浪人,成龍還做了片末被陳真一腳踢飛撞在牆上的鈴木先生的替身。因為他年輕,身手靈活,勇於嘗試,導演都樂意用他,有什麼高難度動作,就會想起陳元龍。
1975年,新天地公司成立,籤了成龍,安排他拍一兩部片,分別為《廣東小老虎》以及《北派功夫》。但票房慘澹。後來陳自強投入羅維在香港的電影公司工作。推薦成龍給羅維,成龍替羅維拍攝的是大製作的古龍作品,少林系列(《少林木人巷》)但都不得志,在拍攝《少林門》時被打致完全失去知覺。
1978年,吳思遠計劃拍《蛇形刁手》便向羅維借成龍來拍,接著《醉拳》二部諧趣功夫喜劇,把成龍活潑精靈的動態表露無遺。《醉拳》走紅後,羅維放手讓成龍自編自導自演了《笑拳怪招》,取得不錯的成績。這時多家影業公司向成龍發出加盟邀請,最終嘉禾公司勝出。
1980年,成龍在嘉禾的第一部作品《師弟出馬》,馬到成功,接著嘉禾便籌劃安排他到美國好萊塢拍《殺手壕》,《炮彈飛車》《威龍猛探》。但在外國拍戲,受洋人導演指揮,使他不得發揮,因此這幾部片在當時不紅。
後來成龍跟自己的師兄弟幾個經常拍一些自己的片子,慢慢的也在香港開始熱起來。1983年,成龍執導《龍少爺》,再度掀起熱潮,他與洪金寶、元彪、拍《奇謀妙計五福星》,《快餐車》,《福星高照》,《夏日福星》,《龍的心》。成龍一方面幫助洪金寶,而洪金寶也有某程度上影響成龍,所以作品都是洪家班的風格,直到《警察故事》才自然流逝實露出成龍自己的風格。這部片除了在香港賣座之外,還替成龍爭取到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受歡迎演員等獎項。1987年,成龍推出的作品《龍兄虎弟》、《A計劃續集》,88年《飛龍猛將》、《警察故事續集》,89年《奇蹟》,90年《飛鷹計劃》全都是3000多萬以上的票房。
1982年,成龍便開始打入好萊塢市場。但他邁向國際之路並不順遂,他首次進軍國際的作品是《炮彈飛車》,可惜票房失利,令成龍要相隔多年才再闖好萊塢。
自此時候,成龍有多部電影發布,而且劇情中多以高超的動作戲為主,很受影迷的追捧,以至於到現在,成龍還是有不少的片子問世,當然他也奠定了在武術演繹上的巔峰地位,成立了自己的成家班,成了一座高山。他也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只要他捧的人就沒有不紅的,但是他的大哥是從小弟熬出來的,其實所有人都一樣,有天賦的人都吃了那麼多苦,何況你我?